一、容积率最佳使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白光[1](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尕让卓玛[2](2021)在《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复杂综合系统,城市用地因此需要承载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类功能。随着城市形态演化和经济结构更迭,对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和配置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诉求,故城市地价的细分和精细化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新趋势。商务办公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是城市空间承载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商务办公楼地价(简称为城市商办地价)作为城市商务空间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因此,探究商务办公楼用地及其主要细分地类地价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对城市经济空间精细化管理具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商办地价与其他城市地价一样,其时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无论是商办地价的时间波动还是空间分异,必然都是在某些特定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受某种机理的支配。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商办地价的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提炼和构建了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2006年-2015年杭州市主城区商务办公楼地价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OLS、GTWR、GWR、TWR等模型比较分析,识别那些主导这一特征形成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探究城市商办地价的时空演变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是城市经济和空间形态结构在时空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在时间维度不同阶段的特征遵循经典供需理论,而城市商办地价在区位、邻里和个别尺度的空间差异可以用地价竞租理论、亨利·乔治定理及特征价格理论分别解释,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依据其在不同时空维度的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区位因素、邻里因素和个别因素。2、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在时间上总体上呈现“大小年”交替出现的波动状态。其中,201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空间上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在该时间段内有较强的分异特征,表现为由低值集聚逐步向高值集聚转变,且商办地价“热点”主要分布在武林-湖滨CBD区周围,说明现代城市的商务经济依旧对城市成熟CBD具有强空间依赖性。3、构建了由区位中心度、交通通达度、商务集聚度等7个影响因素共17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商办地价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因子体系。对该因子体系的OLS检验结果显示,与湖滨CBD的距离(CBD2)、与钱江CBD的距离(CBD3)商务集聚度(BUN)、区块产业结构水平(EL)、区块住宅地价水平(PL)、生活服务配套成熟度(EN)、宗地面积(AR)等因子统计检验显着,与住宅地价及商业地价的影响因子体系差别明显。4、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时间加权地理回归(TWR)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定量解释和分析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用AIC、R2和RSS来考察GWR系列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证明2006-2015年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影响因子的GTWR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优度,各模型拟合优度GTWR>TWR>GWR>OLS。5、杭州商办细分地类中商业金融兼办公用地(商办地类1)和商业商务用地(商办地类2)地价在时空演变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异特征,受区块住宅地价水平(PL)、生活服务配套成熟度(EN)、宗地容积率(FRO)等为共同的影响因子。而二者影响因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区位中心度和产业结构的敏感度差异显着。6、商办地价时空演变具有区位选择机理、“点-轴”演进机理和功能推动机理,故建议杭州商办地价未来管理可以做以下4点尝试:1)建构商办用地的“阳光型”价格体系,提升区位选择机制;2)学习“香农经验”完善商办用地配套,提高“点-轴”辐射力;3)推进商办用地的“共享模式”创新,升级商办用地承载力;4)依据“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制定政策规则,优化商办用地时空配置
孙士越[3](2020)在《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文中认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行,新法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法律支撑,改变了以往集体土地必须征为国有才能流转的问题。土地制度的改变使城乡规划实施所需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供给方式和供给主体出现了变化,这种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对城乡规划的编制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探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的影响,并以西红门镇为例对其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进行了优化,探讨在入市背景下兼顾农民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控规编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类型特征的分析归纳其一般特性,并基于一般特性提出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编制的基本原则。然后,概述了西红门镇的基本情况及入市历程,通过对相关规划的分析发现了西红门镇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的问题所在。随后,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分析了西红门镇入市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收益情况,发现了其入市过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联营公司,基于保障联营公司利益不受损的原则确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开发总量。最后,基于联营公司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对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优化、弹性容积率构建,形成了兼顾农民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编制需要首先保护农民集体利益不受损,所以在控规编制技术方法上,需要加强经济测算,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确定能够保障农民集体基本利益的开发总量为下一步的控规编制提出基本的开发总量下限要求。(2)确定开发总量下限要求后需要在上位规划指导下,落实空间布局,明确控制指标。空间布局过程中要积极接纳农民集体的建议,在指标制定上,要通过容积率区间的方式来平衡农民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3)在指标管理上,需要增加管理弹性结合入市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最终指标。
