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论文_陈俊维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央集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专制主义,王朝,时空观,始皇,制度,节度使,乌尔。

中央集权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维[1](2019)在《制度奠基与家国情怀——人教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目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掌握历史核心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的感知与体验,将历史文本内化为"家国一体"情愫追求,进而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主题升华、(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0期)

欧阳晓莉[2](2019)在《何谓“中央集权”——两河流域乌尔第叁王朝国王舒勒吉改革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尔第叁王朝(约公元前2112~2004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王朝,被视为该地区中央集权国家的典型。它的第二位国王舒勒吉(约公元前2094~2047年在位)推行了十项改革,是这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真正缔造者。但至今,对舒勒吉改革的综合考察寥寥无几。通过考察舒勒吉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历史动因、结果,可以论证乌尔第叁王朝中央集权的本质,即乌尔第叁王朝在经济运行机制上集权,表现就是王室凭借税收政策成为全国资源流动的中心。而乌尔第叁王朝经济上的集权与政治体制中的分权之间存在着张力,这一张力最终导致乌尔第叁王朝作为一个统一地域国家解体。(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李小育[3](2019)在《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的历史,在现行的几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史研究作为中国史研究的重头戏部分,史学研究成果内容丰富且不断更新,但教科书编写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会存在部分成果取舍问题。教科书的实际使用中也存在更新少、更新慢、更新难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一直是朝着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资源多元、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凸显、教学效能更注重能力的培养的方向迈进。史学研究成果与历史课堂结合的教学方法正是在满足上述种种条件的产生的,更多更新的史学研究成果进入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未来之路。就教科书中采用的传统观点来讲,教师需要厘清,就教科书未吸收的观点或来不及吸收的观点,教师应当自觉补充。文章以现行人教版2007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第一单元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内容为例,主要是基于教科书的相关史学研究成果内容的梳理,结合教科书中具体知识点的细节描述,尝试做史学研究成果与教科书内容相结合的完整的一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厘清教科书采用的传统观点和积极挑选、补充史学研究新成果的过程,可以在拓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坚定落实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教师扎实的一节案例课讲授,让学生体验历史研究的范式,落实到深度、有意义地学历史上面,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这种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课堂的结合研究旨在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范例,期望为中学历史教师教学提供一种可以应用参考的样子,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能献出微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期刊2019-06-01)

李鹏,张端,赵敏,戴向前[4](2019)在《自然保护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研究——以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保护地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治理是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是世界上最早的河流保护地体系,其政府治理模式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代表。在提出保护地治理系统框架基础之上,采取深入访谈、比较等方法,对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在法律保障、产权制度、治理主体3个方面具有明显的联邦主导特征,但又在资源权属、治理主体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权特征,是一种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的治理模式,因河而设,因河而治;尊重权利,适度分权;格局大维持,模式小改变。这些探索是对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多部门治理"与中国保护地治理现有的"分部门治理"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借鉴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可以在选择治理类型、尊重产权归属、改变治理主体权责等方面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胡琴[5](2019)在《清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封建制度的演变史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始于战国、成于秦汉并延续到清末,历时两千余年。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也开始衰落,如同夕阳一般既辉煌也预示着黑夜的到来。一、清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清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有很多,以下仅对内阁制度、南书房、军机处、文字狱等具有代表性的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2期)

宋雄伟[6](2018)在《二战后英国行政改革的内在逻辑:中央集权抑或分权?》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世界范围内各国行政改革,英国作为改革先驱者,其思想理念、制度创新以及工具性实践对诸多国家的行政改革形成了广泛影响。然而,现有学术研究多关注其阶段性特点,得出分权为主导的改革结论,无法整体上把握二战后英国行政改革的内在逻辑。本文以重新构建的"威斯敏斯特"模式为理论基础,探寻从"战后共识""新公共管理""合作政府"到"大社会治理"贯穿始终的行政改革内在逻辑,分析英国行政改革理念变迁中如何保持中央集权的行动逻辑,地方政府在中央分权过程中"自主程度"如何变化,高级文官如何从"中立"转向"政治化",以及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改革中如何强势规制四个问题,来阐述英国行政改革的内在逻辑是中央集权,而非分权,以期为学术界再认识英国行政改革提供一个新视角。(本文来源于《政治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贾力夫[7](2018)在《中国先秦及上古时期政治中的中央集权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这种政治制度的产生并不是偶然,而是深植于我国国家起源之初的政治基因。中国上古时期政治运行中有着诸多中央集权的因素,这些因素的产生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及祖先崇拜双重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陈娟[8](2018)在《时空观在高叁历史一轮复习中的有效运用——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专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笔者认为强化对时空观的教学运用,在当下历史教学特别是高叁一轮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下高中生所使用的专题史教材,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极度匮乏,严重情况令人咂舌。如何在接下来高叁总复习中,有效率地提取和运用知识,准确地进行解题并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时空观念模型的建立,是当下师生进行有效复习的关键步骤。(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71期)

胡学宇[9](2018)在《集权主义以及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于战国,形成于秦汉,一直延续到明清。秦统一六国后,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权力都汇集于中央。现就该制度的成因以及他的历史影响加以探索。(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3期)

原廓[10](2018)在《肉体消灭与中央集权 根治藩镇顽疾的曙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问及历史爱好者对五代十国时期有什么印象,可能会有很多人提及那句着名的"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这句话出自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新五代史》记载"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这短短几句话,直接展现出了五代时期武人的跋扈与野心。而这跋扈与野心的大背景,则是长达数十年的军阀割据与混战,政权动荡,(本文来源于《国家人文历史》期刊2018年13期)

中央集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乌尔第叁王朝(约公元前2112~2004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王朝,被视为该地区中央集权国家的典型。它的第二位国王舒勒吉(约公元前2094~2047年在位)推行了十项改革,是这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真正缔造者。但至今,对舒勒吉改革的综合考察寥寥无几。通过考察舒勒吉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历史动因、结果,可以论证乌尔第叁王朝中央集权的本质,即乌尔第叁王朝在经济运行机制上集权,表现就是王室凭借税收政策成为全国资源流动的中心。而乌尔第叁王朝经济上的集权与政治体制中的分权之间存在着张力,这一张力最终导致乌尔第叁王朝作为一个统一地域国家解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央集权论文参考文献

[1].陈俊维.制度奠基与家国情怀——人教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2].欧阳晓莉.何谓“中央集权”——两河流域乌尔第叁王朝国王舒勒吉改革辨析[J].江海学刊.2019

[3].李小育.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4].李鹏,张端,赵敏,戴向前.自然保护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研究——以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胡琴.清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6].宋雄伟.二战后英国行政改革的内在逻辑:中央集权抑或分权?[J].政治学研究.2018

[7].贾力夫.中国先秦及上古时期政治中的中央集权元素[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陈娟.时空观在高叁历史一轮复习中的有效运用——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专题为例[J].考试周刊.2018

[9].胡学宇.集权主义以及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探[J].文存阅刊.2018

[10].原廓.肉体消灭与中央集权根治藩镇顽疾的曙光[J].国家人文历史.2018

论文知识图

一1加拿大政府信息管理框架1990~2007年俄罗斯GDP折线图(单位:百...2 中央集权税收立法模式对地方税...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重构后的基于卓越质量的高速公路企业组...中央集权型耗收增长“路线图

标签:;  ;  ;  ;  ;  ;  ;  

中央集权论文_陈俊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