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动面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空间,变分法,黏性,斜坡,可视,稳定性。
滑动面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邢国起,肖洪天,李大勇[1](2014)在《基于空间滑动面理论的Lade-Duncan模型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空间滑动面原理改进了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的屈服准则及破坏准则,建立了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的改进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模型参数可通过常规叁轴试验获取。利用潍坊中南部平原地区某深基坑持力层的粉土UU叁轴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Lade-Duncan模型对粉土试样的适应性。改进模型较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持力层粉土的(σ1-σ3)~ε1关系,以及应力路径的相关性与剪胀等特性。改进弹塑性模型可为该地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粉土地基变形计算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刘姗姗[2](2013)在《一种无粘性土的修正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特性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就成为岩土工程中的核心问题。而岩土工程中的很多问题都属于空间问题,空间破坏的形式一般都是剪切破坏,因此解决岩土的空间破坏问题,首先是解决岩土的空间破坏面位置上的抗剪强度的通式问题。对空间应力破坏情况,岩土滑移面的位置及空间面上的抗剪强度如何确定的问题一直都没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也很少有人进行深入得研究。本文以现有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正的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因此,以此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是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无黏性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但因该模型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变比与应力比之间为直线关系,从而导致其不适应于低应力水平、也不能反映土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本文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并通过常规叁轴试验和真叁轴条件下的平面应变试验,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无黏性土做常规叁轴排水压缩试验和平面应变试验,通过整理试验数据,绘制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曲线和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分析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及剪应变之间关系。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了修正的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中的4个参数之后,求出修正的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的方程式。然后比较在不同围压条件下,修正模型的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依据不同围压条件下叁轴试验及平面试验结果,还分析了无黏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体积变化特性等。论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将现有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中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与剪应变之间修正为双曲线关系后,经分析及应力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都表明:修正模型不仅适应于整个应力及应变的可能变化范围,也能够反映土随荷载增加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2.多种条件下修正模型计算结果与叁轴试验及平面应变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修正方法是基本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史宏彦,白琳[3](2010)在《修正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的仔细分析发现,由于该模型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剪应力与法向应力之比)与应变比(法向应变与剪应变之比)之间为直线关系,因而导致不适应于低应力水平和不能考虑土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通过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与剪应变之间符合双曲线关系予以修正。与叁轴条件下砂土和黏性土的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修正后的模型不仅适应于整个应力及应变的可能变化范围、反映土随荷载增加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而且计算精度在总体上还略高于原模型。修正模型中的参数均可由常规叁轴排水试验确定。(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田金华[4](2004)在《滑坡可视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学是研究滑坡的综合性学科,在滑坡研究中,会涉及大量与叁维空间及位置有关的信息,如地质信息、位置信息等,而在以往研究技术中很难把握这些信息,并无法实现在叁维空间进行虚拟工程设计、布置和施工等进而分析其效果。随着可视化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将能够得到满意的解决。滑坡可视化技术是快速、适时地再现滑坡体叁维信息及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它将极大地促进滑坡研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带来显着利益。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总结滑坡研究和可视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滑坡可视化技术研究做出了总体探讨和预测,给出了滑坡可视化技术研究的总体构架,并对各研究部分做出了详细分析,使滑坡可视化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整体和系统,为滑坡可视化的系统、深入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部分以叁峡库区榨坊坪滑坡体为例,详细阐述了滑坡体地面模型和滑动面模型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型的构建与可视化显示及分析方法。利用可视化软件IDL中的TRIANGULATE函数和TRIGRID函数相结合,建立了基于Delaunay叁角网的榨坊坪滑坡体规则格网地面模型和浅层、深层滑动面叁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该滑坡体的叁维模拟与再现,使滑动面由“隐性”变为了“显性”,且获得了众多不同角度的叁维立体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地面模型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组合图等,并对各可视化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比较。分析得出:滑坡体叁维可视化地面模型不仅完全体现了该滑坡体的地面特征和剖面特征,且能够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和把握地面特征;由于浅层滑动面与深层滑动面整体坡度相近,且比深层滑动面平坦、简单,故浅层滑动面稳定性较差,且由于深层滑动面各部分形状存在较大差别而导致稳定性不同,其中中间部分稳定性最差,故在防治设计时应重点治理浅层滑动且治理方案应布置于深层滑动面的中间部位处。(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4-05-01)
罗文强,张倬元,黄润秋,王士天[5](2000)在《滑动面确定的变分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动面的确定是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变分原理 ,以土质斜坡为例 ,介绍斜坡潜在最危险滑动面的计算模型及解析表达式。并可直接求出斜坡的临界滑动面和对应的安全系数 ,无需假设滑动面和对斜坡进行条分 ,尤其适用于滑动面未知的情况(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00年03期)
滑动面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鉴于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特性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就成为岩土工程中的核心问题。而岩土工程中的很多问题都属于空间问题,空间破坏的形式一般都是剪切破坏,因此解决岩土的空间破坏问题,首先是解决岩土的空间破坏面位置上的抗剪强度的通式问题。对空间应力破坏情况,岩土滑移面的位置及空间面上的抗剪强度如何确定的问题一直都没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也很少有人进行深入得研究。本文以现有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正的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因此,以此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是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无黏性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但因该模型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变比与应力比之间为直线关系,从而导致其不适应于低应力水平、也不能反映土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本文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并通过常规叁轴试验和真叁轴条件下的平面应变试验,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无黏性土做常规叁轴排水压缩试验和平面应变试验,通过整理试验数据,绘制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曲线和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分析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及剪应变之间关系。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了修正的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中的4个参数之后,求出修正的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的方程式。然后比较在不同围压条件下,修正模型的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依据不同围压条件下叁轴试验及平面试验结果,还分析了无黏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体积变化特性等。论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将现有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中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与剪应变之间修正为双曲线关系后,经分析及应力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都表明:修正模型不仅适应于整个应力及应变的可能变化范围,也能够反映土随荷载增加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2.多种条件下修正模型计算结果与叁轴试验及平面应变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修正方法是基本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动面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邢国起,肖洪天,李大勇.基于空间滑动面理论的Lade-Duncan模型改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
[2].刘姗姗.一种无粘性土的修正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及试验验证[D].广东工业大学.2013
[3].史宏彦,白琳.修正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0
[4].田金华.滑坡可视化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5].罗文强,张倬元,黄润秋,王士天.滑动面确定的变分法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