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荞麦面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麸质,荞麦面包,改良
荞麦面包论文文献综述
马洁,马蕾,于笛笛,陈曦,Fujita,Kaori[1](2019)在《荞麦无麸质面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荞麦无麸质面包配方、工艺及品质改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荞麦粉作为优质无麸质原料,常与其他谷物粉或淀粉复配制作面包,添加量主要为10%~50%,多采用温水和面,发酵时间短;添加纤维或多糖可通过模拟面筋蛋白黏弹性和控制水分子移动来增加面团黏度、提高荞麦面团发酵性能和持气性,降低面包硬度,增加面包体积;酸面团发酵技术可降低荞麦面团和面包的pH,增加面包体积,延缓面包老化;酶处理技术可帮助形成蛋白质网络,增加荞麦面包咀嚼性;添加蛋白质可强化荞麦面团网络结构,增加面包体积;营养学评价显示添加荞麦粉可提高无麸质面包抗氧化能力和矿物质含量。但荞麦无麸质面包依然存在面团持气性差、操作性不佳,面包体积小、硬化快等问题。未来研究应关注原料预处理、多种酶或胶体协作、老化改善及产品免疫学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马洁[2](2019)在《添加苦荞麦粉对米粉面团流变学及面包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约有1%~2%的人口对麸质过敏,目前唯一的方法是患者终身采用无麸质饮食。大米和苦荞麦营养成分丰富且能弥补无麸质饮食营养缺陷,可满足麸质过敏和乳糜泻患者对食品安全性和营养性的需求。本研究选择盐丰47大米粉(以下简称盐丰)、辽粳294大米粉(以下简称辽粳)和秋田小町大米粉(以下简称秋田)为原料,将其分别与苦荞麦粉配制成大米粉/苦荞麦混粉,研究不同品种大米粉和苦荞麦粉比例对混粉面团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苦荞麦粉结合水能力弱,但持水性和水溶性高于叁种大米粉;盐丰持水性低,但吸水性和膨润力高;辽粳结合水能力弱,但吸水性和膨润力较强;秋田持水性和结合水能力强,但吸水性和膨润力弱;添加苦荞麦粉对米粉的水溶性和吸油性无显着性影响;盐丰和辽粳热糊稳定性高,加入苦荞麦粉影响辽粳糊化稳定性,不影响盐丰/苦荞麦混粉和辽粳/苦荞麦混粉回生,但会促进秋田回生。此外,混粉吸水性降低,糊化稳定提高,更易形成黏性糊状物,但冷却后回生程度升高,说明添加苦荞麦粉可用于改善加工过程中大米粉凝胶的稳定性。加入苦荞麦粉降低米粉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提高面团黏度,但不影响辽粳面团蛋白质弱化。盐丰/苦荞麦混粉和辽粳/苦荞麦混粉淀粉凝胶受苦荞麦粉添加量影响,加入一定量苦荞麦粉可抑制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淀粉回生,但添加量过高会促进盐丰和辽粳回生;加入苦荞麦粉可抑制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剪切稀化,稳定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结构,而苦荞麦粉添加量对盐丰面团剪切稀化、面团硬度和面团结构有明显影响;秋田面团和秋田/苦荞麦混粉面团的G'和G"较高,加入苦荞麦粉会降低米粉面团的G'和G"。说明大米粉吸水性和凝胶化能力强,加入苦荞麦粉可调节混粉面团吸水率和盐丰面团黏性,提高米粉面团黏合力和凝聚力,改变米粉面团中蛋白质的分散状态,增强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的耐揉性和黏性,稳定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结构,但会减弱盐丰面团耐揉性。以辽粳为原料可制得高比容、高弹性和低硬度的纯米粉面包,而加入苦荞麦粉后,辽粳/苦荞麦混粉面包比容减小、弹性降低、硬度增加;与辽粳/苦荞麦混粉面包相比,添加一定量苦荞麦粉可提高盐丰/苦荞麦混粉面包和秋田/苦荞麦混粉面包比容和弹性,降低面包硬度。说明大米粉品种和苦荞麦粉添加量显着影响米粉面团特性和面包品质,辽粳适宜制作无麸质纯米粉面包,而盐丰适宜与一定量苦荞麦粉混配制作面包,可提高面包比容和弹性,降低焙烤损失,调节面包硬度。(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庄靓,张宾乐,马子琳,武盟,陈佳芳[3](2019)在《产乳化活性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荞麦酸面团、面包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不同来源的原料中分离得到18株具有产胞外多糖(EPS)能力的乳酸菌,通过对比发酵液及乳酸菌荞麦酸面团的乳化活性,获得一株产EPS且乳化活性较高的乳酸菌,并应用于荞麦酸面团的制作。采用动态流变测定、激光共聚焦观察、质构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对荞麦酸面团面包烘焙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产乳化性多糖的乳酸菌YC′-22经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strain HBUAS54017),且同源性为100%,EPS产量为1.63 g/L。通过添加乳酸菌荞麦酸面团,使面包面团的面筋网络结构得到强化。