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粒,过滤器,柴油机,反吹,矩阵,损失,数值。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硕,安伟[1](2018)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压降的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再生时机的判断是DPF后处理系统应用的关键。针对壁流式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压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空载壁流式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压降数学模型,基于空载压降模型建立了负载壁流式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压降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基于负载压降的碳载量计算模型。利用Matlab和试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和试验值的数值差异较小,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压降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碳载量的判断,实现基于模型的再生时机判断。(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8年03期)
王铁军[2](2017)在《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排放控制法规也逐渐指标化,如何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现阶段对发动机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汽车燃油的经济性已成为相关企业开发的侧重点,不但需要排量低且省油的车型,汽车柴油化更是被许多企业所重视。近年来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柴油发动机车型,众所周知车用柴油机的CO与未燃CH排放量较之汽油机要低很多,而且NO的排放量较之汽油机也要少很多,但微粒及碳烟的排放量较之汽油机要高,因此会对人的健康及环境产生影响。近年来相关学者将研究侧重点放在排气后处理的技术上。从控制柴油机尾气微粒排放的机制来分析,微粒过滤设备已被普遍应用。文章将以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13期)
方显忠,李国良,阎淑芳,姜北平[3](2012)在《进气和压缩气反吹缸内燃烧再生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以耐高温滤袋为过滤元件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双过滤器系统。利用柴油机工作时大量进气流的反吹过程把沉积在滤袋上的微粒(PM)送回到气缸内,辅助用压缩气体喷嘴扫描反吹方法强制把沉积的PM彻底从滤袋上分开而随进气流回到气缸中,在燃烧室内烧掉PM实现袋式过滤器再生,达到袋滤器彻底再生的目的。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袋滤器能保证82%~94%的过滤效率。在过滤时间和再生时间相等的稳定工况下,袋滤器的进、排气阻力得到彻底恢复,能增加再生后所维持的过滤时间而减少再生频率,表明进气加上压缩气体反吹过程不仅能把滤袋捕集的微粒重新送回气缸中,而且微粒能在燃烧室中烧掉实现系统有效再生。(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方显忠,李国良,许允,李小平[4](2011)在《利用进气反吹缸内燃烧再生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了一种以耐高温滤袋为过滤元件的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系统。采用相同的两个滤袋,一个用于过滤柴油机排气中的微粒,把微粒沉积在滤袋的外表面,另一个利用自然进气流反方向把已沉积在滤袋外表面的微粒吹掉,使微粒随进气流再回到气缸内,在燃烧室中燃烧,达到袋滤器再生的目的。通过系统中各阀门的开关保证二个滤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按"过滤"和"再生"模式轮换工作。所开发的系统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袋滤器能保证90%的过滤效率。在过滤时间和再生时间相等的稳定工况下,可保证袋滤器的阻力不超过允许值。当再生间隔为10 min时,维持最大过滤阻力为13.3 kPa。这表明进气过程不仅能把滤袋捕集的微粒重新吸回气缸中,而且微粒能在燃烧室中烧掉,使滤袋不需辅助手段自行再生。(本文来源于《内燃机》期刊2011年04期)
孙晨,陈凌珊[5](2010)在《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车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中微粒的结构成分与生成机制,阐明了排气后处理技术的研究意义.通过对微粒过滤器的过滤机制、过滤材料,以及再生技术的系统论述与分析比较,指出微粒过滤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研究趋势作出展望.(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郭鹏江,高希彦,邵杰[6](2008)在《柴油机微粒陶瓷过滤器红外再生和NO_x催化还原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的方法对陶瓷过滤器降低微粒排放和催化还原降低NOx排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影响微粒过滤器再生的主要因素有加热器的结构、加热器的功率、再生用的废气量。加热器的功率影响再生的时间;废气量影响再生温度,从再生需要的氧气量和气体带走的热量两方面来考虑。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合理的再生优化,再生温度能控制在900℃左右,再生效率能达到80%以上。NOx的催化还原,分别应用Pt/Rh/Pd和Cu-ZSM-5催化剂在不外加还原剂的情况下对柴油机废气中NOx进行还原,转化效率达到20~30%。(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期刊2008年06期)
