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其结构包括底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通过设置了微流阀于调压器左端,下调调节装置,由第一进气口进气,推动框向后压动第一弹簧,使得气体从第一出气口进入连接管,接着进入第二进气口,推动块向后压,气体从第二出气口出来,实现了调节了小流量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导致在气体进入调压过程时,大流量的冲击可能会使得调压不准确,影响使用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调节装置于推动块前端,由阀帽下压螺杆,第二弹簧和第一U形框下压,使得第三弹簧和第二U形框后压,使得推动块向后压,实现了调节的功能,从而辅助解决了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包括底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进气管(5)、压力计(6)、第一连接管(7)、过滤器(8)、调压器(10)、第二连接管(11)、切断装置(12)、第三连接管(13)、出气管(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流阀(9),所述底架(1)上端左侧与第一支架(2)下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支架(2)设置在进气管(5)下端,所述第二支架(3)下端与底架(1)上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三支架(4)下端与底架(1)上端右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进气管(5)右端与第一连接管(7)左端进行无缝焊接,所述压力计(6)下端与进气管(5)上端左侧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一连接管(7)上端与过滤器(8)下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过滤器(8)上端通过管道与微流阀(9)下端后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微流阀(9)下端前侧与调压器(10)左端进行插接,所述调压器(10)右端与第二连接管(11)左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1)下端通过螺丝与切断装置(12)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切断装置(12)下端通过螺丝与第三连接管(13)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13)下端右侧与出气管(14)左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出气管(14)设置在第三支架(4)上端,所述微流阀(9)由筒体(91)、连接柱(92)、阀体(93)、第一进气口(94)、调节装置(95)、推动块(96)、阀杆(97)、第一弹簧(98)、第一出气口(99)、连接管(910)、第二进气口(911)、第二出气口(912)和推动框(913)组成,所述筒体(91)前端与连接柱(92)后端中部进行无缝粘接,所述连接柱(92)中部与调节装置(95)中部前侧进行插接,所述阀体(93)设置在筒体(91)内部,所述第一进气口(94)下端内部与过滤器(8)上端进行插接,且第一进气口(94)下端贯穿于筒体(91)下端后侧,所述调节装置(95)后端与推动块(96)前端表面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推动块(96)后端与阀杆(97)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诉阀杆(97)后端与推动框(913)前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弹簧(98)后端通过粘合剂与阀体(93)后端底部进行无缝粘,所述第一出气口(99)设置在阀体(93)上端后侧,所述连接管(910)后端下侧与第一出气口(99)内部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进气口(911)上端内部与连接管(910)前端下侧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出气口(912)设置在阀体(93)下端前侧,且贯穿于筒体(91)下端前侧,所述推动框(913)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一弹簧(98)前端进行无缝粘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包括底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进气管(5)、压力计(6)、第一连接管(7)、过滤器(8)、调压器(10)、第二连接管(11)、切断装置(12)、第三连接管(13)、出气管(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流阀(9),所述底架(1)上端左侧与第一支架(2)下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支架(2)设置在进气管(5)下端,所述第二支架(3)下端与底架(1)上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三支架(4)下端与底架(1)上端右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进气管(5)右端与第一连接管(7)左端进行无缝焊接,所述压力计(6)下端与进气管(5)上端左侧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一连接管(7)上端与过滤器(8)下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过滤器(8)上端通过管道与微流阀(9)下端后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微流阀(9)下端前侧与调压器(10)左端进行插接,所述调压器(10)右端与第二连接管(11)左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1)下端通过螺丝与切断装置(12)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切断装置(12)下端通过螺丝与第三连接管(13)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13)下端右侧与出气管(14)左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出气管(14)设置在第三支架(4)上端,所述微流阀(9)由筒体(91)、连接柱(92)、阀体(93)、第一进气口(94)、调节装置(95)、推动块(96)、阀杆(97)、第一弹簧(98)、第一出气口(99)、连接管(910)、第二进气口(911)、第二出气口(912)和推动框(913)组成,所述筒体(91)前端与连接柱(92)后端中部进行无缝粘接,所述连接柱(92)中部与调节装置(95)中部前侧进行插接,所述阀体(93)设置在筒体(91)内部,所述第一进气口(94)下端内部与过滤器(8)上端进行插接,且第一进气口(94)下端贯穿于筒体(91)下端后侧,所述调节装置(95)后端与推动块(96)前端表面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推动块(96)后端与阀杆(97)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诉阀杆(97)后端与推动框(913)前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弹簧(98)后端通过粘合剂与阀体(93)后端底部进行无缝粘,所述第一出气口(99)设置在阀体(93)上端后侧,所述连接管(910)后端下侧与第一出气口(99)内部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进气口(911)上端内部与连接管(910)前端下侧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出气口(912)设置在阀体(93)下端前侧,且贯穿于筒体(91)下端前侧,所述推动框(913)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