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温度梯度论文_程译萱

导读:本文包含了垂直温度梯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梯度,温度,青藏高原,热源,多相,生长,大气。

垂直温度梯度论文文献综述

程译萱[1](2018)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垂直梯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2015年共36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高原叁个代表研究区整层(地面至100h Pa)、上层(550~100h Pa)和下层(地面至550h Pa)温度垂直梯度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特征,并探讨了热源对温度垂直梯度变化的影响,再分析了温度垂直梯度在350~200h Pa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这一现象出现原因,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高原上空温度垂直梯度的垂直变化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即冬春季,高原上空550~200h Pa、150~10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200~15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快;夏季,高原上空550~20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快,而200~10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100h Pa附近出现了逆温层;秋季,以90oE为界,西部上空550~10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东部上空550~30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快,而300~100h Pa降低得慢。除夏季之外,其余各季节高原主体的温度垂直梯度都要大于高原周边,表明高原主体地区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要比四周的大,而夏季则相反。(2)对于高原温度垂直梯度空间分布而言,各季节整层温度垂直梯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其中夏季温度垂直梯度较大,冬季最小;高原上层温度垂直梯度整体呈“南高北低”分布,东西方向并无明显差异;高原周边地区下层温度垂直梯度整体分布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时间变化上,高原主体整层温度垂直梯度年内变化与其他两个区域不同;高原上层温度垂直梯度冬春季年际变化较为显着,在21世纪后年际变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弱;高原东部与西部下层温度垂直梯度的年内变化大致一致,呈“双峰”型。(3)高原上空垂直大气热源并非整层均匀分布,热源特征在高原边缘表现明显,从整层、上层和下层大气热源与温度垂直梯度的相关分析都可以看出,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越强时,温度垂直梯度越小(大),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就越小(大)。由此说明,在高原大气中,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是引起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快)的主要因素。(4)就高原叁个代表区域温度垂直梯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而言,春、秋、冬叁季高原叁个代表研究区域上空温度垂直梯度随高度呈现“两增两减”的变化规律,但夏季温度垂直梯度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叁个季节的垂直变化,即温度垂直梯度在对流层中上层表现为随高度递增的特征。根据夏季温度垂直梯度的月变化和候变化分析,得出高原西部和主体部分温度垂直梯度在350~200h Pa上随高度递增现象出现于6月第36候,消失于9月第51候,高原东部则没有温度垂直梯度随高度递增现象发生。(5)对36候高原西部和主体350~200h 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加速递减的进行初步成因分析,得出高原西部和主体区域在350~200h Pa上被一条带状的高压带控制,高层强大的高压辐散,会带走气柱内的热量,散热加大;同时高原西部和东部出现了大气环状波动模的反位相,即异常偏强的中纬度东风气流以及热带西风气流和局地经圈环流的反Hadley和反Ferrel环流,带来20°~40°N的异常偏强的上升气流,高压辐散带走热量和增强的绝热上升降温效应共同造成了高原西部和主体温度在350~200h Pa上随高度升高而加速递减现象。(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程译萱,范广洲,张永莉,赖欣[2](2018)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垂直温度梯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 2015年ERA-Interim全球0.25°×0.25°月平均再分析温度场、风场、垂直速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上空垂直温度梯度(T_G)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高原主体地区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要比周边地区大,东西两侧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2)对流层中下层高原边缘陡峭地形区的T_G变化程度比周边地区大,对流层中上层各层T_G呈水平均匀分布;(3)非高原地区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略大于高原地区;在冬春季,两个区域的T_G对外界因素变化的反应都很灵敏;(4)初步成因分析显示,对流层中下层高原边缘地区,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越强时,T_G越小(大),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就越小(大);对流层中上层,高原部分区域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越强,T_G越大(小),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越大(小);在高原整层大气中,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是引起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快)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2期)