陈阳[4](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吴巍[5](2020)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空间扩张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能耗加剧的背景下,生活能耗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充分认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特征,并积极发挥建成环境在降低居民生活能耗方面的作用,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关于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生活能耗的因素众多,既有研究考虑影响因素存在片面性;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途径、方向和程度结论模糊,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缺乏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对建成环境各要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城市,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和扁平化程度较高的建成环境,我国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与国外城市具有明显区别,国外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搭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城市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和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生活能耗分析模型。以宁波市为例,基于9个社区样本、598个住宅样本和22112个交通出行样本,依托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的关系,揭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的影响机理,通过将量化分析结果向规律性特征转述,提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存在的规律特征。其次,在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利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通过将量化分析向规划响应的推导,实现量化结果的规划应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气候环境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着负相关影响;第二,与欧美国家城市相比,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临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开发强度较大的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第四,道路交叉口密度虽然对通勤出行能耗呈显着负相关影响,但其对高能耗方式出行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第五,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欧美国家城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第六,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能耗更容易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第七,开车等高能耗方式的出行能耗对建成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第八,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和与工作地点距离、住宅类型、建筑朝向、住宅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服务设施可达性、道路交叉口密度、人口密度。研究认为,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的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应该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视角提出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措施,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视角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引导措施,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视角提出道路设计引导措施。因此,研究聚焦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土地混合利用和道路设计三方面,针对宁波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空白和相对滞后的内容,借助能耗模拟分析,逐步探讨了住宅相对节能的“户—单元—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分别探讨了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层面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比例与布局方式,通过递推演算的方法,从居住区和商业区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密度、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设计以及居住区交通微循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徐中华[6](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王璠[7](2020)在《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园是集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形象名片的构建意义重大。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优化升级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振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特别是提升城市住宅价格水平。定量探究城市公园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更好更快的建设宜居城市和幸福城市提供借鉴。鉴于此,本论文在界定城市公园、住宅价格的概念以及梳理两者相互影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剖析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表象及其驱动力,构建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模型,最后实证分析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时空效应。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一般表现为递减趋势,即随着到城市公园距离的增加,住宅价格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一般表现为先增后减最终平稳的趋势,即城市公园优化升级完成后,住宅价格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周边住宅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最后与城市公园周边区域整体的住宅价格表现出平稳差异。