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晶型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晶,结晶,溶剂,化合物,添加剂,亚稳态,结晶度。
晶型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冀成庆,沈明伟,朱昌洛,赵朝辉,蔡旺[1](2019)在《微波场中锂辉石晶型转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研究了典型锂辉石精矿微波场中晶型转化工艺,对微波焙烧过程中温度及时间对渣中锂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与常规炉窑加热的相变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相变条件基本一致,但采用微波加热相变的浸出残渣含锂(Li2O)降低至0.2%内,大幅提高锂的冶金回收率10%以上。微波场辅助相变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晶型转化方式。(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4期)
靳添添,刘炯烨,洪海龙,竺宁,韩利民[2](2018)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微纳米碳酸钙及其晶型相互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碳化法,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构建的Ca(OH)_2-H_2O-CO_2反应体系,在晶型控制剂乙醇胺的存在下制备晶型和形貌可控的CaCO_3颗粒。考察晶型控制剂浓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碳酸钙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晶型控制剂乙醇胺和反应时间对CaCO_3晶体的生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曹小雪,蒙晓丹,张金彦[3](2018)在《溶液介导的晶型转化研究及在线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药品晶型严重影响药品安全、药品质量及生物利用度.有关药物晶型的研究已经列入了国家"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提升药物质量安全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技术.该文以溶液介导晶型转化研究为对象,重点阐述了溶液体系中,工艺参数、添加剂对晶型转化的影响、在线技术如FBRM/PVM、在线拉曼等、分子模拟如MS、NAMD、Mercury等软件在多晶型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雅[4](2018)在《L-组氨酸伴随多晶型及晶型转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晶型的产品因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而会影响固体产品的流动性、凝聚性等加工性能。若固体产品是药物,则会引起药物溶出速率、稳定性等医药质量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其药效。在多晶型体系中,晶体的成核对成核速率、成核晶型的控制扮演着核心的角色,而伴随多晶型现象作为晶体成核中常见的现象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晶型间的转变对晶型纯度控制、产品的储运等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对多晶型的成核行为与晶型间的转变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众多具有多晶型现象的固体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工业生产中实现对多晶型结晶过程的控制提供理论指导。L-组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氨基酸,存在两种多晶型,是一种常见的伴随多晶型模型物。在溶液结晶中,L-组氨酸存在晶型间性质差异明显、稳定晶型制备方式单一、转晶速率缓慢等缺点,降低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本文选择L-组氨酸作为模型物质,对其结晶热力学、溶析结晶中的多晶型成核行为与伴随成核对随后溶剂介导转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L-组氨酸的结晶热力学进行了探究。采用重量法测定L-组氨酸稳定晶型在温度(283.15-318.15)K下,(丙酮+水)、(乙醇+水)和(异丙醇+水)叁个二元混合溶剂体系的溶解度数据。运用修正的Apelblat简化方程、CNIBS/RK方程、Jouyban-Acree方程与NRTL方程对实验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拟合。采用NRTL方程计算混合热力学,确定了L-组氨酸与二元溶剂混合均为自发且熵增的过程,为结晶工艺中溶剂的选取与对溶解过程的理解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本文对L-组氨酸在溶析结晶中多晶型成核的行为进行研究。实验测定了L-组氨酸不同反溶剂体系下溶析结晶多晶型的形成。随后选择水+甲醇溶析结晶体系,研究过饱和度对多晶型形成的影响。