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类衍生物论文_范慧,金葆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醌类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衍生物,细胞,苯醌,电化学,凋亡,抑制,活性氧。

醌类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范慧,金葆康[1](2019)在《醌类衍生物捕获CO_2的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2,6-二氯苯醌(DCBQ)和2,6-二甲氧基苯醌(DMOBQ)在乙腈溶液中对CO_2的电化学捕获过程.结果表明, 2种醌类衍生物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循环伏安(CV)曲线呈现2对氧化还原峰,遵循连续两步单电子过程.加入CO_2后,由于取代基亲电性的不同, 2种衍生物发生了不同的变化:DCBQ仍然呈现2对氧化还原峰,但是第二对还原峰发生了正移动;而DMOBQ的2对氧化还原峰变成1对峰.根据现场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分别得到了DCBQ和DMOBQ电化学捕获CO_2过程的不同机理. DCBQ是二价阴离子发生化学变化的电化学-电化学-化学(EEC)机理,而DMOBQ则是还原产物一价阴离子自由基参与化学变化的电化学-化学-电化学(ECE)机理.进一步对CO_2捕获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2种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玥[2](2019)在《新型1,4-萘醌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肝癌(HCC)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在恶性肿瘤范畴,肝癌属于一种常见性肿瘤,具有较强的转移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应尽快寻找一种毒副作用低,低价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自然界存在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有机化合物,萘醌类化合物就是其中活性较好的一类。但萘醌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使其难以使用在临床治疗中。因此,为了改善1,4-萘醌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副作用,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是借助于迈克尔加成和MCPBA氧化反应,制备了两类1,4-萘醌类衍生物—2,3-环氧-2-丙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PDMNQ)和2,3-环氧-2-壬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NDMNQ),并以多种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探究EPDMNQ和ENDMNQ对肝癌细胞的药理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和相关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肝癌研究奠定相应基础,更好的推进临床医疗研究发展。方法:本实验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及MCPBA氧化反应设计合成两种新型1,4-萘醌类衍生物—2,3-环氧-2-丙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PDMNQ)和2,3-环氧-2-壬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NDMNQ);并通过核磁共振法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波谱学鉴定;利用MTT比色法检测EPDMNQ和ENDMNQ对3种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3种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镜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EPDMNQ和ENDMNQ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EPDMNQ和ENDMNQ对肝癌细胞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调控作用,以及EPDMNQ和ENDMNQ对p38、JNK、ERK所具有的调控效果。借助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以实现对上述两种调控效果的充分检测,探究活性氧水平变化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1、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发现,对于上述两类化合物来讲,存在氢原子转移现象,如3,5,6,7及8号位。从碳谱结果能够看出,两种化合物的碳原子化学位移符合预期,质谱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同;2、对于EPDMNQ和ENDMNQ来讲,能够实现对肝癌细胞活动的有效抑制。具体抑制效果同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同5-FU比较而言,彼此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此外,就毒副作用的角度上看,EPDMNQ和ENDMNQ所具有的副作用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EPDMNQ和ENDMNQ存在的条件下,可实现对Bax、cle-caspase-3及cle-PARP含量的有效控制,使得Bcl-2表达得以抑制,最终促进了Hep3B的凋亡;4、在EPDMNQ和ENDMNQ存在时,p-p38和p-JNK表达得以实现显着推进,但是,对于p-ERK和p-STAT3来讲,会对其表达产生相应的抑制效果;5、当EPDMNQ和ENDMNQ存在时,可使得Hep3B中活性氧含量提升,因而,对细胞凋亡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2,3-环氧-2-丙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PDMNQ)和2,3-环氧-2-壬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NDMNQ)对3种肝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是EPDMNQ和ENDMNQ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发挥MAPKs和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产生caspase反应,对线粒体造成不良影响,促进了肝癌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高玉华,黄高魁,蒋春辉[3](2019)在《对亚甲基苯醌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二叔丁基苯酚和芳基甲醛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哌啶为碱制备对亚甲基苯醌类衍生物,使用质谱(MS)、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了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n(2,6-二叔丁基苯酚)∶n(苯甲醛)=1.2∶1,溶剂为甲苯,反应时间为12 h,反应温度为110℃.(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甄兴,刘仁,何超,李维龙,申贵男[4](2018)在《新型萘醌类衍生物诱导胃癌细胞系NCI-N87凋亡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新型萘醌类衍生物诱导胃癌细胞系NCI-N87凋亡的作用。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七种新型萘醌类衍生物;MTT Assay检测七种萘醌类衍生物对NCI-N87细胞毒性及增殖抑制作用;选取#3化合物11-(5,8二甲氧基1,4-萘醌-2硫)11-酸处理肺癌细胞系A549和肝癌细胞系HepG2检测其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化合物对NCI-N87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3化合物处理NCI-N8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合成的七种萘醌类衍生物中#3化合物对NCI-N87细胞毒性最强,对NCI-N87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Akt、Bcl-xl、pro-caspase-3和pro-PARP的蛋白质表达量减少,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PARP的蛋白质表达量增加。新型萘醌类衍生物11-(5,8二甲氧基1,4-萘醌-2硫)11-酸通过Akt信号通路激活caspase家族蛋白诱导胃癌细胞系NCI-N87凋亡。(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仁,申贵男,韩英浩[5](2018)在《2-取代萘醌类衍生物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萘醌类衍生物具有包括抗癌活性在内的广泛生理活性。