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的表象包括三方面的内在驱动力,即城市建设需要、供求需要影响和层次需要决定。(2)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可以用时空效应模型表达。通过引入距离范围虚拟变量构建了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模型;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最大空间增值半径模型,分别是:模型一,当距离范围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着且均为正时,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在影响范围内均是正向的,此时累积平均增值恒为正,且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最大空间增值半径为所有影响范围均显着时的该范围的终点值;模型二,当距离范围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着且有正有负时,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则累积平均增值初次出现负值时所在的影响范围是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最大空间增值半径。通过引入双重差分模型和时间虚拟变量构建了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模型,并探究了城市公园优化升级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间增值效应。(3)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特征。根据所建模型实证分析了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正效应影响范围为100-500m、1000-1100m;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的空间负效应影响范围为500-1000m、1100-1400m、1500-1800m、1900-2400m、2500-2800m,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最大空间增值半径为1364.75m。同时,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的优化升级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效应,该风景区优化升级完成后周边住宅市场的平均价格比改造前约高10.19%。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启示如下:即空间效应方面,消费者购房要考虑城市公园的可及性,房地产企业选点要结合城市公园的外部性,建筑设计商要因公园布局合理建筑规划,政府部门要适当增扩公园面积和数量;时间效应方面,社会公众群体要积极参与城市公园的优化升级,具体施工企业要做好城市公园优化升级各个时间阶段的规划,政府部门要慎重确定优化升级对象和投资金额,商体组织要因湖设景、因景造势,让城市公园既是商业体又是景观体。该论文有图37幅,表14个,参考文献148篇。
欧阳峰[8](2020)在《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各类资源呈现出“总量大、人均少”的鲜明特点,特别是有限的土地资源,不仅要满足我国居民粮食需求,也要考虑国家未来发展需求。土地作为基本生产投入要素,其开发利用的效率直接关联着区域生产力水平和产出效益。在国家“新增建设用地减量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之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开发区作为产业、技术集聚的特殊区域,在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培养、解决就业等方面体现出了重要价值,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政府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作为项目和产业最主要的集聚地,开发区既是土地资源重点投向地区,也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区域,从某种意义上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决定了整个区域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扬州高新区”)是扬州市邗江区经济规模体量最大、也是全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文以扬州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扬州高新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集约用地评估后得出,扬州高新区审批范围内(主区)基本已建成,工矿仓储用地比重较高,用地结构基本符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与园区定位以及发展相适应,总体来说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整体较好,但对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作为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扬州高新区与全国顶级开发区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其中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不到全国顶级开发区的一半水平,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甚至还达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还一定程度存在,主区和发展方向区可供使用的工矿仓储用地异常紧张,未来土地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分析扬州高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早期土地利用观念不科学和考核不合理,也有“多规”未能真正融合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还有土地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倒挂,更有批后监管联动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扬州高新区今后要充分借鉴省内外其他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积累的有益经验,改变老旧的管理观念,着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是高质量发展所需”“规划集约是最大集约”“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等思想共识;进一步优化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法举措,在土地投放上做到“有保有控”,在土地出让上推行“弹性出让”,在土地利用上突出“效益优先”,在土地管理上注重“同责共管”,力求将节约集约用地贯彻于土地利用的每个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各项长效机制,借鉴浙江等地做法,探索建立“标准地”供地机制,建立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健全项目退出长效机制等,通过凝聚共识、创优举措、健全机制,全面提升扬州高新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以土地利用的高质量助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雷巍[9](2020)在《景观作为都市主义的应用 ——全周期项目发展视角下的高线公园》文中研究说明“高线效应”是一个创造出来用形容纽约高线公园的词汇,指的是这座由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而来的公园对于西切尔西区乃至更大区域复兴的惊人催化作用。被其领衔设计师詹姆斯·科纳评论为“一种新的景观”,高线公园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品。作为一派主流的理论,该理论于1997年提出,认为相比于建筑和规划通过景观能更好地组织城市。