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床论文-李影

悬浮床论文-李影

导读:本文包含了悬浮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悬浮床,大面积烧伤,综合护理

悬浮床论文文献综述

李影[1](2019)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及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均予以悬浮床治疗,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试验组(n=46),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结痂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护理前与护理2周后的疼痛(VAS)评分情况、血清白蛋白用量、1%面积血浆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2周后,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的创面结痂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较短,血清白蛋白用量、1%面积血浆用量明显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 <0.05)。结论对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较高价值,不仅能够缩短创面结痂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减少血清白蛋白用量、1%面积血浆用量,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陈惠,姜文荃,孙柯[2](2019)在《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84例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致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局部创面,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细菌转阴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内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与疼痛评分,以及感染控制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第7天,研究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为55.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30.56%(χ~2=4.580,P=0.032);治疗第14天,研究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为85.29%,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72.22%相近(χ~2=1.775,P=0.183)。治疗第7天,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0、2.424、2.384、3.207,P=0.012、0.018、0.019、0.002);治疗第14天,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269、4.153、2.597、2.397,P=0.026、0.000、0.011、0.019)。研究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014、2.535,P=0.047、0.013)。结论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可有效减轻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烧伤创疡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杨程,黄传峰,赵丽信,李伟,杨天华[3](2019)在《悬浮床加氢脱硫尾气水蒸气转化制氢热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悬浮床加氢脱硫尾气为水蒸气转化制氢原料,采用改进的原子序数矩阵法构建了包含6个独立反应的化学反应体系。分别考察各个独立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标准摩尔反应焓、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平衡常数的变化规律;借助HYSYS流程模拟软件中的GIBBS反应器,研究反应器出口温度、反应压力及水碳物质的量之比对产物平衡组成的影响。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烷烃碳数越高,水蒸气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和标准摩尔焓对温度的敏感性越高,达到相同转化效果所需的反应温度越低。HYSYS模拟确定该体系下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器出口温度700℃、反应压力100kPa、水碳物质的量之比4。(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龙川,熊昆,张海东,陈佳,张贤明[4](2019)在《油溶性催化剂在悬浮床劣质油加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床加氢处理技术是目前劣质油及废油深度高效资源化的前沿技术,尤其在难处理废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该技术尚未成熟,各国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解决悬浮床加氢处理技术中的结焦问题、开发高活性与高分散性催化剂。其中,油溶性催化剂因其高分散性和低结焦的特点而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且无须从油中分离从而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物,但是该类催化剂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成本低廉、催化性能高效的催化剂成为研究的关键。阐述了近几年油溶性催化剂的发展现状,重点对不同油溶性催化剂的制备合成、催化性能、活性位点分析做出总结,最后对油溶性催化剂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韩信有[5](2019)在《悬浮床加氢原料油工况条件下黏温关系及界面张力近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油、渣油等油品的黏度、界面张力的预测对于研究油品的流动特性、储运特性以及后续的加工炼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预测油品在悬浮床反应器中的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构建悬浮床反应工艺模型,需要得到重油、渣油等在悬浮床工况条件下(20 MPa,450℃)的理化特性变化规律。在论述近年来重油、渣油等重劣质油的黏度、界面张力随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以Toledo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其在悬浮床工况条件下界面张力、黏温关系的变化规律,以求对悬浮床反应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张登跃,靳鹏,谷小虎,林雄超[6](2019)在《悬浮床高温煤焦油沥青质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供氢溶剂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悬浮床加氢过程中供氢溶剂性能与煤焦油沥青加氢裂化反应间的关系。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初始压力对供氢溶剂油预加氢深度的影响,探讨了供氢溶剂对高温煤焦油沥青加氢反应中沥青质裂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加氢反应程度的增加(初始氢气压力增加、反应温度增加),供氢溶剂油的芳碳率逐渐降低;在初始氢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350℃的加氢工艺条件下,可得到芳碳率为0. 42的理想供氢溶剂。在煤焦油沥青加氢反应过程中,随着供氢溶剂添加量的增加,大于350℃重油馏分的收率有所降低;生成的重油中胶质、沥青质的质量分数明显降低,转化率分别由64. 00%和82. 61%提高到了81. 98%和89. 21%;芳烃质量分数大幅度增加,说明供氢溶剂对胶质和沥青质的加氢裂化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牛鸿权,李斌,刘振虎,王运涛,史义存[7](2019)在《氢油比对煤焦油悬浮床加氢装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床加氢装置对于处理高含固、高沥青质含量的煤焦油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诸多优点,对悬浮床加氢工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着重就加氢工艺关键技术参数之一氢油比对加氢装置不同运行阶段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较低氢油比有利于装置顺利开工,在较高氢油比条件下,有利于装置停车阶段催化剂的卸出,适中的氢油比有利于装置的长期稳定满负荷运行。(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黄河,刘娜,王雪峰,钟梅,黄雪莉[8](2019)在《悬浮床加氢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国内外悬浮床加氢技术研究现状,从如何解决如何改善体系生焦、提高尾油利用率、降低催化成本叁个方面,介绍了近几年悬浮床加氢技术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并指出如何解决这叁个问题仍是未来较长时间悬浮床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宋国良,于海斌,张景成,张尚强,彭雪峰[9](2019)在《油溶性催化剂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油溶性渣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自硫化功能,硫化产物二硫化钼颗粒平均粒径为7.3μm,结晶度较低。以中海油惠州炼化提供的减压渣油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为200μg/g、反应压力为18.0 MPa、反应温度为440℃及反应时间为1 h的最佳工况下,产物中汽油收率为8.3%,柴油收率为29.4%,蜡油收率为32.3%,壁相焦收率为1.0%,总焦收率为1.5%。(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颜丙峰,胡发亭,赵鹏,谷小会,刘敏[10](2019)在《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后轻质油生产清洁油品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低温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后的轻质油(<370℃)进行加氢提质试验研究,以生产硫和氮含量低、安定性好的清洁燃料油组分。加氢提质试验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时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加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液时空速的降低,氢耗会增加,最高可达3.66%,液体收率和气产率受反应条件的影响不大,分别稳定在97%~98%和0.10%~0.25%范围内。生成油的氮含量对油品安定性影响较大,当氮含量低于12mg/kg时,生成油的安定性较好。对生成油进一步蒸馏切割得到石脑油馏分(<170℃)和柴油馏分(>170℃)。研究发现,石脑油馏分硫、氮含量较低,芳烃潜含量超过60%,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柴油馏分受反应条件的影响,其氮含量及十六烷值变化较大。在反应温度为340℃,反应压力为12MPa,液时空速为0.7h~(-1),氢油体积比为800的条件下得到的柴油馏分氮含量为154mg/kg,十六烷值仅为44.3,只能达到0~#普通柴油标准,而在反应温度为360℃,反应压力为16MPa,液时空速为0.5h~(-1),氢油体积比为1 200的条件下得到的柴油馏分氮含量仅为5.7mg/kg,十六烷值高达59.9,可以达到0#车用柴油标准。(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3期)

