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记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南雄,台风,岩浆岩,青藏高原,气候,烷烃。
沉积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高抒,贾建军,杨阳,周亮,魏稳[1](2019)在《陆架海岸台风沉积记录及信息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时间尺度风暴强度–频率关系与气候变化相关联,而器测记录和历史记载难以提供充分的信息,因此从沉积记录中提取风暴信息成为一个前沿科学问题。在应用上,这项研究可为海岸带城市群应对未来气候和海面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回顾了台风沉积记录研究进展,显示陆架泥质沉积、海滩及海岸沙丘、潮滩、舄湖、巨砾是台风事件记录的良好载体,可通过层序形态和物质特性分析而识别。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分析方法,以区分台风、冬季风暴、河流洪水和海啸等不同类型的极端事件沉积。在台风强度信息提取方面,陆架泥质沉积所含贝壳–粗颗粒沉积物可作为海底再悬浮强度的指标,但需更多实测数据的率定;海滩及海岸沙丘顶部的台风沉积分布高程指示了台风激浪流的上冲高度,而台风巨砾的重量可以与近岸波浪的波高建立联系。以上数据经过换算后可以得出台风强度的信息,虽然这些间接的沉积学信息还不足以建立风暴强度–频率关系,但有助于台风强度大数据的建立。潮滩、舄湖沉积连续性好,可构成台风事件的时间序列,然而关于台风强度却是多解的,台风最大风力、持续时间、移动路径、登陆地点的不同组合可能产生同样的事件沉积。我们建议,应发展台风信息提取的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现代过程模拟,根据已知的台风事件资料构建沉积物输运堆积模型,使之能够复演事件沉积的特征;进行多个地点事件沉积的反演模拟,在此情形下,即便每个站位的结果是多解的,但针对多个站位上求取其解的交集之后,多解性将下降,这种模拟方法可称之为"解空间收缩法";采用大数据融合方式,将其他来源的台风强度数据纳入模拟体系,可进一步降低风暴信息提取的不确定性。动力过程模拟与大数据融合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获得与沉积记录同样时间尺度的台风强度–频率关系曲线,进而分析台风动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2](2019)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沉积柱DH-CL13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和正构烷烃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时期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时期,沉积柱的TOC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自全新世以来, 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时期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导致。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洋动物、微生物、海洋大型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在从MIS3时期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丁洋,郑煌,黄焕芳,张原,陈英杰[3](2019)在《黄河源区鄂陵湖中多环芳烃的百年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黄河源区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历史,于2016年7月在鄂陵湖中采集了沉积物柱芯,采用~(210)Pb定年,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质谱仪(GC-MS/MS)分析了16种PAHs,运用有序聚类分析对PAHs的垂向分布进行分带,并采取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定量分析了PAHs的来源.结果表明,鄂陵湖沉积柱的沉积速率为0.176cm/a,慢于青藏高原多数湖泊.总PAHs的含量为11.3~54.7ng/g,平均值为29.2ng/g,与其他高原和偏远地区湖泊沉积物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可被视为PAHs的全球沉积物背景值.PAHs的垂向变化分为1948年以前、1948~1976和1976~2016年3个时间段,5~6环PAHs在1948~2016年间呈上升趋势,与青海省人口及大型牲畜数量显着相关,反映了鄂陵湖地区近70a来的人类活动以农牧业为主.PAHs来源分为本地源(23%)以及长距离迁移与本地混合源(77%).本地源的垂向变化与5~6环PAHs一致,代表了青藏高原地区以牛粪饼为主要燃料的生物质燃烧源.(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邢智峰,林佳,周虎,李妲,齐永安[4](2019)在《豫西宜阳地区晚二迭世晚期—早叁迭世沉积记录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晚二迭世—早叁迭世宜阳地区位于东特提斯低纬度地区的华北板块南缘,发育一套连续且沉积特征显着的陆相碎屑岩相沉积,是研究陆相晚二迭世—早叁迭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理想地层。本文在前人研究与野外实测的基础上,采用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沉积记录,识别出宜阳地区在该时期由陆源近海的滨湖沉积环境向河流沉积环境过渡的古环境,重建了晚二迭世晚期—早叁迭世宜阳地区的古地理面貌。沉积特征显示,此期整体气候条件为炎热—半干旱,并且在长兴期末期与奥伦尼克期早期出现了极端干旱气候,可能是受到当时全球性巨型季风环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二迭纪末陆地大灭绝事件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抑制了早叁迭世生物复苏的进展。