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癫痫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癫痫,急性症状性癫痫,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癫痫
癫痫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翁汉育,袁燕玲,邓咏冰,马荣,李润雄[1](2019)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癫痫发作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病例,总结CVST患者癫痫发作的特点,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01-2018-12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CVST病例,回顾其癫痫发作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化验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入组18例出现癫痫发作的CVST患者,本组CVST最常见的部位是横窦(66.7%,12/18),其次为乙状窦(44.4%,8/18)和上矢状窦(33.3%,6/18);5例(27.8%)存在多个颅内静脉窦血栓。以癫痫为首发症状4例(22.2%,4/18),合并其他临床症状,包括头痛(77.8%,14/18)、肢体麻木(22.2%,4/18)、肢体无力(33.3%,6/18)、眼部症状(22.2%,4/18)以及意识障碍(11.1%,2/18)。10例(77.8%)为全面发作,2例(11.1%)为单纯部分发作,6例(33.3%)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急性症状性癫痫(ASS)为13例,CVST后癫痫(PCE)为5例。18例患者均使用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症状均有效控制。结论癫痫是CVST常见的症状,但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少见,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临床发现首次发作癫痫患者,尤其需注意CVST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韩慰[2](2019)在《时相性调控VEGF对未成熟脑惊厥持续状态后癫痫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VEGF及其受体在未成熟脑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目的:探讨未成熟脑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后的癫痫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在大鼠海马区表达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选用144只20日龄健康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C模型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SC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天、3天、7天、14天、28天及56天处死大鼠。采用Q-PCR、Western-blot、ELISA等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不同时点大鼠海马区VEGF及VEGFR2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观察VEGF及VEGFR2在海马区的定位分布。结果:(1)Q-PCR结果显示,未成熟脑SC后海马区VEGF与VEGFR2 mRNA的表达呈一致性变化。海马区VEGF mRNA的表达在SC后急性期各时间点上均高于正常对照组,SC后第1天即达到高峰并且持续高表达,且SC后1天、3天VEGF mRNA显着增加(P<0.05);在SC后7天开始降低,SC后14天表达最低,而SC后28天又有复升的趋势。海马区VEGFR2 mRNA表达在SC后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升高,尤其是SC后3d和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后7天达到高峰;SC后潜伏期至慢性期过程中呈现逐渐降低趋势,SC后14天表达最低,SC后28天VEGFR2又有复升趋势。(2)Western-blot及ELISA结果显示,未成熟脑SC后海马区VEGF蛋白表达量从SC后1天起逐渐增高,7天达到高峰,且SC后1d、3d及7d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多(P<0.05)。VEGFR2蛋白在未成熟脑SC后表达升高,SC后3天达到高峰,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多(P<0.01);而后逐渐降低,SC后14天最低;在SC后28天至56天又有复升趋势。Q-PCR、Western-blot、ELISA的结果表明,SC后海马区VEGF及VEGFR2 mRNA与蛋白具有一致的表达趋势。(3)免疫荧光显示,在正常情况下VEGF和VEGFR2主要表达于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门区,SC后在齿状回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甚至齿状回分子层(molecular layer of DG,MoDG)以及CA1和CA3锥体细胞层均有表达。结论:在未成熟脑SC后不同时期海马区VEGF及VEGFR2表达具有波动性,呈现急性期上调、潜伏期逐渐下降而慢性期又有复升趋势,推测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尤其是可能参与调节SC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对海马区锥体神经元在SC后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部分VEGF对未成熟脑惊厥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目的:探讨VEGF对未成熟脑惊厥性脑损伤后急性期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20日龄的雄性SD大鼠在SC诱发前通过侧脑室注射PBS(SP)、不同剂量的VEGF(SV2:20ng/只;SV4:40ng/只;SV6:60ng/只)以及VEGFR2抑制剂SU5416(SU),从而调控VEGF的表达。侧脑室注射后12h,采用Licl-pilo建立SC模型。