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四川省冕宁县中医院四川冕宁6156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A组采用静脉注射阿昔洛韦,B组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观察病人疱疹的干涸时间和水疱完全结痂时间。结果:水疱完全结痂天数比较,A组8.32±1.14,B组7.03±1.19。(t=4.4376,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与阿昔洛韦联合用药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病程缩短,减轻病人痛苦

【关键词】带状疱疹;阿昔洛韦;中药;联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14-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多为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的人。临床上常表现为隐匿性感染或者水痘,随着时间病毒会进入感觉神经末梢,并且病毒会沿着三叉神经纤维或脊髓后跟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元之中,潜伏的病毒在各种诱因的刺激下被激活,生长繁殖,导致被病毒侵犯的神经系统坏死或发炎,引起神经疼痛。进而病毒可顺着周围的神经纤维而传染到皮肤,感染生成带状疱疹所特有的段性水疱疹[1],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皮肤灼痛、患部发生红斑、继而出现集簇的丘疱疹群为主的病毒性疾病。我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分别采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与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共计治疗64例带状疱疹病例,并对水疱干涸、结痂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64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A组(阿昔洛韦组):31例,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14~76岁,平均43岁,病程2~7天。受累神经主要为、颈神经、颅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B组(阿昔洛韦与中药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2~74岁,平均46岁。病程2~7天,受累神经主要为,颈神经、颅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两组病情相似,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受累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

A组:将阿昔洛韦(湖北华世通潜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0~1000mg溶于平衡液500ml静脉滴注,二次/天,连用7~10天。B组:在用阿昔洛韦的同时口服中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g、栀子15g、黄芩12、柴胡15g、车前子15g、泽泻15g生地20g、当归15g、延胡索15g),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随证加减。每天一剂,连服5~10天。两组患者同时服维生素B1、西咪替丁、吲哚美辛。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

1.3疗效判断

观察所有患者水疱开始干涸时间和水疱完全结痂时间,对比两种疗法水疱干涸、结痂时间。所有病例在医治过程中都服用过吲哚美辛,对于疼痛变化情况则不予观察。

2.结果

结果见表。

A组与B组水疱完全痂天数对比,经统计学处理t=4.4376,P<0.001差异有显著性。

3.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出现。

4.讨论

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病人并发症。

阿昔洛韦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细胞的繁衍,阿昔洛韦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两种方法可以抑制病毒繁衍,第一,干扰此种病毒的DNA,抑制病毒繁衍;第二,在DNA多聚酶机制作用下结合增长的DNA链,中断DNA链延伸,并且对疱疹病毒的较强的选择性[2]。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诱于外,气血瘀阻为其果。毒火稽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困于肝脾,则起水疱,气血阻于经络,则见疼痛[3]。而龙胆泻肝汤有泻肝胆湿热,并有活血理气的药物,使血畅、气顺,与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纯应用阿昔洛韦者相比在水疱干涸、结痂时间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t=4.4376,P<0.001差异有显著性。从而缩短了皮损损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因此在有条件地方应大力提昌中西医联合治疗。从而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一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0394.

[2]姚光弼,黄晓莉,范正,等.无环鸟苷的药物及临床应用[J]。中华传染病学杂志,1985,3:119.

[3]边天羽,俞锡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3.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