Kim,TaeMin,Lee,HaeSoo,Kim,MoonChan[7](2008)在《高硫条件下满足欧Ⅳ排放法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系统的开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机由于热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和耐久性能好作为动力得到广泛应用,可是其排放的微粒带来空气的污染和各种健康问题。据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讨论和制订更加严格的针对微粒排放的法规。为满足这样的法规,柴油机厂商正在研究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的是在优化NO_x排放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微粒过滤器,使其排放从满足欧Ⅲ到满足欧Ⅳ。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系统中使用的是金属过滤器(部分流深床层过滤器),催化剂以薄膜的方式涂在金属过滤器上,使其在高硫条件下保持活性。根据发动机功率试验的评估,部分流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系统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结果显示新型催化剂在高硫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活性和耐久性,能够保证微粒过滤器原有的性能。微粒的减少表明采用部分流微粒过滤器可以作为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一个方案。(本文来源于《200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7)
王浩,高希彦,牛志明,于峰[8](2008)在《车载微粒过滤器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台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一种壁流式陶瓷微粒过滤器对其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工况,测取了不同挂烟量时的微粒过滤器对该机前后烟度、NOx排放量及燃油消耗率和燃油消耗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安装了微粒过滤器后,总体上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但幅度非常小;烟度值及PM排放量显着降低,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NO排放上升幅度很小,但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08年05期)
冯黎明,高文志[9](2008)在《基于有限元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声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Sysnoise软件对简化的微粒过滤器模型进行了热态下的叁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微粒过滤器各部分传递矩阵。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微粒过滤器热态下的插入损失。在半消声实验室中搭建了发动机试验台架,测试了发动机标定点下微粒过滤器的插入损失。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声学模型的正确性,从而为微粒过滤器的热态声学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8-01)
高文志,冯黎明,王辉[10](2008)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声学模型及热态声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叁维声学模型的简化方法,利用Sysnoise软件对简化模型进行热态下的叁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微粒过滤器的传递矩阵。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微粒过滤器热态下的插入损失。在半消声实验室中搭建发动机试验台架,测试发动机标定点下微粒过滤器的插入损失。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声学模型的合理性,可为优化设计微粒过滤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排放控制法规也逐渐指标化,如何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现阶段对发动机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汽车燃油的经济性已成为相关企业开发的侧重点,不但需要排量低且省油的车型,汽车柴油化更是被许多企业所重视。近年来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柴油发动机车型,众所周知车用柴油机的CO与未燃CH排放量较之汽油机要低很多,而且NO的排放量较之汽油机也要少很多,但微粒及碳烟的排放量较之汽油机要高,因此会对人的健康及环境产生影响。近年来相关学者将研究侧重点放在排气后处理的技术上。从控制柴油机尾气微粒排放的机制来分析,微粒过滤设备已被普遍应用。文章将以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硕,安伟.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压降的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8
[2].王铁军.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3].方显忠,李国良,阎淑芳,姜北平.进气和压缩气反吹缸内燃烧再生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J].农业机械学报.2012
[4].方显忠,李国良,许允,李小平.利用进气反吹缸内燃烧再生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J].内燃机.2011
[5].孙晨,陈凌珊.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
[6].郭鹏江,高希彦,邵杰.柴油机微粒陶瓷过滤器红外再生和NO_x催化还原的试验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8
[7].Kim,TaeMin,Lee,HaeSoo,Kim,MoonChan.高硫条件下满足欧Ⅳ排放法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系统的开发(英文)[C].200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8
[8].王浩,高希彦,牛志明,于峰.车载微粒过滤器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J].车用发动机.2008
[9].冯黎明,高文志.基于有限元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声学特性分析[C].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10].高文志,冯黎明,王辉.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声学模型及热态声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