一弹簧(98)前端进行无缝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95)由阀帽(951)、螺杆(952)、第二弹簧(953)、第一U形框(954)、第三弹簧(955)和第二U形框(956)组成,所述阀帽(951)后端中部与螺杆(952)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螺杆(952)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二弹簧(953)前端进行粘接,所述第二弹簧(953)后端与第一U形框(954)前端进行粘接,所述第一U形框(954)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三弹簧(955)前端进行粘接,所述第三弹簧(955)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二U形框(956)前端进行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52)中部与连接柱(92)中部进行插接,且螺杆(952)表面设置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框(956)后端与推动块(96)前端进行焊接,且第二U形框(956)外部设置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计(6)均设置有三个,且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1)上端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过滤器(8)、调压器(10)、第二连接管(11)和切断装置(12)均设置有两个,且均各自呈前后对称。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属于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调压设备是针对工业用气的特点,如:流量骤变、启闭迅速、不间断供气而专门设计制作,但是目前的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可能会导致在气体进入调压过程时,大流量的冲击可能会导致调压不准确,影响使用,因此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的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导致在气体进入调压过程时,大流量的冲击可能会使得调压不准确,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导致在气体进入调压过程时,大流量的冲击可能会使得调压不准确,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包括底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进气管、压力计、第一连接管、过滤器、调压器、第二连接管、切断装置、第三连接管、出气管和微流阀,所述底架上端左侧与第一支架下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进气管下端,所述第二支架下端与底架上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三支架下端与底架上端右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进气管右端与第一连接管左端进行无缝焊接,所述压力计下端与进气管上端左侧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端与过滤器下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过滤器上端通过管道与微流阀下端后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微流阀下端前侧与调压器左端进行插接,所述调压器右端与第二连接管左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下端通过螺丝与切断装置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切断装置下端通过螺丝与第三连接管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下端右侧与出气管左端进行无缝插接,所述出气管设置在第三支架上端,所述微流阀由筒体、连接柱、阀体、第一进气口、调节装置、推动块、阀杆、第一弹簧、第一出气口、连接管、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推动框组成,所述筒体前端与连接柱后端中部进行无缝粘接,所述连接柱中部与调节装置中部前侧进行插接,所述阀体设置在筒体内部,所述第一进气口下端内部与过滤器上端进行插接,且第一进气口下端贯穿于筒体下端后侧,所述调节装置后端与推动块前端表面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推动块后端与阀杆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诉阀杆后端与推动框前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弹簧后端通过粘合剂与阀体后端底部进行无缝粘,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阀体上端后侧,所述连接管后端下侧与第一出气口内部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进气口上端内部与连接管前端下侧进行无缝插接,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阀体下端前侧,且贯穿于筒体下端前侧,所述推动框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一弹簧前端进行无缝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由阀帽、螺杆、第二弹簧、第一U形框、第三弹簧和第二U形框组成,所述阀帽后端中部与螺杆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螺杆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二弹簧前端进行粘接,所述第二弹簧后端与第一U形框前端进行粘接,所述第一U形框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三弹簧前端进行粘接,所述第三弹簧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二U形框前端进行粘接,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调压。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中部与连接柱中部进行插接,且螺杆表面设置有螺纹,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形框后端与推动块前端进行焊接,且第二U形框外部设置有凹槽,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计均设置有三个,且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端右侧,其优点是可以测量进气和出气的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过滤器、调压器、第二连接管和切断装置均设置有两个,且均各自呈前后对称,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调压。