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考察不同类型羞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采用行为实验测量大学生羞耻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控制条件比较,羞耻诱发条件的亲社会行为评分显著更高,而自我羞耻组和转移性羞耻组之间的亲社会行为没有显著差异。羞耻情绪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且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对亲社会倾向及行为的影响效应一致。
关键词羞耻;亲社会行为;转移性羞耻
1 引言
羞耻是一种以自省和自我评价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情绪。Tangney在自我意识情绪的框架下将羞耻视为一种自我指向的痛苦的、难堪的、耻辱的负性情感体验,该体验中个体的自我成为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Tangney,Stuewig, & Martinez,2014)。根据诱发事件的主体,羞耻分为自我羞耻和转移性羞耻(Tang,Gao,Qian,Zhang, & Wang,2008)。自我羞耻是指个体意识到因自己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或者言行等违反了社会规则、道德规范、自我内在价值观与期望,从而产生的一种不舒服、痛苦的情绪体验;转移性羞耻是指重要他人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做了某种令人羞耻的事情而让自己感到的羞耻(王柳生,2017)。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的差异在于羞耻事件的行为主体不同,但是情绪的体验者是相同的。
陈清在看到第一个孩子出世时喜极而泣:“我终于当妈妈了……”而方达生握着我的手,由衷地感叹道:“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你圆了我的心愿。”
羞耻虽然可以被视为一种本能性情感,却成为教育的一种动力(高德胜,2018),因为羞耻情绪能够促进个体的积极行为。Frank的承诺装置理论认为,羞耻情绪作为道德情感之一,对道德行为具有促进作用(Frank,1988;Van Vliet,2008)。当个体侵犯了他人利益或有了过失、错误时,会产生内疚、羞耻等令人不愉快的痛苦体验,为避免这种痛苦体验,个体会审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个体做出对他人、社会有益的动机与补偿行为。羞耻体验与学业学习、努力动机及自我效能感有关,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自信,会由于考试失败体验到羞耻情绪而调整学习策略、努力学习,而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习不良的儿童,羞耻情绪不容易给他们带来积极的改变(俞国良,赵军燕,2009)。
可见,羞耻虽然易使个体出现偏差行为,然而在某种条件下羞耻也可以引发个体积极的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有研究发现,内源性羞耻能够增加个体之间的合作行为(de Hooge, Breugelmans, & Zeelenberg, 2008),学前幼儿羞耻的心理弹性可以更好预测自发的助人行为(Ross, 2017)。当捐助者知道,捐助对象知晓自己经历的羞耻事件时,个体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杜灵燕,2012)。亲社会行为指个体在社会交往的情境中有意识地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Carlo,2014),可能是由于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的原因。此外,作为具有自我防御性的羞耻,存在维持积极自我的强烈需求;一旦自我面临威胁,个体可能采取亲社会行为来修复受损的自我(陈英和,白柳,李龙凤,2015)。
自我的文化神经科学的文化差异研究显示,母亲在自我概念的结构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只有中国文化里母亲与自我共享了相似的文化神经表征(韩世辉,张逸凡,2012;Han & Humphreys,2016)。这种自我的文化差异性,可能会体现在羞耻的类型上。由于人际关系的相对重视,转移性羞耻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中更为常见(Yang & Rosenblatt,2001)。随着个体与羞耻故事角色关系的疏远,个体的羞耻情绪强度会随着减弱(Tang,et al., 2008)。少量研究直接对比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自我羞耻与母亲相关的转移性羞耻之间IAT效应差异不显著(周树芝,2015)。考虑到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在羞耻事件行为主体上的差异,本研究考察两类羞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差异是否存在。