研究以1,5-二羟基萘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得到了3个环状及支链的氨基萘醌类衍生物(f1、f2、f3)和直链的亚砜类萘醌类衍生物(i),并通过质谱和1H NMR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了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化合物i的抗癌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17.46μmmol·mL-1,表明取代基含有直链及2位亲核试剂具有增强萘醌类衍生物对癌细胞杀伤能力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伯斌[6](2018)在《锰催化借氢反应及醌类衍生物中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机合成领域往往需要用到金属催化剂,而过渡金属锰由于特殊的催化性能,价格低廉,在催化领域具备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借氢反应作为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中的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而醌类及其衍生物同样具有众多潜在医药应用价值,所以研究它们的合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几类不同的锰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在借氢反应和醌类衍生物的合成中。主要内容如下:1、锰与叁唑配体在醌类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中的应用设计合成系列的二茂铁叁唑配体并通过核磁和质谱等表征手段证明制备的化合物结构与预期一致。将锰/二茂铁叁唑配位体系应用在苯醌与苯硼酸的反应体系中,经过优化条件后,得到最优实验条件,此时苯醌与苯硼酸反应产率为94%。在最优条件下,对底物的普适性进行了研究,都有着中等到良好的产率。拓展锰/叁唑酰胺酯配位催化体系应用在对位亚甲基醌与二苯甲酰基甲烷反应中,同样能够很好的生成C-C键,有着良好的产率。发展了一种合成醌类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2、TiO_2@MnO_2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在借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制备了纳米级TiO_2@MnO_2复合催化剂。通过SEM、TEM、EDS、XPS、XRD等表征分析其相貌、结构、元素组成。最后将这种复合催化剂应用在苯乙酮与苯甲醇反应生成1,5-二酮中。得出最有实验条件以TiO_2@MnO_2为催化剂、NaOH为碱、以甲苯为溶剂在室温下,可以得到最高的产率84%。随后进行底物拓展实验,都有着良好的反应产率,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有着良好的催化性能。该催化体系拓展了苯乙酮与苯甲醇的反应类型,开发了合成1,5-二酮新方法。3、Ag@MnO_2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苯甲酸酯与醌类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设计制备出纳米级Ag@MnO_2复合催化剂。通过SEM、TEM、EDS、XPS、XRD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复合催化剂的形貌、元素、结构。最后将该催化剂应用在苯乙腈与叔丁基过氧化氢、特戊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反应中,构建C-O键,生成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在优化实验条件后,选取最优实验条件,进行底物拓展,都有着良好到优秀的产率,表明该复合催化剂有着良好的催化性能。同时将其应用在对位亚甲基醌与二苯基磷氧、磷酯的反应中,也有着良好的产率,该复合催化剂对该反应也有着优秀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刘仁[7](2017)在《新型萘醌类衍生物诱导HRas~(G12V)转基因NIH3T3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ras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原癌基因,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近4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ras基因突变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均起到促进作用。正因为ras基因具有如此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所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人类已知的所有癌症类型中,发生ras基因突变的癌症占比约为30%。尤其是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存在H-ras基因突变,特别是在高转移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88%的患者癌组织中发生H-ras基因突变,并且多半预后不良、易复发。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针对存在H-ras基因突变原发性肝癌的候选治疗药物。因此,本实验旨在根据对萘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成并筛选特异性调控Ras突变信号的化合物,在明确其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通过构效关系的分析开发以H-Ras细胞信号为靶向的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发生H-ras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候选化合物。本实验通过对萘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分析,设计若干种萘醌类衍生物,并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中间产物5,8-二甲氧基-1,4萘醌,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目的化合物,通过氢谱和碳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检测萘醌类衍生物在不同浓度下对HRas~(G12V)转基因NIH3T3细胞系(NR)和对照细胞系(NC)的细胞毒性,筛选出特异性诱导NR细胞死亡的衍生物;进而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死亡过程中ROS水平变化,同时进行PI/Annexin V双染实验检测两种细胞在处理衍生物后的细胞凋亡及坏死比率,确定化合物引起细胞死亡的类型。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记实验检测化合物对两种细胞内RAS下游凋亡信号AKT/GSK3β/β-catenin和AKT/IκB-α/NFκB的影响;利用ROS清除剂NAC和AKT激活剂FGF2进行比较,,明确萘醌类衍生物作用的分子机制。MTT assay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合成的萘醌类衍生物中,取代基为羟基硫醇类对细胞的细胞毒性最高,取代基末端含羧基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在两种细胞中并未体现出差异,取代基为烷胺类的衍生物细胞毒性最低,其中2-苄巯基-5,8-二甲氧基-1,4萘醌(BZNQ)特异性引起NR细胞死亡,对NC细胞未表现出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BZNQ引起的NR细胞死亡类型为细胞凋亡,并具有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的作用;与ROS清除剂NAC比较实验表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并不能导致NR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记结果显示,BZNQ特异性的降低NR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水平,下调GSK3β的磷酸化,阻断了细胞质内β-catenin的积累,同时上调IκBα的表达,下调抗凋亡家族蛋白Bcl-2和Bcl-x L的表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AKT激活剂FGF2与BZNQ共处理实验结果显示,FGF2可以显着提高BZNQ下调的AKT磷酸化水平,抑制BZNQ诱导NR的细胞凋亡。苄硫醇加成的萘醌类衍生物BZNQ对NR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特异性引起NR细胞凋亡,对NC细胞未表现细胞毒性;BZNQ具有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作用,但活性氧水平的下降并不能导致NR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BZNQ特异性抑制NR细胞中HRas~(G12V)上调的AKT磷酸化水平,进而下调抗凋亡信号GSK3β/β-catenin和IκBα/NF-κB,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 L的表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7-12-01)

