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论文和设计-吴舒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所述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包括固定箱、固定机构、吸热机构、散热机构、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吸热机构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板、筒体和凸块,所述吸热机构的侧壁套装且转动连接所述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吸热机构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搅拌板,且所述搅拌板与所述固定箱内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使冷却液运动,加快散热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箱(4);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4);吸热机构(1),所述吸热机构(1)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2)和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侧壁;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转动连接所述吸热机构(1)的内部;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板(61)、筒体(62)和凸块(63),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套装且转动连接所述筒体(62),所述筒体(6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所述筒体(62)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63),所述凸块(63)与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62)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搅拌板(61),且所述搅拌板(61)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安装于所述筒体(62)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7)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箱(4);

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4);

吸热机构(1),所述吸热机构(1)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2)和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

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侧壁;

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转动连接所述吸热机构(1)的内部;

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板(61)、筒体(62)和凸块(63),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套装且转动连接所述筒体(62),所述筒体(6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所述筒体(62)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63),所述凸块(63)与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62)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搅拌板(61),且所述搅拌板(61)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

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安装于所述筒体(62)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7)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板(21)和安装板(22),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4),且所述固定板(21)的侧壁对称安装截面积为“L”形的所述安装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片(31)和凹槽(32),所述固定板(21)的侧壁设有所述凹槽(32),所述凹槽(32)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散热片(31),且所述散热片(31)抵触所述固定箱(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机构(1)包括进水管(11)、储存筒(12)和排水管(13),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安装所述储存筒(12),所述储存筒(12)的顶端安装所述进水管(11),且所述进水管(11)贯穿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固定箱(4);所述储存筒(12)的底端侧壁安装所述排水管(13),且所述排水管(13)贯穿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固定箱(4),且所述进水管(11)和所述排水管(13)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扇叶(51)和转轴(52),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2),所述转轴(52)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扇叶(51),且所述储存筒(12)内部的所述进水管(11)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2)的一端安装筒体(62),且所述筒体(62)套装在所述储存筒(12)的侧壁,且所述筒体(62)与所述储存筒(1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弹簧(71)、固定架(72)、滚珠(73)和连接杆(74),所述筒体(62)的一端安装所述连接杆(74),所述连接杆(74)的内部安装所述弹簧(71);所述连接杆(74)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72),所述固定架(72)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71);所述固定架(7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滚珠(73),且所述滚珠(73)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无油空气压缩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在使用散热器对无油空气压缩机进行散热时,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不运动,导致的热量在冷却液内部分布不均,从而降低了冷却液的散热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冷却液运动,加快散热效率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包括:固定箱、固定机构、吸热机构、散热机构、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所述吸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散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吸热机构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板、筒体和凸块,所述吸热机构的侧壁套装且转动连接所述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吸热机构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搅拌板,且所述搅拌板与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且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对称安装截面积为“L”形的所述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片和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抵触所述固定箱。