于SC后2h开始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 2-deoxyuridine,Brd U),每隔8h一次,注射6次,最后一次注射完毕后24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海马DG区Ki67、Brd U/Dcx阳性的细胞数变化,确定SC后急性期VEGF对NSCs的增殖作用;通过尼氏染色观察SC后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观察VEGF是否可以抑制惊厥性脑损伤引起的海马神经元丢失。结果:(1)正常未成熟脑海SGZ区可见少量Ki67、Brdu/Dcx阳性细胞的表达。SC组Ki67、Brdu/Dcx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SC与SP组的Brdu/Dcx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明显,分布区域亦相似。与SP组相比,不同剂量VEGF预处理干预组海马区Ki67和Brdu/Dcx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分布区域较SP组更广,不仅仅局限在SGZ,在Mo DG区、齿状回多形层(Polymorphic layer of DG,Po DG)也有分布。SU5416干预组与SP组相比,Ki67、Brdu/Dcx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2)尼氏染色可见SC后海马结构严重破坏,CA1和CA3神经元丢失明显,尼氏小体明显减少,存在散在的核溶解。促进VEGF表达,SC后海马区结构损伤减轻,CA1和CA3区神经元丢失减少,排列紧密,细胞形态正常,细胞核和尼氏小体清晰可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抑制VEGF表达后,SC后海马结构破坏严重,与SC组海马结构形态相似。结论:VEGF可促进未成熟脑SC急性期海马NSCs增殖,减少SC所致的海马CA1区和CA3区神经元丢失,改善未成熟脑SC后海马的病理损伤,对神经元有直接的保护作用。第叁部分SC后不同时期调控VEGF对未成熟脑内神经再生及血管再生的影响目的:观察VEGF在未成熟脑SC后癫痫形成过程中对神经再生和微血管再生的作用,探索SC后不同时期调控VEGF的表达,对海马NSCs和微血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选择20日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模型组,采用Licl-pilo建立SC模型,于SC后7d、14d、28d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Dcx和CD31蛋白,分析神经再生与血管再生在SC后变化。采用免疫双标CD31/PSA-NACM检测新生血管与NSCs的空间关系。第二部分:选择18日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C后急性期VEGF干预组(SV0)、SC后急性期SU5416干预组(SU0)、SC后潜伏期VEGF干预组(SV5)及SC后潜伏期SU5416干预组(SU5)。于生后18d,侧脑室埋管,在生后21d以Liclpilo方法诱导SC,造模成功后,分别从SC后2h或者5d连续3d通过侧脑室导管以0.5ul/min速度持续给予VEGF 40ng/d或SU5416 5m M/d。在SC后7d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Dcx表达,SC后28d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CD31。并于持续给药后Western-blot检测VEGF下游VEGFR2、AKT、P-akt、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区Dcx阳性细胞几乎全部分布于海马SGZ区,在未成熟脑发育过程中,Dcx荧光强度表现出随着年龄逐渐降低的趋势。SC组Dcx的荧光强度各时间点与其对照组相比均增高,且SC后7天Dcx荧光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后7天Dcx阳性细胞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granular cell layer,GCL)有分布,并表现出穿越GCL向Po DG迁移的趋势。(2)急性期促进VEGF表达可以增加Dcx的表达(P<0.01),分布部位仍主要是SGZ区及GCL区。潜伏期促进VEGF表达,并没有显着增加海马区Dcx的表达,然而Dcx阳性细胞的分布却不仅局限于SGZ区或者GCL区,在Po DG或者Mo DG均散在分布较多Dcx阳性细胞。在急性期或者潜伏期抑制VEGF的表达,将明显减少SC后海马区Dcx的表达(P<0.01),分布部位主要是SGZ区。(3)正常对照组海马区CD31表达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明显,SC后海马DG区的CD31的表达从SC后7天到28天逐渐增多,与正常同龄对照组相比,SC组各时间点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1)。(4)SC后急性期促进或者抑制VEGF表达,海马区CD3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较SC组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SC后潜伏期促进VEGF表达,可以明显促进SC后慢性期海马区CD31表达和增加微血管密度(P<0.01);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以显着减少SC慢性期海马区CD31表达(P<0.01)。(5)SC后海马DG区CD31/PSA-NACM伴行。(6)SC促进VEGFR2下游P-akt、P-erk的表达。SC后急性期和潜伏期促进VEGF表达,均能一定程度增加海马区VEGFR2蛋白、VEGFR2下游的P-akt蛋白以及P-erk蛋白的表达;SC急性期抑制VEGF表达,将减少VEGFR2(P<0.01)蛋白、P-erk蛋白(P<0.01)的表达;SC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将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1)和P-akt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C后海马神经再生与微血管再生密切相关,海马DG区NSCs沿着新生血管做链式迁移;在SC后不同时期干预VEGF信号通路,对海马区神经再生和血管再生影响不同;在SC后神经再生与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EKR和AKT信号通路共同调节。第四部分时相性调控VEGF表达对未成熟脑SC后癫痫发作及惊厥易感性的影响目的:观察未成熟脑SC后不同时期干预VEGF对癫痫发作、惊厥易感性影响,探讨其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治疗时机。