(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族坤,徐亚军,刘强,杨坤光,杜远生[5](2019)在《华南东部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构造转换的沉积记录——以粤北南雄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粤北南雄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受控于华南东部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体制的转换。本文从沉积学角度,利用盆地内沉积碎屑记录、沉积特征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获得盆地内部的岩石碎屑组分信息和相应源区的特性。研究表明南雄盆地是一个不对称的伸展断陷盆地,与盆地两侧的花岗岩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半地堑式的构造体系。盆地在侏罗纪-早白垩世挤压造山的基础上,于早白垩世晚期,在区域伸展构造背景下,以前寒武纪-早古生代碎屑岩为基底,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晚白垩世-古近纪红色碎屑岩沉积。盆地形成初期,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前寒武系-下古生界;伴随着两侧花岗岩体的抬升、剥露,后期物源主要来自加里东期、印支期和早燕山期岩体。结合盆地沉积相和物源变化的研究,认为盆地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一个由扩张到萎缩的过程,反映了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华南东部区域经历了由伸展向挤压的构造体制转换,转换时间为古新世中晚期(约60Ma),主要动力学背景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9年03期)
徐笑梅,高抒,周亮,杨保明[6](2019)在《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极端波浪事件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长时间尺度台风序列对于预测未来超强台风的活动规律具有重要科学和实践意义。历史上影响海南岛地区的台风十分频繁,但因缺少确切而详实的记载往往无法判断其是否为超强台风,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千百年尺度的超强台风沉积记录。本文对海南岛东北部翁田镇沿海地区进行详细野外调查,选定白石堡海岸沙丘剖面为研究对象,在该沙丘剖面中识别出风暴越岸沉积和海滩岩巨砾沉积。根据沉积学分析和动力过程分析,这两种类型沉积极有可能是由历史上的台风事件形成,形成年代可能达到距今3 400 a;将该沉积层中的海滩岩巨砾与台风"威马逊"搬运的最大海滩岩巨砾进行对比,发现形成该沉积层海滩岩巨砾的台风事件强度应比台风"威马逊"更强,表明该区域历史上超强台风的存在,这对建立千百年尺度的台风序列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区岸外珊瑚岸礁发育良好,动力分析表明礁坪宽度对于波浪消减、海岸防护具有显着作用。然而,随着海南岛珊瑚岸礁日益衰亡、风暴强度逐渐加大和海面持续上升,未来海南岛地区的海岸极端风浪危害和海岸侵蚀形式威胁正日益加大,亟待加强海南岛珊瑚岸礁保护。(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健[7](2019)在《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的俯冲与闭合:碎屑沉积与岩浆作用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中部的哀牢山构造带保留了大量的古特提斯演化地质记录,是研究古特提斯洋的关键地区之一。但是该地区经历了后期多阶段强烈的构造变形,尤其是新生代印度-亚欧大陆碰撞事件的迭加,使构造带内绝大部分地层与岩浆系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改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透镜化、混杂化和无序化,在缝合带或混杂岩带内表现尤为显着。因此,尽管前人对该地区的蛇绿岩,俯冲和碰撞相关的岩浆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在哀牢山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和闭合时限等重要科学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尽管目前学术界大多数观点认为哀牢山洋是通过向西俯冲于印支板块之下而逐渐消减的,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向东俯冲于华南板块之下的;在哀牢山洋闭合时限问题上,更是观点众多,跨度巨大,涵盖了泥盆纪至晚叁迭世。哀牢山构造带及其邻区广泛分布有二迭纪-叁迭纪碎屑沉积岩,同时在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保留有与哀牢山洋演化相关的岩浆记录,这些碎屑沉积岩和岩浆岩对哀牢山构造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重建的意义此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选取哀牢山变质杂岩中的二迭纪-叁迭纪岩浆岩以及整个构造带和邻区的二迭纪-叁迭纪碎屑/变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矿物学、全岩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厘定了岩浆岩的形成时代、成因机制和源区特征;限定了碎屑沉积岩的源区组成及沉积环境,从而为哀牢山洋的俯冲过程及其最终闭合的时限提供了可靠的限制。本研究取得以下重要进展:(1)阐明了哀牢山缝合带两侧二迭纪-中叁迭世碎屑沉积岩形成于弧前或者弧后盆地沉积环境,晚叁迭世碎屑沉积岩形成于前陆盆地沉积环境印支东缘二迭纪沉积岩具有相对较低的SiO_2含量(平均71.4 wt.