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移动终端。其中扬声器组件,包括扬声器、耳机座、传声通道,所述耳机座上构造有耳机插孔道,所述耳机插孔道与所述传声通道贯通,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依次经由所述传声通道、耳机插孔道传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组件、移动终端,将传声通道与耳机插孔道贯通,无需针对扬声器设置单独的出声口,结构极为紧凑,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为移动终端的整机紧凑化设计创造有利条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1)、耳机座(2)、传声通道(11),所述耳机座(2)上构造有耳机插孔道(21),所述耳机插孔道(21)与所述传声通道(11)贯通,所述扬声器(1)产生的声波依次经由所述传声通道(11)、耳机插孔道(21)传播。
设计方案
1.一种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1)、耳机座(2)、传声通道(11),所述耳机座(2)上构造有耳机插孔道(21),所述耳机插孔道(21)与所述传声通道(11)贯通,所述扬声器(1)产生的声波依次经由所述传声通道(11)、耳机插孔道(21)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声通道(11)与所述耳机插孔道(21)之间设置防护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3)包括泡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中设有防水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声通道(11)与所述耳机插孔道(21)的贯通位置处于所述耳机插孔道(21)的孔道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41),所述扬声器(1)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41)内,所述扬声器(1)的出声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41)共同形成所述传声通道(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42),所述第二壳体(42)与所述第一壳体(41)形成所述扬声器(1)及耳机座(2)的安装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2)上构造有定位孔(421),当安装所述耳机座(2)时,所述耳机座(2)朝向所述第二壳体(42)的一端部分嵌入所述定位孔(4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41)上构造有具有豁口的安装凸缘(411),所述扬声器(1)与所述安装凸缘(411)粘接;和\/或,所述耳机座(2)与所述第一壳体(41)粘接。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扬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组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组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当然也成了一种快消品,人们对移动终端的外观设计要求及性能要求同样看重,目前,移动终端在整体结构设计上呈现普遍超薄化、紧凑化设计趋势,这导致设计人员对于移动终端中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合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移动终端的壳体内设有众多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如何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必要的精简整合,从而使移动终端内部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实现功能的融合,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结构合理性及外观美感显得尤其重要。以手机为例,目前传统的手机多采用扬声器部件与耳机座彼此分离设计的方式,具体的,扬声器对应的传声通道独立于耳机座的插孔道,也即在手机外观上看,扬声器对应设置传声通道(也即外在表现的出声口),而这个传声通道与耳机座的插孔道彼此分离的设置,导致手机结构布局空间紧张,明显不利于手机的紧凑化设计;基于此,目前的手机通常采取将耳机座取消的方式给其它零件腾出空间,这对一部分习惯使用耳机座连接耳机的用户造成非常不好的体验,针对这种情况,实有必要开发出既不去掉耳机座又能节省空间的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移动终端,将传声通道与耳机插孔道贯通,无需针对扬声器设置单独的出声口,结构极为紧凑,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为移动终端的整机紧凑化设计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扬声器、耳机座、传声通道,所述耳机座上构造有耳机插孔道,所述耳机插孔道与所述传声通道贯通,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依次经由所述传声通道、耳机插孔道传播。
优选地,所述传声通道与所述耳机插孔道之间设置防护件。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包括泡棉。
优选地,所述泡棉中设有防水网。
优选地,所述传声通道与所述耳机插孔道的贯通位置处于所述耳机插孔道的孔道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扬声器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扬声器的出声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所述传声通道。
优选地,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所述扬声器及耳机座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构造有定位孔,当安装所述耳机座时,所述耳机座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部分嵌入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构造有具有豁口的安装凸缘,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安装凸缘粘接;和\/或,所述耳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粘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扬声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组件、移动终端,使所述耳机座上的耳机插孔道集成了耳机塞柱的插入固定作用与扬声器声音向外传导通道的双重作用,这将使移动终端上无需再如现有技术中的那样针对扬声器单独设置相应的出声口,而仅设置与所述耳机