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热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量,墙体,热源,热地,日光温室,潜热,模型。
放热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传坤,魏珉,刘福胜,徐平丽,李岩[1](2019)在《日光温室夜间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日光温室夜间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别较大的现象,运用物理学矢量原理、气体分子动理论,对外界低温通过覆盖面在后墙形成的放热机理进行推导,结合放热机理和后墙不同高度温度差别对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别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大小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增大,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密度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减小,后墙放热驱动是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大小和密度乘积的函数,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增大。2)后墙放热后温度不断下降,后墙放热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下侧放热量是上侧放热量的2~3倍。3)推导出的后墙放热机理能够解释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外界低温通过覆盖面在后墙产生的放热驱动不同造成的;后墙放热是外界低温驱动下的被动放热。4)后墙温度较高时,后墙放热量受后墙温度和后墙放热驱动共同作用,此时后墙中部放热量也会较多;后墙温度较低时,后墙放热量主要受后墙放热驱动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田树仁,张铁壁,李光,孙士尉[2](2015)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加热器额定放热量参数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燃油汽车加热器额定放热量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测量系统结构,并针对额定放热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具有叁层节点的前馈型BP神经网络结构和训练权值的过程.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可知,利用BP算法额定放热量进行修正后,得到了比较精确的额定放热量,能为加热器的生产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何芬,周长吉[3](2015)在《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温度与吸放热量测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海西宁地区典型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冬季最冷时段测试和分析了该类型温室梯形土质墙体温度分布及内外表面热通量,研究了日光温室墙体温度变化规律及墙体吸放热特征,以期为合理分析评价墙体保温蓄热性能及构建墙体传热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墙体在垂直方向温度变化差异不大;厚度方向上墙体内表面测点温度波动较大,晴天日变化幅度达到26.07℃,阴天为8.6~11.6℃。墙体在晴天吸收的总热量为687.84 W/m2,阴1d、阴2d以释放热量为主,向室内释放的总热量分别为640.59W/m2和1 106.99W/m2;墙体外表面在典型天气条件下均向室外释放热量,分别为984.70、1 785.13、1 866.55W/m2。(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10期)
王伟[4](2012)在《矿井热水放热量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越来越多的矿井面临热水危害的现象,分析了热水对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指出地下工程的热水有3种类型,而我国的矿井热水多属于断裂构造类型和沉积岩自流盆地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矿井的热水与巷道内风流的热交换是较为复杂的,既包括潜热交换,又包括显热交换,矿井热水的放热量是由此2部分构成。计算了矿井热水采用有盖板水沟或管道排出时的放热量。对矿井热水的治理应采用综合措施,首先应采用超前疏干的方法降低矿井热水水位,对巷道内局部地点的矿井热水涌出采用辅助措施进行治理。(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2年01期)
张志鹏,马宏权,夏振云,史林林[5](2011)在《基于岩土热响应测试的地埋管换热器取放热量设计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岩土热响应测试不仅是准确获得现场岩土热物性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合理设计地埋管换热器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很多项目都通过地埋管吸放热量值来对地埋管进行设计,根据岩土热物性如何确定地埋管吸放热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间歇运行情况下的线热源模型的改进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传热计算。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测试项目,给出了不同运行份额下地埋管吸放热量的计算方法。所得结论对现场热响应测试结果的处理及不同运行模式下地埋管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2-18)
张志鹏,马宏权,夏振云,史林林[6](2011)在《基于岩土热响应测试的地埋管换热器取放热量设计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岩土热响应测试不仅是准确获得现场岩土热物性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合理设计地埋管换热器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很多项目都通过地埋管吸放热量值来对地埋管进行设计,根据岩土热物性如何确定地埋管吸放热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间歇运行情况下的线热源模型的改进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传热计算。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测试项目,给出了不同运行份额下地埋管吸放热量的计算方法。所得结论对现场热响应测试结果的处理及不同运行模式下地埋管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3)
张勤林,王春红,王英红[7](2011)在《燃烧学几个放热量概念的考辨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工程燃烧学领域的燃烧热概念进行了利弊分析,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将固体推进剂燃烧学领域已经开始使用的爆热概念进一步明确化和规范化;提出了亚爆热的新概念,为规范和完善火炸药、固体推进剂等含能材料燃烧工程领域的科技术语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术语》期刊2011年03期)
李建设,白青,张亚红[8](2010)在《日光温室墙体与地面吸放热量测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后墙与地面对室内的放热情况,测定了晴、阴天气条件下土质后墙和地面的表面温度及热通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墙体与地面各自的放热量与室内太阳辐射密切相关,晴天夜间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为1.90MJ/m2,地面放热量为1.36MJ/m2,而阴天夜间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为0.76MJ/m2,地面放热量为1.34MJ/m2。对于单位面积墙体和地面而言晴天墙体放热量大于地面,阴天地面放热量大于墙体,无论晴天与阴天地面全天放热总量总是大于墙体释放总量,且地面对周期热量变化的缓冲大于墙体。(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马宏权[9](2009)在《土壤换热器回填材料对取放热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回填材料是用于填充地下换热器钻孔与地层之间的材料,从热阻分析来看,回填材料的热阻在土壤换热器未运行时占到约20%比重,因此增大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增加土壤换热器的取放热量。但实际土壤换热器长期运行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期刊2009年11期)
马承伟,卜云龙,籍秀红,陆海,邹岚[10](2008)在《日光温室墙体夜间放热量计算与保温蓄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以墙体夜间放热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日光温室墙体保温蓄热性能评价的方法。在以付立叶级数形式表达的室内外气温等墙体工作条件下,根据一维非稳态传热的理论,采用有限差分算法,建立了日光温室墙体传热过程模拟与墙体放热量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RGWSQCR。根据对几种墙体的夜间传热量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墙体夜间放热量简化计算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放热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燃油汽车加热器额定放热量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测量系统结构,并针对额定放热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具有叁层节点的前馈型BP神经网络结构和训练权值的过程.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可知,利用BP算法额定放热量进行修正后,得到了比较精确的额定放热量,能为加热器的生产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热量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传坤,魏珉,刘福胜,徐平丽,李岩.日光温室夜间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田树仁,张铁壁,李光,孙士尉.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加热器额定放热量参数修正[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何芬,周长吉.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温度与吸放热量测试分析[J].北方园艺.2015
[4].王伟.矿井热水放热量及治理[J].煤矿安全.2012
[5].张志鹏,马宏权,夏振云,史林林.基于岩土热响应测试的地埋管换热器取放热量设计计算方法[C].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6].张志鹏,马宏权,夏振云,史林林.基于岩土热响应测试的地埋管换热器取放热量设计计算方法[C].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7].张勤林,王春红,王英红.燃烧学几个放热量概念的考辨及建议[J].中国科技术语.2011
[8].李建设,白青,张亚红.日光温室墙体与地面吸放热量测定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
[9].马宏权.土壤换热器回填材料对取放热量的影响[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9
[10].马承伟,卜云龙,籍秀红,陆海,邹岚.日光温室墙体夜间放热量计算与保温蓄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