%)、K_2O/Na_2O(平均0.65)比值以及较高的Fe_2O~T_3+MgO(平均6.96 wt.%)含量和Al2O3/SiO_2(平均0.20)比值,较低的化学风化指数(CIA;47–74,平均59)和较高的成分变化指数(ICV;0.70–1.29,平均1.03),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的大陆岛弧区硬砂岩组成相似,可能形成于弧前或者弧后盆地环境。印支东缘晚叁迭世碎屑沉积岩化学组成上与二迭纪样品存在很大的差异,含有较高的SiO_2(平均81.9 wt.%)含量、K_2O/Na_2O(平均8.48)比值和较低的(Fe_2O~T_3+MgO)(平均5.26 wt.%)含量和Al2O3/SiO_2(平均0.12)比值,较高CIA(77–84;平均80)值和较低ICV(0.52–1.12;平均0.79)值,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的硬砂岩组成相似,可能形成于前陆盆地。印支东缘中叁迭世样品的化学组成变化较大,其主量元素组成变化范围宽,CIA(52–84;平均69)与ICV(0.50–1.14;平均0.88)值变化范围大,其物源组成既有来自成熟的克拉通内部物质也有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物质。华南板块西缘早-中叁迭世碎屑沉积岩显示单一的280–237 Ma碎屑锆石年龄组,其峰值年龄为254–251 Ma,其εHf(t)值主要为正值,范围介于-16.66至+9.11之间。该种单年龄组单年龄峰的碎屑锆石谱征以及对应的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沉积环境很可能为弧前盆地,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华南西缘的二迭纪-叁迭纪岩浆岛弧。印支板块东缘中叁迭世碎屑沉积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具有296–236 Ma单一的年龄组,显示单峰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峰值为~246–242Ma。老于~300 Ma的碎屑锆石很少,约占总的碎屑锆石颗粒的~35%。296–236 Ma年龄组中的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变化非常大,其εHf(t)值主要为负的,范围介于-18.95至+10.12之间。该种单年龄组单年龄峰的碎屑锆石谱征以及对应的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沉积环境很可能为弧后盆地,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印支东缘二迭纪-叁迭纪的太忠-李仙江岛弧。华南板块西缘与印支板块东缘的晚叁迭世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均显示多年龄组的特征(290–230 Ma,500–400 Ma,850–700 Ma,1000–900 Ma,2000–1800 Ma和2500–2400Ma),且相同的年龄组的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指示两个板块沉积盆地的沉积物源相似,其沉积环境很可能前陆盆地,其沉积物源主要为二迭纪-叁迭纪岛弧岩浆岩、板块内部早古生代-前寒武纪火成岩或者再循环的沉积岩。(2)论证了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叁迭世辉长质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是哀牢山洋东向俯冲形成的岛弧残留;揭示了辉长质闪长岩为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而花岗闪长岩是同时代辉长质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的辉长质闪长岩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235±2 Ma,样品具有较低的SiO_2含量(49.55–54.39wt.%)和K_2O/Na_2O(0.31–0.40)比值,高MgO(4.96–5.99 wt.%)和Mg#(48–57)。所有样品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比如,Rb、Ba和U)而亏损高场强元素(比如,Nb、Ta和Ti)。辉长质闪长岩具有低((87)~Sr/(86)~Sr)_i(0.7046–0.7050)和锆石δ~(18)O(5.76–6.59‰)值,高εNd(t)(+3.63至+4.22)和锆石εHf(t)(+9.9至+12.6)值。辉长质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及其同位素模拟结果指示,其最有可能是哀牢山洋东向俯冲的过程中,3%~5%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的花岗闪长岩的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237±2 Ma,样品具有较高的SiO_2(64.64–70.98 wt.%),低MgO(0.85–1.58 wt.%)含量和Mg#(36–41)。样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比如,Rb、Ba和U)而亏损高场强元素(比如,Nb、Ta和Ti)。花岗闪长岩的全岩Sr-Nd同位素和其锆石Hf-O同位素组成与同时代辉长质闪长岩相似,但变化范围相对较大,具有低((87)~Sr/(86)~Sr)_i(0.7037–0.7046)和锆石δ~(18)O(6.25–7.20‰)值,高εNd(t)(+2.90至+4.64)和锆石εHf(t)(+9.9至+14.1)值。在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哈克图解中,花岗闪长岩与同时代的辉长质闪长岩显示良好的岩浆演化趋势。瑞利分馏模拟结果显示,哀牢山中叁迭世花岗闪长岩很可能是同时代辉长质岩浆通过~40%角闪石、~30%单斜辉石、~30%斜长石的分离结晶的产物,其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其源区组成的不均一性造成的。