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面优化论文_周一一,夏聪,白光波,陈联盟

导读:本文包含了截面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片,机组,算法,液压,风电,涡旋,屈曲。

截面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一一,夏聪,白光波,陈联盟[1](2019)在《基于频率最大化目标的六杆四面体网壳截面尺寸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有限元优化的拓扑优化算法在工程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结构性能和节约材料.在空间结构领域,目前还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结构优化策略,主要还是依靠工程师的工作经验来进行优化设计.董石麟教授等提出的六杆四面体网壳是一种由相似的四面体模块组成的空间结构,具有重复性和装配性等特点.本文以六杆四面体网壳为分析对象,进行了结构频率最大化的优化设计.根据挑选出的质量参与系数总和超过90%的7阶模态,建立优化函数最大化这7阶模态的频率,以此提高整个结构的动力学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在结构整体减重18.31%的前提下,各阶频率增加了20%到30%,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9年04期)

苏海波,邓将华[2](2019)在《异形截面副车架液压成形工艺研究及过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异形截面副车架零件弯管、预成形和液压成形全工序进行模拟,分析了零件成形过程中壁厚变化规律。通过优化弯管参数,改进了弯管结果;通过优化预成形形状,消除了预成形过程中"咬边"风险,通过优化液压成形加载曲线,获得了零件成形所需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工艺试验,成功研制了副车架样件。对液压成形零件壁厚进行测量,获得了零件沿轴线典型截面的壁厚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零件成形内压力为140 MPa,补料量60 mm时,可成形出满足要求的零件,零件最大壁厚2. 33 mm,增厚率为16. 5%,最小壁厚1. 62 mm,最大减薄率为-19%。(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嵇明[3](2019)在《帽形截面耐撞薄壁结构的棱边强化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车身轻量化要求,乘用车耐撞车身的关键承载结构越来越多采用超高强度薄钢板制作。但是为减小板厚而提高材料强度可能引发平板屈曲,导致薄壁箱型结构受压侧的极限承载力的降低。为此,根据平板和圆柱壳棱边的屈曲理论,讨论帽形截面的薄壁箱型结构受压侧的有棱边强化平板的后屈曲极限承载力。通过CAE数值模拟,求得单向均匀压缩带棱边强化平板的横截面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从而明确用棱边强化钢板部件替代热成形钢板部件在乘用车耐撞结构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梳理了棱边强化设计应用的前景和后续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赵曦,刘义畅,方喆,胡平,周明东[4](2019)在《模具冷却通道截面拓扑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模具冷却通道截面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根据直通道的特性建立等效的温度场模型,用均匀流体速度场代替湍流流速场,构建对流换热方程,并用第叁类边界条件对流道入口温度边界进行描述。建立考虑热应力的热-力耦合模型,对模具结构的热机械性能进行描述。通过引入离散体过滤法得到含圆形通道的截面拓扑,并加入几何约束解决离散体法导致的相混问题。分别以模具表面的平均温度和位移均匀性为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构建拓扑优化列式。通过平顶模具与U型模具设计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得到清晰的拓扑结构,而且优化结果满足给定的管径、管间距及管到模面距离等尺寸约束。(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斌[5](2019)在《U型截面薄壁件测量精度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叁坐标测量机在测量一种U型截面薄壁件时的测量精度,分别从温度和测量力两方面研究精度优化方法。基于物体热膨胀效应的原子热振动原理分析铝合金材料的热膨胀影响因素,将温度影响引入测量能力评估算法,得到可实施温度补偿的边界条件,利用Minitab对变温测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拟合出该薄壁件在径向方向上的热膨胀函数,实现在温度边界范围内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优化;针对RDS XXT测头系统的内部构造,通过对测头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并建立采点触发力学模型,确定该测头系统的采点触发模式为力矩触发,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分析力矩触发模式下的被测件形变机理。测力及测量截面位置交叉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杆长度越长,测力越小,且越靠近工件底部,测量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09期)