高线公园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这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故事起源于1999年面临其拆除在即成立的民间组织“高线之友”,作为一个先锋作品它也挑战了一个公园可以从何而来,谁会介入其中以及一个公园可以走多远的认知,引发了大量跨学科的讨论,包括:设计的价值与愿景、绅士化与新自由主义城市、城市政治生态学等等。通过文献回顾,本文认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观点与典型案例表征间的互设存在不足,是该理论被批判匮乏指导借鉴意义和泛化的重要原因。基于这样的批判,本文着眼于高线公园项目发展二十年(1999-2019)的过程研究,在将理论观点具体化的同时展开批判性的深度讨论回应四个核心问题:1)为什么高线公园是景观都市主义的代表作品;2)在景观都市主义抽象的概念名词中,高线公园作为“透镜”折射出了怎样的都市主义;3)为什么是“景观”作为都市主义,高线公园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都市主义的“媒介”;4)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提出和项目诞生的20世纪末到现在,“高线效应”所表征的模式/范式呈现出来了怎样的发展,以及这样的发展能够给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什么新的观点?作为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阐释重构理论与案例叙事的研究,一方面本文的资料主要基于对20余年积累的大量二手资料的综述,另一方面借鉴传记研究法和同质化现象下的叙事分析用以在全周期项目发展研究上拆解和分析策略以及人物关系等等。通过理论和项目发展的双向回顾,本文的结论以案例具体化地回应了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关注的经典问题:什么是风景园林,什么是风景园林师?即在本研究中,不同的尺度和视角下呈现了高线公园在都市主义中角色的转变,以及全项目周期中风景园林师角色的转变。本文以经典案例的全项目周期研究贡献其代表的过去20余年持续发展但饱受批判的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此同时,批判了职业风景园林师的介入尚不足以被称为时代的规划师和外界对风景园林师职业潜力认知的不足,向职业风景园林师如何将工作延伸到设计以外提供了经验并警示了新自由主义的跨领域合作中职业风景园林师被边缘化的风险。
姜玉莹[10](2020)在《基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的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工业遗存的转型与更新热潮逐渐兴起,大城市陆续出现了成功案例,而中小城市的更新实践相对较少,且鲜有成功。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发展状况、服务人群、开发方式等制约条件都因城市规模与综合发展能力的差异而具备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根据中小城市的地域条件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对工业遗存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与空间激活,是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既要注重保护工业文化,又要借助更新活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影响力。然而,在实践中,开发商往往受到利益的趋使,大量工业遗存难逃大拆大建的命运;另外,中小城市习惯盲目照搬大城市的更新模式,忽视使用者的经济能力与使用需求,导致更新结果的失败。为了平衡中小城市工业遗存在工业价值体现与利益追逐之间的矛盾,文章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两方面入手,构建适应中小城市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文章以中小城市的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阐述了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特点,探寻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方式;在价值判断方面,针对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存在的保护意识薄弱、缺少价值判断等问题,分析对比工业遗存价值评价方法,总结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判断方法。利益平衡方面,通过对容积率、成本与收益以及主体参与方式、运营方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可以平衡空间品质与经济效益,成本与收益估算有助于空间优化,主体参与方式与运营方式的合理选择可以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助力工业遗存可持续运营;在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体现与利益驱使多重影响下,第五章基于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方式,从更新模式、规划设计、空间组织、文化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并在第六章结合研究性设计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工业遗存更新从本质上看,是经济价值、空间价值、文化价值等多元价值互相博弈的过程,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利益是否得到平衡决定了更新结果的成败。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总结,打造空间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的工业遗存生命体,并辐射带动周边,激活中小城市发展活力。
二、容积率最佳使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积率最佳使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
1.3.3 特大城市 |
1.3.4 职住空间结构 |
1.3.5 演化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
1.5.1 逻辑主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
3.4.1 自主逻辑性 |
3.4.2 路径依赖性 |
3.4.3 演化性 |
3.4.4 可持续性 |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6 政策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
6.4 本章小结 |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商办用地的概念和特征 |
1.1.1 商办用地及商办地价 |
1.1.2 商办用地的基本特征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理论背景 |
1.2.2 现实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地价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
2.1.1 城市地价 |
2.1.2 城市地价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2.2 城市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及其分类 |
2.2.2 城市地价时空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
2.3 商办地价及其时空分异相关研究 |
2.3.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时空特征 |
2.3.2 商务办公楼及其租金特征 |
2.4 文献评述及研究切入点 |
3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前提 |
3.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 |
3.1.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 |
3.2 我国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研究的实证前提 |
3.2.1 相对稳定的政策区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政策因素 |