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主要由不锈钢制成,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主要由橡胶制成,其优点是弹性高,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通过设置了微流阀于调压器左端,下调调节装置,由第一进气口进气,推动框向后压动第一弹簧,使得气体从第一出气口进入连接管,接着进入第二进气口,推动块向后压,气体从第二出气口出来,实现了调节了小流量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导致在气体进入调压过程时,大流量的冲击可能会使得调压不准确,影响使用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调节装置于推动块前端,由阀帽下压螺杆,第二弹簧和第一U形框下压,使得第三弹簧和第二U形框后压,使得推动块向后压,实现了调节的功能,从而辅助解决了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进气管-5、压力计-6、第一连接管-7、过滤器-8、调压器-10、第二连接管-11、切断装置-12、第三连接管-13、出气管-14、微流阀-9、筒体-91、连接柱-92、阀体-93、第一进气口-94、调节装置-95、推动块-96、阀杆-97、第一弹簧-98、第一出气口-99、连接管-910、第二进气口-911、第二出气口-912、推动框-913、阀帽-951、螺杆-952、第二弹簧-953、第一U形框-954、第三弹簧-955、第二U形框-95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装微流阀的调压设备:包括底架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进气管5、压力计6、第一连接管7、过滤器8、调压器10、第二连接管11、切断装置12、第三连接管13、出气管14和微流阀9,底架1上端左侧与第一支架2下端进行垂直焊接,第一支架2设置在进气管5下端,第二支架3下端与底架1上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第三支架4下端与底架1上端右侧进行垂直焊接,进气管5右端与第一连接管7左端进行无缝焊接,压力计6下端与进气管5上端左侧进行无缝插接,第一连接管7上端与过滤器8下端进行无缝插接,过滤器8上端通过管道与微流阀9下端后侧进行垂直插接,微流阀9下端前侧与调压器10左端进行插接,调压器10右端与第二连接管11左端进行无缝插接,第二连接管11下端通过螺丝与切断装置12上端进行螺纹连接,切断装置12下端通过螺丝与第三连接管13上端进行螺纹连接,第三连接管13下端右侧与出气管14左端进行无缝插接,出气管14设置在第三支架4上端,微流阀9由筒体91、连接柱92、阀体93、第一进气口94、调节装置95、推动块96、阀杆97、第一弹簧98、第一出气口99、连接管910、第二进气口911、第二出气口912和推动框913组成,筒体91前端与连接柱92后端中部进行无缝粘接,连接柱92中部与调节装置95中部前侧进行插接,阀体93设置在筒体91内部,第一进气口94下端内部与过滤器8上端进行插接,且第一进气口94下端贯穿于筒体91下端后侧,调节装置95后端与推动块96前端表面进行垂直焊接,推动块96后端与阀杆97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诉阀杆97后端与推动框913前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第一弹簧98后端通过粘合剂与阀体93后端底部进行无缝粘,第一出气口99设置在阀体93上端后侧,连接管910后端下侧与第一出气口99内部进行无缝插接,第二进气口911上端内部与连接管910前端下侧进行无缝插接,第二出气口912设置在阀体93下端前侧,且贯穿于筒体91下端前侧,推动框913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一弹簧98前端进行无缝粘接,调节装置95由阀帽951、螺杆952、第二弹簧953、第一U形框954、第三弹簧955和第二U形框956组成,阀帽951后端中部与螺杆952前端进行垂直焊接,螺杆952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二弹簧953前端进行粘接,第二弹簧953后端与第一U形框954前端进行粘接,第一U形框954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三弹簧955前端进行粘接,第三弹簧955后端通过粘合剂与第二U形框956前端进行粘接,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调压,螺杆952中部与连接柱92中部进行插接,且螺杆952表面设置有螺纹,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第二U形框956后端与推动块96前端进行焊接,且第二U形框956外部设置有凹槽,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压力计6均设置有三个,且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1上端右侧,其优点是可以测量进气和出气的气压,第一连接管7、过滤器8、调压器10、第二连接管11和切断装置12均设置有两个,且均各自呈前后对称,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调压,阀杆97主要由不锈钢制成,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第二弹簧953和第三弹簧955主要由橡胶制成,其优点是弹性高,降低了成本。
本专利所述的,第二弹簧953和第三弹簧955主要由橡胶制成,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加工后的成品是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其主要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有很广泛的用途,橡胶还可以详细分为天然橡胶、通用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几类。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使用者首先将底架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气管5接通外部的装置,燃气从进气管5进入,从第一连接管7进入过滤器8进行过滤,以保证设备内部正常工作,压力计6进行测量压力,可实时进行监测,接着燃气进入微流阀9,调节阀帽951使得螺杆952后压,第二弹簧953在第一U形框954内部压缩,第一U形框954后压第三弹簧955,第二U形框956后压推动块96,使得阀体93前端的通道打开,接着阀杆97后压,推动框913后压第一弹簧98,使得阀体93后端的通道打开,此时,燃气从第一进气口94进入,从第一出气口99通过连接管910进入第二进气口911,接着从第二出气口912出来,完成了保证最小流量的调节,然后调节后的流量进入调压器10进行调压,保持燃气在使用时由稳定的压力,从而保证燃气用具得到稳定的燃气与空气的配合比例,接着降压后的燃气从第二连接管11进入切断装置12,最后从第三连接管13和出气管14出去,进入外部连接的装置,进行使用,若发现泄露等问题,用切断装置12切断,进行检修,其中,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4起到了支撑的作用,筒体91和连接柱92起到了保护与连接的作用,通过设置了微流阀9于调压器10左端,下调调节装置95,由第一进气口94进气,推动框913向后压动第一弹簧98,使得气体从第一出气口99进入连接管92,接着进入第二进气口911,推动块96向后压,气体从第二出气口912出来,实现了调节了小流量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导致在气体进入调压过程时,大流量的冲击可能会使得调压不准确,影响使用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调节装置95于推动块96前端,由阀帽951下压螺杆952,第二弹簧953和第一U形框954下压,使得第三弹簧955和第二U形框956后压,使得推动块96向后压,实现了调节的功能,从而辅助解决了调压设备无法保证最小流量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9844.4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557731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F16K 17/20
专利分类号:F16K17/20;F16K31/60;F17D1/02;F17D3/01;F17D5/00
范畴分类:27F;33A;
申请人:湖南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南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大楼一楼122房
发明人:郭林;曹会光;彭程
第一发明人:郭林
当前权利人:湖南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彭正贤
代理机构:43203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