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群体,幼儿,心理,社会,社区,可信度,选择性。
内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严磊,吴博文,杨林川,张艳红,吴漾[1](2019)在《一代人的抉择:代际群体感知影响内群体痛苦耐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国家认同、群体利益优先性在代际群体感知与内群体痛苦耐受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在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下,采用代际群体感知量表、内群体痛苦耐受性量表、国家认同量表和群体利益优先性量表对5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代际群体感知、内群体痛苦耐受性、国家认同与群体利益优先性两两之间显着正相关;(2)国家认同是代际群体感知与内群体痛苦耐受性之间的中介变量;(3)群体利益优先性是代际群体感知与内群体痛苦耐受性之间的中介变量;(4)国家认同、群体利益优先性在代际群体感知与内群体痛苦耐受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代际群体感知对内群体痛苦耐受性的作用机制,为时间维度上的内群体感知与内群体牺牲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本文来源于《心理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孔翔,宋志贤[2](2019)在《内群体交往对开发区拆迁安置社区居民社区感的影响研究——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X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区周边主要聚居着本地失地农民和外来普通劳动力,可能存在的内群体交往倾向会制约这两类居民间的平等、正常交往。为此,本文主要结合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X社区居民的调研,重点考察了内群体交往倾向对居民社区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发区周边居民确实存在内群体交往的倾向,这使其社区感水平普遍不高;而归因于征地拆迁中的复杂矛盾,本地居民的群体的内部交往对其社区感有消极影响,但外来人口的内部交往因为有助于增强其适应新地方的能力,对社区感建构有积极影响。由此,建议既要促进两类群体之间的交往,也要关注本地居民之间以及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协调,以普遍提升其社区感。(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9年04期)
左有霞,赵玉芳,陈冰[3](2019)在《内部竞争环境下内群体偏好的维持:群体认同和心理距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群体偏好对群体及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有重要价值。研究通过叁个实验揭示了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的机制。实验一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群体认同(高,低),发现内部竞争破坏了内群体偏好,而群体认同无法改变此破坏作用。实验二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内群体心理距离(远、近),发现内部竞争破坏内群体偏好时,心理距离能够调节二者的关系,近心理距离有益于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实验叁进一步分析了心理距离维持内群体偏好的作用机制,发现心理距离通过个体知觉到的内部竞争感而影响内群体偏好。据此可认为,在内部竞争中维持内群体偏好需更多地关注成员间的关系(缩短心理距离),而非单纯地强调个体和群体间的联结(群体认同)。(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3期)
赵玉芳,梁芳美[4](2019)在《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心理融合是深层次的民族交融,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运行良好的一种心理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之间的心理融合迫在眉睫。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研究1采用双向度测量方法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与民族心理融合的关系,发现现实共同内群体认同正向预测民族心理融合;研究2采用SC-IAT范式,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水平进一步探究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发现虚拟共同内群体身份的认同促进了民族心理融合。两个研究共同证明现实和虚拟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均可促进民族心理融合,也证实了SC-IAT范式在心理融合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肖翔[5](2019)在《男性戒毒学员内群体刻板印象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滥用严重危害人类身心的健康,会引起人体器质性病变,而且会引起思维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精神问题,从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躯体成瘾易除而心瘾难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量从强制隔离戒毒所走出来的戒毒的人重新迈进了复吸的道路。毒品成瘾,尤其是复吸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顽疾。本研究从复吸行为的影响因素出发,假设戒毒学员对自己所属的吸毒群体存在消极的刻板印象,使其戒毒动机和信心不高,从而在走出戒毒所后有走上了复吸的道路。本研究以男性戒毒学员为研究对象,拟通过两个研究,使用ERP技术探索男性戒毒学员对于其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研究一使用分类-确认实验范式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了戒毒者对其所属群体的外显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结果表明,被试在“吸毒的人”和“消极词汇”相匹配的条件下做出判断的反应时显着慢于在“吸毒的人”和“积极词汇”相匹配的条件下做出判断的反应时,在这两种条件下诱发了前额-额颞区明显的潜伏期延长的N400成分,但是波幅没有显着差异。被试在“吸毒的人-积极词汇”和“吸毒的人-消极词汇”这2种条件下做出反应的正确率都很高,表明被试普遍在意识里认为消极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吸毒的人,积极词汇不能用来形容吸毒的人。