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安装于载货车上;所述载货车安装有直流电源;所述池体内部竖直设有若干对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组和负极电极组;若干对所述正极电极组与若干对所述负极电极组交错设置;能够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通过载货车载着池体随使用情况选择修复地点,不受体积的限制,使用灵活,使用时通过在污染土壤上加低压直流电场,利用土壤颗粒表面zeta电位导致的电渗流及污染物在电场下的电迁移而将污染物移向预定的位置,从而达到富集和分离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费用低,适用于零星分布土壤中的水溶性污染物的去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安装于载货车(2)上;所述载货车(2)安装有直流电源(3);所述池体(1)内部竖直设有若干对与所述直流电源(3)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组(4)和负极电极组(5);若干对所述正极电极组(4)与若干对所述负极电极组(5)交错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安装于载货车(2)上;所述载货车(2)安装有直流电源(3);所述池体(1)内部竖直设有若干对与所述直流电源(3)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组(4)和负极电极组(5);若干对所述正极电极组(4)与若干对所述负极电极组(5)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正极电极组(4)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正极电极板(41),所述正极电极板(41)与所述直流电源(3)正极电连接;每组所述负极电极组(5)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负极电极板(51),所述负极电极板(51)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41)和所述负极电极板(51)均采用石墨烯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长1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宽2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高1.5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的高均为1.2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的宽均为0.5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的厚均为0.02米。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土壤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污染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加,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石化产品的泄漏及故障性排放,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填埋引起的有毒物质泄漏,均造成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污染程度加深。针对目前土壤污染的现状,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修复技术,其中包括原位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但这几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例如一些土壤污染场地分布在山地或零星分布,如果将污染的土壤集中进行处理又十分困难,因此要求土壤的修复装置必须具有小型化,高效率及可移动性的特点。电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学及化学原理,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经单一电化学设备即可对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设备固定而导致的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安装于载货车上;所述载货车安装有直流电源;所述池体内部竖直设有若干对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组和负极电极组;若干对所述正极电极组与若干对所述负极电极组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每组所述正极电极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正极电极板,所述正极电极板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每组所述负极电极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负极电极板,所述负极电极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和所述负极电极板均采用石墨烯电极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池体长10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池体宽2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池体高1.5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的高均为1.2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的宽均为0.5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的厚均为0.02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通过载货车载着池体随使用情况选择修复地点,不受体积的限制,使用灵活,使用时通过在污染土壤上加低压直流电场,利用土壤颗粒表面zeta电位导致的电渗流及污染物在电场下的电迁移而将污染物移向预定的位置,从而达到富集和分离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费用低,适用于零星分布土壤中的水溶性污染物的去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池体1、载货车2、直流电源3、正极电极组4、负极电极组5、正极电极板41、负极电极板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土壤修复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1安装于载货车2上;载货车2安装有直流电源3;池体1内部竖直设有若干对与直流电源3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组4和负极电极组5;若干对正极电极组4与若干对负极电极组5交错设置。
使用时,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通过载货车载着池体随使用情况选择修复地点,不受体积的限制,使用灵活,使用时通过在污染土壤上加低压直流电场,利用土壤颗粒表面zeta电位导致的电渗流及污染物在电场下的电迁移而将污染物移向预定的位置,从而达到富集和分离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费用低,适用于零星分布土壤中的水溶性污染物的去除。
优选的,请参阅图2所示,为提高水溶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每组正极电极组4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正极电极板41,正极电极板41与直流电源3正极电连接;每组负极电极组5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负极电极板51,负极电极板51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并排式的设置提高电场面积,提高污染物的电迁移速率,加快土壤的修复。
优选的,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均采用石墨烯电极板;安全性和效率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池体1长10米,池体1宽2米,池体1高1.5米,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的高均为1.2米,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的宽均为0.5米,正极电极板41和负极电极板51的厚均为0.02米。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8502.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716040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09C1/08
专利分类号:B09C1/08
范畴分类:41E;
申请人:天津友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友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282 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居安里东侧底商北起第二门二楼
发明人:冯传平
第一发明人:冯传平
当前权利人:天津友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白;杨乐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