刘涛,张文帅,张文超[6](2019)在《变截面涡旋盘外圈薄壁齿铣削参数优化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截面涡旋盘壁厚变化不均匀,涡旋齿薄壁部位加工表面质量难以控制等加工难点,利用DEFORM软件的铣削模块,建立外圈薄壁齿铣削有限元模型,模拟涡旋齿薄壁部位的叁维铣削过程。通过变化模型的铣削速度和铣削深度观察仿真结果中刀具所受到的铣削力的波动情况和其数值大小的变化,对铣削速度和铣削深度进行优化,并用其优化后的铣削参数对实际零件进行加工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铣削仿真能够非常有效地预测外圈薄壁齿的瞬态加工情况,仿真结果中优化后的铣削速度和铣削深度的铣削力波动明显低于未优化的铣削力波动,实验证明优化后的铣削参数能够有效的改善加工品质。(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刘永前,赖福兴,阎洁,陈子新,李莉[7](2019)在《考虑不同截面翼型选取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叶片优化设计中缺乏对截面翼型的考虑,导致叶片设计难以达到最优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考虑不同截面翼型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以截面翼型、弦长和扭角为设计变量,以年发电量最大化为目标,兼顾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建立了叶片参数设计遗传算法优化模型。以某1.5 MW风电机组为例,验证所提出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截面翼型等参数优化后的叶片功率系数明显增大;机组特性曲线在较大范围内均能保持在最佳功率系数附近,更易控制在最大风能捕捉效率点运行,从而提升了年发电量;同时,增加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以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发电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刘永前,赖福兴,阎洁,陈子新,李莉[8](2019)在《考虑不同截面翼型选取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叶片优化设计中缺乏对截面翼型的考虑,导致叶片设计难以达到最优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考虑不同截面翼型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以截面翼型、弦长和扭角为设计变量,以年发电量最大化为目标,兼顾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建立了叶片参数设计遗传算法优化模型。以某1.5 MW风电机组为例,验证所提出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截面翼型等参数优化后的叶片功率系数明显增大;机组特性曲线在较大范围内均能保持在最佳功率系数附近,更易控制在最大风能捕捉效率点运行,从而提升了年发电量;同时,增加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以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发电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闫爱枝,李梦[9](2019)在《矿用液压支架吊臂设计及截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用液压支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安全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以大型矿用综采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当前中国液压支架再制造领域发展状况基础上,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阳泉永昱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实况,对综采液压支架拆装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提高生产安全性、改善设备的整机性能、降低经济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6期)

王周君,黎星华,唐立军,段泉圣[10](2019)在《矩形截面直角弯管内置导流板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矩形截面直角弯管内流场均匀性,利用FLUENT软件对弯管内流体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数量和不同结构导流板的布置对弯管内流场均匀性、局部阻力和能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管内未加装导流板时,流速分布不均匀、出现涡流和二次流,而布置导流板后可以有效提高流场均匀性;布置合理数量的导流板不仅能有效改善流场均匀性、完全消除因直角弯头引起的涡流和二次流,而且能大幅度减小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通过对3种不同设计方案的导流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最优的导流板数量和结构。(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截面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异形截面副车架零件弯管、预成形和液压成形全工序进行模拟,分析了零件成形过程中壁厚变化规律。通过优化弯管参数,改进了弯管结果;通过优化预成形形状,消除了预成形过程中"咬边"风险,通过优化液压成形加载曲线,获得了零件成形所需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工艺试验,成功研制了副车架样件。对液压成形零件壁厚进行测量,获得了零件沿轴线典型截面的壁厚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零件成形内压力为140 MPa,补料量60 mm时,可成形出满足要求的零件,零件最大壁厚2. 33 mm,增厚率为16. 5%,最小壁厚1. 62 mm,最大减薄率为-1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截面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一一,夏聪,白光波,陈联盟.基于频率最大化目标的六杆四面体网壳截面尺寸优化研究[J].空间结构.2019

[2].苏海波,邓将华.异形截面副车架液压成形工艺研究及过程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19

[3].嵇明.帽形截面耐撞薄壁结构的棱边强化与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9

[4].赵曦,刘义畅,方喆,胡平,周明东.模具冷却通道截面拓扑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2019

[5].王斌.U型截面薄壁件测量精度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测试.2019

[6].刘涛,张文帅,张文超.变截面涡旋盘外圈薄壁齿铣削参数优化及实验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7].刘永前,赖福兴,阎洁,陈子新,李莉.考虑不同截面翼型选取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J].发电技术.2019

[8].刘永前,赖福兴,阎洁,陈子新,李莉.考虑不同截面翼型选取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J].发电技术.2019

[9].闫爱枝,李梦.矿用液压支架吊臂设计及截面优化[J].科技与创新.2019

[10].王周君,黎星华,唐立军,段泉圣.矩形截面直角弯管内置导流板的优化研究[J].华电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框架驾驶室结构模型×50mm×5mm正方形截面型钢梁截面参数为60mm×60mm×5mm时叁种...五种模型截面尺寸在973K,0.1MPa下的计算相图与...成形阴极加工进给方向优化

标签:;  ;  ;  ;  ;  ;  ;  

截面优化论文_周一一,夏聪,白光波,陈联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