2 方法
2.1 对象
思雨根本就无法进入休息状态。他又从贴身的衣兜里把那根长发丝纸包拿出来,打开纸包,他想再一次像审犯人那样把这根长发丝审视审视。这根栗红色的美丽的长发丝,蜷缩在白纸上,泛着青春的光泽,像一束美丽的光线一样,美极了,让人浮想联翩。这根长发丝,一定是长在一位青春靓丽的美女头上。杜思雨看着这根长发丝出神,由憎恨、审视渐渐变成了欣赏喜爱。
2.2 工具
(1)羞耻情绪材料。本实验采用回忆(想象)范式诱发被试的状态羞耻情绪。基于150份开放问卷的整理形成12个羞耻情境,其中6个自我羞耻情境,6个转移性羞耻情境,每类羞耻情境中的3个,只是情境中主角分别为“我”“我妈妈”,所以可以用于自我羞耻情境和转移性羞耻情境。由于羞耻与内疚在情感、功能、引发情境上都有高度相似性,对润色后的故事进行羞耻、内疚两个维度的评定。随机挑选24名大学生对这12个情境进行评分。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显示,12个情境的羞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内疚维度得分,ps<0.001,说明这12个情境均能较好地诱发状态羞耻情绪。对这些情境故事配画、配音,每段故事配音时长约70秒。
表1 情境故事诱发羞耻与内疚的比较
故事编号羞耻M内疚Mt14.742.5713.4123.262.3016.5034.262.269.5944.301.7814.3054.042.616.6464.402.618.8574.782.439.4583.612.135.7394.301.6614.39104.612.1713.04113.832.2210.68123.782.575.85
注:编号1~6为自我羞耻诱发材料,编号7~12为转移性羞耻诱发材料。
(2)中性材料。选取产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进行配画、配音,每段配音时长约为70秒。该材料作为实验的控制条件。
实验1随机招募在校大学生30名,男生9名,平均年龄为20.43岁。实验2中在校大学生32名,按照3个标准差标准,删除1名被试,男生7名,平均年龄为20.61岁。实验前所有被试情绪平稳,近期没有经历较大生活事件。
本研究发现,羞耻情绪能促进亲社会行为倾向。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能够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认可、自己内心的满足,得到他人的关注,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减少了无力感。所以当个体体验到羞耻情绪后,会更倾向于做出亲社会行为。这与Frank提出的承诺装置理论相一致(Frank,1988),也与以往实证研究结果一致(杜灵燕, 2012; de Hooge, Breugelmans, & Zeelenberg, 2008; Ross, 2017)。当个体侵犯了他人利益或有了过失、错误等不道德或违规行为时,会产生内疚、羞耻等令人不愉快的痛苦体验,为了避免该痛苦体验,个体会审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个体停止不道德行为并做出对社会或他人补偿的道德行为。此外,研究结果还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是耻感文化,儒家的行为规范更是以羞耻为动力,孔子眼中的“恕己忠人”也有赖于羞耻情绪的发挥。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本研究中大学生在体验到羞耻后,激发了羞耻情绪的自律功能,个体倾向于做出亲社会行为进行调控,展现了羞耻情绪的适应性以及自我意识情绪的特点。
对转移羞耻组的控制条件与羞耻条件下的亲社会行为评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羞耻条件下的评分显著高于控制条件下的评分,t(30)=2.41,p<0.05,Cohen’d=0.44,说明羞耻情绪的诱发促进了亲社会倾向。转移性羞耻情绪的产生与重要他人、关系亲密的人的联系十分紧密。当母亲做出羞耻的行为时,个体仍旧会被诱发、体会到羞耻情绪,尝试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调节自身的负性体验。
2.3 程序
稀疏性非负矩阵分解(Sparse No-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SNMF)是在NMF基础上与稀疏分解思想相结合而发展而来的一种NMF算法,它是在NMF基础上,对系数矩阵H添加稀疏性约束条件的算法.相对于NMF,SNMF算法具有如下优点:① 更稳定;② 更直观地反映原始数据的局部特征;③ 分解后的系数矩阵H具有更稀疏的数学表达,从而能用最少的特征维数来最有效地表示原始数据的特征;④ 求解收敛速度快.
