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000广东省佛山,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心源性呼吸衰竭有创呼吸支持切换无创通气中价值同时,重点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于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即刻改行无创呼吸机通气,对照组当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则继续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待第二天上级医师查房后医嘱指示改为无创呼吸通气,比较两组呼吸机治疗及住院治疗时间、再插管率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使用有创呼吸机通气时间、使用呼吸机总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源性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者,通过肺部感染控制窗评定脱机标准,能有效的缩短有创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插管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肺部感染控制窗;心源性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免疫功能
心源性呼吸衰竭时患者多以低氧血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重塑[1],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机体免疫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发展。目前临床上对于呼吸机治疗者[2],尤其是心源性因素导致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者,尚无统一撤机标准,虽然目前临床针对肺部感染控制窗在肺部感染有创呼吸支持切换无创通气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较多,但尚未见针对患者免疫系统开展的相关研究,为弥补以上空白,本研究在探讨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心源性呼吸衰竭有创呼吸支持切换无创通气中价值同时,重点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签署入组知情同意书同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0~89岁,平均(74.6±1.2)岁,发生呼吸衰竭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肺源性心脏病13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其他原因所致心脏病3例,NYHA分级:Ⅲ级者11例,Ⅳ级者29例,呼吸衰竭病程2h~48h,平均(8.8±0.3)h;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9岁,平均(74.7±1.2)岁,发生呼吸衰竭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其他原因所致心脏病3例,NYHA分级:Ⅲ级者10例,Ⅳ级者30例,呼吸衰竭病程2h~48h,平均(8.9±0.3)h,两组性别、年龄、发生呼吸衰竭原因、心功能以及呼吸衰竭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入组者均行抗菌强心、利尿、扩血管对症支持处理,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行止咳化痰、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将其患者营养支持等,呼吸机治疗上,观察组于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即刻改行无创呼吸机鼻罩/口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美国伟康公司)S/T模式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照组当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则继续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待第二天上级医师查房后医嘱指示改为无创呼吸机鼻罩/口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美国伟康公司)S/T模式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治疗及住院治疗时间、再插管率及救治成功率。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呼吸机治疗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使用有创呼吸机通气时间、使用呼吸机总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呼吸机治疗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d,)
3讨论
心源性呼吸衰竭需要使用呼吸机支持通气,而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将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免疫力,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3]。肺部感染控制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针对肺部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预测的评判标准,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放射与生化辅助检查多方面综合指标进行评定,为临床医师评价肺部感染控制情况提供有效依据。
本研究针对两组呼吸机治疗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使用有创呼吸机通气时间、使用呼吸机总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通过肺部感染控制对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进行评价,能有效的缩短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同时针对两组再插管率及救治成功率比较发现,观察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肺部感染控制对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进行评价,用于指导临床脱机评定,能显著减低拔除气管插管后再插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可能与观察组通过肺部感染控制窗评定脱机标准,当患者出现痰液变白,量减少,体温下降甚至恢复正常,精神状况好,肺部湿啰减少等表现时,提示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拔除气管导管的机遇期,而如未及时拔除气管导管,则有再次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故此时及时改行无创通气,有效缓解有创通气导致的呼吸肌疲劳,增强患者自主咳嗽咳痰能力,同时避免人工气道导致的声门无法关闭,从而确保患者自主呛咳的气道保护能力,避免口咽部及声门下间隙中长期寄居菌及分泌物导致的感染加重甚至窒息,关键是拔除气管插管后,可确保患者经口进食,加强了患者营养供应,而且避免因鼻饲流质出现的返流误吸的发生。
针对心源性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者,通过肺部感染控制窗评定脱机标准,能有效的缩短有创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插管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徐方林,雷睿,姜玉芬,等.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观察.江西医药,2015,50(3):236-238.
[2]黄海,郑臻,陈依林,等.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时机选择方案差异对重症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及预后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2017,22(2):288-291.
[3]李旺,王志艺,廖欧飞.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180-182.
[4]姜娟,姚贵江.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尸O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