3.2.2 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商办地价发展的时间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数据 |
4.1 数据选择 |
4.1.1 研究区选择 |
4.1.2 研究空间范围选择 |
4.1.3 研究时间范围选择 |
4.1.4 数据类型选择 |
4.2 数据的获取 |
4.2.1 原始数据的采集 |
4.2.2 地价数据的预处理 |
4.2.3 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
4.3 杭州商办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 |
4.3.1 不同年份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
4.3.2 不同区域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
4.3.3 不同用途分类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杭州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5.1 杭州商办用地价的时间特征 |
5.2 商办地价的数据结构与趋势 |
5.2.1 杭州商办地价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
5.2.2 杭州商办地价的空间趋势 |
5.3 商办地价的空间分异总体特征分析 |
5.3.1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3.2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3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插值分析 |
5.4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4.1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样本空间分布特征 |
5.4.2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空间分异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体系研究 |
6.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与量化 |
6.1.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简析 |
6.1.2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1.3 影响因子说明与量化 |
6.2 基于常规线性回归(OLS)模型的影响因子检验 |
6.2.1 常规线性回归(OLS)模型简介 |
6.2.2 OLS模型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
6.3 基于GWR系列模型的影响因子检验 |
6.3.1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概述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及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比较分析 |
7.1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典型区位因素分析 |
7.1.2 邻里因素 |
7.1.3 个别因素:宗地面积 |
7.2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分析 |
7.2.1 商办细分地类地价时空演变影响因子的模型检验 |
7.2.2 商办地类1 影响因子分析 |
7.2.3 商办地类2 影响因子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
8.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演变机理解析 |
8.1.1 区位选择机理 |
8.1.2 点-轴演进机理 |
8.1.3 功能推动机理 |
8.2 政策启示 |
8.2.1 建构商办用地的“阳光型”价格体系,提升区位选择机制 |
8.2.2 学习“香农经验”完善商办用地配套,提高“点-轴”辐射力 |
8.2.3 推进商办楼用地的“共享模式”创新,升级商办用地承载力 |
8.2.4 依据“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制定政策规则,优化商办用地时空配置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
2.2.1 控制指标研究 |
2.2.2 技术方法研究 |
2.3 成本收益分析与控规编制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应用成本收益分析制定控制指标的研究 |
2.4 相关案例 |
2.4.1 英美法土地发展权制度 |
2.4.2 东亚地区的分地模式 |
2.4.3 控规编制案例 |
2.5 小结 |
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背景下的控规编制原则 |
3.1 城乡规划学科中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研究 |
3.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类型特征 |
3.2.1 按入市途径分类 |
3.2.2 按入市实施主体分类 |
3.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一般特性 |
3.3.1 类型多样 |
3.3.2 各方利益难平衡 |
3.3.3 过程风险 |
3.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背景下的控规编制原则 |
3.5 小结 |
4 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相关规划分析 |
4.1 西红门镇基本情况简介及分析 |
4.2 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历程 |
4.3 相关规划 |
4.3.1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2017-2035)》 |
4.3.2 《试点规划方案》 |
4.4 《试点规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
4.4.1 《试点规划方案》与《分区规划》产生冲突 |
4.4.2 指标制定缺乏全局考虑 |
4.4.3 规划弹性不足 |
4.5 小结 |
5 成本收益分析下的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5.1 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1 联营公司是入市的实施主体 |
5.1.2 村集体是土地所有权人 |
5.1.3 开发企业是土地使用权人 |
5.1.4 政府是规划的管理者 |
5.2 各利益相关者的成本与收益构成 |
5.2.1 联营公司的成本与收益 |
5.2.2 村集体的成本与收益 |
5.2.3 政府的成本与收益 |
5.2.4 开发企业的成本与收益 |
5.3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确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总量 |
5.3.1 入市过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联营公司 |
5.3.2 基于联营公司成本收益分析确定开发总量 |
5.4 小结 |
6 西红门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编制 |
6.1 优化用地布局与用地规模确定 |
6.1.1 功能定位 |
6.1.2 优化用地布局 |
6.1.3 确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 |
6.2 基于联营公司成本收益的容积率分析 |
6.2.1 开发强度分区模型 |
6.2.2 构建西红门镇开发强度分区模型 |
6.2.3 确定容积率 |
6.3 弹性容积率分析 |
6.3.1 弹性容积率区间构建 |
6.3.2 弹性容积率的管理 |
6.4 小结 |
7 结论与结语 |
7.1 结论 |
7.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背景下控规编制的三个原则 |
7.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编制的三点建议 |
7.2 创新点 |
7.2.1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在控规编制中的应用 |
7.2.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规编制方法初探 |
7.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入市试点情况介绍 |