夏凡,李昌义,刘诗军[3](2018)在《基于垂直温度梯度对WRF-RUC模式山东2 m温度订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观测站实际地形高度与对应模式地形高度的差异给2 m预报温度带来的误差,基于垂直温度梯度设计两种订正方案:第1种方案假定整层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为-0.006 5℃·m-1;第2种方案计算了距离观测站实际地形高度最近的两层模式温度间的垂直梯度。利用两种方案对天气与预报快速跟新循环(简称WRF-RUC)模式2016年10—12月山东逐日2 m预报温度进行订正并对比订正前后的预报效果,对高度差异最大的泰山站2 m预报温度的订正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大部分观测站的实际地形高度与对应模式地形高度差异较小,导致两种方案订正效果不明显;(2)对泰山站2 m预报温度的订正,第1种方案在预报前期有正效果,在预报后期出现负效果;第2种订正方案在整个预报时段呈现正效果;(3)WRF-RUC模式2 m预报温度存在负的系统偏差,导致第1种方案在预报后期对泰山站2 m预报温度的订正存在负效果,第2种方案有效克服了逆温影响,对泰山站2 m预报温度的订正效果更优。(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8年01期)

程译萱,范广洲[4](2017)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垂直温度梯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80~2015年ERA-Interim全球0.25o×0.25o月平均再分析温度场、风场、垂直速度场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1000~100h Pa(共27层)的垂直温度以及垂直温度梯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成因上探究了大气热源与高原上空垂直温度梯度变化的关系,得出了:(1)近36年来,高原上空500-100h Pa垂直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高原主体上空(75o~105oE,600~400h Pa)自西向东呈现先升温后降温再升温的变化趋势。高原上空500-300h Pa垂直温度梯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300-200h Pa垂直温度梯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200-100h Pa垂直温度梯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其中夏季温度梯度中心值最大,冬季最小。高原主体地区的温度梯度大于高原周边,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区的温度梯度变化程度剧烈(等温度梯度线密集)。等温度梯度线呈现状密集分布的高度层为边界层顶,紧靠高原地形东侧的边界层顶有断裂的现象。(2)对流层中下层(700-500h Pa)温度梯度整体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且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原边缘区域的温度梯度值高于高原四周的温度梯度值,且高原边缘陡峭地形区的温度梯度变化程度比高原四周的变化程度大。对流层中上层(500-100h Pa)温度梯度整体呈均匀分布,从垂直方向上来看,各层温度梯度随高度升高并非呈现整层升高的趋势,在175h Pa的高原北部区域出现逆温层;从纬向方向上来看,低纬到高纬温度梯度呈现递减的趋势,温度梯度大值中心,夏季最强,最强可达53K,冬季最弱。(3)高原上空温度梯度在夏、秋、冬叁季都高于非高原地区上空的温度梯度,在春季则低于非高原地区上空的温度梯度,高原东部的温度梯度明显小于高原西部。非高原地区的温度梯度变化没有高原地区的温度梯度变化显着,从年内变化来看,在冬、春季,无论是高原地区还是非高原地区温度梯度对外界因素变化的反应灵敏。(4)高原边缘陡峭地形区大气热源的正负值差异明显,导致高原边缘处温度梯度产生剧烈的变化。高原大气热源在各高度层上并非均匀分布,具体呈现出高原对流层中下层存在局部热源分布特征,对流层中上层存在局部冷源分布特征。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区域大气热源正负值差异明显区域也是温度梯度变化显着区域,说明高原上空垂直大气热源的不均匀分布影响着高原上空垂直温度梯度的改变。在对流层中下层,高原地形边缘处,大气热源越强,则温度梯度越大,并且高原大气为热源且导致高原上空热力作用分布有差异时有利于温度梯度发生剧烈的变化。热源强度的强弱变化也直接影响着逐月温度梯度变化。(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期刊2017-09-27)