方法:选择18日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SC)、SC后急性期VEGF干预组(SV0)、SC后急性期SU5416干预组(SU0)、SC后潜伏期VEGF干预组(SV5)及SC后潜伏期SU5416干预组(SU5)。建模和干预方法同第叁部分。采用体视学检测SC后慢性期海马体积的变化,电镜检测SC后慢性期海马内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形态学的变化。脑电图记录在SC后10天开始,每天记录2小时,连续记录14天,观察大鼠自发性痫性发作特征。并在SC后慢性期结合在体惊厥再燃实验和体外无镁诱导脑片自发放电模型,检测惊厥易感性的变化。结果:(1)SC后癫痫形成伴随着海马的体积变小、突触超微结构破坏、海马形态结构改变等病理损伤;而在SC后急性期促进VEGF的表达,可以减少SC后慢性期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尼式小体的缺失;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以有效减轻SC后慢性期海马体积的缩小(P<0.01)、减短SC后突触前膜活性带长度的增加(P<0.05)、减轻SC后突触间隙宽度的增大(P<0.05),减轻SC后海马结构的病理损伤。(2)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以有效减轻SRS期痫性放电的严重程度,与SC组相比,SU5组发作频率下降(p<0.05),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1),发作次数减少(p<0.05)。(3)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延长大鼠惊厥潜伏期(P<0.01)和脑片放电潜伏期(P<0.05),降低惊厥易感性。结论:SC后潜伏期是影响癫痫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急性期促进VEGF的表达,潜伏期抑制VEGF的表达可以改善海马病理损伤,阻碍癫痫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晶,翟中文[3](2018)在《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血管形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血管形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在颞叶癫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及生理盐水分别建立颞叶癫痫模型组及对照组;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比较2组大鼠海马区Ang-1、VEGF的动态表达过程。结果:模型组均可见动物出现行为呆滞、活动减少、凝视、前肢搔痒样动作或平衡不能等异常表现,部分伴有外周胆碱能反应,但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数十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对照组动物无抽搐表现。第1小时,模型组的Ang-1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至第3天降至最低水平,后逐渐升高(P<0.05),至18 d接近正常水平(P<0.05);VEGF表达第1天升高(P<0.05),至第3天升至最高水平(P<0.05),后逐渐降低,至18 d接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抽搐频繁时,Ang-1表达持续降低,VEGF表达持续升高;抽搐减少时,Ang-1和VEGF表达逐渐恢复正常。Ang-1与VEGF表达呈直线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8年09期)
林文凯,汪仪,陈忠[4](2018)在《黑质-丘脑束旁核抑制性神经环路在颞叶癫痫形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质网状部(SNr)主要由GABA能神经元组成,被认为与癫痫相关,但是其在颞叶癫痫(TLE)中具体的细胞与神经环路机制尚未被研究清楚。我们发现SNr的GABA能/PV神经元在癫痫发作过程中被激活。光遗传学或者化学遗传学抑制SNr的PV神经元能够减缓TLE的形成,而激活SNr的PV神经元则促进TLE的形成。并且光遗传学调控SNr的PV神经元在丘脑束旁核(PF)的神经末梢能够双(本文来源于《2018年药理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暨浙江省药理学会浙江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8-09-15)
吴雅丽,孟然,徐耀铭,李娜,吉康祥[5](2018)在《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并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CVT患者85例,依据是否发生癫痫,分为癫痫组34例与无癫痫组51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因、临床症状和血栓累及部位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癫痫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癫痫发生率为40.0%(34/8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幕上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以上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幕上病变是CVT发生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74,95%CI:1.666~14.848,P=0.004)。结论 CVT幕上病变患者更容易并发癫痫,应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刘瑛[6](2018)在《锌-α2-糖蛋白在癫痫形成分子机制中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ZAG在癫痫患者及癫痫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目的:探究ZAG在难治性TLE患者皮质及PTZ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皮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变化。方法:1.收集脑外伤患者手术切除的皮质为对照组(n=20),TLE患者行癫痫灶切除的皮质为癫痫组(n=14)。