研究一得到的结论是:戒毒者对吸毒的人存在消极的评价与态度,而对不吸毒的人存在积极的评价与态度,而在本研究的分类-确认实验任务中,E RP成分显示没有激活戒毒者关于其内群体的外显消极刻板印象。由于分类-确认实验范式测验的是被试的外显态度,可能被试在测验过程中受到各种主观想法与态度的影响,从而没有激活戒毒学员对其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因此,研究二使用外在情感西蒙任务范式探索戒毒学员对于其所属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目标刺激“吸毒的人”与干扰刺激“积极词汇”按键一致的条件下做出判断的反应时显着慢于在目标刺激“吸毒的人”与干扰刺激“消极词汇”按键一致的条件下做出判断的反应时,在前额-左侧额颞-中央区诱发了明显的N400成分:目标刺激“吸毒的人”与干扰刺激“积极词汇”按键一致的条件下诱发的N400波幅显着高于在目标刺激“吸毒的人”与干扰刺激“消极词汇”按键一致的条件。研究二得到的结论是:本研究使用的外在情感西蒙任务范式有效的激活了戒毒学员被试的内隐内群体刻板印象,戒毒学员对其所属的吸毒群体存在内隐的消极的评价和态度。总结论:戒毒学员存在消极的内群体刻板印象。(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丹[6](2019)在《幼儿亲社会者偏好中的内群体偏差及共情的补偿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研究已经证明婴儿在目睹一个社会事件之后,相比反社会者,他们会对亲社会者产生喜爱偏好。为了进一步探讨亲社会者偏好在幼儿期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内群体偏差对其的影响)、以及提高幼儿亲社会者偏好的干预策略,本研究设计了 3个层层递进的实验。实验一考查幼儿的亲社会者偏好,除了喜爱偏向以外,是否还会表现出对亲社会者其他行为的模仿偏向。研究设计了公平和不公平的分配场景,考察了 32名小班幼儿(平均年龄4岁3个月)在目睹了公平者和不公平者的分配事件后,在两个分配者之间做出的选择。结果表明,幼儿不仅表现出了对公平者的喜爱偏向(更喜欢选择公平者作为其玩伴或更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公平者),而且更愿意模仿公平者做出的手势动作和汉字读音。由于亲社会行为极易受群体关系的影响,为了探究幼儿的公平者偏好中是否存在内群体偏差,实验二以内外群体(接受者与被试属于同一班级,接受者与被试属于不同班级)作为一个自变量,考查幼儿的公平者偏好。结果证明:当两个接受者与幼儿属于同一群体时,比起不公平分配者.他们更喜欢公平分配者,且更愿意模仿公平者的发音:而当两个接受者与幼儿属于不同群体时,他们并没有对公平分配者表现出喜爱及模仿偏好。在社会生活中,群本间冲突和偏见始终是一个意义重大且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诱导共情可以诱发人们对他人当前需求和利益的关心,是克服群体间偏见的一个有效策略。因此,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实验叁考察了两个接受者与幼儿属于不同群体时,共情诱导能否增加幼儿的公平者偏好。结果表明:当两个接受者与幼儿属于不同群体时,幼儿不会产生公平者偏好;但在共情诱导之后,幼儿就会对公平分配者产生喜爱及模仿偏好。结论:幼儿的亲社会者偏好不仅表现为对亲社会者的喜爱偏向、还表现为对亲社会者行为的模仿偏向;幼儿对亲社会者的喜爱及模仿偏好中存在内群体偏差;共情诱导对幼儿亲社会者偏好中的内群体偏差具有补偿效应。(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丁川[7](2019)在《群际威胁引发攻击行为:内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医患之间关系变得日趋紧张,医患之间的恶性冲突事件也时有发生。由于医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医生群体掌握有绝对的主导权,以及一些消极的医生负面新闻的传出,使得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会感受到医生群体对其带来的威胁,引发患者个体的消极情绪和认知,进而可能导致对医生群体的攻击行为。如何缓解因群际威胁而引发的攻击行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前人的研究表明,个体会自动地将人进行社会分类,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以群体身份定义自我,即个体会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群际威胁会激发个体的消极情绪和认知,可能会产生对外群体成员的攻击行为。而个体的内群体认同能够影响因群际威胁而产生的对外群体的消极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叁个实验来探究内群体认同对因群际威胁而引发的攻击行为的调节效应。实验一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究内群体认同是否影响因群际威胁而引发的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有患者群体认同的个体在医患冲突情境下对医生的攻击水平显着大于无患者群体认同的个体的攻击水平,表明内群体认同会增强个体因群际威胁而引发的攻击行为。根据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的观点,当个体将原来认知为处于两个分离的群体转变为另一个维度上的共同内群体时,个体会因此共同身份来重新定义内外群体,凸显了共同认同,此时会淡化先前存在的内外群体的界限,个体对原先外群体成员的偏见、不满、敌意会降低,对原先外群体成员的信任会增加。但也有研究表明,强调群体之间相似或重迭边界的干预措施或共同认同可能会加剧群体间偏见。因而,实验二探讨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个体的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外显攻击还是内隐攻击,同时启动患者群体认同和同乡群体认同的个体在医患冲突情境下对医生的攻击水平显着小于只启动患者群体认同的个体的攻击水平,支持了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的观点,在共同内群体认同激发的情况下,个体对原属于外群体的攻击性会下降。前人研究表明,群体认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能够体现社会距离,拥有相同群体认同的个体间社会距离更近。个体对不同群体的社会距离不同。实验叁探究不同社会距离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因群际威胁引发的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时启动患者群体认同和同乡群体认同的个体与同时启动患者群体认同和同学群体认同的个体因群际威胁引发的外显攻击差异不显着,而对因群际威胁而引发的内隐攻击差异显着,且同时启动患者群体认同和同学群体认同的个体因群际威胁引发的内隐攻击显着小于同时启动患者群体认同和同乡群体认同的个体的内隐攻击,表明社会距离更近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群际威胁而产生的内隐攻击更小。(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龚莹莹[8](2019)在《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内群体偏好效应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性信任是指幼儿能够根据不同的线索对信息提供者的可信度进行判断,从而有选择性地相信信息提供者或者其所提供的信息。