(3)在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首次厘定了晚二迭世富Nb玄武岩,该套玄武岩是来自相对富集的洋岛玄武岩(OIB)型峨眉山地幔柱物质和洋中脊玄武岩(MORB)型亏损地幔物质在尖晶石稳定域二元混合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的富Nb玄武岩的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61±2Ma,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时代一致,其锆石δ~(18)O值加权平均值为5.53±0.15‰,与幔源岩浆平衡的锆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样品具有较低的SiO_2(46.12–48.33wt.%)含量和(La/Yb)N(2.6–3.0)比值,较高的MgO(7.04–8.41 wt.%)和Nb(10.1–11.5 ppm)含量和Nb/La(1.2–1.3)和Nb/U(41.90–49.91)比值,显示Nb-Ta和Eu正异常,εNd(t)较高,介于+5.65至+6.21。微量元素和同位素二元混合模拟结果指示,这些晚二迭世富Nb玄武岩可能是来自古特提斯洋的MORB型亏损地幔物质与来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OIB型富集地幔物质混合。(4)揭示了哀牢山古特提斯洋二迭纪-叁迭纪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之间的关系二迭纪-中叁迭世,哀牢山洋是通过双向俯冲消减,并最终在晚叁迭世闭合。哀牢山洋向东俯冲于华南板块之下,在华南板块西缘形成一个二迭纪-叁迭纪岛弧,该岛弧主体可能已经被剥蚀了。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叁迭世(ca.235–237 Ma)岛弧型辉长质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可能是该岛弧的残留,该岛弧系统为华南板块西缘的早-中叁迭世弧前盆地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哀牢山洋向西俯冲于印支板块之下,在印支板块东缘形成二迭纪-叁迭纪太忠-李仙江岛弧,该岛弧系统为印支板块东缘的二迭纪-中叁迭世汇聚型盆地(弧前/弧后盆地)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晚叁迭世时期,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转变为碰撞型盆地,如前陆盆地,沉积物源发生巨大变化,由原来的二迭纪-叁迭纪岛弧岩石为主转变为大陆内部成熟的岩石为主,且华南西缘晚叁迭世碎屑沉积物与印支东缘晚叁迭世碎屑沉积物具有相同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征和Hf同位素组成。因此我们推测,哀牢山洋于晚叁迭世早期最终闭合,印支与华南板块碰撞,两个板块的沉积盆地物源相通。晚二迭世(ca.261 Ma)时期,哀牢山洋壳向东俯冲过程中,俯冲板块后撤所引起地幔回流,造成区域上的拉张和强烈的幔源岩浆作用,同时使华南板块之下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OIB型富集物质流向俯冲带,并与哀牢山洋MORB型亏损地幔物质发生混合,成为哀牢山富Nb玄武岩的源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王有鹏[8](2019)在《莲峰断裂带及邻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的地貌与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貌和沉积是研究构造活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地貌与沉积信息记录不同时空尺度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基于地貌学和沉积学方法,本文以位于川滇边界东段莲峰断裂带及邻区为靶区,对区内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与沉积记录进行多尺度研究;尤其为莲峰断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活动时代提供了新的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证据,这些工作有助于区域活动构造研究和震害防御工作的部署。论文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基于DEM数据,通过统计20km*20km尺度的高程直方图,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在区内识别出由高到低的S1~S4四级区域地貌面,整体上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掀斜的特点。S1在区内则木河断裂带两侧及金阳县,达朵等地附近零星分布,海拔约3000-3700m,S2为区内地貌面的主体,分布广泛,海拔约2300-2700m。S3分布在昭通市以东及东南等地区,海拔约1700-1900m。S4沿着研究区西部安宁河谷地带展布,海拔在1500m及以下。2.利用对10km*10km及5km*5km尺度的高程直方图分析了区内部分断裂两侧的差异升降运动。在则木河断裂带上识别出S1,S2和S3叁级地貌面的错断,地貌面垂直断错距离具S1>S2>S3的特点。在空间上,断裂带西北端S1垂直断错最大约750m,S2约500m;中段次之,普格县附近S1、S2、S3垂直断错约550m、400m、370m;东南端S1高差最小,S1、S2和S3高差分别约为300m、210m和100m。结合前人有关地貌面发育时间,分别以上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末期、更新世早期估算S1、S2形成以来垂直断错速率,认为该断裂带S1形成以来东北端垂直差异运动速率约0.21~0.29mm/a,中段约0.15~0.21mm/,东南段约0.08~0.12mm/a;S2形成以来西北端约0.28mm/a,中段约0.22mm/a,东南端约0.12mm/a。与前人结果(0.1~0.85mm/a)同属一个量级,显示该断裂带在长时间尺度上两侧垂直差异运动速度大致不超过0.3mm/a。对小江断裂的分析表明不同段落垂直差异运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莲峰断裂带分析结果显示西南段大寨乡至岩脚乡四级地貌面高程变化趋势相同。