同时,建立PTZ大鼠癫痫模型(n=20),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20);2.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颞叶癫痫患者和癫痫大鼠脑组织中ZAG的细胞定位。运用RT-q 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癫痫患者和癫痫大鼠脑组织中AZGP1 m RNA和ZAG蛋白表达量的差异;3.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TZ腹腔注射1天、1周、2周、3周和4周的大鼠脑组织中ZAG的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ZAG主要表达于人脑组织以及大鼠脑组织中的神经元胞质;2.RT-q PCR结果显示癫痫患者及癫痫大鼠脑组织中AZGP1的m 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AG在癫痫患者以及癫痫大鼠模型中水平下降(P<0.05);4.在癫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ZAG表达水平随PTZ注射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结论:ZAG存在于脑组织中,且其可能是由神经元合成,而不是星形胶质细胞。AZGP1 m RNA及ZAG蛋白表达水平在TLE患者与癫痫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均下降。癫痫大鼠模型脑组织中ZAG蛋白水平与PTZ注射时间呈负相关。ZAG的下降可能在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ZAG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探索ZAG在癫痫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验证AAV的转染效果: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个组(n=20):对照组(Control)、空病毒组(GFP)、AAV注射后3周组(AZGP1-3W)及、AAV注射后9周组(AZGP1-9W)。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T-q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AV注射后3周及9周的转染效果;2.探索过表达AZGP1在PTZ大鼠模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另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叁个组:对照组(Control)、癫痫组(GFP+PTZ)及过表达病毒组(AZGP1+PTZ)。AZGP1+PTZ与GFP+PTZ组大鼠在AAV注射后3周起,每日接受PTZ腹腔注射共28天,Control组大鼠接受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及脑电图(EEG)差异。运用Co-IP检测癫痫组大鼠脑组织中ZAG与p-ERK及ZAG与TGFβ之间是否存在相互结合。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之间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TGFβ,ERK及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AAV-AZGP1和AAV-GFP海马立体定位注射后,绿色荧光结果显示海马CA3区有GFP阳性表达。RT-qPCR及免疫印迹及结果显示,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AZGP1过表达组AZGP1 m RNA及ZAG蛋白在病毒注射后第3周和第9周显着增加(P<0.05);2.Co-IP结果显示ZAG可以与p-ERK及TGFβ结合;3.过表达AZGP1可以降低PTZ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的癫痫发作评分,延长PTZ点燃的潜伏期,并缓解癫痫样放电的程度;4.过表达AZGP1可以减轻PTZ癫痫模型大鼠的脑组织中TNFα,IL-6,TGFβ水平的升高,并降低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ZAG可能通过与TGFβ及p ERK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癫痫发生。ZAG可能通过抑制TGFβ介导的ERK磷酸化以及TNFα和IL-6介导的神经炎症从而抑制癫痫发作。ZAG可能是治疗癫痫的潜在新靶点。(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袁靳闲,刘熙,欧书,许韬,陈阳美[7](2018)在《棘突形态及功能重塑在癫痫形成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癫痫形成过程中棘突形态、功能变化以及棘突重塑在癫痫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癫痫组及对照组,建立锂-匹罗卡品慢性癫痫模型,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棘突形态变化,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PSD95及SYP表达变化。(2)选择SD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建立无镁癫痫模型。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神经元棘突数量变化情况统计两者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癫痫模型组大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棘突平均密度增加,但正常功能棘突数量减少,PSD95及SYP表达增加(P<0.01)(2)癫痫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P<0.01),且与神经元棘突密度变化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癫痫形成过程中突触重塑活跃。但形态及功能异常,为癫痫形成提供基础,可作为棘突重塑的重要标志。(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丁宏岩,YANAN,XIE,LINXIN,LI[8](2018)在《“最爱发癫痫”的脑血管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痫性发作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1"最爱发癫痫"的脑血管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年发病率约为13.2/100万,好发于年轻人。