图1 实验流程图
3 结果
本研究还发现,自我羞耻和转移性羞耻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效应具有一致,这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周树芝,2015)。不同文化下,个体的自我构念是不同的,东方文化语境下的自我是互倚型自我为主导(Markus & Kitayama,2010)。与独立自我的独立构念的个体相比,互倚自我的个体的自我结构中包括了自己的特性、技能和特质,也包含了亲密与重要他人的表征和社会背景;在个人发展目标上,互倚自我的个体根本目的是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除了界定自己的位置,也会将重要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背景作为界定自我的重要元素,从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体需要顺从、妥协,于是更容易受他人的想法影响;在理解和评价自我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时,也更倾向于从他人的视角,尤其是亲密或重要他人的角度来观察、审视自我。本研究中,转移性羞耻采用母亲为羞耻事件的行为主体。母亲属于亲密或重要他人的范畴,是自我构念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进行亲社会行为选择的时候,个体会站在母亲的角度看问题,做出选择,实现感同身受,从而对外在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一致。而且,文化神经科学对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些研究证据,支持在中国文化下的母亲是自我的核心成分,在神经表征上,自我与母亲是融合的,母亲与自我共享了相似的文化神经表征(韩世辉,张逸凡,2012;Han & Humphreys,2016)。
(4)放松音乐。根据本实验的目的,选择《G弦上的咏叹调》《摇篮曲》《Dancing with the Neon Light》三首舒缓的歌曲。抽取8名学生对其舒缓性进行7级评分,评分越低表示曲子的舒缓程度越高,选择平均分为1.38分的《Dancing with the Neon Light》作为放松音乐,截取时长为120s。
表2 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的不同实验条件下亲社会行为评分
自我羞耻nMSDt转移性羞耻nMSDt控制条件303.550.833.44313.760.882.41∗羞耻条件304.050.66314.120.43
对自我羞耻的实验组和转移性羞耻的实验组的亲社会行为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3),结果显示,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下的亲社会行为评分的差异不显著,t(59)=0.45,p >0.05,说明自我羞耻和转移性羞耻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一致。实验结果显示,自我羞耻和转移性羞耻情绪的诱发对亲社会倾向的作用一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背景下,占主导的自我表征和自我结构是互倚自我的自我构念(Markus & Kitayama,2010)。具有互依自我的自我构念的个体更容易被他人(尤其是母亲)的想法影响,所以在理解和评价自我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时,也更倾向于从他人的视角,尤其是亲密或重要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
表3 不同羞耻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差异检验
nMSDt自我羞耻304.050.660.45转移性羞耻314.120.43
4 讨论
4.1 羞耻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分析
(3)亲社会行为问卷。选择丛文君针对中国文化的特点进行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中测量亲社会行为的8道题(丛文君,2008),在实验中随机呈现。亲社会行为倾向题目为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亲社会行为倾向越强。该中文修订版问卷以大学生为对象,修订版的α系数为0.85,并经检验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4.2 自我羞耻与转移性羞耻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比较
对自我羞耻控制条件和羞耻条件的亲社会行为评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羞耻条件的亲社会行为评分显著高于控制条件的评分,t(29)=3.44,p<0.01,Cohen’d=0.62,说明羞耻情绪的诱发促进了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个体体验到羞耻情绪后想要从负性情绪中逃离出来,而亲社会倾向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注意力得到转移。因而在体验到羞耻情绪后,个体具有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这是两个独立的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每个被试都需要完成中性材料、羞耻情绪材料下的实验。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部分,采用e-prime程序呈现。每个trail的具体流程如下(见图1):首先呈现注视点“+”800ms,然后同时呈现与羞耻情绪事件配套的图画和音频材料,持续时间以各个故事录音时间为准,大约为70s,接着呈现亲社会行为倾向的问卷题目,五级评分,按键消失后播放放松音乐120s,最后呈现1000ms的空屏,进入下一个trail。 实验结束后, 与被试进行简单的访谈,了解实验中被试的羞耻情绪是否得到激发,以及听完放松音乐后心情是否得到平复。
此外,共情的因素也发生一定作用。转移性羞耻的特点是羞耻的行为主体与情绪的体验主体不一致,母亲是羞耻事件的当事人,但自我是实际的羞耻体验者。如果自我需要获得与母亲相似的羞耻体验,亲子间的共情将是必要的桥梁。共情研究发现,共情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共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颜志强,苏金龙,苏彦捷,2017)。母亲与子女之间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并且在重要的价值观上一致。因此,当羞耻体验发生后,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呈现一致性。
5 结论
羞耻情绪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且自我羞耻和转移性羞耻的促进效应一致。
为了验证上述光伏逆变器设计的正确性,制作了一台逆变器电路板,如图8所示. 带阻性负载时输出电压波形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约为230 V,谐波含量小于3%,频率为50 Hz,波形光滑,无毛刺,可以为供给设备作交流电用.实测在输出功率为100 W时转换效率达到95.6%,完全适用于民用,有着很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陈英和, 白柳, 李龙凤 (2015). 道德情绪的特点、发展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5), 627-636.
