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杀菌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霜霉病,杀菌剂,药效,黄瓜,番茄,条锈病,精油。
杀菌谱论文文献综述
张化霜[1](2013)在《氟醚菌酰胺的杀菌谱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氟醚菌酰胺是我国创新合成的新型酰胺类杀菌剂,为明确其杀菌谱、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指导该药剂的科学使用,本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氟醚菌酰胺对10种常见病原菌的毒力,研究评价了氟醚菌酰胺对辣椒疫霉菌的作用方式、对棉花立枯菌无性繁殖过程、细胞膜通透性、菌丝形态及呼吸代谢途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氟醚菌酰胺对10种农作物病原菌的EC50均小于5mg/L,其中对棉花立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均小于1mg/L,抑菌活性最高;对其它8种病原菌的EC50为1.095~4.633mg/L,抑菌活性均很高;同为甲酰胺类的氟吡菌胺只对辣椒疫霉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EC50分别为0.614mg/L和0.719mg/L,但对其它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氟醚菌酰胺较同类杀菌剂氟吡菌胺相比,其杀菌毒力高、杀菌谱更广泛。2、氟醚菌酰胺对辣椒疫病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辣椒疫病发生,当药剂浓度为20mg/L、40mg/L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9%和100%,72.8%和90.2%,证明其保护作用比治疗作用更好。氟醚菌酰胺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游动孢子萌发及孢子囊释放均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其EC50分别为3.023mg/L、0.666mg/L、0.529mg/L,进一步表明氟醚菌酰胺对辣椒疫霉菌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在疫病发生的各个阶段使用均适合。3、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病菌菌核产生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显着,在100mg/L下对棉花立枯菌只有抑菌作用,没有杀菌作用;氟醚菌酰胺能够抑制棉花立枯病菌的叁羧酸循环途径,并能诱导棉花立枯菌的旁路呼吸作用,而对磷酸戊糖途径的抑制作用较低;以不同浓度的氟醚菌酰胺处理棉花立枯病菌,其细胞膜通透性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高浓度的相对渗率为77.005%;经过氟醚菌酰胺处理的棉花立枯菌菌丝分支增多、变短变粗;且扫描电镜观察菌丝细胞壁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表明破坏菌体细胞壁是该药剂的重要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叶海洋[2](2010)在《新型杀菌剂丙烷脒杀菌谱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烷脒(propamidine)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发的一种新型烷基脒类内吸性杀菌剂,化学名称为1,3-二(4-脒基苯氧基)丙烷,此类杀菌剂杀菌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是目前研究最热的一类杀菌剂之一。本文通过盆栽、田间药效等试验,测定了该化合物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丙烷脒水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盆栽试验。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油菜菌核病、黄瓜立枯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炭疽病、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等11种病害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丙烷脒在质量浓度为干样100mg/L时,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在7d的保护作用分别为89.63%、88.70%和63.64%。而且对小麦白粉病和甘蓝黑斑病的治疗作用分别达到61.29%和63.21%。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黄萎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差,仅为44.5%和46.83%。由两组试验结果显示:丙烷脒在供试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在7d的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但是对黄瓜霜霉病、油菜菌核病、辣椒疫病等3种植物病害均无明显防治效果。2.研究了丙烷脒对6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①丙烷脒对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曲病均具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均显着低于5%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100mg/L的防效,在200mg/L剂量下,对二种病害防治效果均在50%以下;②丙烷脒对水稻稻瘟病亦具一定的防治效果,在200mg/L剂量下,在陕西汉中和江苏南京二地的防效分别为31.48%和50.92%,但均明显低于30%稻瘟灵乳油300mg/L及25%咪鲜胺乳油250mg/L的防效;③丙烷脒对香蕉叶斑病具较好的防治效果,其40mg/L和80mg/L剂量处理药后7d和15d的防效分别为48.4%和71.3%、58.9%和78.0%,显着高于对照药剂30%爱苗乳油300mg/L处理的防效;④丙烷脒对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丙烷脒在100mg/L和200 mg/L剂量下的防效分别为76.7%和74.4%,显着高于对照药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mg/ L处理的防效;⑤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烷脒在100mg/ L和200mg/ L剂量下的防效均显着低于照药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mg/ L处理的防效。综上所述,丙烷脒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具有显着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香蕉叶斑病和番茄灰霉病具有显着的防治效果。对丙烷脒的开发应用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王丽[3](2008)在《新杀菌剂唑菌酯杀菌谱筛选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唑菌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此类杀菌剂杀菌活性高、抗病谱广且与环境相容性好,作用机制独特,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Ⅲ中电子的传递,是目前研究最热的一类杀菌剂之一。本文对唑菌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离体、盆栽、田间等试验,测定了该化合物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通过形态观察、能量代谢系统、呼吸耗氧、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测定等方法初步研究了唑菌酯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唑菌酯的离体杀菌活性,证实了唑菌酯既能抑制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唑菌酯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菜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为29.57、38.92、10.89、8.667、6.986 mg/L。