相比空白面包(CB),添加1.0%阿拉伯胶的荞麦面包(AGB)、荞麦酸面团面包(SDB)的比容分别增加了12.42%和14.08%,硬度分别降低了13.90%和22.87%;其中SDB面包整体可接受度最高,改善效果最明显。因此,产乳化性多糖的乳酸菌发酵的荞麦酸面团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面包功能配料。(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田海娟,朱珠,高筠鹏,王洪娇[4](2018)在《荞麦粉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加入荞麦粉的面包粉进行布拉班德粉质试验,并对制作的面包进行感官鉴评和保水性老化度测试的研究,结果表明,面包粉中加入10%荞麦粉,在不影响面团特性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具有良好保藏品质和独特风味的荞麦粉面包。(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8年12期)
陈佳芳,汤晓娟,蒋慧,吴玉新,张思佳[5](2018)在《不同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发酵荞麦酸面团对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研究食窦魏斯氏菌(T5)和融合魏斯氏菌(J28)发酵对荞麦酸面团糖代谢、面包面团面筋网络结构以及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T5和菌株J28产生的胞外多糖均为高分子葡聚糖;J28发酵荞麦酸面团产糖能力显着高于T5:J28+组(11.87 g/kg)>T5+组(9.36 g/kg),但J28发酵产生乙酸水平明显低于T5;与添加30%的不产胞外多糖酸面团面包相比,T5和J28产生的胞外多糖都能改善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和面包比容以及柔软度,但T5产生的胞外多糖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与空白组面包相比,J28+组面包烘焙品质最佳,并且更受消费者的喜欢。(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高嘉星[6](2017)在《荞麦粉—小麦粉混粉面团形成机制及荞麦面包焙烤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荞麦是一种富淀粉、不饱和脂肪含量高、高蛋白的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荞麦粉不具有面筋结构,不易形成面团。本文以荞麦粉、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面包,优化工艺配方,通过电子鼻结合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归类和定量定性分析,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技术比较研究荞麦、小麦及其混粉的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分子结构,研究混粉面团内蛋白质和淀粉的作用,从分子特性差异角度初步探索荞麦面团的质地形成机理,为揭示荞麦面食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以荞麦粉,小麦粉,混粉(30%荞麦粉+70%荞麦粉)为原料,采用Osbrone法分离组分蛋白质得到:小麦粉含4种蛋白质,而荞麦粉主要有3种蛋白质,即荞麦粉缺乏组成面筋蛋白的醇溶蛋白,且荞麦粉中谷蛋白含量低于小麦粉,清蛋白含量最高,不利于面团形成;小麦粉中含硫氨基酸含量远大于荞麦粉,荞麦蛋白中含硫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且荞麦粉中谷蛋白二硫键和巯基含量远远低于小麦谷蛋白,这不利于荞麦形成面团。在粉体状态下,除了荞麦谷蛋白含有部分α-螺旋,混粉球蛋白含有部分α-螺旋和无规卷曲,其他蛋白质组分均是由β-折迭和β-转角组成,蛋白质结构较完整。通过DSC得到,混粉各个蛋白组分的吸热峰均远远大于荞麦粉和小麦粉,不利于面团形成。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小麦醇溶蛋白胶着性强,而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较散,荞麦的四种组分蛋白均成片状,胶黏性较差。荞麦粉各组分蛋白结晶度均高于小麦粉,混粉介于二者之间。混合后样品营养价值提高,必需氨基酸评分及化学评分均高于小麦粉。通过以上组分蛋白质指标的检测初步阐述了荞麦面团形成机制。(2)小麦淀粉由大小两种淀粉颗粒组成,荞麦淀粉呈多角型,且颗粒较小;所有淀粉及原粉都属于A型衍射图谱,荞麦淀粉的结晶度大于小麦淀粉,荞麦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降落值、最终黏度、回升值均大于小麦淀粉,且糊化温度和热焓值较高,荞麦淀粉糊的透明度始终小于小麦淀粉;荞麦淀粉的溶解度小于小麦淀粉;与荞麦淀粉和小麦淀粉相比,混配淀粉致密度最差、结晶度最高、晶体崩解所需的能量最大;混配淀粉比单一淀粉更难糊化,热焓值更高;混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在温度较高时升高的最缓慢。