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贝叶斯网络的声波非致命武器致伤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声波非致命武器对目标对象的致伤过程,建立致伤评估指标体系,确立3层指标层,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然后对各指标打分取值,以此建立评分规则,划分致伤等级;接着,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声波非致命武器的致伤概率模型,得出在不同致伤等级相对应的致伤概率;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评估效果良好。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畅,周克栋,赫雷,张俊斌,黄雪鹰
关键词: 声波非致命武器,致伤评估,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网络,致伤模型
来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
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6部队
分类号: E91;E92
页码: 222-227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36K
下载量: 195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直觉模糊的强声非致命武器作战效能评估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6(05)
- [2].非致命武器发展趋势[J]. 电子世界 2015(20)
- [3].射频非致命武器综合效能评估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6(04)
- [4].文明的暴力——非致命武器[J]. 儿童故事画报 2016(23)
- [5].非致命武器:杀伤力爆表?[J]. 课堂内外(科学Fans) 2017(01)
- [6].致命的“非致命武器”[J]. 发明与创新(C) 2013(08)
- [7].非致命武器,很好玩[J]. 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 2012(05)
- [8].美军十兵训练使用FN-303非致命武器[J]. 国外坦克 2013(07)
- [9].非致命武器的法律问题探析[J]. 大家 2011(10)
- [10].国内外非致命武器发展之对比——首届全国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采风[J]. 轻兵器 2008(03)
- [11].微波武器的发展现状及微波非致命武器致伤机理[J]. 科技资讯 2010(09)
- [12].“统筹兼顾”的理念在非致命武器研制中的应用[J]. 山西科技 2010(05)
- [13].第二届全国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通知[J]. 兵工学报 2009(08)
- [14].第二届全国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通知[J]. 兵工学报 2009(09)
- [15].第二届全国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启示[J]. 火工品 2009(04)
- [16].非致命武器学科建设的内容与思路[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17].非致命武器:光弹枪让目标束手就擒[J]. 广东公安科技 2008(03)
- [18].非致命武器其实很“致命”[J]. 世界知识 2015(05)
- [19].法国展出新型非致命武器[J]. 轻兵器 2020(02)
- [20].警用非致命武器使用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3(02)
- [21].使用非致命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意义[J]. 山西科技 2008(04)
- [22].用非致命武器填补喊话和射击之间的空白[J]. 现代军事 2017(Z1)
- [23].非致命性武器[J]. 科学大观园 2008(20)
- [24].FN303非致命武器系统[J]. 轻兵器 2008(15)
- [25].微波和激光非致命能量武器[J]. 光机电信息 2008(11)
- [26].连续绿色激光非致命武器致伤效应实验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07)
- [27].ADS美国新型微波定向非致命武器——主动拒止系统[J]. 轻兵器 2008(18)
- [28].车载非致命武器效能评估的ANP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5(03)
- [29].次声波非致命武器发展现状及致伤因素[J]. 科技资讯 2010(11)
- [30].恒能打击非致命武器内弹道仿真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