对坪镇附近S1高差值约490m,向两端逐渐减小,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约为310m,300m。S2与S1变化相似,对坪镇约为380m,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约210nm、170m。3.结合前人资料,对莲峰断裂带西南段河流阶地的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金沙江巧家段老街附近阶地从一级到四级阶地均为堆积阶地,拔河高度分别为60~70m,145~190m,260~310m,350~400m。获得T1阶地上部OSL年龄7.1±0.8ka;其形成年代和物质组成可与T2阶地对比的支沟扇沉积物释光测年为13.4±0.8ka。在阶地沉积中发现了莲峰断裂带西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貌地质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周刚平[9](2019)在《西北地区尕海和博斯腾湖沉积记录的晚全新世风沙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尘天气及其产生的气溶胶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对全球气候系统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内陆沙漠地区是全球风沙活动最强烈地区之一,然而,晚全新世以来有连续地层、可靠测年的高分辨率的风沙活动记录相对缺乏。本文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尕海以及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焉耆盆地的博斯腾湖为研究对象,以尕海沉积记录研究为主,博斯腾湖沉积物记录研究为辅,重建了区域的风沙活动历史。两个湖泊各具特色,尕海是以地下水和雨水补给的面积较小并沉积连续的内陆封闭湖泊,在过去几千年湖区降水较少,植被覆盖低,湖西侧有活动沙丘分布,受北方季节性冷空气影响大,大风频率高;而博斯腾湖位于干旱区的焉耆盆地,降水稀少,两个湖泊及其钻孔周围均有沙丘或沙地分布,是研究风沙活动理想材料。为了重建尕海地区风沙活动历史序列,对GH15B钻孔岩芯及尕海湖边浅滩样、沙丘样、冰面不同位置的沙尘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辅以扫描电镜得到的颗粒微形态证据,理解其现代沉积过程。在尕海湖钻取两支分别长为210 cm(GH15B)和40 cm(GH17B)的钻孔岩芯,利用AMS~(14)C、~(210)Pb和~(137)Cs定年方法建立可靠的时间序列。通过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模型和端元模型分析(End Member Model Analysis,EMMA)提取钻孔沉积物中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选取组分3(>63.24μm)和(EM2+EM3)组分含量重建了近3750 cal yr BP以来的风沙活动历史。结果显示:3750~2500 cal yr BP为风沙活动低频发生阶段,2500~700 cal yr BP较上一阶段风沙活动频率和强度显着增加,700~250 cal yr BP风沙活动为整个晚全新世发生频率最高且强度最大的时期,250 cal yr BP以来,风沙活动发生强度迅速减弱。1000年来风沙活动历史有明显的四个高值时段:1270~1305 AD、1340~1440 AD、1490~1510 AD、1650~1760 AD。另外,博斯腾湖重建结果表明:280~410 AD和1320~1800 AD两个时段风沙活动最强,410~1320 AD风沙活动最弱,而70~280 AD和1800 AD以来两个时段风沙活动整体表现为较弱。在风沙活动重建基础上,展开对风沙活动的发生机制与规律进行探讨,初步结论如下:(1)尕海和博斯腾湖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区域风沙活动历史表明在百年-十年尺度上,研究区的风沙活动强度主要与温度相关,低温导致的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使得地表风速增大。(2)尕海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风沙活动强的时期与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弱夏季风时期一致,表明低温抑制了夏季风的强度,降水减少可能进一步导致季风边缘区强的风沙活动。(3)温度重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于1735 AD开始增温,使尕海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风沙活动则在18世纪中期就显示出同步减弱态势,说明高原风沙活动可能与高原增温有密切联系,因而,未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区域风沙活动可能会减弱。(4)通过与对比发现,全新世晚期,在长尺度上中国北方地区、东部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粉尘活动有增强的趋势,而新疆和中亚地区却表现并不显着,可能与西风区变湿有关。长期增强的风沙活动与全球气温持续降低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正反馈机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崔明明[10](2019)在《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构造单元之一,在新生代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影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关于碰撞作用过程如何对柴达木盆地原有构造格局产生影响,盆地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明确盆山演化历史和青藏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确柴北缘东段造山带构造隆升过程为目标,通过详细的区域沉积对比、盆地沉积学研究,结合碎屑组分变化、重矿物变化、碎屑锆石年代学等,从沉积角度重建山体隆升历史,探讨了柴北缘东段的盆山演化过程,为理解陆陆碰撞远程效应所造成的陆内变形机制提供依据。