CVST是一种最易发癫痫的脑血管病,在疾病早期,痫性发作是除头痛以外排在第二位的临床症状。超过1/3的患者在早期病程中有至少一次的痫性发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脑血管病。即使(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于晓曼,丁平,张绍辉,张军臣,张继武[9](2017)在《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颅骨成形术后癫痫形成中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激素甲基泼尼松龙(MPS)和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对颅骨成形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并观察血液和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探讨炎性介质在癫痫形成中的作用,寻找预防颅骨成形术后癫痫发作的新靶点。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2012年10月-2016年3月接受颅骨成形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LEV预防性应用组80例、MPS预防性应用组40例及对照组100例。术后48周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情况。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2周取血液及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MGB1、IL-6、IL-1β的含量。结果:术后48周内共有25例(11.4%)颅骨成形术后患者发生癫痫发作。有癫痫发作患者于术前、术后血液中IL-6、HMGB1、IL-1β含量均高于无癫痫发作患者,术前、术后脑脊液中IL-6水平均高于无发作患者;LEV组和MPS组血液中IL-6术后水平与术前水平的差值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颅骨成形术后癫痫发生率较高。IL-6与颅骨成形术后癫痫发作相关,可以作为颅骨成形术后癫痫防治的靶点。(本文来源于《感染、炎症、修复》期刊2017年04期)
邱文娟,徐向平[10](2017)在《Wnt7a在红藻氨酸致痫大鼠颞叶癫痫形成过程中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Wnt7a mRNA和蛋白在红藻氨酸(KA)致痫大鼠颞叶癫痫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变化过程,明确Wnt7a是否参与颞叶癫痫海马神经发生。方法利用生后30天的雄性SD大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室提供),经皮下注射KA制成颞叶癫痫动物模型后,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A后不同时期(急性期、自发性反复癫痫形成初期和慢性癫痫稳定形成期)实验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每组动物各六只)大鼠海马组织中Wnt7a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KA致痫后在颞叶癫痫形成过程中,各时期KA组动物海马组织Wnt7a mRNA的表达同相应时期NS组相比,在急性期显着下降(NS组:1.000±0.000,KA组:0.304±0.113,P<0.001),在自发性反复癫痫形成初期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组:1.000±0.000,KA组:3.369±1.455,P=0.010),在慢性癫痫稳定形成期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组:1.000±0.000,KA组:5.845±3.524,P=0.020)。KA组各时期的动物海马组织Wnt7a mRNA的表达相比较,癫痫形成初期及慢性期均较急性期显着增高(P<0.05),慢性期较癫痫形成初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Wnt7a蛋白的表达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nt7a可能调控KA点燃颞叶癫痫大鼠的海马神经发生,参与颞叶癫痫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生育健康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癫痫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部分VEGF及其受体在未成熟脑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目的:探讨未成熟脑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后的癫痫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在大鼠海马区表达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选用144只20日龄健康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C模型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SC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天、3天、7天、14天、28天及56天处死大鼠。采用Q-PCR、Western-blot、ELISA等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不同时点大鼠海马区VEGF及VEGFR2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观察VEGF及VEGFR2在海马区的定位分布。结果:(1)Q-PCR结果显示,未成熟脑SC后海马区VEGF与VEGFR2 mRNA的表达呈一致性变化。海马区VEGF mRNA的表达在SC后急性期各时间点上均高于正常对照组,SC后第1天即达到高峰并且持续高表达,且SC后1天、3天VEGF mRNA显着增加(P<0.05);在SC后7天开始降低,SC后14天表达最低,而SC后28天又有复升的趋势。海马区VEGFR2 mRNA表达在SC后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升高,尤其是SC后3d和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后7天达到高峰;SC后潜伏期至慢性期过程中呈现逐渐降低趋势,SC后14天表达最低,SC后28天VEGFR2又有复升趋势。