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孢节丛孢双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对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研究

少孢节丛孢双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对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捕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产生一类特有的可以调控菌丝形态的信号小分子-少孢素类化合物(Arthrosporols)。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单基因敲除方法,鉴定了位于AOLs00215g基因簇上参与少孢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9个关键基因283-276和基因274,但对其中的274、280、276、277、278这五个基因的生物合成功能仍未完全解析,本论文通过构建双敲除突变菌株来研究这些生物基因的功能。主要结果和创新:1、利用潮霉素和氯嘧磺隆为筛选标记,成功构建四株少孢节丛孢双基因敲除突变菌株Δ280A274、Δ278A277、Δ276A277、Δ259A911。2、双敲除菌株Δ280A274菌丝形态与单敲除菌株Δ280更相似,比单敲除菌株A274的菌丝更为茂盛;Δ280Δ274生长速度要比Δ280、Δ274、野生菌株分别慢28.0%、30.3%、30.7%。在24h,Δ280A274捕器数量比Δ280、A274、野生型菌株分别增加0.2倍、2.5倍、5.7倍。在孢子产量上,A280A274比野生型少98.9%,比A274少99.4%,但是比Δ280的增加2倍。基因280敲除比基因274敲除对菌丝形态、孢子产量、捕器数量影响更大,A280A274的菌丝形态、孢子产量、捕器数量更接近A280。3、双敲除菌株A259A911菌丝形态与单敲除菌株A259更相似,但生长速度比Δ259快6.7%,比单基因敲除菌株A911慢7.3%,比野生菌株慢l17.2%。在孢子产量上,Δ259Δ911比Δ259减少81.2%,比Δ911和野生型菌株均少99%以上。基因259敲除比基因911敲除对菌丝形态、孢子产量影响更大,A259A911的菌丝形态、孢子产量更接近Δ259。4、双敲除菌株A278A277的菌丝形态与单敲除菌株A278更相似,但是生长速度比A278快5.0%,比单基因敲除菌株A277慢5.6%,比野生型菌株慢7.3%;在孢子产量上,A278A277比A278减少57.4%,比A277和野生型菌株均减少约99%。敲除基因278比敲除基因277对菌丝形态、孢子产量影响更大,A278A277菌丝形态、孢子产量更接近Δ278。5、在PDA、TYGA、YMA培养基中,双基因敲除菌株Δ276Δ277生长速度比单基因敲除菌株A276慢7.8%,在PDA、TYGA培养基中,Δ276Δ277生长速度比Δ277快2.9%。在12h,A276A277捕器数量比A277增加30.0%,比A276增加4.3%,而此时野生型无成熟的三维菌网。在孢子产量上,A276A277比A276减少16.0%,比野生型菌株减少30.4%,但比Δ277增加17.7%。基因276、基因277敲除对菌丝生长、菌丝形态、孢子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Δ276A277菌丝生长、孢子产量介于A276和A277之间,菌丝形态与野生型相似。6、双敲除菌株Δ280A274发酵液粗提物的LC-MS的图谱,在保留时间35.98min出现了[M+H]+343.226310峰,这与少孢素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三元环氧化合物的343.22632对应。同时A280A274与Δ274有4相同的特有峰分别是:275.163[M+H]+(19.34min)、313.20059[M+H]+(20.67min)、343.22638[M+H]+(35.92min)、327.23126[M+H]+(39.47min),与A280有2 个相同的特有峰是243.08742[M+H]+(15.80min)、267.11878[M+H]+(18.38min)。基因259敲除以后代谢图谱变化很大,大量产物消失,与少孢素生物合成最上游基因283敲除后的变化相似,而菌株Δ911与野生型的代谢图谱一致,双敲除菌株Δ259Δ911的代谢图谱与Δ259与一致。双敲除菌株Δ277Δ278的代谢图谱与Δ277一致,且Δ277代谢图谱中没有出现含有C15的法尼基杂合小分子,而Δ278中显示出含有C15的法尼基杂合小分子,表明基因277作用在基因278前面。双敲除菌株Δ276Δ277的代谢图谱与Δ276一致,且Δ276代谢图谱中没有出现PKS-TPS杂合小分子,以及峰的消失比Δ277更多,表明在少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276作用应在基因277前面。本实验中通过构建双敲除菌株研究功能相似或相关的两个基因之间对菌丝生长、菌丝形态、孢子产量、孢子萌发、捕器数量和捕食线虫能力方面。发现双基因敲除菌株在形态和孢子萌发、捕器数量和捕食线虫能力上更偏向于引起差异变化更大的单基因敲除菌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论文综述
  • 第二章 少孢节丛孢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敲除
  •   一 目的基因的预测
  •     1 预测和分析的方法
  •     2 预测和分析的结果
  •       2.1 所选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s00215g274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1 基因AOLs00215g274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s00215g280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2 基因AOLs00215g280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s00215g911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3 基因AOLs00215g911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s00215g259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4 基因AOLs00215g259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s00215g278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5 基因AOLs00215g278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s00215g277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6 基因AOLs00215g277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s00215g276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2.1.7 基因AOLs00215g276的蛋白质序列的分析
  •   二 敲除载体的构建及敲除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实验所用培养基
  •       1.2 供试菌株和所用质粒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2 敲除载体构建
  •     2.2.1 质粒选择
  •     2.2.2 片段扩增及纯化
  •     2.2.3 上下游片段插入载体
  •       2.3 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     2.3.1 原生质体替换原理
  •     2.3.2 原生质体制备
  •     2.3.3 原生质体转化
  •       2.4 转化子PCR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载体全长验证及转化子敲除验证
  • 第三章 少孢节丛孢突变菌株的表型特征及代谢图谱分析
  •   一 实验材料
  •     1 供试菌株
  •     2 仪器与设备
  •     3 主要试剂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1 少孢节丛孢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生长速率的检测
  •     2 少孢节丛孢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检测
  •     3 少孢节丛孢突变菌株和野生菌株捕食能力的检测
  •     4 少孢节丛孢突变菌株和野生菌株的代谢产物的检测
  •       4.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检测
  •       4.2 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表型比较和分析
  •       1.1 双敲除突变菌株Δ280Δ274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表型特征
  •     1.1.1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形态的比较
  •     1.1.2 捕器生成及线虫捕食能力的比较
  •     1.1.3 孢子产量及孢子萌发率的比较
  •       1.2 突变菌株Δ259Δ911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表型特征
  •     1.2.1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形态的比较
  •     1.2.2 捕器生成及线虫捕食能力的比较
  •     1.2.3 孢子产量及孢子萌发率的比较
  •       1.3 突变菌株Δ278Δ277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表型特征
  •     1.3.1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形态的比较
  •     1.3.2 捕器生成及线虫捕食能力的比较
  •     1.3.3 孢子产量及孢子萌发率的比较
  •       1.4 突变菌株Δ276A277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表型特征
  •     1.4.1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形态的比较
  •     1.4.2 捕器生成及线虫捕食能力的比较
  •     1.4.3 孢子产量及孢子萌发率的比较
  •     2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LC-MS检测结果和分析
  •       2.1 突变菌株Δ280Δ274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L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       2.2 突变菌株Δ259Δ911与单敲除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L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       2.3 突变菌株Δ278Δ277与单敲除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L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       2.4 突变菌株Δ276Δ277、Δ276、Δ277与野生菌株L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     3 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GC-MS检测结果和分析
  •       3.1 突变菌株Δ280Δ274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G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 突变菌株Δ259Δ911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G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   四 小结与讨论
  •     1 突变菌株Δ280Δ274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差异总结
  •     2 突变菌株Δ259Δ911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差异总结
  •     3 突变菌株Δ278Δ277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差异总结
  •     4 突变菌株Δ276Δ277与单突变菌株及野生菌株差异总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欧霞