其中,本文对两种晶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应用PXRD、光学显微镜、TGA、FTIR、Raman等手段对两种晶型进行了表征,为多晶型形成与晶型间转化的研究过程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最后,通过监测实验过程以及设定对照实验,探究L-组氨酸在水+甲醇溶析结晶体系下的多晶型转化机理。采用FBRM、PXRD与UV等监测溶析结晶中成核行为与转晶过程中固相组成与液相浓度随着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设定对照悬浮转晶实验,探究了溶析剂含量对悬浮转晶时间的影响。上述研究确定了L-组氨酸溶析结晶中伴随多晶型中晶型A对于后续溶剂介导转晶具有“自催化”的作用。以上研究内容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吴送姑[5](2017)在《药物晶型转化过程分析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晶是大部分活性药物成分纯化的关键步骤,得到的固体产品由于分子组装模式不同会导致多晶型现象。多晶型往往会引起药物的理化性质差异,例如:溶解度、溶解速率、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晶习、粒度分布等。影响多晶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溶剂、温度、过饱和度、搅拌速度、pH值、杂质等,需要综合调控这些结晶工艺参数才能制备目标晶型。产品的粉体性质,例如:堆密度、流动性、可压性等,除了受到产品固有本质影响外,往往还受晶体的形貌、粒度大小以及粒度分布、颗粒的聚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固体颗粒并不是从溶液中直接成核和生长制备的,而是通过其他晶型转化得到,所以转晶过程对产品粉体性质影响的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很多研究者研究点集中在结晶工艺对转晶速率的影响或者是制备晶型纯度高的产品,很少有人研究转晶过程对产品的粉体性质的影响。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转晶机理和转晶过程对产品粉体性质的影响。选取了叁种模型药物:磺胺嘧啶、加巴喷丁和阿奇霉素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磺胺嘧啶粉体性质较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由于磺胺嘧啶的精制步骤是反应沉淀结晶,由于反应结晶会产生较大的过饱和度,溶液中一直发生初级成核,使得产品粒度较小;磺胺嘧啶的优势晶面生长速率与过饱和度呈指数型关系,生长速率级数很大,导致产品成细长针状而且流动性和堆密度较低。通过反应结晶工艺调控不了产品的晶习和粒度,所以考虑通过相转化介导制备磺胺嘧啶产品,达到对晶习和粒度的控制,于是对磺胺嘧啶进行晶型筛选。根据晶体结构和分子排布规律的分析,设计和制备了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化合物、1,4-二氧六环溶剂化合物和四氢呋喃溶剂化合物。通过单晶结构解析和热重分析,发现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化合物是通道型溶剂化合物,溶质分子组装成层状,溶剂分子夹在层状之间;四氢呋喃溶剂化合物是结合型,溶剂分子参与晶格骨架的构建,溶质-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强。这些溶剂化合物的晶习和粒度比较容易调控,结晶产品容易长成块状或者圆柱状,粒度较大,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堆密度。其次,研究了磺胺嘧啶与这些溶剂化合物之间的相转化关系,磺胺嘧啶在N-甲基吡咯烷酮、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中快速转化成相应的溶剂化合物,由针状晶体转成块状晶体,转化机理属于经典溶剂介导相转化机理;而这些溶剂化合物在水或者醇类等常见的溶剂中能迅速转化成磺胺嘧啶无溶剂化合物,并且产品是保持亚稳相颗粒块状形貌和粒度大小的聚结体。转化过程中,溶解、成核和生长都是在有限的原有颗粒的空间内完成。针对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我们首次提出了溶剂渗透介导相转化机理。再次,为了验证溶剂渗透介导相转化的普遍性,对比了加巴喷丁晶型I向晶型II转晶过程与磺胺嘧啶溶剂化合物向无溶剂化合物转化的差异。本文考察了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乙腈和乙酸乙酯等溶剂对加巴喷丁转晶过程的影响。在甲醇、乙醇、丙醇溶剂中,加巴喷丁有较好的溶解度,转化机理属于经典的溶剂介导相转化;但是在丙酮、乙腈和乙酸乙酯中加巴喷丁晶型I转晶后得到产品能保持原有亚稳相颗粒的形貌和粒度。通过猜想和实验验证发现在转晶过程中有脱溶剂和自裂解现象,但是整个相转化过程中都不存在明显的溶解过程,所以转晶产品是保持原有颗粒形貌和粒度的聚结体,而且聚结体中的次级晶体是没有聚结方向的。针对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无定向自聚结溶剂介导相转化机理。最后,对比了上述相转化引起的聚结与阿奇霉素产品存在的聚结问题,系统研究了晶体制备过程中引起聚结和流动性差的原因。由于阿奇霉素晶体是不规则柱状而且粒度较大,所以聚结会导致产品堆密度和流动性较差。实验发现通过溶析结晶制备阿奇霉素产品过程中存在相转化,而且转化时固体颗粒的表面介导成核和交叉生长是导致产品聚结和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根据热力学数据,提出了抑制和避免出现相转化的方案,制备得到了单分散不聚结并且能满足性能要求的阿奇霉素固体产品。