丛文君 (2008).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杜灵燕 (2012).内疚与羞耻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德胜 (2018). 羞耻教育:可为与不可为. 教育研究, 40(3), 35-45.
韩世辉, 张逸凡 (2012). 自我概念心理表征的文化神经科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5), 633-640.
王柳生(2017).青少年羞耻情绪的调节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 (2017). 共情的时代变迁:一项横断历史元分析. 心理技术与应用, 5(10), 578-585.
俞国良, 赵军燕 (2009). 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2), 116-120.
周树芝 (2015). 羞耻条件下的内隐道德自我.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Carlo, G. (2014). The development and correlates of prosocial moral behaviors. In M. Killen & J. G. Smetana (Eds.), 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pp. 208-234). London: Routledge.
de Hooge, I. E., Breugelmans, S. M., & Zeelenberg, M. (2008). Not so ugly after all: When shame acts as a commitment dev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4), 933-943.
Frank, R. H. (1988). Passions within Reason: The Strategic Role of the Emotion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Han, S., & Humphreys, G. (2016). Self-construal: A cultural framework for brain func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8, 10-14.
Markus, H. R., & Kitayama, S. (2010). Cultures and selves: A cycle of mutual constitut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4), 420-430.
Ross, J. (2017). You and me: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self-evaluative emotion in preschool prosocia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55, 67-83.
Tang, M., Gao, J., Qian, M., Zhang, L., & Wang, Z. (2008). Transferred shame in the cultures of interdependent-self and independent self.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8(1), 163-178.
Tangney, J. P., Stuewig, J., & Martinez, A. G. (2014). Two faces of shame: The roles of shame and guilt in predicting recidivism.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3), 799-805.
Van Vliet, K. J. (2008). Shame and resilience in adulthood: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2), 233-245.
Yang, S., & Rosenblatt, P. C. (2001). Shame in Korean famil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2(3), 361-375.
TheEffectofCollegeStudents’ShameonProsocialBehavior
YAO Wei; WANG Liusheng; LI Hao
(DepartmentofPsychology,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19,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hame on prosocial behavior.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social behavior between the shame condition and the control condition, and no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the effect of self shame and that of transferred shame. The shame could promote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ffect of self shame was the similar to that of transferred shame.
能够在颜师父的书法课上不打瞌睡的同学,要么是找宇晴师父讨过赫赫有名的“万花谷风油精”,余下都是万花谷一等一的好弟子,星雨算其中的一个。她在家里已由蒙师开过笔,学习楷字,悄悄问师兄们什么时候能将这二十四字咒写到草书,曲风师兄不紧不慢地鬼画着桃符,一边回过头来对她讲:“我还没听说过万花谷有谁能由颜师父这里学到草书的,楷书十年可通神,草书一天乱脚跟,宁要欧公奇,不要张旭狂,小师妹你莫做梦了。”
Keywords: shame; prosocial behavior; transferred shame
分类号B842.6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9.01.005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ZDIXM134)。
通讯作者: 王柳生, E-mail: willow76@ntu.edu.cn
标签:羞耻论文; 自我论文; 社会论文; 情绪论文; 个体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1期论文;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ZDIXM134)论文; 南通大学心理学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