优选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储存筒和排水管,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所述储存筒,所述储存筒的顶端安装所述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箱;所述储存筒的底端侧壁安装所述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箱,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扇叶和转轴,所述储存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扇叶,且所述储存筒内部的所述进水管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所述筒体,且所述筒体套装在所述储存筒的侧壁,且所述筒体与所述储存筒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弹簧、固定架、滚珠和连接杆,所述筒体的一端安装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安装所述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滚珠,且所述滚珠与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在使用本装置时,制冷液保存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冷水进入所述吸热机构的内部,冷水在所述吸热机构的内部向下倾斜运动,冷水与所述吸热机构内部的所述驱动机构接触,推动所述驱动机构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筒体在所述吸热机构的侧壁转动,所述筒体带动所述搅拌板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使所述搅拌板带动制冷液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运动,使制冷液与所述固定箱内部充分接触,制冷液将无油空压机内部的热量快速吸收,且制冷液运动,吸热的制冷液与所述吸热机构和散热机构快速接触,使制冷液内部的热量与所述吸热机构和散热机构的内部快速交换,降低制冷液的温度,从而加快全无油空压机的散热效率,且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所述筒体带动所述凸块在所述吸热机构的侧壁转动,减小所述筒体与所述吸热机构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所述筒体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进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搅拌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吸热机构,11、进水管,12、储存筒,13、排水管,2、固定机构,21、固定板,22、安装板,3、散热机构,31、散热片,32、凹槽,4、固定箱,5、驱动机构,51、扇叶,52、转轴,6、搅拌机构,61、搅拌板,62、筒体,63、凸块,7、连接机构,71、弹簧,72、固定架,73、滚珠,7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进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搅拌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包括:固定箱4、固定机构2、吸热机构1散热机构3、驱动机构5、搅拌机构6和连接机构7,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4;所述吸热机构1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2和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述,所述散热机构3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侧壁;所述驱动机构5转动连接所述吸热机构1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搅拌板61、筒体62和凸块63,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套装且转动连接所述筒体62,所述筒体6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所述筒体62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63,所述凸块63与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62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搅拌板61,且所述搅拌板61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7安装于所述筒体62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7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述,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板21和安装板22,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安装所述固定箱4,且所述固定板21的侧壁对称安装截面积为“L”形的所述安装板22,为了方便使用所述安装板22,将所述固定板21固定在全无油空压机气缸上,使所述固定箱4与全无油空压机气缸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述,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片31和凹槽32,所述固定板21的侧壁设有所述凹槽32,所述凹槽32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散热片31,且所述散热片31抵触所述固定箱4,为了方便所述固定箱4内部的热量传递进入所述散热片31的内部,使热量从所述凹槽32的内部散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述,所述吸热机构1包括进水管11、储存筒12和排水管13,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安装所述储存筒12,所述储存筒12的顶端安装所述进水管11,且所述进水管11贯穿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固定箱4;所述储存筒12的底端侧壁安装所述排水管13,且所述排水管13贯穿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固定箱4,且所述进水管11和所述排水管13错开设置,为了方便冷水进入通过所述进水管11进入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使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温度降低,使所述储存筒12吸收所述固定箱4内部的热量,使所述固定箱4内部制冷液温度降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述,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扇叶51和转轴52,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2,所述转轴52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扇叶51,且所述储存筒12内部的所述进水管11倾斜设置,为了方便水从所述进水管11的内部向下倾斜运动,使水倾斜冲到所述扇叶51转动,使所述扇叶51推动所述转轴52在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转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述,所述转轴52的一端安装所述筒体62,且所述筒体62套装在所述储存筒12的侧壁,且所述筒体62与所述储存筒12转动连接,为了方便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筒体62转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述,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弹簧71、固定架72、滚珠73和连接杆74,所述筒体62的一端安装所述连接杆74,所述连接杆74的内部安装所述弹簧71;所述连接杆74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72,所述固定架72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71;所述固定架7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滚珠73,且所述滚珠73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为了方便所述筒体62转动使,所述连接杆74内部的所述弹簧71伸长,使所述固定架72从所述连接杆74的内部滑出,使所述固定架72带动所述滚珠73抵触所述固定箱4的内侧壁,使所述固定箱4反向挤压所述筒体62,将所述筒体62固定在所述储存筒12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所述安装板22通过螺杆固定在全无油空压机气缸的侧壁,将所述固定板21固定在全无油空压机气缸上,使所述固定箱4与全无油空压机气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全无油空压机气缸产生的热量进入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使所述固定箱4内部制冷液的温度升高,将冷水接通所述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进入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使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温度降低,使所述储存筒12吸收所述固定箱4内部的热量,使所述固定箱4内部制冷液温度降低,且所述固定箱4内部的热量传递进入所述散热片31的内部,使热量从所述凹槽32的内部散出,再次降低所述固定箱4内部的温度。所述储存筒12内部的所述进水管11倾斜设置,为了方便水从所述进水管11的内部向下倾斜运动,使水倾斜冲到所述扇叶51转动,使所述扇叶51推动所述转轴52在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转动,所述筒体62带动所述搅拌板61在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使所述搅拌板61带动制冷液在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运动,使制冷液与所述固定箱4内部充分接触,制冷液将无油空压机内部的热量快速吸收,且制冷液运动,吸热的制冷液与所述储存筒12和固定箱4的侧壁快速接触,使制冷液内部的热量与所述所述储存筒12的内部和所述散热片31快速交换,降低制冷液的温度,从而加快全无油空压机的散热效率,且所述筒体62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63,所述筒体62带动所述凸块63在所述储存筒12的侧壁转动,减小所述筒体62与所述储存筒12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所述筒体62的转动,且所述储存筒12内部吸收热量后的水从所述排水管13的内部排出。在所述筒体62转动使,所述连接杆74内部的所述弹簧71伸长,使所述固定架72从所述连接杆74的内部滑出,使所述固定架72带动所述滚珠73抵触所述固定箱4的内侧壁,使所述固定箱4反向挤压所述筒体62,将所述筒体62固定在所述储存筒12的侧壁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在使用本装置时,制冷液保存在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冷水进入所述吸热机构1的内部,冷水在所述吸热机构1的内部向下倾斜运动,冷水与所述吸热机构1内部的所述驱动机构5接触,推动所述驱动机构5转动,所述驱动机构5带动筒体62在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转动,所述筒体62带动所述搅拌板61在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使所述搅拌板61带动制冷液在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运动,使制冷液与所述固定箱4内部充分接触,制冷液将无油空压机内部的热量快速吸收,且制冷液运动,吸热的制冷液与所述吸热机构1和散热机构3快速接触,使制冷液内部的热量与所述吸热机构1和散热机构3的内部快速交换,降低制冷液的温度,从而加快全无油空压机的散热效率,且所述筒体62的内部安装半球形的所述凸块63,所述筒体62带动所述凸块63在所述吸热机构1的侧壁转动,减小所述筒体62与所述吸热机构1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所述筒体62的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9578.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469556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F04B 39/06

专利分类号:F04B39/06

范畴分类:28D;27E;

申请人:湖南常通压缩机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南常通压缩机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乾明路555号

发明人:吴舒伟;李建国

第一发明人:吴舒伟

当前权利人:湖南常通压缩机有限公司

代理人:田雪姣

代理机构:43239

代理机构编号: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全无油空压机气缸散热装置论文和设计-吴舒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