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论文_陈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肺动脉栓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尿激酶,多层,螺旋,效果,造影。

急性肺动脉栓塞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丹[1](2019)在《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效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收治的76例经CT或MR肺动脉成像检查的PE患者,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39例和MR组37例,分析CT及MR对PE的诊断效能。结果: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9.74%,高于MR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及MR组对PE直接征象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PE的诊断效能高于MR,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4期)

吴胜才[2](2019)在《不同类型肺动脉成像用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SCT和MR肺动脉成像用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9年6月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共50例临床资料,均行MSCT和MR肺动脉成像,比较两种肺动脉成像方法栓塞部位检出情况及间接征象阳性率。结果: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单发栓塞、双侧多发栓塞、左侧多发栓塞及右侧多发栓塞比例分别为20.00%,56.00%,14.00%,10.00%;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单发栓塞、双侧多发栓塞、左侧多发栓塞及右侧多发栓塞比例分别为24.00%,34.00%,10.00%,12.00%;两种肺动脉成像方法栓塞部位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0.05);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马赛克、积液、肺动脉高压、肺段梗死及肺纹理稀疏比例分别为28.00%,24.00%,12.00%,26.00%,12.00%;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马赛克、积液、肺动脉高压、肺段梗死及肺纹理稀疏比例分别为26.00%,20.00%,16.00%,24.00%,10.00%;两种肺动脉成像方法间接征象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0.05)。结论:MR肺动脉成像用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与MSCT肺动脉成像接近;MSCT肺动脉成像操作简单,可清晰显示病变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而MR肺动脉成像则能够清晰显示肺叶动脉以上栓子,但对于肺段动脉栓子需结合叁维增强MR动脉成像。(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杨佳,武建英,朱吉海,马伟[3](2019)在《利伐沙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片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第1天,10万单位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在30 min内静滴完成,第2天剂量改为50万单位,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紫绀和单侧肢体肿胀缓解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 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显着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 CO2)水平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浆黏度(SV)、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FIB、SV和H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片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气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高金华[4](2019)在《多层螺旋CT与MR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与MR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50例。一组为对照组(多层螺旋CT检查),另一组为观察组(MR肺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情况、栓塞部位检出率及CT、MR扫描间接征象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MR肺动脉造影检查后,诊断结果情况、栓塞部位检出率及CT、MR扫描间接征象指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MR肺动脉造影检查后,与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相比较,患者诊断结果情况指标改善效果佳,且栓塞部位检出率、CT、MR扫描间接征象指标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4期)

卓越,刘毅[5](2019)在《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效果比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效果比照观察。方法:回归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8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检查,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以临床医师的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栓塞诊断准确率、间接征象诊断准确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单发、左侧多发、右侧多发、双侧多发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段梗死、肺动脉高压等间接征象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特异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效果相当,均对肺动脉病变显示清晰,全面观察肺动脉主干与分支,对肺动脉栓塞及间接征象的诊断准确高率,但MRI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上更高,临床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0期)