程璨[5](2017)在《空青山次生栎林温度垂直梯度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植被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直接影响林木生长、枯落物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对空青山次生栎林温度垂直梯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于科学开展经营管理、提升栎林生产力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能够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以北亚热带次生栎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连续监测,系统的分析了林地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及土壤温度梯度变化规律;并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了各梯度空气温度及土壤温度的迟滞效应及土壤温度与林冠气温温度的相关性,得出如下结论:(1))栎林叶面积指数2~8月递增、9~1月递减,与林内、林外辐射比值呈负相关。林冠层截留太阳辐射的能力与其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林内外辐射比值与叶面积指数的回归方程为:y=0.0426x2-0.3108x+0.6962(y为林内外辐射月均值的比值,x为叶面积指数,R2=0.91)。(2)对不同季节的晴天各梯度气温和土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气温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函数曲线。林冠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减作用是栎林林内气温及土壤温度产生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白天林内气温从高到低排列为:林冠顶层25m>(林冠底层10m、林冠中层20m)>林下层5m,10m与20m由于同在林冠内气温差异不显着;夜间林内气温从高到低排列为:林冠顶层25m>林冠下层10m>林冠中层20m>林下层5m,呈现出较明显的逆温现象。春、秋两季除50cm土层,其余土层温度在白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夜晚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夏季土温全天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冬季则与夏季相反,土温全天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栎林内各梯度土壤温度及空气温度存在较明显的迟滞现象。地上5m及10m最早达到最高温(春季为14:30,夏季为14:00,秋季为14:30,冬季为14:30),地上20m、25m和30m处最高温晚60min左右。地表层达到最高温的时间各季节均在15:00左右,迟滞时间随土层加深而增大,5cm处迟180min左右,10cm处迟300min左右,20cm处迟540min左右;地上各梯度温度出现日最低温的差异不显着,均在6:00左右出现日最低温,地下0cm处相比地上迟60min左右,5cm处迟120min左右,10cm迟210min左右,20cm迟360min左右。(4)论文通过对栎林林内和林外累积升温与累积辐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各季节30m与10m处累积升温与累积辐射的回归模型,较为直观地反映了林内和林外辐射与升温之间的关系。春季10m处累积升温模型:y=-4.4078x2+13.475x-0.2011,R2=0.903;30m处累积升温模型:y=-0.0766x2+1.5273x+0.0491,R2=0.858。夏季10m处累积升温模型::y=-7.6536x2+13.101x-0.635,R2=0.812;30m处累积升温模型:y=-0.0941x2+1.4852x-0.6128,R2=0.87。秋季10m处累积升温模型:y=-4.8624x2+9.8624x-0.5699,R2=0.743;30处累积升温模型:y=-0.1517x2+1.7438x-0.8175,R2=0.679。冬季10m处累积升温模型:y=-1.0832x2+5.2618x-0.3567,R2=0.725;30米处累积升温模型:y=-0.3853x2+2.838x-0.1692,R2=0.647。(5)论文对林冠气温与各梯度土壤温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林冠气温与土壤温度的相关系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从0.976下降到0.897,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对2015年林冠气温与土壤温度建立回归方程,用2016年数据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杨亚丽,任传友,王艳华,乔延艳,秦瑜[6](2016)在《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温度和水汽压垂直梯度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2003-2005年空气温度和水汽压梯度观测资料,以4、7、10和1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和冬季,分析不同季节典型晴天条件下林内气温、水汽压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日变化特征,以冠层顶部的气温和水汽压为本底值构建林内气温和水汽压随观测高度变化的廓线函数,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各观测高度的气温均具有单峰曲线形式的日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15: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林内各高度气温日较差以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各季气温日较差均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春、秋和冬季,林内气温表现出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在正午前后林内气温的垂直梯度较小,甚至表现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而其它时刻林内气温的垂直梯度较大,在夏季,各个时刻林内气温均随观测高度的增加而升高;(3)不同季节林内水汽压的日变化特征不同,春、秋和冬季各观测高度水汽压皆呈单峰曲线的分布规律,而夏季则呈双峰曲线形式的日变化规律;(4)同一时刻不同季节林内水汽压垂直分布规律存在显着差异,而同一季节不同时刻的水汽压垂直分布廓线形状相似,夏季林内水汽压随观测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明显,其它季节水汽压的垂直梯度则较小;(5)林内气温和水汽压垂直分布廓线均近似满足对数曲线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6年01期)

