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风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财政,风险,财政金融,税制,风险管理,职能,需求。
公共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刘尚希[1](2019)在《财政金融协同的目标应转向公共风险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指出财政金融协同有两个层次,一是政策的协同,形成各种政策方案组合;二是改革的协同,形成改革方案的组合。财政金融有相通之处,从风险定价的角度,财政是金融的基础;财政金融的协同需要二者结合,且目标应转向公共风险管理,同时改变金融当局的运作模式,强化"政策研发",减少"政策生产",提高"政策产品"的质量。(本文来源于《财政监督》期刊2019年22期)
钱恩伟,王道顺[2](2019)在《简议我国信贷资本错配与公共风险扩散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我国的整体产业面临高杠杆、低效率的资金运转问题间接导致金融信贷行业的信贷效率低等问题。社会总可贷资本占用以及企业资本运作效率低。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与资本价值脱节,金融多元化与科技化加剧了公共风险的不确定性。在"结构性去杠杆"以及"金融业大力服务实体企业"两大政策之间的权衡之下,信贷行业快速发展引发的社会总资本与社会总物质财富之间的差速偏离必须给予重视,本文从历史宏观角度国外次贷危机从理论分析层次反观国内制度薄弱情况下的信贷问题所在,再分别从金融监管、信贷动机、产业结构、需求层次等多方面宏微观层次分析,得出我国信贷行业存在着来自个人以及企业协同影响的问题,从而提出从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刘尚希[3](2019)在《财政金融协同的目标应转向公共风险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站在部门的角度看待财政和金融,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本文提出,财政与金融具有内在的关联和共同的基础,过去被形象地以"连裆裤"来形容,要超越部门思维将财政与金融作为一个整体融合起来,两者要协同发力,去实现财政和金融的政策协同与改革协同。当前,财政金融协调目标要从需求管理转到公共风险管理。同时,在全面认识公共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以公共风险管理来推动财政与金融协同目标的实现,从而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宏观大局。(本文来源于《开发性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施红,何文炯,于靓,李超懿[4](2019)在《政保合作与公共风险管理创新:基于浙江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风险进入集中释放期。政保合作作为一种创新的公共风险管理手段正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研究基于浙江政保合作的实践,分析认为政保合作提升了公共风险治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民生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指出下一步政保合作发展应加强对社会风险的系统分析,理清政策支持模式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点推进两类风险叁类主体的政保合作项目以及加快绿色保险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保险科研成果选编(2018年度)》期刊2019-08-01)
魏礼群[5](2019)在《解决新时代的公共风险是现代财政的新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为中国特(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04-22)
罗弘毅[6](2019)在《公共风险视角下的国有自然资源收益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收益分配理论不能适用于国有自然资源收益分配的多目标、多领域管理需求,本文利用公共风险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初步的观察发现当前资源领域相关的生态、经济、社会、财政、政治风险显着存在且近年未见明显好转。基于公共风险对现行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进行的反思发现当前央地收入分配制度缺乏稳定性、收益分配与风险治理不匹配、收益缺乏风险定价、资源收益没有得到统一管理的缺陷,可能是上述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相应的改革建议包括以公共风险最小化为原则推进资源收益分配改革、从权利与责任的角度划分相关主体权能、促进国有自然资源风险定价及收益实现、使地方成为一级风险主体等。(本文来源于《财政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刘尚希[7](2018)在《财政改革40年:基于公共风险变化的多维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财政改革,应当根据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做出优化调整。在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公共风险相互交织、迭加放大,若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危机。中国的财政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和丰硕成果,主要在于注重既化解各种内生的公共风险,又防止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公共风险。(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8年23期)
刘尚希[8](2018)在《公共风险是财政改革的原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财政改革走过了40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坐标中,呈现出浓墨重彩的改革画卷。那么,是什么在推动中国财政改革呢?其深层逻辑是什么?我们发现,从过去到现在,根本上归结为一点,即公共风险的变化。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逻辑是一致的,只有当遇到明显的风险威胁时,人们才(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8-11-26)
张琴,毕少曼,郭艳[9](2018)在《技术创新、市场失灵与公共风险投资:一个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溢出效应和信息问题导致了风险投资行业的市场失灵,政府介入风险投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但都存在潜在局限性。公共风险投资作为政府干预风险投资市场的重要方式,是支持创新企业和新技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金融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公共风险投资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容易陷入与商业风险投资评价相同的追求盈利的陷阱,或是趋向于国有资产和公共财政的绩效评价方式。(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33期)
刘尚希[10](2018)在《财政改革40年的逻辑是公共风险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财政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突破部门思维。财政之于社会有机体,正如血液之于人体,不可或缺。基于此,财政从来都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从历史来看,它既是改革的对象,也是各项改革的保障,国家治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任何“破”与“立”,本质上是利益与风险的分配,(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18-11-13)
公共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我国的整体产业面临高杠杆、低效率的资金运转问题间接导致金融信贷行业的信贷效率低等问题。社会总可贷资本占用以及企业资本运作效率低。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与资本价值脱节,金融多元化与科技化加剧了公共风险的不确定性。在"结构性去杠杆"以及"金融业大力服务实体企业"两大政策之间的权衡之下,信贷行业快速发展引发的社会总资本与社会总物质财富之间的差速偏离必须给予重视,本文从历史宏观角度国外次贷危机从理论分析层次反观国内制度薄弱情况下的信贷问题所在,再分别从金融监管、信贷动机、产业结构、需求层次等多方面宏微观层次分析,得出我国信贷行业存在着来自个人以及企业协同影响的问题,从而提出从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尚希.财政金融协同的目标应转向公共风险管理[J].财政监督.2019
[2].钱恩伟,王道顺.简议我国信贷资本错配与公共风险扩散问题[J].吉林金融研究.2019
[3].刘尚希.财政金融协同的目标应转向公共风险管理[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9
[4].施红,何文炯,于靓,李超懿.政保合作与公共风险管理创新:基于浙江的实践[C].浙江保险科研成果选编(2018年度).2019
[5].魏礼群.解决新时代的公共风险是现代财政的新使命[N].第一财经日报.2019
[6].罗弘毅.公共风险视角下的国有自然资源收益分配研究[J].财政科学.2019
[7].刘尚希.财政改革40年:基于公共风险变化的多维观察[J].金融经济.2018
[8].刘尚希.公共风险是财政改革的原动力[N].北京日报.2018
[9].张琴,毕少曼,郭艳.技术创新、市场失灵与公共风险投资: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8
[10].刘尚希.财政改革40年的逻辑是公共风险的变化[N].中国财经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危化品物流公共风险管理体系的核...](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WLJS2007090090001&suffix=.jpg)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公共风险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207922.nh0009&suffix=.jpg)
![防范公共风险的基本框架](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CJKX2003060110003&suffix=.jpg)
![基千“叁化”的政府公共风险管理...](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FBSF2007020090001&suffix=.jpg)
![2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分...](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KJJB2013010090002&suffix=.jpg)
![地方政府公共项目委托代理结构风险管...](/uploads/article/2020/01/05/423ca41f62df6a79ce590bb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