针对普遍存在的粉体流动性差和堆密度小等问题,本文对相转化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溶剂渗透相转化机理和无定向自聚结溶剂介导相转化机理,可以设计和制备出目标晶习和粒度的产品,从而改善粉体性能,提高粉体的流动性、堆密度和溶解速率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张金彦,曹小雪,吉绍长,蓝平,廖安平[6](2017)在《L-谷氨酸对L-苯丙氨酸的热力学及晶型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态法测定了L-谷氨酸对L-苯丙氨酸热力学的影响,并应用常用的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谷氨酸的加入增大了L-苯丙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考察了L-谷氨酸对L-苯丙氨酸晶型转化过程的影响,L-谷氨酸的加入可抑制其晶型转化。同时,应用Langmuir模型对晶型转化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良好,可用于相关数据预测。(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33期)
陈程[7](2016)在《磷酸钙的化学沉淀法工艺优化及老化过程晶型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钙盐系列材料的用途相当的广泛,可以作为人体的硬组织(如骨骼等)的理想替代材料,其在生物上的降解性、相容性和无毒性均表现良好,故在生物医学领域和饲料生产领域的应用都很广泛,促使其成为国内国外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对磷酸钙的制备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磷酸叁钙晶型转化、陈化对结晶产品的影响和工艺优化这几个方面。磷酸叁钙存在一种无定型态,并且在常温下有两种晶型,α型(高温型)和β型(低温型),晶型转变温度为1180℃。在制备磷酸叁钙晶体的过程中,磷酸叁钙的无定型态会短暂存在于水溶液中,很难得到稳定的ACP产物。其中,β-磷酸叁钙(β-TCP)的制备最经济,运用也最广泛。实验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磷酸叁钙晶体的晶型变化,并对固体产品进行XRD测定。结果表明,在无水甲醇溶剂中能合成β-磷酸叁钙(β-TCP),乙醇能有效抑制无定型磷酸钙(ACP)的晶化。同时确定了不同的水和乙醇体积比条件下,无定型磷酸钙(ACP)的晶化速度。实验还通过在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PEG),获得稳定的ACP固体粉末,并确定了聚乙二醇(PEG)的最佳用量。结合产品的SEM照片和溶液的pH值,探讨了聚乙二醇(PEG)和钙离子之间的反应。研究不同陈化时间下,磷酸叁钙粒子的结晶度、形态特征、粒度分布以及纯度。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磷酸叁钙的结晶度,用扫描电镜观测了磷酸叁钙的外观形貌,并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定产物的粒度分布。实验表明:沉淀反应首先析出的是无定型沉淀物,陈化过程中发生晶化转变为晶型产品;陈化过程中产品的纯度也会相应的提高;无定型磷酸叁钙转化为晶型磷酸叁钙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溶液pH值的微微下降;SEM图可看出,产品最终形貌为片状聚集状态;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小颗粒逐渐溶解大颗粒逐渐长大,粒度分布变窄。在运用化学沉淀法制备饲料级磷酸叁钙的实验中,对磷酸叁钙结晶过程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终点pH值、搅拌速度、干燥条件等因素对结晶产品收率、最终粒度分布和晶形质量的影响,并且最终确定了磷酸叁钙结晶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考察饲料级磷酸叁钙的质量和安全特性,包括游离水、钙、总磷、氟和筛下物等指标,实验结果均符合饲料级磷酸叁钙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董侠,王莉莉,高昀鋆,王笃金[8](2016)在《AABB型长碳链聚酰胺及其合金在外场下的结构演变与晶型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长碳链聚酰胺变形诱导的微观结构演化及其机理,重点研究其片晶发展、晶型转变和分子取向。通过研究长碳链聚酰胺机械性能变化及小角X-ray光散射图案的温度依赖性,建立了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观察到由于拉伸导致的片晶取向、拉伸诱导的新的片晶生成在SAXS散射图(本文来源于《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C:高分子有序结构的构筑与表征》期刊2016-08-02)
高阳,钟智,徐军,郭宝华[9](2015)在《聚环氧乙烷与尿素包合物亚稳态结晶形貌与晶型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和小分子形成的包合物是研究聚合物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模型体系之一。聚环氧乙烷(PEO)与尿素(Urea)的包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包合体系。本工作通过POM、DSC、微区偏振FTIR等方法研究了PEO/Urea包合物的亚稳态结晶形貌及晶型转化过程。研究发现,PEO/Urea包合物从熔体直接降温至80℃时可以形成两种典型的亚稳态球晶形貌,而且两种形貌可以出现在同一个球晶当中。两种形貌的PEO分子链取向有一个互成90°的明显变化,一种球晶的分子链取向是沿球晶径向的,而另一种球晶的分子链取向是沿球晶切向的。并且在温度高于80℃时亚稳态晶体可以发生向稳态的晶型转变,伴随双折射强度的明显变弱。从形貌上观察,其转化过程遵循成核生长的机理。(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 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期刊2015-10-17)