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并且探究影响幼儿在冲突情境下选择性信任的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更加相信自己的内群体成员,即存在选择性信任的内群体偏好效应。但幼儿的年龄、信息本身的特征和信息提供者的特征会对上述效应产生进一步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考察信息正确性(信息本身特征)和可信度特质(信息提供者特征)对于3-6岁幼儿选择性信任中存在的内群体偏好效应的影响。研究1以60名3-6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内群体偏好效应,以及年龄和信息正确性对上述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当信息的正确性未知时,3-6岁的幼儿在进行选择性信任判断时,更加相信内群体成员,即表现出内群体偏好效应。但当信息的正确性已知,并且内群体成员的正确性较低时,即在内群体成员一直回答错误而外群体成员一直回答正确的情况下,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出现变化。3岁组和4岁组幼儿的对内群体成员的选择性信任显着低于准确性未知的情境下,即内群体偏好降低,但是他们仍然以群体成员身份为主要判断线索;5岁和6岁组的幼儿能够克服内群体偏好,以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为主要判断线索。在研究1的基础上,研究2考察了年龄和可信度特质对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内群体偏好效应的影响。以240名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6组,对群体成员身份(内/外群体)和可信度特质(诚实/善良/聪明)相冲突或相一致的条件进行操作研究。结果显示,对于3岁的幼儿来说,在询问问题类型条件下,当诚实特质和群体成员身份相冲突时,幼儿不存在选择性信任偏好。在其他的实验条件下,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可信度特质会降低影响选择性信任的内群体偏好。换言之,无论群体成员身份和可信度是否冲突,幼儿均倾向于选择具备积极特质(可信度水平高的)的信息提供者。(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曾碧,李亚彤[9](2019)在《内群体成员眼部注视优势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面孔尤其是眼部区域在社会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研究发现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信息有更好的理解和提取能力,但对个体是否对内外群体面孔特殊区域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仍没有充足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eyelink1000plus眼动仪研究内群体成员是否存在眼部注视优势,同时为预测本族偏向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璐,肖雪,刘丽莎,徐良苑,张旭然[10](2019)在《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岁儿童无显着差异;实验2,130名5~8岁儿童在第叁方情境下给来自特定群体的两名儿童分配资源,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显着高于5~6岁儿童。两个实验均发现儿童的分配行为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5~6岁儿童比7~8岁儿童更明显。并且, 5~6岁女生比男生有更明显的内群体偏爱,但在7~8岁组无性别差异。此外,只有7~8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卷入情境上的差异,他们在第叁方情境比第一方情境下更能做出公平分配,但5~6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无情境差异。综上可见,比起年幼儿童,年长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行为发展得更好,并且在两种卷入情境下受内群体偏爱的影响均更小。(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内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发区周边主要聚居着本地失地农民和外来普通劳动力,可能存在的内群体交往倾向会制约这两类居民间的平等、正常交往。为此,本文主要结合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X社区居民的调研,重点考察了内群体交往倾向对居民社区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发区周边居民确实存在内群体交往的倾向,这使其社区感水平普遍不高;而归因于征地拆迁中的复杂矛盾,本地居民的群体的内部交往对其社区感有消极影响,但外来人口的内部交往因为有助于增强其适应新地方的能力,对社区感建构有积极影响。由此,建议既要促进两类群体之间的交往,也要关注本地居民之间以及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协调,以普遍提升其社区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严磊,吴博文,杨林川,张艳红,吴漾.一代人的抉择:代际群体感知影响内群体痛苦耐受性[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
[2].孔翔,宋志贤.内群体交往对开发区拆迁安置社区居民社区感的影响研究——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X社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9
[3].左有霞,赵玉芳,陈冰.内部竞争环境下内群体偏好的维持:群体认同和心理距离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9
[4].赵玉芳,梁芳美.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肖翔.男性戒毒学员内群体刻板印象的ERP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6].陈丹.幼儿亲社会者偏好中的内群体偏差及共情的补偿效应[D].天津师范大学.2019
[7].丁川.群际威胁引发攻击行为:内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
[8].龚莹莹.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内群体偏好效应及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19
[9].曾碧,李亚彤.内群体成员眼部注视优势的实验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9
[10].刘璐,肖雪,刘丽莎,徐良苑,张旭然.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