插孔道对应的耳机孔即可,使扬声器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能够满足对耳机有需求的用户,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进而也能为移动终端的整机紧凑化设计创造有利条件;更进一步的,由于将现有的彼此分离设置的耳机插孔道与出声口集成为了一体,从而使其在应用到具体的移动终端上后,移动终端的外观美观得到提升的同时,减少了外部与移动终端内部贯通的面积,这也有利于防止外部水、尘等不利物体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扬声器;11、传声通道;2、耳机座;21、耳机插孔道;3、防护件;41、第一壳体;411、安装凸缘;42、第二壳体;421、定位孔;100、耳机塞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装设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扬声器1、耳机座2、传声通道11,所述耳机座2上构造有耳机插孔道21,所述耳机插孔道21与所述传声通道11贯通,所述扬声器1产生的声波依次经由所述传声通道11、耳机插孔道21传播。采用该技术方案,当用户选择使用耳机时,仅需要将耳机具有的耳机塞柱100插入所述耳机插孔道21中即可,其中所述耳机座2及扬声器1在制作原理上来讲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发声原理相一致,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当耳机塞柱100插装于所述耳机插孔道21中时,手机检测到耳机插入,通过电路开关控制关闭所述扬声器1的外放输出,使声音通过所述耳机座2由耳机输出,当耳机塞柱100从所述耳机插孔道21中拔出时,手机检测到耳机已拔出,通过电路开关控制打开所述扬声器1的外放输出,使声音全部通过所述耳机座2的耳机插孔道21对外输出,实现外放功能。由此可见,采用该技术方案,使所述耳机座2上的耳机插孔道21集成了耳机塞柱100的插入固定作用与扬声器声音向外传导通道的双重作用,这将使移动终端上无需再如现有技术中的那样针对扬声器单独设置相应的出声口,而仅设置与所述耳机插孔道21对应的耳机孔即可,使扬声器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能够满足对耳机有需求的用户,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进而也能为移动终端的整机紧凑化设计创造有利条件;更进一步的,由于将现有的彼此分离设置的耳机插孔道21与出声口集成为了一体,从而使其在应用到具体的移动终端上后,移动终端的外观美观得到提升的同时,减少了外部与移动终端内部贯通的面积,这也有利于防止外部水、尘等不利物体的侵入。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外界的不利因子例如前述的水、尘等仍然能够通过所述耳机插孔道21侵入至所述传声通道11,这对扬声器1的正常工作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出现,优选地,所述传声通道11与所述耳机插孔道21之间设置防护件3,例如所述防护件3包括泡棉等质地输送的材料,能够在防尘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所述扬声器1的声波的衰减,更进一步的,所述泡棉中设有防水网,以保证在不影响声波传输的前提下增强所述防护件3的防水性能。所述防水网通常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防水透气膜,具体由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和聚丙烯面料、网格加强筋再通过热熔胶层压而成,具有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能,很宽的温度的适用范围,不会老化。通常来讲,其平方寸有90多亿个微孔,微孔直径为0.02~0.2μm,远比水珠小10000倍以上,而比水蒸气分子大700倍以上,这样,能高效的阻止水及微尘颗粒侵入,并且具有高效的透气性,采用此种材料防水、防尘等级达到IP67,使手机具备优异的防水、防尘性能。
为了防止外界不利因子轻易地侵入所述传声通道11中,优选地,所述传声通道11与所述耳机插孔道21的贯通位置处于所述耳机插孔道21的孔道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41,所述扬声器1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41内,所述扬声器1的出声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41共同形成所述传声通道11。更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42,所述第二壳体42与所述第一壳体41形成所述扬声器1及耳机座2的安装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壳体41与所述第二壳体42在实质上形成了一个音腔,使得所述扬声器1能够处于相对封闭独立的所述音腔中,这能够提升扬声器的声音效果。
所述扬声器1及耳机座2可以以多种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41连接,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实现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41上构造有具有豁口的安装凸缘411,所述扬声器1与所述安装凸缘411粘接;和\/或,所述耳机座2与所述第一壳体41粘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42上构造有定位孔421,当安装所述耳机座2时,所述耳机座2朝向所述第二壳体42的一端部分嵌入所述定位孔421中,所述定位孔42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所述耳机座2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其位置可靠性更高,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降低所述第一壳体41与所述第二壳体42组装后的总体高度,使所述扬声器组件的整体尺寸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扬声器组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仅需针对所述耳机插孔道21设置相应的耳机孔即可,无需针对所述扬声器1设置相应的开口(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出声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366.7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184659U
授权时间:20190730
主分类号:H04M 1/60
专利分类号:H04M1/60;H04M1/03;H04R1/10;G06F1/16
范畴分类:39A;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金鸡西路789号
发明人:罗哲康
第一发明人:罗哲康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永芳
代理机构:1152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