沈章阳[8](2017)在《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寻醌类化合物中抗肿瘤活性找作用强、毒性低并且对癌细胞具有靶向性的一类化合物。近年,以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抗肿瘤新药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热点课题。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生物活性分子,多数具有抗肿瘤作用。随着该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深入研究和逐步阐明,人们合成了许多醌类衍生物。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文献。结论: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此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7年10期)

刘仁,蒋雪园,吴丹丹,金成浩,申贵男[9](2017)在《含羟基的2-取代萘醌类衍生物对肝癌细胞Hep3B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萘醌类化合物普遍被报道具备较好的抗肿瘤能力。以1,5-二羟基萘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得到了4个末端含有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6a-d)和1个未含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6e),并通过质谱和1H NMR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评价了5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取代基末端含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碳链长度有密切关系。研究中的6 d对肿癌细胞Hep3B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9.1μmol·m L~(-1)。(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余晓丽[10](2017)在《芳基化合物和醌类衍生物的选择性碳氢活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活化是近些年有机合成界的重要研究领域。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样的潜在药用价值,因而研究它们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含氮基团导向的芳基化合物的选择性碳氢活化和醌类衍生物的碳氢活化。这些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导向的芳基化合物的选择性碳氢活化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为一些以芳基醌类及含硫芳基醌类衍生物为中间体的药物合成提供新思路。主要内容如下:1、铑催化的酰胺导向的选择性碳氢活化烯基化反应的研究发展了以[Cp*RhCl_2]_2为催化剂,以碳酸银为氧化剂的二芳基酰胺的选择性碳氢活化反应。该方法加入叁氟甲烷磺酸银来辅助催化剂催化,可以选择性生成酰胺N-芳环一侧的产物;而不加时则生成C-芳环一侧的环化产物。本文报道的酰胺的烯基化反应具有很好的化学和区域选择性以及官能团耐受性。机理探索实验证明非配阴离子在该反应中起了一个关键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2、铑催化的酰胺导向的选择性碳氢活化酰胺基化反应的研究发展了一种全新的使用过渡金属铑催化酰胺与异氰酸酯选择性碳氢活化酰胺化反应合成不对称酰胺的方法。此类反应条件简单,同时有着良好到优秀的产率。反应对各种异氰酸烷基酯都适用,甚至异氰酸芳基酯也能参与反应。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实用的不对称双酰胺的合成方法。3、铑催化的叁唑导向的选择性碳氢活化烯基化反应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吡啶基苯并叁唑类化合物来研究与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碳氢活化偶联反应。反应以[Cp*RhCl_2]_2为催化剂,醋酸铜为氧化剂,六氟锑酸银为添加剂展开,结果发现碳氢活化能够选择性的发生在吡啶环上,说明在这一类化合物中叁唑基的导向能力要大于吡啶基。此外,我们发现各种带供电子基团或者吸电子基团的苯基苯并叁唑类化合物均可以得到良好到优秀收率的产物。此外,我们也对该反应做了一系列的机理探索实验。4、铜催化的苯醌与苯磺酰氯类化合物偶联生成含硫芳基醌类衍生物的研究首次采用苯磺酰氯作为偶联试剂,在廉价的CuI催化和还原剂叁苯基磷的帮助下与苯醌偶联选择性地生成含硫芳基醌类衍生物,而无其他磺酰基醌类衍生物生成。各种单取代和双取代的苯磺酰氯都能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这为含硫芳基醌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选择。5、钯催化的萘醌、卤代苯酚及卤代烷烃叁组分交叉偶联为芳基醌类衍生物的研究拓展了一种醋酸钯催化的合成芳基醌类衍生物的方法,采用碘代苯酚及卤代烷烃与萘醌叁组分一锅法交叉偶联来合成。其中,卤代烷烃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与前人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绿色经济等突出优点。(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醌类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肝癌(HCC)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在恶性肿瘤范畴,肝癌属于一种常见性肿瘤,具有较强的转移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应尽快寻找一种毒副作用低,低价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自然界存在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有机化合物,萘醌类化合物就是其中活性较好的一类。但萘醌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使其难以使用在临床治疗中。