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搅拌摩擦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摩擦,抗拉强度,塑性,异种,材料,多边形,钻床。
搅拌摩擦焊论文文献综述
安子良,王子业,火巧英,孟庆标,王维鑫[1](2019)在《地铁车辆铝合金车体搅拌摩擦焊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铝合金轨道车辆车体焊接难题,对熔焊、激光焊与搅拌摩擦焊等焊接工艺的接头性能、焊接效率与工作环境等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讨论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搅拌摩擦焊在铝合金车体焊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可行性,对于提升我国现今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制造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苗臣怀,曹丽杰,殷凯,王楠楠[2](2019)在《铝合金-钢搅拌摩擦焊温度场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中采用的热源模型较为简单,不能很好反映出实际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而做试验又需要巨大投入的情况,课题组基于热弹塑性法和改良的热源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及其DFLUX子程序接口建立了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数值模型,对铝合金-钢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同时对偏置量、转速和焊速3个焊接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在转速取500 r·min-1,焊速取80 mm/min,偏置量取2 mm的情况下,得到的焊接过程瞬态及稳态温度场均处于理想状态。模拟准确地预测了实际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且对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减少了为得到合适参数而进行的大量试验的成本。模拟结果能指导和预测实际焊接过程。(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6期)
李治国,杨明鄂,何延钢[3](2019)在《搅拌摩擦焊焊件夹具装置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设计的用于搅拌摩擦焊的焊件夹具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角度不同形状焊件的焊前夹紧处理。两者中间设置的压紧块,不再需要设置垫块,避免了根据焊件厚度不断调试垫块厚度的情况。前后对准红外激光灯和左右对准红外激光灯,可以在焊接前对焊件进行对齐校准,高效快捷地完成定位。对所设计的焊件夹具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对焊接夹具装置的虚拟装配,确定了各零部件的相关参数和位置关系,制造了焊接夹具装置,完成了焊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焊接夹具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焊件定位装夹效率。(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12期)
温黎明,韩飞,符永帅,郭东辉,蒋应田[4](2019)在《铝钢复合箱形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第叁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固定题目焊接结构设计要求,设计一个铝钢复合材料的抗压箱形柱结构,经过有关软件对设计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和焊接工艺方法分析,确定了采用搅拌摩擦焊的技术方案。在对实验室近40年的老旧台钻床改造手动搅拌摩擦焊机的基础上进行铝钢丁字接头的搅拌摩擦焊试验。通过实际对铝钢复合结构承受压力测试以及铝钢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界面抗剪强度测试表明,该焊接技术方案满足焊接创新大赛比赛要求,取得很好的比赛成绩。(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邓清洪,蔡华文,丁常青,陈瑛,游菲[5](2019)在《42 mm厚6082-T6铝合金双面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板厚为42 mm的6082-T6铝合金型材进行了双面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焊后对接头进行了渗透(PT)、射线(RT)和超声波(UT)检测,并应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分别进行了金相分析、显微硬度分析、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转速为600 r/min,焊速为120 mm/min的焊接工艺参数下,获得了表面成形美观、无缺陷的双面FSW接头,接头的抗拉强度达239 MPa,为母材的67.3%,接头拉伸断裂发生于前进侧热力影响区与热影响区的结合处,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接头弯曲到180°不发生断裂。(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贺地求,薛飞,孙友庆[6](2019)在《C18150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搅拌摩擦焊的方法对铬锆铜合金(Cu-Cr-Zr合金)进行了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仪对焊缝的微观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拉伸试验和硬度试验对焊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铬锆铜焊核区的最终晶粒状态表现为动态再结晶晶粒和部分动态回复晶粒的组合,其动态再结晶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机制.铬锆铜焊核区可以发现直径约为5~10μm的粗大颗粒,通过EDS分析发现其成分主要为Cr元素.焊核区的纳米沉淀强化相由于较高的焊接温度和热循环全部回溶到铜基体中,纳米沉淀强化相的回溶导致焊缝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都比母材区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Krishna,Kishore,MUGADA,Kumar,ADEPU[7](2019)在《搅拌针形状对Al-Mg-Si合金搅拌摩擦焊过程中材料流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搅拌摩擦焊中搅拌头几何形状对材料流动的影响对工业应用中的高质量焊接产品具有挑战性。讨论在材料流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搅拌轴肩和搅拌针的最佳设计组合。采用标记插入技术对塑化材料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方形和六边形的搅拌针滚花设计有利于与焊缝长度/时间相关的恒稳定力。正方形搅拌针(粘连长度最小)的轴肩滚花设计(TK)_S有利于塑化材料均匀混合和分布,在搅拌针底部观察到了铜碎片。采用(TK)_S搅拌头的焊缝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搅拌区强度可达182 MPa,硬度可达HV 78。(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11期)