对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黄瓜褐斑病菌(C.cassiicola)、黄瓜炭疽病菌(C.orbiculare)和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15.99、38.21、6.607和4.811 mg/L。2.采用盆栽试验法测定了唑菌酯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体杀菌活性,证实了唑菌酯对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9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60%。250 mg/L下对供试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黄瓜黑星病菌(C.cucumerinum)、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黄瓜炭疽病菌( C.orbiculare )、黄瓜褐斑病菌(C.cassiicola)、水稻纹枯病菌(R.solani)和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抑制率大于75%,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抑制率相当。其中对黄瓜褐斑病菌(C.cassiicola)和黄瓜黑星病菌(C.cucumerinum)的抑制活性较高,其EC50值分别为6.453和4.106 mg/L。对菜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黄瓜立枯病菌(R. 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63.48%和75.00%,低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抑制率。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基本没有抑菌活性。3.本研究明确了唑菌酯对黄瓜白粉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保护作用EC50为13.20 mg/L,治疗作用EC50为26.60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发病后施用20%唑菌酯悬浮剂,浓度为250 mg/L时防效较好,第叁次施药后7天防效达74.07%,与对照药嘧菌酯的防效相当。4.本研究明确了唑菌酯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保护作用EC50为12.69 mg/L,治疗作用EC50为15.17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发病后施用20%唑菌酯悬浮剂,浓度为80 mg/L时防效较好,第叁次施药后7天防效达82.78%,显着优于对照药嘧菌酯的防效。5.旁路氧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处理对唑菌酯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活性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表明黄瓜灰霉病菌中旁路氧化途径影响唑菌酯的作用。存在旁路氧化抑制剂时,唑菌酯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2.949~17.02 mg/L和0.4760~4.248 mg/L;不存在旁路氧化抑制剂时,唑菌酯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25.96~69.92 mg/L和8.640~34.07 mg/L。6.对黄瓜灰霉病菌的菌丝耗氧率的测定,证明了唑菌酯对菌丝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间接证明唑菌酯是呼吸抑制剂。唑菌酯对菌丝的耗氧率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各处理天数间差异不显着,最高抑制率为65.33%。7.通过测定牛心线粒体各复合物活性的变化,证实了唑菌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主要抑制复合物Ⅲ的活性。唑菌酯能抑制呼吸链活性的EC50值为0.9845 mg/L,因此唑菌酯作用于呼吸链,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复合物Ⅲ的活性抑制作用最强烈,50 mg/L时抑制率接近80%,EC50值为4.109 mg/L。对复合物Ⅰ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50 mg/L时抑制率接近50%,EC50值为50.92 mg/L。对复合物Ⅱ和复合物Ⅳ的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50 mg/L时抑制率抑制率不到5%。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唑菌酯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讨论,为唑菌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该类化合物结构优化及其在绿色杀菌剂的研制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8-04-10)
时春喜,龙书生,俞征,邹刚[4](2005)在《25%嘧菌酯水悬浮剂对作物主要病害的杀菌谱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5%嘧菌酯SC对所供试15种不同作物的病原菌均有较显着的抑制效果,EC50值均低于5.0μg/g,EC90值也仅为50μg/g左右。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各供试病菌的菌落生长速率差异十分明显,表明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对病菌抑制作用显着增加,充分表明了25%嘧菌酯SC抑菌活性的广谱性。(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5年02期)
时春喜[5](2004)在《25%阿米西达SC杀菌谱、混用增效性及对苹果主要病害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阿米西达为供试农药,进行了室内杀菌谱测定、对苹果白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黑星病的大田药效试验和对苹果不同品种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与多菌灵和戊唑醇的室内混配和田间混用增效研究,结果表明: 1.阿米西达对供试的16种作物常见病害的病原菌表现出较显着的抑制作用,其EC_(50)值均小于6ug/mL,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以及苹果轮纹病菌、斑点落叶病菌等病菌的活性最好,EC_(50)值达到了2.2~4.1 ug/mL。 2.与生产上常用的对照药剂相比,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黑星病有显着的防治效果,随着喷药次数的增加防效显着提高。其2000倍对苹果白粉病在第3次药后7d的防效达到了91.23%;其1500倍在秋梢停止生长期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达到90.31%;其1500倍第3次药后7d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效为89.02%。 3.安全性研究发现,阿米西达在625倍较高浓度时对澳州青平、黄元帅、北斗、新红星、红富士、秦冠6个品种均无药害产生,但对嘎啦品种即使在2500倍的较低浓度下也产生严重药害,造成果树大量落叶,果实表面形成大量黑褐色斑块,严重影响了嘎啦树的正常生长。 4.阿米西达与多菌灵和戊唑醇室内混配增效研究结果表明,阿米西达与多菌灵和戊唑酵各混配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其中阿米西达与多菌灵以1:7及阿米西达与戊唑醇以1:3.29比例混配时增效作用量显着,SR值均大于1.5,分别达到了2.82和1.63,表现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5.阿米西达与多菌灵和戊唑醇田间混用增效研究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阿米西达与多菌灵和戊唑醇各个混用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秋梢停止生长期的防效与阿米西达单剂和多菌灵单剂处理的防效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4-10-01)