悬浮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观察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84例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致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局部创面,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细菌转阴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内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与疼痛评分,以及感染控制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第7天,研究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为55.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30.56%(χ~2=4.580,P=0.032);治疗第14天,研究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为85.29%,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转阴率72.22%相近(χ~2=1.775,P=0.183)。治疗第7天,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0、2.424、2.384、3.207,P=0.012、0.018、0.019、0.002);治疗第14天,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及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269、4.153、2.597、2.397,P=0.026、0.000、0.011、0.019)。研究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014、2.535,P=0.047、0.013)。结论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可有效减轻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悬浮床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影.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及价值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陈惠,姜文荃,孙柯.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

[3].杨程,黄传峰,赵丽信,李伟,杨天华.悬浮床加氢脱硫尾气水蒸气转化制氢热力学[J].化工进展.2019

[4].龙川,熊昆,张海东,陈佳,张贤明.油溶性催化剂在悬浮床劣质油加氢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19

[5].韩信有.悬浮床加氢原料油工况条件下黏温关系及界面张力近似计算[J].当代化工.2019

[6].张登跃,靳鹏,谷小虎,林雄超.悬浮床高温煤焦油沥青质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供氢溶剂作用研究[J].现代化工.2019

[7].牛鸿权,李斌,刘振虎,王运涛,史义存.氢油比对煤焦油悬浮床加氢装置的影响[J].广州化工.2019

[8].黄河,刘娜,王雪峰,钟梅,黄雪莉.悬浮床加氢技术进展[J].应用化工.2019

[9].宋国良,于海斌,张景成,张尚强,彭雪峰.油溶性催化剂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中的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

[10].颜丙峰,胡发亭,赵鹏,谷小会,刘敏.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后轻质油生产清洁油品的试验研究[J].煤炭转化.2019

标签:;  ;  ;  

悬浮床论文-李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