(2)Western-blot及ELISA结果显示,未成熟脑SC后海马区VEGF蛋白表达量从SC后1天起逐渐增高,7天达到高峰,且SC后1d、3d及7d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多(P<0.05)。VEGFR2蛋白在未成熟脑SC后表达升高,SC后3天达到高峰,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多(P<0.01);而后逐渐降低,SC后14天最低;在SC后28天至56天又有复升趋势。Q-PCR、Western-blot、ELISA的结果表明,SC后海马区VEGF及VEGFR2 mRNA与蛋白具有一致的表达趋势。(3)免疫荧光显示,在正常情况下VEGF和VEGFR2主要表达于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门区,SC后在齿状回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甚至齿状回分子层(molecular layer of DG,MoDG)以及CA1和CA3锥体细胞层均有表达。结论:在未成熟脑SC后不同时期海马区VEGF及VEGFR2表达具有波动性,呈现急性期上调、潜伏期逐渐下降而慢性期又有复升趋势,推测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尤其是可能参与调节SC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对海马区锥体神经元在SC后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部分VEGF对未成熟脑惊厥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目的:探讨VEGF对未成熟脑惊厥性脑损伤后急性期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20日龄的雄性SD大鼠在SC诱发前通过侧脑室注射PBS(SP)、不同剂量的VEGF(SV2:20ng/只;SV4:40ng/只;SV6:60ng/只)以及VEGFR2抑制剂SU5416(SU),从而调控VEGF的表达。侧脑室注射后12h,采用Licl-pilo建立SC模型。于SC后2h开始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 2-deoxyuridine,Brd U),每隔8h一次,注射6次,最后一次注射完毕后24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海马DG区Ki67、Brd U/Dcx阳性的细胞数变化,确定SC后急性期VEGF对NSCs的增殖作用;通过尼氏染色观察SC后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观察VEGF是否可以抑制惊厥性脑损伤引起的海马神经元丢失。结果:(1)正常未成熟脑海SGZ区可见少量Ki67、Brdu/Dcx阳性细胞的表达。SC组Ki67、Brdu/Dcx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SC与SP组的Brdu/Dcx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明显,分布区域亦相似。与SP组相比,不同剂量VEGF预处理干预组海马区Ki67和Brdu/Dcx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分布区域较SP组更广,不仅仅局限在SGZ,在Mo DG区、齿状回多形层(Polymorphic layer of DG,Po DG)也有分布。SU5416干预组与SP组相比,Ki67、Brdu/Dcx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2)尼氏染色可见SC后海马结构严重破坏,CA1和CA3神经元丢失明显,尼氏小体明显减少,存在散在的核溶解。促进VEGF表达,SC后海马区结构损伤减轻,CA1和CA3区神经元丢失减少,排列紧密,细胞形态正常,细胞核和尼氏小体清晰可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抑制VEGF表达后,SC后海马结构破坏严重,与SC组海马结构形态相似。结论:VEGF可促进未成熟脑SC急性期海马NSCs增殖,减少SC所致的海马CA1区和CA3区神经元丢失,改善未成熟脑SC后海马的病理损伤,对神经元有直接的保护作用。第叁部分SC后不同时期调控VEGF对未成熟脑内神经再生及血管再生的影响目的:观察VEGF在未成熟脑SC后癫痫形成过程中对神经再生和微血管再生的作用,探索SC后不同时期调控VEGF的表达,对海马NSCs和微血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选择20日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模型组,采用Licl-pilo建立SC模型,于SC后7d、14d、28d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Dcx和CD31蛋白,分析神经再生与血管再生在SC后变化。采用免疫双标CD31/PSA-NACM检测新生血管与NSCs的空间关系。第二部分:选择18日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C后急性期VEGF干预组(SV0)、SC后急性期SU5416干预组(SU0)、SC后潜伏期VEGF干预组(SV5)及SC后潜伏期SU5416干预组(SU5)。于生后18d,侧脑室埋管,在生后21d以Liclpilo方法诱导SC,造模成功后,分别从SC后2h或者5d连续3d通过侧脑室导管以0.5ul/min速度持续给予VEGF 40ng/d或SU5416 5m M/d。在SC后7d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Dcx表达,SC后28d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CD31。并于持续给药后Western-blot检测VEGF下游VEGFR2、AKT、P-akt、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区Dcx阳性细胞几乎全部分布于海马SGZ区,在未成熟脑发育过程中,Dcx荧光强度表现出随着年龄逐渐降低的趋势。SC组Dcx的荧光强度各时间点与其对照组相比均增高,且SC后7天Dcx荧光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后7天Dcx阳性细胞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granular cell layer,GCL)有分布,并表现出穿越GCL向Po DG迁移的趋势。(2)急性期促进VEGF表达可以增加Dcx的表达(P<0.01),分布部位仍主要是SGZ区及GCL区。潜伏期促进VEGF表达,并没有显着增加海马区Dcx的表达,然而Dcx阳性细胞的分布却不仅局限于SGZ区或者GCL区,在Po DG或者Mo DG均散在分布较多Dcx阳性细胞。