柴北缘新生代地层以路乐河地区发育最为完整,怀头他拉地区缺失部分古近系地层,整个柴北缘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湖泊相沉积,并且在不同地区有多期次的沉积相转换,结合古流向和砾石成分变化分析,可能指示了源区的变化。碎屑组分统计和重矿物分析显示,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沉积物中长石、岩屑含量较高,不稳定重矿物含量较多,ZTR指数偏低,具有典型的近源快速堆积特征。根据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组合可以追索到附近造山带的相关地层,砂岩碎屑组分叁角投图指示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和碰撞-褶皱造山带。怀头他拉地区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年龄主要集中在二迭纪-叁迭纪、奥陶纪-志留纪、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与周缘山体年龄相对比,指示沉积物来自于周缘的宗务隆山、欧龙布鲁克山和埃姆尼克山。基于剖面垂向上碎屑组分和重矿物含量的变化,识别出路乐河地区在路乐河组顶部和上干柴沟组上部有两次较为明显的物源变化,分别对应着赛什腾山和吐尔根达坂山的隆起。而怀头他拉地区在上油砂山组顶部(~11 Ma和~8 Ma)也有两次明显变化,指示着埃姆尼克山和宗务隆山的一次隆起。在狮子沟组的中部(~5.1 Ma),碎屑组分和重矿物含量均进入一个波动期,并出现了白云岩岩屑,可能意味着欧龙布鲁克山的隆起。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盆山格局形成于晚中新世-上新世。晚中新世埃姆尼克山的隆起切割原有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凹陷开始形成;上新世欧龙布鲁克山隆起,柴达木盆地东北部被分割为德令哈凹陷和欧南凹陷,现有的盆山地貌格局逐步形成。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中新世-上新世两个阶段。其中古新世-始新世的隆升主要表现为赛什腾山和吐尔根达坂山的隆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中新世-上新世的隆升主要表现为怀头他拉地区宗务隆山、埃姆尼克山和欧龙布鲁克山的顺序隆升,与南北向强挤压应力下的地壳缩短、加厚有关,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向高原东北部扩展控制。综合以上研究,通过沉积相变、碎屑组分、重矿物等沉积记录的变化,厘清了柴北缘东段新生代的沉积演化历史,从沉积角度限定了埃姆尼克山和欧龙布鲁克山的隆升时间,重塑了柴东地区的盆山演化过程,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的影响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9-05-30)
沉积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沉积柱DH-CL13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和正构烷烃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时期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时期,沉积柱的TOC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自全新世以来, 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时期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导致。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洋动物、微生物、海洋大型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在从MIS3时期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1].高抒,贾建军,杨阳,周亮,魏稳.陆架海岸台风沉积记录及信息提取[J].海洋学报.2019
[2].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J].地球化学.2019
[3].丁洋,郑煌,黄焕芳,张原,陈英杰.黄河源区鄂陵湖中多环芳烃的百年沉积记录[J].中国环境科学.2019
[4].邢智峰,林佳,周虎,李妲,齐永安.豫西宜阳地区晚二迭世晚期—早叁迭世沉积记录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J].高校地质学报.2019
[5].张族坤,徐亚军,刘强,杨坤光,杜远生.华南东部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构造转换的沉积记录——以粤北南雄盆地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
[6].徐笑梅,高抒,周亮,杨保明.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极端波浪事件沉积记录[J].海洋学报.2019
[7].徐健.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的俯冲与闭合:碎屑沉积与岩浆作用记录[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8].王有鹏.莲峰断裂带及邻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的地貌与沉积记录[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9
[9].周刚平.西北地区尕海和博斯腾湖沉积记录的晚全新世风沙活动[D].兰州大学.2019
[10].崔明明.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