朱海,于明玉,孙朝伟,高思雨,陈文甫[8](2019)在《无针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无针搅拌摩擦焊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无针搅拌摩擦焊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综述了无针搅拌摩擦焊在搭接点焊和对接走焊两种焊接形式下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接头强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焊接过程中微观组织、典型缺陷的变化以及接头内部金属塑性流动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3期)
余炯,杨昭,邓运来,吴业峰,付嘉妮[9](2019)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搅拌摩擦焊晶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Al-Zn-Mg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FSW)期间,焊接材料的晶粒尺寸显着影响其机械性能。为了预测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材料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本文使用DEFORM-3D软件模拟了搅拌摩擦焊接过程,分析不同的旋转速度和不同的焊接速度对搅拌区(SZ)温度场和应变率场的影响。结果表明,SZ的温度随焊接速度增加而降低,但焊接速度对应变率没有影响;SZ的温度和应变率随着搅拌针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借助Zener-Hollomon参数的经验公式预测的晶粒尺寸和实验得出的SZ晶粒尺寸变化趋势一致,发现SZ的晶粒尺寸随着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加,随焊接速度增加而变小。(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3期)
朱海,孙朝伟,孙金睿,张剑,于明玉[10](2019)在《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3 mm厚2024-T4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对接头表面成形质量、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焊接速度过快导致的热输入不足会造成接头表面鱼鳞纹平整度低,晶粒细化程度降低,易产生孔洞缺陷,降低接头的力学性能。热输入过大使塑性金属量过多,造成表面毛刺,晶粒粗化,降低接头的力学性能。当转速为600~800 r/min,焊接速度为200 mm/min时,接头成形质量较好,抗拉强度较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3期)
搅拌摩擦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以往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中采用的热源模型较为简单,不能很好反映出实际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而做试验又需要巨大投入的情况,课题组基于热弹塑性法和改良的热源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及其DFLUX子程序接口建立了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数值模型,对铝合金-钢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同时对偏置量、转速和焊速3个焊接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在转速取500 r·min-1,焊速取80 mm/min,偏置量取2 mm的情况下,得到的焊接过程瞬态及稳态温度场均处于理想状态。模拟准确地预测了实际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且对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减少了为得到合适参数而进行的大量试验的成本。模拟结果能指导和预测实际焊接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搅拌摩擦焊论文参考文献
[1].安子良,王子业,火巧英,孟庆标,王维鑫.地铁车辆铝合金车体搅拌摩擦焊浅析[J].铝加工.2019
[2].苗臣怀,曹丽杰,殷凯,王楠楠.铝合金-钢搅拌摩擦焊温度场数值研究[J].轻工机械.2019
[3].李治国,杨明鄂,何延钢.搅拌摩擦焊焊件夹具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4].温黎明,韩飞,符永帅,郭东辉,蒋应田.铝钢复合箱形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柱的研究[J].焊接技术.2019
[5].邓清洪,蔡华文,丁常青,陈瑛,游菲.42mm厚6082-T6铝合金双面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J].焊接技术.2019
[6].贺地求,薛飞,孙友庆.C18150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J].焊接学报.2019
[7].Krishna,Kishore,MUGADA,Kumar,ADEPU.搅拌针形状对Al-Mg-Si合金搅拌摩擦焊过程中材料流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8].朱海,于明玉,孙朝伟,高思雨,陈文甫.无针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J].热加工工艺.2019
[9].余炯,杨昭,邓运来,吴业峰,付嘉妮.基于数值模拟的搅拌摩擦焊晶粒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9
[10].朱海,孙朝伟,孙金睿,张剑,于明玉.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