(3)以荞麦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按荞麦粉-高筋小麦面粉混合粉100g计,荞麦粉与高筋小麦粉的配比为30:70,食用盐1%,酵母1.5%,乳粉2%,食用调和油6%,白砂糖5%,加水量65%为基础配方。荞麦面包复合改良剂优化配方为:谷氨酰胺转氨酶0.03%,葡萄糖氧化酶15ppm,玉米醇溶蛋白0.5%,谷朊粉4%,按配方优化方案所制作的荞麦面包硬度为1279.06g,面包体积为868.8mL,感官评分较高,为86.77分,比荞麦面包提高28.27分。(4)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和电子鼻对叁种(纯荞麦、纯小麦、30%荞麦+70%小麦)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从叁种面包中检测出54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壬醇、3-甲硫基-1-丙醇、烯烃类物质及部分酸酯类物质均属于荞麦具有的特殊风味物质独有的成分。根据电子鼻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叁种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采用电子鼻技术可以显着区分叁种面包的风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张思佳[7](2015)在《酸面团乳酸菌发酵荞麦面包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应用地域特色传统酸面团中筛选得到的五株典型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P)、短乳杆菌(LB)、旧金山乳杆菌(LS)、发酵乳杆菌(LF)和戊糖片球菌(PP)发酵荞麦面团,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荞麦酸面团理化性质、营养特性以及流变发酵特性的影响,选择优势菌株制作荞麦酸面包;同时,探讨了木聚糖酶(XY)、转谷氨酰胺酶(TG)和脂肪酶(LI)叁种酶制剂与酸面团技术相结合对荞麦酸面包老化特性影响。乳酸菌在荞麦基质中生长状况良好,在发酵前10 h乳酸菌生长代谢较快,产生大量乳酸和乙酸等有机酸,导致酸面团p H值迅速下降至4左右,随后p H随发酵时间的延长维持稳定,而总酸度TTA则不断升高。乳酸菌发酵后荞麦面团的营养特性显着提高,但是不同乳酸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用HPLC分析面团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现LP发酵的荞麦酸面团中总氨基酸含量比未发酵面团提高了70.77%,增加显着;而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E/T则是LF发酵的酸面团最高,为38.31%。乳酸菌发酵还能够提高荞麦面团的抗氧化活性,面团的总黄酮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LP发酵的酸面团抗氧化能力最强,总黄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始终高于其他组。与未发酵组相比,总酚含量、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1.27%、18.28%和3.05倍。乳酸菌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能够改善酸化对面包面团带来的不利影响,LF发酵产生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因此面包面团的最大膨胀高度Hm、CO2泄漏时间Tx和持气率R更接近未发酵荞麦面团。以酸面包的比容和面包芯硬度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确定LP和LF两株优势菌株发酵的荞麦酸面团的发酵时间和添加量分别为9.27 h,20.99%和9.41 h,18.29%,此条件下面包的比容和硬度分别为4.33 m L/g,471.31 g和5.07 m L/g,369.25 g。为便于研究两种乳酸菌发酵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选择发酵时间10 h,添加量20%的荞麦酸面团制作酸面包。研究了LP和LF发酵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F发酵改善了添加荞麦面团带来的比容、质构和风味方面的消极影响,制作得到的荞麦酸面包各方面都接近小麦面包。两种乳酸菌荞麦酸面包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更丰富,面包香气浓郁。乳酸菌发酵还能够显着改善焙烤所引起的抗氧化物活性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发酵后的荞麦酸面包抗氧化性显着高于未发酵面包。叁种酶制剂均有延缓面包老化的作用,当XY、TG和LI的添加量分别为2 mg/100g、0.75 g/100g和7.5 mg/100g,荞麦酸面包的比容显着提高,面包芯硬度明显下降。在储藏期间,所有面包的面包芯硬度均增加,老化焓值增大,乳酸菌发酵延缓了面包的老化速率,而酶制剂与乳酸菌相结合的效果更为显着,极大的改善了面包的老化。(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06-01)
