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汇通中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言学,汇通,西学,诗学,文论,哲学,海德格尔。
汇通中西论文文献综述
杨靓雯[1](2019)在《汇通中西,创新学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语言学转向对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研究均有重大影响。对文学研究而言,从语言学角度来探讨相关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理论生长点。南京大学赵奎英教授的新书《语言、空间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0版),就是文学和艺术理论领域探讨语言、空间(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8-16)
郑云艳[2](2019)在《中西文明互鉴中的叁种知识汇通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所引发的知识汇通,是中西文明互鉴的客观需求和重要表现。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叁种知识汇通模式:"中学为本""西学为本"和"中西学并举"。它们分别以"西学东源""中学西源"和"中西学异源"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了主流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如何将中西知识实现恰如其分的对接,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的叁种中西知识汇通模式或可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林丽珠[3](2019)在《中西汇通,传承创新——浅谈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医肿瘤科医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癌症发病率的不断攀升,肿瘤专科医生的数量增长如同蜗行牛步,其中来自中医领域的肿瘤专科医生更是寥寥可数,加之中医肿瘤治疗的规范管理和系统培养尚未成形,使得中医肿瘤专科医生的临床技术良莠不齐,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医肿瘤专科医生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笔者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教学培养经验,针对中医肿瘤专科医生的培养敬陈管见,以期为促进合格中医肿瘤专科医生的培养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医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王南湜[4](2019)在《中西现代性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比较与汇通的前提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复兴,而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哲学,在这一伟大复兴中更是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一复兴既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外来文化的简单引进,而只能是传统文化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再生性创新,亦即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现代重建。在这一融合创新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其特殊地位,其与中国古典哲学的融合汇通,便具有奠基性意义,(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南湜[5](2018)在《中西现代性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比较与汇通的前提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汇通问题,以往的研究由于忽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在关联,或者只是过于简单地理解这一关联,因而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失。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借助学界对于资本主义起源和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变革"等问题的最新阐释,在将中西现代性之发展置于大致平行时段的基础上,通过中西现代性和匹配于相应社会时代的哲学类型的双重平行比较,来理解中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汇通的可能性和可能的汇通方式。(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8年10期)
杨立学[6](2018)在《跨越古今、汇通中西的中国比较文学——《十字路口的中国与西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集》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乐黛云教授的着作《十字路口的中国与西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集》(China and the West at the Crossroads:Essays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以下简称《中国与西方》)由宋耕和多林顿(Darrell Dorrington)翻译,受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于2016年由斯普林格(Springer)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国外公开发行。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继曹顺庆教授《比较文学的变异学理论》(The Variation Theory of(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龚伟[7](2018)在《坚持“四真”保传承 中西汇通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笔者认为这句话具有重要涵义。中医、西医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中西医并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8-04-11)
滕晶[8](2018)在《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中西汇通整合诊断模式探讨高血压证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脉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也是心脑肾等血管病形成的危险基础。依据脉象与高血压形成的共性机制在于血管、心脏,运用"系统辨证脉学"中西汇通整合诊断模式,对高血压的整体疾病脉象和中医辨证脉象特征进行归纳整理,建立高血压脉-症、脉-证、脉-病和脉-治相应的整体性和规范化辨治体系,实现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技术调整,对高血压的早期预警、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冯海波[9](2018)在《西医随传教进入广东 中西汇通产生广泛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由于当时主要传人的只是浅显的解剖生理知识,而且西医在临床治疗技术上并不优于中医,因而影响不大。到了19世纪初,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报》期刊2018-02-09)
李永胜[10](2018)在《中西汇通中的当代意识与学术创新——2017年文艺学学科概况及其发展态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的文艺学学者渐渐地不再满足于仅仅"跟进"西方人的相关研究,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述而不作",他们越来越具有较为明确的现实关切与当代意识,开始用所学理论试着解决(或解释)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难题,开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建构问题。于是,近年来的中国文艺学学科整体上呈现出汇通中西、关注现实、面向当代、跨学科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8年01期)
汇通中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所引发的知识汇通,是中西文明互鉴的客观需求和重要表现。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叁种知识汇通模式:"中学为本""西学为本"和"中西学并举"。它们分别以"西学东源""中学西源"和"中西学异源"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了主流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如何将中西知识实现恰如其分的对接,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的叁种中西知识汇通模式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汇通中西论文参考文献
[1].杨靓雯.汇通中西,创新学术[N].文艺报.2019
[2].郑云艳.中西文明互鉴中的叁种知识汇通模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
[3].林丽珠.中西汇通,传承创新——浅谈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医肿瘤科医生[J].中医肿瘤学杂志.2019
[4].王南湜.中西现代性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比较与汇通的前提性考察[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
[5].王南湜.中西现代性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比较与汇通的前提性考察[J].哲学动态.2018
[6].杨立学.跨越古今、汇通中西的中国比较文学——《十字路口的中国与西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集》介评[J].中国比较文学.2018
[7].龚伟.坚持“四真”保传承中西汇通促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8
[8].滕晶.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中西汇通整合诊断模式探讨高血压证治规律[J].山东中医杂志.2018
[9].冯海波.西医随传教进入广东中西汇通产生广泛影响[N].广东科技报.2018
[10].李永胜.中西汇通中的当代意识与学术创新——2017年文艺学学科概况及其发展态势[J].中国文学批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