因此,为了改善1,4-萘醌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副作用,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是借助于迈克尔加成和MCPBA氧化反应,制备了两类1,4-萘醌类衍生物—2,3-环氧-2-丙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PDMNQ)和2,3-环氧-2-壬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NDMNQ),并以多种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探究EPDMNQ和ENDMNQ对肝癌细胞的药理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和相关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肝癌研究奠定相应基础,更好的推进临床医疗研究发展。方法:本实验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及MCPBA氧化反应设计合成两种新型1,4-萘醌类衍生物—2,3-环氧-2-丙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PDMNQ)和2,3-环氧-2-壬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NDMNQ);并通过核磁共振法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波谱学鉴定;利用MTT比色法检测EPDMNQ和ENDMNQ对3种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3种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镜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EPDMNQ和ENDMNQ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EPDMNQ和ENDMNQ对肝癌细胞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调控作用,以及EPDMNQ和ENDMNQ对p38、JNK、ERK所具有的调控效果。借助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以实现对上述两种调控效果的充分检测,探究活性氧水平变化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1、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能够发现,对于上述两类化合物来讲,存在氢原子转移现象,如3,5,6,7及8号位。从碳谱结果能够看出,两种化合物的碳原子化学位移符合预期,质谱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同;2、对于EPDMNQ和ENDMNQ来讲,能够实现对肝癌细胞活动的有效抑制。具体抑制效果同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同5-FU比较而言,彼此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此外,就毒副作用的角度上看,EPDMNQ和ENDMNQ所具有的副作用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EPDMNQ和ENDMNQ存在的条件下,可实现对Bax、cle-caspase-3及cle-PARP含量的有效控制,使得Bcl-2表达得以抑制,最终促进了Hep3B的凋亡;4、在EPDMNQ和ENDMNQ存在时,p-p38和p-JNK表达得以实现显着推进,但是,对于p-ERK和p-STAT3来讲,会对其表达产生相应的抑制效果;5、当EPDMNQ和ENDMNQ存在时,可使得Hep3B中活性氧含量提升,因而,对细胞凋亡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2,3-环氧-2-丙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PDMNQ)和2,3-环氧-2-壬砜-5,8-二甲氧基1,4-萘醌(ENDMNQ)对3种肝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是EPDMNQ和ENDMNQ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发挥MAPKs和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产生caspase反应,对线粒体造成不良影响,促进了肝癌细胞凋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醌类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范慧,金葆康.醌类衍生物捕获CO_2的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2].王玥.新型1,4-萘醌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3].高玉华,黄高魁,蒋春辉.对亚甲基苯醌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甄兴,刘仁,何超,李维龙,申贵男.新型萘醌类衍生物诱导胃癌细胞系NCI-N87凋亡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

[5].刘仁,申贵男,韩英浩.2-取代萘醌类衍生物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

[6].杨伯斌.锰催化借氢反应及醌类衍生物中的合成[D].江南大学.2018

[7].刘仁.新型萘醌类衍生物诱导HRas~(G12V)转基因NIH3T3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8].沈章阳.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7

[9].刘仁,蒋雪园,吴丹丹,金成浩,申贵男.含羟基的2-取代萘醌类衍生物对肝癌细胞Hep3B的抑制作用[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

[10].余晓丽.芳基化合物和醌类衍生物的选择性碳氢活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萘醌类衍生物1~9的化学结构牛樟芝中泛醌类衍生物类型Figu...萘醌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物理化学性质及检识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检识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检识方法

标签:;  ;  ;  ;  ;  ;  ;  

醌类衍生物论文_范慧,金葆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