在急性期或者潜伏期抑制VEGF的表达,将明显减少SC后海马区Dcx的表达(P<0.01),分布部位主要是SGZ区。(3)正常对照组海马区CD31表达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明显,SC后海马DG区的CD31的表达从SC后7天到28天逐渐增多,与正常同龄对照组相比,SC组各时间点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1)。(4)SC后急性期促进或者抑制VEGF表达,海马区CD3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较SC组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SC后潜伏期促进VEGF表达,可以明显促进SC后慢性期海马区CD31表达和增加微血管密度(P<0.01);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以显着减少SC慢性期海马区CD31表达(P<0.01)。(5)SC后海马DG区CD31/PSA-NACM伴行。(6)SC促进VEGFR2下游P-akt、P-erk的表达。SC后急性期和潜伏期促进VEGF表达,均能一定程度增加海马区VEGFR2蛋白、VEGFR2下游的P-akt蛋白以及P-erk蛋白的表达;SC急性期抑制VEGF表达,将减少VEGFR2(P<0.01)蛋白、P-erk蛋白(P<0.01)的表达;SC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将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1)和P-akt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C后海马神经再生与微血管再生密切相关,海马DG区NSCs沿着新生血管做链式迁移;在SC后不同时期干预VEGF信号通路,对海马区神经再生和血管再生影响不同;在SC后神经再生与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EKR和AKT信号通路共同调节。第四部分时相性调控VEGF表达对未成熟脑SC后癫痫发作及惊厥易感性的影响目的:观察未成熟脑SC后不同时期干预VEGF对癫痫发作、惊厥易感性影响,探讨其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治疗时机。方法:选择18日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SC)、SC后急性期VEGF干预组(SV0)、SC后急性期SU5416干预组(SU0)、SC后潜伏期VEGF干预组(SV5)及SC后潜伏期SU5416干预组(SU5)。建模和干预方法同第叁部分。采用体视学检测SC后慢性期海马体积的变化,电镜检测SC后慢性期海马内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形态学的变化。脑电图记录在SC后10天开始,每天记录2小时,连续记录14天,观察大鼠自发性痫性发作特征。并在SC后慢性期结合在体惊厥再燃实验和体外无镁诱导脑片自发放电模型,检测惊厥易感性的变化。结果:(1)SC后癫痫形成伴随着海马的体积变小、突触超微结构破坏、海马形态结构改变等病理损伤;而在SC后急性期促进VEGF的表达,可以减少SC后慢性期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尼式小体的缺失;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以有效减轻SC后慢性期海马体积的缩小(P<0.01)、减短SC后突触前膜活性带长度的增加(P<0.05)、减轻SC后突触间隙宽度的增大(P<0.05),减轻SC后海马结构的病理损伤。(2)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以有效减轻SRS期痫性放电的严重程度,与SC组相比,SU5组发作频率下降(p<0.05),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1),发作次数减少(p<0.05)。(3)SC后潜伏期抑制VEGF表达,可延长大鼠惊厥潜伏期(P<0.01)和脑片放电潜伏期(P<0.05),降低惊厥易感性。结论:SC后潜伏期是影响癫痫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急性期促进VEGF的表达,潜伏期抑制VEGF的表达可以改善海马病理损伤,阻碍癫痫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癫痫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翁汉育,袁燕玲,邓咏冰,马荣,李润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癫痫发作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2].韩慰.时相性调控VEGF对未成熟脑惊厥持续状态后癫痫形成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9
[3].张晶,翟中文.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血管形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8
[4].林文凯,汪仪,陈忠.黑质-丘脑束旁核抑制性神经环路在颞叶癫痫形成中的作用[C].2018年药理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暨浙江省药理学会浙江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8
[5].吴雅丽,孟然,徐耀铭,李娜,吉康祥.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6].刘瑛.锌-α2-糖蛋白在癫痫形成分子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
[7].袁靳闲,刘熙,欧书,许韬,陈阳美.棘突形态及功能重塑在癫痫形成中的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8
[8].丁宏岩,YANAN,XIE,LINXIN,LI.“最爱发癫痫”的脑血管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痫性发作的特点[J].中国卒中杂志.2018
[9].于晓曼,丁平,张绍辉,张军臣,张继武.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颅骨成形术后癫痫形成中作用的研究[J].感染、炎症、修复.2017
[10].邱文娟,徐向平.Wnt7a在红藻氨酸致痫大鼠颞叶癫痫形成过程中的变化[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
标签: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癫痫; 急性症状性癫痫;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