张思佳,张薇,苏晓琴,OJOBI,Omedi-jacob,徐岩[8](2015)在《乳杆菌发酵对荞麦面包抗氧化及烘焙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发酵荞麦面团制作酸面团面包,研究乳酸菌发酵使面包面团抗氧化和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降低了荞麦面团的p H,令其总酸度值增加。乳酸菌发酵使荞麦酸面团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荞麦面团总酚含量提高21.3%、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未发酵荞麦面团的3倍和1.2倍。乳酸菌的引入还能够改善热加工对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烘焙后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面包的总酚含量仅减少48.5%和51.6%,而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仅降低了41.2%、54.8%和69.0%、68.4%。乳酸菌发酵能够显着改善面包的质构,添加发酵乳杆菌后荞麦面包硬度减少了25.5%,其感官评分高于未发酵荞麦面包。(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5年19期)
唐宇,钟志惠,孙俊秀,贾洪锋,冯贤贤[9](2013)在《金荞麦清蛋糕和土司面包的开发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荞麦粉与小麦面粉按不同的配比研制出组织松软,色泽和口感均优良的营养保健型清蛋糕和土司面包。采用正交试验对金荞麦清蛋糕和土司面包制作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荞麦清蛋糕最佳配方为小麦面粉120 g,金荞麦粉30 g,鸡蛋360 g,糖120 g。金荞麦土司面包最佳配方为小麦面粉900 g,金荞麦粉100 g,水600 g,糖100 g。(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3年14期)
刘彦[10](2013)在《高抗氧化荞麦面包面团发酵流变与烘焙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不同醒发、烘焙条件对荞麦面包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亲水胶体阿拉伯胶(AG)、瓜尔豆胶(GG)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荞麦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发酵流变学特性、荞麦面包烘焙学特性及储藏中面包老化特性的影响;酶制剂-淀粉酶、转谷氨酰胺酶以及戊聚糖酶对含有亲水胶体的荞麦面包的进一步改良作用。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总酚含量测定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和ABTS法研究小麦粉、荞麦粉及荞麦面包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以及小麦粉、荞麦粉及不同面包的抗氧化能力;以烘焙特性为指标优化烘焙工艺条件,在特定加工方式下引入亲水胶体对荞麦面包进行改良。过高的温度以及过长的醒发时间对芦丁、槲皮素的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的破坏作用较大。综合HPLC结果、抗氧化能力及面包品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较好的加工条件:醒发90min,烘焙温度为上火170°C、下火210°C,时间为22min。运用Mixolab(酶流变分析仪)、动态流变仪、F3流变发酵仪(rheofermentometer)、扫描电镜(SEM)、质构仪(TA)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不同面团的热机械学特性、动态流变学特性、发酵流变学特性、面团的微观特性、面包的全质构以及储存中面包的老化特性,研究不同亲水胶体对荞麦面团中蛋白质和淀粉的作用。研究发现荞麦粉的添加使得面团的吸水率由60.7%降低到53.0%、稳定时间降低、蛋白质弱化度增加、回值C5-C4增加。添加亲水胶体后面团品质得到改善,蛋白质弱化程度降低,回值C5-C4有很大降低,对面包的老化起到抑制作用;tan值降低,面团聚合度增加;荞麦面团的面团最大膨胀高度Hm、持气能力R值及稳定时间(Tx)在含有1.5%的CMC时分别增加了22.2mm、5.4%及12.5min;面团的面筋网络结构增强。亲水胶体的添加使荞麦面包的比容增加,当CMC添加1.5%时面包的比容由4.20mL/g增加到4.78mL/g,面包硬度降低为370.538g;面包芯气孔的平均面积(AS)、气孔表面分率(AF)、气孔稠密度(CD)得到提高。面包的老化速率减慢,总体可接受度增加到7.0。使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叁种亲水胶体对荞麦面包的交互作用,发现AG和CMC以及AG和GG有协同作用,比单独添加时改善程度增加。亲水胶体的添加不会影响面包抗氧化能力的保留。引入叁种酶制剂对含有AG和CMC的荞麦面包做进一步的改良,结果表明叁种酶表现出协同作用,最佳添加量为-淀粉酶15.30mg/kg、转谷氨酰胺酶0.27%、戊聚糖酶23.39mg/kg,此时比容为5.22mL/g,硬度为227g。添加最优亲水胶体及酶制剂组合后储存中面包的硬度增加减慢,支链淀粉回生焓降低,面包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老化得到进一步抑制,支链淀粉回生焓由2.2240J/g降低为1.8954J/g,酶制剂的添加不会影响面包抗氧化能力的保留。(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3-06-01)