郭云忠,赵美娟,高立强,郭西凤,俞征[6](2001)在《叁唑·锰锌杀菌谱测试及田间防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长速率法对 1 1种重要病原菌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叁唑·锰锌为一种高效内吸性广谱杀菌剂 ,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田间药效试验证实 ,叁唑·锰锌对梨黑星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等具有显着的防治效果 ,且均优于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时春喜,龙书生,王保通,郭云忠,谢芳琴[7](1998)在《菜病清杀菌谱及田间药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菜病清对低等病原菌具有显着杀灭作用,EC50<100;最佳浓度400~1200倍;对高等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较广谱的防治蔬菜病害的药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菜病清对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番茄灰霉病,芹菜斑枯病等具有显着防治效果,稀释200~400倍,防病效果达85%~90%以上,综合防病增产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程廉,闫桂姝,刘柳[8](1994)在《菌毒清杀菌谱的研究和田间防治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3种重要病原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菌毒清是一种具有广谱性的杀菌剂,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田间药效试验证实,菌毒清对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和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当前使用的高效杀菌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高辉华,张谋,黄昌华,张柏新[9](1989)在《山苍子精油杀菌谱及其制剂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生物检测的方法测定了山苍子油的杀菌谱。结果表明:10%山苍子精油丙酮液对叁种病原细菌无抑制作用;14%山苍子乳油对叁种霉菌无抑制作用,但对七种常见作物病原真菌在1:1000倍时,能完全抑制其生长。所配乳剂在紫外光照10小时;55℃水溶8小时;或在pH2.5和pH9.5条件下存放5小时都可保证其乳化性质稳定,不丧失抑菌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杀菌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丙烷脒(propamidine)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发的一种新型烷基脒类内吸性杀菌剂,化学名称为1,3-二(4-脒基苯氧基)丙烷,此类杀菌剂杀菌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是目前研究最热的一类杀菌剂之一。本文通过盆栽、田间药效等试验,测定了该化合物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丙烷脒水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盆栽试验。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油菜菌核病、黄瓜立枯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炭疽病、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等11种病害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丙烷脒在质量浓度为干样100mg/L时,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在7d的保护作用分别为89.63%、88.70%和63.64%。而且对小麦白粉病和甘蓝黑斑病的治疗作用分别达到61.29%和63.21%。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黄萎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差,仅为44.5%和46.83%。由两组试验结果显示:丙烷脒在供试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在7d的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但是对黄瓜霜霉病、油菜菌核病、辣椒疫病等3种植物病害均无明显防治效果。2.研究了丙烷脒对6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①丙烷脒对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曲病均具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均显着低于5%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100mg/L的防效,在200mg/L剂量下,对二种病害防治效果均在50%以下;②丙烷脒对水稻稻瘟病亦具一定的防治效果,在200mg/L剂量下,在陕西汉中和江苏南京二地的防效分别为31.48%和50.92%,但均明显低于30%稻瘟灵乳油300mg/L及25%咪鲜胺乳油250mg/L的防效;③丙烷脒对香蕉叶斑病具较好的防治效果,其40mg/L和80mg/L剂量处理药后7d和15d的防效分别为48.4%和71.3%、58.9%和78.0%,显着高于对照药剂30%爱苗乳油300mg/L处理的防效;④丙烷脒对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丙烷脒在100mg/L和200 mg/L剂量下的防效分别为76.7%和74.4%,显着高于对照药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mg/ L处理的防效;⑤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烷脒在100mg/ L和200mg/ L剂量下的防效均显着低于照药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mg/ L处理的防效。综上所述,丙烷脒对小麦白粉病、甘蓝黑斑病、番茄叶霉病具有显着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香蕉叶斑病和番茄灰霉病具有显着的防治效果。对丙烷脒的开发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杀菌谱论文参考文献
[1].张化霜.氟醚菌酰胺的杀菌谱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2].叶海洋.新型杀菌剂丙烷脒杀菌谱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D].甘肃农业大学.2010
[3].王丽.新杀菌剂唑菌酯杀菌谱筛选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
[4].时春喜,龙书生,俞征,邹刚.25%嘧菌酯水悬浮剂对作物主要病害的杀菌谱测定[J].农药.2005
[5].时春喜.25%阿米西达SC杀菌谱、混用增效性及对苹果主要病害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6].郭云忠,赵美娟,高立强,郭西凤,俞征.叁唑·锰锌杀菌谱测试及田间防效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01
[7].时春喜,龙书生,王保通,郭云忠,谢芳琴.菜病清杀菌谱及田间药效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8
[8].程廉,闫桂姝,刘柳.菌毒清杀菌谱的研究和田间防治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1994
[9].高辉华,张谋,黄昌华,张柏新.山苍子精油杀菌谱及其制剂稳定性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