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井下作业部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延长油田位于陕西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是一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以东部子北油区作为研究区,对研究区长6地层油藏储层岩性、物性、电性进行研究,揭示该区域储层特征。
关键词:延长油田、低渗透、长6储层特征
本文主要针对延长油田子北油区的三叠系延长组长6层进行地层分析。根据岩性、电性和含油特征将长6油层组可划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等4个亚组,分别对四个亚层做储层岩性、物性、电性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判断该区域储层含油性。
一、储层岩石学特征
子北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主要为一套浅灰至灰绿色长石细砂岩、中-细砂岩,碎屑颗粒约占85%,以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屑、云母和少量的重矿物。其中长石含量为39~65%,平均为55%,以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为主;石英含量20~40%,平均为25%,岩屑含量10~20%,平均为14.5%,以变质岩岩屑为主;云母含量一般为1~10%,最高可达25%。重矿物含量0.3~1.8%,平均1.0%左右,成分主要有绿帘石、石榴石和榍石及少量的锆石、电气石,重矿物含量具有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填隙物组分以胶结物为主,平均含量13%左右,成分主要有绿泥石、方解石、浊沸石,
二,储层物性特征
(一)延长组储层物性划分标准
根据近200口取心井5000多块样品的物性分析数据,研究区延长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孔隙度最小为1%,最大可达22.9%,一般为8~16%,渗透率从小于0.01×10-3μm2到865×10-3μm2,一般为(0.1~20)×10-3μm2,按照原石油行业碎屑岩储层物性划分标准(表1),本区延长组储层多属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
表1石油行业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级标准
该分级标准主要针对常规物性碎屑岩储层,对以低渗、特低渗占绝对主体的延长组储层来说,还略显粗糙,为此,以延长组储层的物性分布及孔隙结构特点为基础,将延长组储层物性划分为如下几个级别(表2):
表2延长组储层物性划分标准
(二)主要含油层段的物性分布特征
根据大量的岩心物性分析数据,纵向上,从长7~长2油层组,储层物性逐渐变好,长1油层组物性又变差,研究区长6含油层段,平均孔隙度一般<10%,平均渗透率<2.0×10-3μm2,渗透率中值<1.0×10-3μm2(表2)。
长6油层组是研究区一主要含油层段,根据近2000余块岩心样品的测试结果,其孔隙度最小为1.0%,最大可达22.7%,但主要分布在7.0~12.0%之间,各油田样品分析数据较为一致,平均孔隙度及孔隙度中值为8.0~10%(表3);渗透率最小为0.01×10-3μm2,最大可达414.53×10-3μm2,主要分布在0.2~2.0×10-3μm2之间。属超低渗透储层。从样品分析结果看,子北长6物性相对较好(表3)。
统计全区132口井物性分析数据,单井平均孔隙度为6.0~12.5%,主要分布在8.0~11.0%之间;平均渗透率为0.15~10×10-3μm2,主要分布在0.5~2.0×10-3μm2之间。按上述物性划分标准,主要为IV类和III2类储层。单井平均孔隙度与平均渗透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图3),表现为孔隙度变化不大,但渗透率变化较大,孔隙度、渗透率平面等值图上,孔隙度高值区与渗透率高值区不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局部存在微裂缝所致。
平面上,研究区北部物性总体好于南部,物性分布与砂体展布方向大致相同,呈NE—SW向展布,相对高渗区与相对低渗区相间分布。其西部的石家湾-李家岔区、东部的南沟岔区,物性相对较好,单井平均渗透率大于1.0×10-3μm2;中部的涧峪岔-玉家湾区,物性较差,单井平均渗透率小于1.0×10-3μm2。
图1延长油田子北油区长6油层组单井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率关系图
纵向上,长6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四个油层,从岩心分析结果看,子北油田物性具向上变差的趋势,即下部的长64、长63油层物性好于上部的长62、长61油层;(表3)。
表3延长油田子北油区长6油层组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表
三,储层电性特征
该区不同的岩性具有不同的电性特征,一般岩石粒度越粗,其电阻率越高、密度值越大,自然伽玛值、中子和声波时差值越小(图2)。
长6油层岩性主要为砂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在纵向上岩性粗细和矿物组成的差异,使其地球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泥岩与粉砂质泥岩,均以高自然伽玛、自然电位基线、微电极无差异或差异幅度小、电阻率相对偏低和高声波时差值为特征。
粉砂岩、泥质砂岩,以中、高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中低幅度负异常及微电极差异幅度小或无差异为特征。
细砂岩,是长6地层的主要含油储集层,以自然电位高负异常,对应低自然伽玛值及微电极差异幅度大为特征。
图2子北油区长6砂组特征曲线
综上所述,本区长6油层属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以长石细砂岩、中-细砂岩为主,单井平均孔隙度为6.0~12.5%,平均渗透率为0.15~10×10-3μm2,单井平均孔隙度与平均渗透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相同的物性条件下,含油饱和度随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条件的变好而增加。
参考文献:
[1]曾大乾,李淑贞.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R].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994.
[2]王道富等.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高旺来.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实验研究[J].北京: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1998.
[4]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