附录二 :开发强度影响因子权重专家评分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加剧的城市矛盾 |
1.1.2 关注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研究视角转型 |
1.1.3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时间地理学:揭示个人行为与客观制约因素的关系 |
2.1.2 计量经济学:解释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 |
2.1.3 城市生态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 |
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居民生活能耗梳理 |
2.2.1 以人为本的时空间行为涵义及研究趋势 |
2.2.2 基于生活行为界定与辨析生活能耗的概念 |
2.2.3 生活行为诱发生活能耗的形成机理 |
2.2.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 |
2.3 居民生活视角下建成环境辨识 |
2.3.1 围绕居民生活界定与辨析建成环境的概念 |
2.3.2 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建成环境构成要素梳理 |
2.3.3 与生活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构成模式辨析 |
2.3.4 影响建成环境形成的多维度因素 |
2.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
2.4.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选取综述 |
2.4.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综述 |
2.4.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综述 |
2.5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基于时间地理学搭建理论架构 |
2.5.2 基于计量经济学构建分析模型 |
2.5.3 基于城市生态学评价建成环境并提出规划引导措施 |
2.5.4 明确变量选取视角为居民时空间行为 |
2.5.5 明确数据获取途径为入户调研和指标测度 |
2.5.6 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有机结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研究设计 |
3.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思路框架 |
3.1.1 基于“环境—行为—能耗”三者逻辑关系的理论架构搭建 |
3.1.2 由比较分析向统计分析递进的思路框架确立 |
3.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模型与变量 |
3.2.1 计量经济学下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
3.2.2 时空间行为下多维度变量的选取 |
3.2.3 由一般到特殊的回归分析模型表达与转化 |
3.2.4 基于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内生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
3.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样本选取 |
3.3.1 案例城市气候特征典型性和建成环境代表性分析 |
3.3.2 考虑类型多样、适于量化分析的社区样本选取 |
3.3.3 考虑类型全面、时空间分布均匀的住宅样本选取 |
3.3.4 考虑交通发生与吸引的出行样本选取 |
3.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 |
3.4.1 基于入户调研获取住宅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2 基于入户调研和能源强度因子获取交通出行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3 基于指标测度和入户调研获取建成环境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研究 |
4.1 与住宅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4.1.1 居住区空间布局形式 |
4.1.2 土地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4.1.3 住宅建筑类型、面积和高度 |
4.1.4 社区和居住小区层面道路朝向类别 |
4.1.5 开敞空间及地表覆盖物分布规律 |
4.2 多层面住宅能耗特征分析 |
4.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住宅能耗差异性比较 |
4.4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1 住宅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2 影响住宅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3 其他影响住宅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5 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总体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4.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的影响 |
4.6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6.1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6.2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6.3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7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7.1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7.2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7.3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解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
5.1 与交通出行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5.1.1 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5.1.2 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差异 |
5.1.3 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可达性分布规律及职住距离差异 |
5.1.4 路网密度分布规律及路网布局形式 |
5.1.5 公交站点邻近度分布规律 |
5.2 交通出行及能耗特征归纳 |
5.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交通出行能耗差异性比较 |
5.4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1 交通出行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2 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3 其他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5 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交通总出行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5.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的影响 |
5.6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6.1 以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为依据划分出行目的 |
5.6.2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6.3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6.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7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7.1 以交通工具使用为依据划分高能耗和低能耗出行方式 |