荞麦面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世界上约有1%~2%的人口对麸质过敏,目前唯一的方法是患者终身采用无麸质饮食。大米和苦荞麦营养成分丰富且能弥补无麸质饮食营养缺陷,可满足麸质过敏和乳糜泻患者对食品安全性和营养性的需求。本研究选择盐丰47大米粉(以下简称盐丰)、辽粳294大米粉(以下简称辽粳)和秋田小町大米粉(以下简称秋田)为原料,将其分别与苦荞麦粉配制成大米粉/苦荞麦混粉,研究不同品种大米粉和苦荞麦粉比例对混粉面团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苦荞麦粉结合水能力弱,但持水性和水溶性高于叁种大米粉;盐丰持水性低,但吸水性和膨润力高;辽粳结合水能力弱,但吸水性和膨润力较强;秋田持水性和结合水能力强,但吸水性和膨润力弱;添加苦荞麦粉对米粉的水溶性和吸油性无显着性影响;盐丰和辽粳热糊稳定性高,加入苦荞麦粉影响辽粳糊化稳定性,不影响盐丰/苦荞麦混粉和辽粳/苦荞麦混粉回生,但会促进秋田回生。此外,混粉吸水性降低,糊化稳定提高,更易形成黏性糊状物,但冷却后回生程度升高,说明添加苦荞麦粉可用于改善加工过程中大米粉凝胶的稳定性。加入苦荞麦粉降低米粉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提高面团黏度,但不影响辽粳面团蛋白质弱化。盐丰/苦荞麦混粉和辽粳/苦荞麦混粉淀粉凝胶受苦荞麦粉添加量影响,加入一定量苦荞麦粉可抑制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淀粉回生,但添加量过高会促进盐丰和辽粳回生;加入苦荞麦粉可抑制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剪切稀化,稳定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结构,而苦荞麦粉添加量对盐丰面团剪切稀化、面团硬度和面团结构有明显影响;秋田面团和秋田/苦荞麦混粉面团的G'和G"较高,加入苦荞麦粉会降低米粉面团的G'和G"。说明大米粉吸水性和凝胶化能力强,加入苦荞麦粉可调节混粉面团吸水率和盐丰面团黏性,提高米粉面团黏合力和凝聚力,改变米粉面团中蛋白质的分散状态,增强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的耐揉性和黏性,稳定辽粳面团和秋田面团结构,但会减弱盐丰面团耐揉性。以辽粳为原料可制得高比容、高弹性和低硬度的纯米粉面包,而加入苦荞麦粉后,辽粳/苦荞麦混粉面包比容减小、弹性降低、硬度增加;与辽粳/苦荞麦混粉面包相比,添加一定量苦荞麦粉可提高盐丰/苦荞麦混粉面包和秋田/苦荞麦混粉面包比容和弹性,降低面包硬度。说明大米粉品种和苦荞麦粉添加量显着影响米粉面团特性和面包品质,辽粳适宜制作无麸质纯米粉面包,而盐丰适宜与一定量苦荞麦粉混配制作面包,可提高面包比容和弹性,降低焙烤损失,调节面包硬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荞麦面包论文参考文献
[1].马洁,马蕾,于笛笛,陈曦,Fujita,Kaori.荞麦无麸质面包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19
[2].马洁.添加苦荞麦粉对米粉面团流变学及面包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庄靓,张宾乐,马子琳,武盟,陈佳芳.产乳化活性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荞麦酸面团、面包的特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
[4].田海娟,朱珠,高筠鹏,王洪娇.荞麦粉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J].粮食与油脂.2018
[5].陈佳芳,汤晓娟,蒋慧,吴玉新,张思佳.不同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发酵荞麦酸面团对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8
[6].高嘉星.荞麦粉—小麦粉混粉面团形成机制及荞麦面包焙烤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7].张思佳.酸面团乳酸菌发酵荞麦面包品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
[8].张思佳,张薇,苏晓琴,OJOBI,Omedi-jacob,徐岩.乳杆菌发酵对荞麦面包抗氧化及烘焙特性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5
[9].唐宇,钟志惠,孙俊秀,贾洪锋,冯贤贤.金荞麦清蛋糕和土司面包的开发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
[10].刘彦.高抗氧化荞麦面包面团发酵流变与烘焙学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