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松针褐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湿地松,植株,松针,褐斑,抗性,菌根,马勃。
松针褐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方珞,吴小芹[1](2019)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的悬浮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大量的抗松针褐斑病胚性愈伤组织试验材料,完善抗性湿地松体胚发生技术,以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探究抗性湿地松体细胞悬浮培养的较适条件,建立抗性湿地松体细胞的悬浮培养体系。研究结果显示:悬浮培养的胚性细胞较分散,利于胚性细胞充分获取营养,可产成熟体胚153个/g,而固体培养的胚性细胞产胚仅为56个/g。抗性湿地松悬浮细胞的较佳培养周期为7-9 d,较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1/4 DCR,麦芽糖添加量为15 g/L,NAA添加量为0.5 mg/L;较佳的继代添加比为1/2;同时研究还发现不同基因型的抗性湿地松悬浮细胞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细胞活力有一定差异,其中无性系13#-9活力最佳。(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程方,叶建仁[2](2018)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抗病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组培苗针叶、采用苗圃组培苗人工接种松针褐斑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抗病性。结果表明:湿地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显着、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抗病性差异也显着。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各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依次为8#40,8#2,8#11,32#3,普通组培苗;温室组培苗各无性系抗性强弱依次为32#7,32#3,普通组培苗。苗圃组培苗与实生苗间、组培苗不同代数间抗病性差异显着。单元回归分析表明,瓶内测定结果与温室针叶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2=0.999 7、与苗圃接种孢子悬浮液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2=0.958 8。因此,为了缩短选育时间,减少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瓶内抗病性测定替代室外抗病性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森林病虫》期刊2018年01期)
张彩云,朱丽华,谈家金,陈婷婷,潘珺[3](2016)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良种快速推广,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合子胚发育阶段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以及ABA与PEG8000对体细胞胚成熟的影响,并探讨了体细胞胚质量及干化条件对体细胞胚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至2~4阶段的合子胚最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LP+16 mg·L~(-1)ABA+180 g·L~(-1)PEG8000+2 g·L~(-1)AC适合于体细胞胚的成熟,高质量体细胞胚经"滤纸容器法"干化2周后萌发,萌发的体细胞胚于1/4WPM+0.3 mg·L~(-1)NAA+1 mg·L~(-1)IBA上培养70 d左右根部发育,转入1/2WPM中,30 d左右侧根产生发育完整的再生植株。(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肖义,路明,王桂伍,刘万玺,徐德平[4](2014)在《泌阳县松针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松针褐斑病在泌阳县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控技术,以为阻止该病在泌阳县域内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22期)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侯亮,朱丽华[5](2012)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具有抗病基因的优良个体和家系扩大应用于林业生产,用松针褐斑病毒素处理和接种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对瓶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和温室2年生组培苗进行了抗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家系抗病性差异显着,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抗病性差异也显着。瓶内与温室组培苗的抗病性测定结果相比较,它们的抗病程度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9。(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程方,安会翠,刘戈,叶建仁[6](2012)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生长性状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移栽至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苗圃的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进行了苗高、地径、干形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家系及无性系的生长状态存在差异。组培苗与实生苗间苗高差异较大,组培苗在早期生长速度不及实生苗,且抗病的家系不及普通的家系,抗病的8#和32#家系苗高差异不显着;实生苗、组培苗斜生现象严重;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影响不大;组培苗年龄越大,苗高生长势越好,地径差异小;8#家系组培苗各无性系间苗高差异显着,地径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7](2011)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苗生根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苗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含4.0 mg/L IBA和0.07 mg/L NAA的WPM培养基中添加0.4 mg/L多效唑对湿地松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和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有促进作用;湿地松组培苗不定根原基形成后,出瓶移至装有蛭石的穴盘中,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且根茎连接非常好,植株成活率高达85%;基因型对苗的成活率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家系及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移栽成活率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吴春芳,安焕霞[8](2011)在《不同浓度的甲基托布津防治松针褐斑病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甲基托布津对松针褐斑病的防治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2000倍液、2500倍液、3000倍液、3500倍液、4000倍液)防治松针褐斑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对松针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一定浓度后防治效果不再增强;甲基托布津防治松针褐斑病的最佳浓度为2000倍液。(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9](2011)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地松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7期)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10](2011)在《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松地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1年04期)
松针褐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组培苗针叶、采用苗圃组培苗人工接种松针褐斑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抗病性。结果表明:湿地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显着、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抗病性差异也显着。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各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依次为8#40,8#2,8#11,32#3,普通组培苗;温室组培苗各无性系抗性强弱依次为32#7,32#3,普通组培苗。苗圃组培苗与实生苗间、组培苗不同代数间抗病性差异显着。单元回归分析表明,瓶内测定结果与温室针叶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2=0.999 7、与苗圃接种孢子悬浮液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2=0.958 8。因此,为了缩短选育时间,减少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瓶内抗病性测定替代室外抗病性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松针褐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方珞,吴小芹.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的悬浮培养[J].生物技术通报.2019
[2].程方,叶建仁.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抗病性测定[J].中国森林病虫.2018
[3].张彩云,朱丽华,谈家金,陈婷婷,潘珺.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
[4].肖义,路明,王桂伍,刘万玺,徐德平.泌阳县松针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4
[5].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侯亮,朱丽华.湿地松子代组培苗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程方,安会翠,刘戈,叶建仁.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生长性状观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苗生根条件的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吴春芳,安焕霞.不同浓度的甲基托布津防治松针褐斑病药效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11
[9].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10].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