郭永凯,杨培金,彭艳娟[6](2019)在《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诊断效果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观察组采取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经检查,两组对PE显示率均为100%,且两组栓塞部位比较差异不显着,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间接征象如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段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压、心包积液、马赛克征等比较上差异不显着,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诊断PE患者准确性高,且操作简便,具有无创、快捷、简便、有效等优势,因此值得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强[7](2019)在《CTA联合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浆中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4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和血浆DD检测。比较CTA和血浆DD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的准确性。依据欧洲心脏病协会(ESC) 2008APE危险分层标准将74例患者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35例)和高危组(8例)。比较3组患者肺动脉栓塞指数(CTI)、主肺动脉横径(MPA)和血浆DD水平差异。结果:CTA和血浆DD联合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单独诊断; CTI、MPA、血浆DD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CTA和血浆DD联合诊断APE的准确性高于单一诊断,且在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中检测结果中存在差异性,可作为APE诊断和危险分级的判断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琳,张晓萍[8](2019)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照组静脉滴注常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治疗后,急性肺动脉栓塞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中,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动脉栓塞状况,显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医专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詹浩[9](2019)在《低剂量低浓度RevolutionCT扫描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CTPA的应用价值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栓塞CTPA在应用低剂量低浓度RevolutionCT技术的价值。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且需要采用CTPA检查的病患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的试剂进行比较,记录剂量长度乘积、辐射剂量、腔静脉污染程度、图像整体质量。结果:干预组的腔静脉污染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佳,具有差异性(P <0.05);干预组的DLP、CTDIvol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低剂量低浓度Revolution CT扫描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CTPA上不会增加辐射剂量,值得在临床上运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苏奕明,许太福,侯培勇,李祺熠,郑志勇[10](2019)在《导管引导介入治疗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导管引导介入治疗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12例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单纯抗凝组(共38例)、导管介入+抗凝治疗组(共74例),对比两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栓塞严重指数降低情况、肺栓塞症状改善率、住院时长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其随访中肺栓塞复发率和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根据介入方案不同,介入治疗组包括AngioJet机械吸栓(共13例)、猪尾导管碎栓及溶栓(61例);分别对比两种介入方案术前及术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指脉氧、心率及肺动脉压、弥勒指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人口学特征、发病时间、DVT并发率、肺动脉压、肺动脉栓塞严重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均>0.05)。介入治疗组在降低肺动脉压及肺动脉严重指数、症状的改善率、缩短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抗凝组(P分别为0.000、0.001、0.01、0.003);而相关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分别对比介入治疗两种方案的术前及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指脉氧、心率及肺动脉压、弥勒指数,两种治疗方案在这五个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随访6月至7年,肺栓复发率在单纯抗凝组、导管介入+抗凝治疗组分别为10.5%、6.8%,统计学差异显着(P=0.004);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分别为5.3%、1.4%,统计学差异显着(P=0.000)。结论:导管引导介入治疗对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可明显降低复发及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4期)

急性肺动脉栓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MSCT和MR肺动脉成像用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9年6月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共50例临床资料,均行MSCT和MR肺动脉成像,比较两种肺动脉成像方法栓塞部位检出情况及间接征象阳性率。结果: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单发栓塞、双侧多发栓塞、左侧多发栓塞及右侧多发栓塞比例分别为20.00%,56.00%,14.00%,10.00%;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单发栓塞、双侧多发栓塞、左侧多发栓塞及右侧多发栓塞比例分别为24.00%,34.00%,10.00%,12.00%;两种肺动脉成像方法栓塞部位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0.05);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马赛克、积液、肺动脉高压、肺段梗死及肺纹理稀疏比例分别为28.00%,24.00%,12.00%,26.00%,12.00%;MSCT肺动脉成像检出患者马赛克、积液、肺动脉高压、肺段梗死及肺纹理稀疏比例分别为26.00%,20.00%,16.00%,24.00%,10.00%;两种肺动脉成像方法间接征象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0.05)。结论:MR肺动脉成像用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与MSCT肺动脉成像接近;MSCT肺动脉成像操作简单,可清晰显示病变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而MR肺动脉成像则能够清晰显示肺叶动脉以上栓子,但对于肺段动脉栓子需结合叁维增强MR动脉成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肺动脉栓塞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丹丹.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效能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9

[2].吴胜才.不同类型肺动脉成像用于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杨佳,武建英,朱吉海,马伟.利伐沙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4].高金华.多层螺旋CT与MR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卓越,刘毅.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效果比照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6].郭永凯,杨培金,彭艳娟.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诊断效果的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7].张强.CTA联合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

[8].马琳,张晓萍.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的疗效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9

[9].詹浩.低剂量低浓度RevolutionCT扫描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CTPA的应用价值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10].苏奕明,许太福,侯培勇,李祺熠,郑志勇.导管引导介入治疗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论文知识图

二、ST段抬高-图7-10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二、ST段抬高-图7-11 急性肺动脉栓塞诱导剂8h组(HE×100)诱导剂24h组(HE×100)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常规组女,19岁,憋气,无PE,上腔静...

标签:;  ;  ;  ;  ;  ;  ;  

急性肺动脉栓塞论文_陈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