浦冰叶[10](2015)在《热致晶型转化制备高结晶度酞菁化合物及其光导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热力学原理,采取热诱导相变的方法进行酞菁类化合物晶型转变的研究。以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合成了无金属酞菁(H2Pc)、与钛酸四丁酯反应合成了酞菁氧钛(TiOPc),采用浓硫酸酸糊法提纯获得低结晶度的H2Pc和TiOPc。在可调节氛围的管式炉中进行它们的热致晶型转变研究,系统研究了保温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冷却方式、载气等条件对晶型转变的影响,通过对转化产物结晶度的计算来定量分析晶型转化的程度,获得了高结晶度的不同晶型酞菁类化合物的制备条件。该方法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可行性强。提纯后的TiOPc呈无定形状态,在惰性气氛下,取适量TiOPc样品以5°C/min的升温速率至300°C并保温2h,可得结晶度97%以上的片层堆迭状纳米级β-TiOPc,放大实验验证了工艺条件的稳定性,适合应用于生产性制备。将其作为电荷产生材料制备激光有机光导器件(OPC),给出了良好的光电特性数据,V0=752 V,Vr=4.88 V,Rd=26.0 V/s,E1/2=0.203μJ/cm2。提纯后H2Pc为低结晶度的α晶型,对其热致晶型转变行为的研究表明,以5°C/min的速率升温至190°C并保温2h可以得到100%结晶度的α-H2Pc,而升温至280°C以上保温2h则可得到结晶度高于95%的β-H2Pc。对其各种结晶产物的形貌研究发现,惰性气氛下可获得形貌更加均一的H2Pc,而适当的保温时间则是H2Pc保持在纳米级别的必要条件。以高精度的H2Pc作为电荷产生材料制备的OPC证明了也拥有优良的光电特性数据,α-H2Pc器件:V0=691V,Vr=26.85V,Rd=22V/s,E1/2=0.577μJ/cm2;β-H2Pc器件:V0=686V,Vr=26.68V,Rd=43.0V/s,E1/2=0.421μJ/cm2。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热致晶型转变方法制备的β-TiOPc、α-H2Pc和β-H2Pc可以适用于制备中、高速激光打印机用OPC的电荷产生材料。(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晶型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碳化法,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构建的Ca(OH)_2-H_2O-CO_2反应体系,在晶型控制剂乙醇胺的存在下制备晶型和形貌可控的CaCO_3颗粒。考察晶型控制剂浓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碳酸钙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晶型控制剂乙醇胺和反应时间对CaCO_3晶体的生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晶型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冀成庆,沈明伟,朱昌洛,赵朝辉,蔡旺.微波场中锂辉石晶型转化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19
[2].靳添添,刘炯烨,洪海龙,竺宁,韩利民.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微纳米碳酸钙及其晶型相互转化的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3].曹小雪,蒙晓丹,张金彦.溶液介导的晶型转化研究及在线技术的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刘雅.L-组氨酸伴随多晶型及晶型转化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8
[5].吴送姑.药物晶型转化过程分析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7
[6].张金彦,曹小雪,吉绍长,蓝平,廖安平.L-谷氨酸对L-苯丙氨酸的热力学及晶型转化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7].陈程.磷酸钙的化学沉淀法工艺优化及老化过程晶型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6
[8].董侠,王莉莉,高昀鋆,王笃金.AABB型长碳链聚酰胺及其合金在外场下的结构演变与晶型转化[C].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C:高分子有序结构的构筑与表征.2016
[9].高阳,钟智,徐军,郭宝华.聚环氧乙烷与尿素包合物亚稳态结晶形貌与晶型转化研究[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2015
[10].浦冰叶.热致晶型转化制备高结晶度酞菁化合物及其光导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