姜自波,李新南,季波[7](2015)在《空气垂直温度梯度对长焦镜面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光学追迹计算中采用的空气折射率公式,分析了在水平和垂直两种检测情形下,不同曲率半径球面反射镜因空气温度分层导致的像质变化。对Φ1.5 m、离轴量为12 m近抛物面拼接子镜在水平和垂直状态检验时受温度梯度影响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在上述两种状态下仿真计算了温度梯度分布对Φ4 m,焦比f/2的大口径抛物面反射镜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一般来说水平检验光路像质变化远大于垂直检验,其中大口径快焦比的抛物面镜垂直检测空气温度分层因素的影响结果也需考虑和控制。(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许爱华,詹丰兴,刘晓晖,王欢[8](2006)在《强垂直温度梯度条件下强对流天气分析与潜势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9年3~9月常规探空观测资料,对南昌ΔT850-500≥27℃这种强垂直温度梯度与江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将区域强对流天气、局部强对流天气、无强对流天气的3类情况下的中低层气压、温度、湿度、风场及稳定度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当南昌ΔT850-500≥27℃时,且有天气系统作为触发条件时,江西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达85%;中低层低槽和切变等影响系统、江南华南暖湿气流、河套地区的冷空气都有利于江西强对流天气出现。对典型个例的探空曲线和对流有效位能分析表明:强垂直温度梯度结合中低层高湿度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条件。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中,强垂直温度梯度有时比对流有效位能更有指示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建立了相应的预报流程,并在业务试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06年04期)

康俊勇,黄启圣[9](1996)在《掺碲InSb单晶的垂直温度梯度凝固生长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成功地建立一套垂直温度梯度凝固晶体生长设备,并在无氢气的气氛下生长了掺碲InSb体单晶。通过霍尔效应、原子吸收谱和腐蚀等方法对掺碲InSb晶体中的缺陷在宏观、微尺度上的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尺度上碲杂质沿生长方向的分布与准静态生长的溶质分布接近,在微尺度上缺陷分布均匀,无观察到生长条纹。(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1996年02期)

汪崎生,张柏年[10](1987)在《垂直多相管流同时计算压力和温度梯度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稳定态能量平衡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一个可考虑多相流体沿垂直管向上流动时,部份流体从液相变为气相、气相体积不断膨胀和各相与管壁的摩擦等现象产生对流体温度影响的井温计算公式。文中给出一种联立求解多相管流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数值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可同时求得多相流体流动时,压力和温度沿井筒的变化。数值计算的初步结果表明,本法较美国八零年发表半径验式的休法(Shiu)有所改进,根据我国江汉油田部分实测资料刘比,吻合更好。(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3期)

垂直温度梯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80 2015年ERA-Interim全球0.25°×0.25°月平均再分析温度场、风场、垂直速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上空垂直温度梯度(T_G)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高原主体地区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要比周边地区大,东西两侧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2)对流层中下层高原边缘陡峭地形区的T_G变化程度比周边地区大,对流层中上层各层T_G呈水平均匀分布;(3)非高原地区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略大于高原地区;在冬春季,两个区域的T_G对外界因素变化的反应都很灵敏;(4)初步成因分析显示,对流层中下层高原边缘地区,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越强时,T_G越小(大),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就越小(大);对流层中上层,高原部分区域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越强,T_G越大(小),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越大(小);在高原整层大气中,非绝热加热(冷却)作用是引起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得慢(快)的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直温度梯度论文参考文献

[1].程译萱.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垂直梯度特征分析[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

[2].程译萱,范广洲,张永莉,赖欣.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垂直温度梯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18

[3].夏凡,李昌义,刘诗军.基于垂直温度梯度对WRF-RUC模式山东2m温度订正研究[J].干旱气象.2018

[4].程译萱,范广洲.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垂直温度梯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2017

[5].程璨.空青山次生栎林温度垂直梯度变化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7

[6].杨亚丽,任传友,王艳华,乔延艳,秦瑜.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温度和水汽压垂直梯度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16

[7].姜自波,李新南,季波.空气垂直温度梯度对长焦镜面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15

[8].许爱华,詹丰兴,刘晓晖,王欢.强垂直温度梯度条件下强对流天气分析与潜势预报[J].气象科技.2006

[9].康俊勇,黄启圣.掺碲InSb单晶的垂直温度梯度凝固生长法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96

[10].汪崎生,张柏年.垂直多相管流同时计算压力和温度梯度的新方法[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7

论文知识图

裂纹焊球横截面温度分布(t=0.183s)桥接形成过程示意图水槽中的垂直温度梯度0~50 m垂直温度梯度与柔鱼资源...200~300米垂直温度梯度与柔鱼资...强垂直温度梯度条件下强对流天...

标签:;  ;  ;  ;  ;  ;  ;  

垂直温度梯度论文_程译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