5.7.2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7.3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7.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解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宁波市建成环境评价与规划引导 |
6.1 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评价 |
6.1.1 影响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计算 |
6.1.3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检验 |
6.2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 |
6.2.1 基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 |
6.2.2 基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引导 |
6.2.3 基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道路设计引导 |
6.2.4 基于降低生活能耗的规划评估引导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宁波市住宅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B 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C 能耗取对数前后指定分布对比图 |
附录D 各类能耗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
附录E 各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一览 |
附录F 各样本社区建成环境评分表 |
附录G 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参数设置信息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铁科教新城 |
1.2.2 创新场域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
2.1.1 高铁效应研究 |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
2.3.1 概念缘起 |
2.3.2 概念内涵 |
2.3.3 应用领域 |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
2.5.1 基本概念 |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
3.2.3 韩国大德案例 |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
4.2.4 风险投资空间 |
4.2.5 文化艺术空间 |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
4.3.2 空间布局权衡 |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
4.4.2 模型建构 |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
5.1.2 开发指标研究 |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
5.2.1 开发时序探讨 |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概念界定 |
2.2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理论基础 |
2.3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技术支撑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表象分析 |
3.1 空间效应案例—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
3.2 时间效应案例—以徐州云龙湖风景区为例 |
3.3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概念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模型构建 |
4.1 时空效应模型的建模思想 |
4.2 时空效应模型的建模过程 |
4.3 时空效应模型的表达 |
4.4 时空效应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实证分析 |
5.1 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
5.2 徐州云龙湖风景区优化升级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分析 |
5.3 徐州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开发区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土地利用管理 |
2.1.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
2.1.5 存量建设用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土地边际报酬递减理论 |
2.2.3 地租和地价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 |
3.1 扬州高新区概况 |
3.1.1 区位及自然条件 |
3.1.2 发展历程 |
3.1.3 经济社会情况 |
3.1.4 主区和发展方向区基本情况 |
3.2 扬州高新区土地利用概况 |
3.2.1 土地开发情况 |
3.2.2 土地供应情况 |
3.2.3 土地建设情况 |
3.2.4 土地利用强度情况 |
3.2.5 土地利用结构情况 |
3.2.6 土地投入产出情况 |
3.3 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举措 |
3.3.1 注重项目源头准入 |
3.3.2 注重管理机制创新 |
3.3.3 注重土地批后监管 |
第4章 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4.1 评价体系 |
4.2 评价指标权重 |
4.3 评价指标理想值 |
4.3.1 理想值确定的方法 |
4.3.2 理想值确定 |
4.4 指标标准化 |
4.5 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
4.5.1 子目标分值计算 |
4.5.2 目标分值计算 |
4.5.3 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 |
4.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问题 |
5.1.1 用地效益、用地强度有待提升 |
5.1.2 存量建设用地处置有待加强 |
5.1.3 主区和发展方向区用地潜力不足 |
5.1.4 土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
5.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早期土地利用观念不科学和考核导向不合理 |
5.2.2 “多规融合”受体制机制影响尚未真正落实到位 |
5.2.3 土地取得成本和实际开发成本不相匹配 |
5.2.4 土地出让模式不够灵活 |
5.2.5 土地批后监管合力不够 |
第6章 优化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6.1 进一步转变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观念 |
6.1.1 着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是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思想共识 |
6.1.2 着力形成“规划的集约是最大的集约”的思想共识 |
6.1.3 着力形成“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的思想共识 |
6.2 进一步优化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法举措 |
6.2.1 在土地投放上做到“有保有控” |
6.2.2 在地块出让上推行“弹性出让” |
6.2.3 在土地利用上突出“效益优先” |
6.2.4 在土地管理上注重“同责共管” |