    导师: 牛雪梅

    关键词: 少孢节丛孢,双敲除,表型,代谢图谱

    来源: 云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云南大学

    分类号: Q933

    总页数: 119

    文件大小: 12730K

    下载量: 27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5)
    • [2].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6)
    • [3].金属盐对红曲霉突变菌株代谢生成黄色素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4)
    • [4].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2(09)
    • [5].黑曲霉突变菌株产糖化酶的酶学特性表征[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1)
    • [6].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LN2转座突变菌株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6)
    • [7].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构建及其防效评价模型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3(05)
    • [8].耐高温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诱变和突变菌株产酶特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24)
    • [9].一株污水处理耐盐突变菌株的生物学活性及降解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10].泡盛曲霉突变菌株的筛选及其分解纤维素能力的研究[J]. 吉林蔬菜 2019(04)
    • [11].一株产油酵母菌摇瓶产油发酵条件的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1)
    • [12].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的异质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2)
    • [13].BALB/c鼠口服免疫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菌株的免疫效果[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11)
    • [14].核心多糖结构变异对大肠杆菌自凝集特性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06)
    • [15].紫外诱变选育出芽短梗霉高产普鲁兰糖白化突变菌株[J]. 食品科学 2011(11)
    • [16].利用甲硝唑及外加氧方法筛选耐氧产氢Klebsiella oxytoca HP1突变菌株[J]. 微生物学通报 2008(03)
    • [17].木霉耐盐突变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4)
    • [18].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19].铜绿假单胞菌高突变株检测及耐药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 2008(05)
    • [20].双缺陷型毕赤酵母X33突变株的诱变育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02)
    • [21].等离子体诱变灵芝选育高产纳米硒菌株[J]. 菌物学报 2020(01)
    • [22].脉冲强光诱变对黑曲霉产果胶酶活力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3)
    • [23].利用玉米芯水解液产苹果酸的戴尔根霉突变菌株选育及代谢分析[J]. 食品科学 2015(15)
    • [24].电子束辐照诱变黑曲霉突变菌株对米酒风味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9(03)
    • [25].嗜酸乳杆菌乳酸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J]. 食品工程 2012(02)
    • [26].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选育高产橙、黄色素红曲菌研究[J]. 核农学报 2016(04)
    • [27].断奶仔猪对毒力基因缺失大肠杆菌的免疫应答[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06)
    • [28].蛹虫草复合诱变育种与温度驯化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4)
    • [29].产木聚糖酶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诱变育种[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30].高产γ-氨基丁酸霉菌菌株的筛选及诱变育种[J]. 食品科学 2012(21)

    标签:;  ;  ;  ;  

    少孢节丛孢双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对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