6.3 进一步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机制 |
6.3.1 探索建立“标准地”供地机制 |
6.3.2 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 |
6.3.3 建立健全项目退出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景观作为都市主义的应用 ——全周期项目发展视角下的高线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如何理解高线公园?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理论综述 |
2.1.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溯源 |
2.1.2 景观作为都市主义的内涵认知 |
2.1.3 理论发展趋势 |
2.2 逻辑基础 |
2.2.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下的案例表述 |
2.2.2 高线公园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的案例 |
2.3 批判 |
2.3.1 理论表述的断层与矛盾 |
2.3.2 高线公园与理论表述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传记研究法 |
3.1.3 同质化现象下的叙事分析 |
3.2 研究逻辑 |
3.3 研究框架 |
第4章 景观作为都市主义:关于纽约的衍生探讨 |
4.1 新自由主义下后福特城市的复苏 |
4.2 民权运动与简·雅各布斯的纽约 |
4.3 不同执政理念下的高线公园 |
4.3.1 视公园为额外的开支 |
4.3.2 视公园为发展契机 |
4.3.3 视公园为不平等的公共资源 |
4.4 特殊的西切尔西区 |
第5章 一种全周期视角:景观作为都市主义? |
5.1 非政府组织主导:从历史保护组织到公园管理组织 |
5.1.1 非政府历史保护组织 |
5.1.2 非政府公园组织 |
5.2 政府策略:促进景观作为一种都市主义 |
5.2.1 铁路破产与铁道转步道 |
5.2.2 再区划与特殊区划 |
5.2.3 从高线公园到公园群 |
5.3 核心人物与角色分析 |
5.4 讨论:谁是“景观都市主义”语境下的风景园林师? |
5.4.1 风景园林师的职业认知局限 |
5.4.2 景观都市主义语境下的风景园林师 |
第6章 “高线效应”与后景观都市主义 |
6.1 塑造文化的主动力量 |
6.1.1 符号化 |
6.1.2 后工业遗产价值的分异与重构 |
6.1.3 当代艺术公园 |
6.1.4 作为再开发模式的推广 |
6.1.5 明星项目引领区域复兴 |
6.2 绅士化到超级绅士化 |
6.2.1 必然性 |
6.2.2 态度与策略 |
6.2.3 转机与潜力 |
6.3 关于后景观都市主义的讨论 |
6.3.1 从过程性到精确性 |
6.3.2 业余化与专业化 |
第7章 问题讨论与展望 |
7.1 未完待续的项目发展周期 |
7.2 个案研究贡献理论的局限性 |
7.3 回首高线公园和中国的公园城市建设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的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转型推动工业遗存更新 |
1.1.2 工业遗存更新中价值体现与利益追求失衡 |
1.1.3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趋势明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1.2.2 中小城市的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1.2.3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 |
1.2.4 有关工业遗存在经济追逐与价值体现的研究 |
1.2.5 与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的土地开发强度及其指标的研究 |
1.2.6 研究简评 |
1.3 范围界定与概念辨析 |
1.3.1 中小城市 |
1.3.2 工业遗存与工业遗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方式 |
2.1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特点 |
2.1.1 保护意识薄弱,缺少价值判断与身份认定 |
2.1.2 再开发以增量、逐利为主,工业遗存遭到建设性破坏 |
2.1.3 资本吸引力较弱,更新活动难以展开 |
2.1.4 私自改建众多,城市风貌遭到破坏 |
2.2 适应中小城市的价值判断方式 |
2.2.1 场地现状调研判断基地更新价值 |
2.2.2 工业遗存价值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2.2.3 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评价流程 |
2.3 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的利益平衡方式 |
2.3.1 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平衡空间形态与经济价值 |
2.3.2 估算成本与收益进一步平衡场地容量与空间质量 |
2.3.3 选择主体参与方式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分配 |
2.3.4 选择运营方式助力项目可持续运营 |
2.4 工业遗存更新案例介绍 |
2.4.1 陶溪川?CHINA坊 |
2.4.2 深圳罗湖区金威啤酒厂更新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3.1 多元利益平衡的更新改造策略 |
3.1.1 创新更新模式,提升工业遗存多元价值 |
3.1.2 “弹性”用地性质复合以推动经济发展 |
3.2 合理定位功能与容量的规划设计策略 |
3.2.1 合理定位园区功能,实现新旧交融 |
3.2.2 控制容积率,平衡空间价值与利益 |
3.3 增量到提质的空间组织策略 |
3.3.1 明确保护范围,保留工业价值 |
3.3.2 采用弹性设计方式,打造可持续园区 |
3.4 传承工业文脉的文化发展策略 |
3.4.1 建筑功能复合,体现工业价值 |
3.4.2 设计因地制宜,缓解当代与历史的矛盾 |
3.5 激发市场活力的经营管理策略 |
3.5.1 建立多元合作,缓解矛盾并推动发展 |
3.5.2 建立资金策略,弥补利益损失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性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城市背景 |
4.1.2 发展概况 |
4.2 场地研究 |
4.2.1 区位分析 |
4.2.2 业态分析 |
4.2.3 交通分析 |
4.2.4 建筑现状分析 |
4.3 更新策略 |
4.3.1 规划设计策略 |
4.3.2 空间组织策略 |
4.3.3 文化发展策略 |
4.3.4 更新模式策略 |
4.3.5 运营管理策略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探索适量提质的规划策略是平衡多元利益的有效手段 |
5.1.2 明确工业遗存保护范围是体现工业价值的前提 |
5.1.3 弹性设计方式是园区可持续运营的保证 |
5.1.4 创新型更新与因地制宜是工业文化的传承动力 |
5.1.5 多元合作是缓解价值与经济矛盾的最佳方式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容积率最佳使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D]. 尕让卓玛. 浙江大学, 2021(08)
- [3]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 ——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D]. 孙士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5]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吴巍. 天津大学, 2020(01)
- [6]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 [7]城市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研究[D]. 王璠.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扬州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 欧阳峰. 扬州大学, 2020(05)
- [9]景观作为都市主义的应用 ——全周期项目发展视角下的高线公园[D]. 雷巍. 天津大学, 2020(02)
- [10]基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的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D]. 姜玉莹.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