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四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文学批评,现代性,现代文学,中国,文字改革,鸳鸯蝴蝶派。
五四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姜丽清[1](2019)在《五四启蒙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启蒙文学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有研究者将五四时期定义为"全面反传统"时期,认为五四启蒙文学与传统文化是"断裂的"。事实上,五四启蒙文学确实是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激烈批判,但批判背后的道德本体主义下的忧国忧民的承担,却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超越。(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燕萍[2](2019)在《“五四”语言文字改革与世界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童庆生教授所着《汉语的意义: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以下简称《汉语的意义》)最近由北京叁联书店出版。此书视阈广阔、议题驳杂,涉及当代学界热议的"世界文学"、十九世纪蔚为大观的比较语文学、"五四"前后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以及西方汉语观等多个领域。面对庞杂的中西语文献和理论资源,童教授以西方汉语观为"出发点"和"抓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叙述主线。(本文来源于《读书》期刊2019年11期)
张志平[3](2019)在《明白与晦涩之间——论“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演进的两个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以来,明白化趋向和晦涩化趋向是中国文学演进的两个重要趋向,它们相生互动、相依互通,有时则相抵互抗、相克互斥,生动演绎出奇妙魅人的艺术辩证法,鲜明显示出中国文学生产、演进的原始景象。作家创作时着意综合作品的明白品格和晦涩品格、进而创造作品综合品格,是其催生文学综合趋向的重要手段,综合趋向蕴含着文学生产机制和发展规律,蕴藏着作家迈上辉煌巅峰的重大契机。"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在明白化趋向和晦涩化趋向疏离或交错或迭合的过程中演进,中国文学经典在作品明白品格和晦涩品格相生互动、相依互通的奇妙关系中诞生。(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贺麦晓,李浴洋[4](2019)在《巨大的不实之名:“五四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5月4日】鲁迅收到了日本寄来的书籍。1919年5月4日,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天。那一天,北京多所高校的激进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的决议——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而非归还中国。学生们集结于天安门广场,随后前往使馆递交请愿书给美国大使。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使馆周日公休,因此未能见到大使。沮丧之余继续行进,最终汇集到被认定当为媚日卖国行径负责的交通总长曹(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6期)
贾川琳[5](2019)在《“五四”时期鲁迅文学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的关系,从发生学意义上来看,其实是思想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合流,在民族危亡时刻,先驱们试图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促成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型。经由器物、政治制度,以及复辟闹剧,都无法改变政局,因此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思想文化层面。虽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不是最先发出反叛传统叫喊的人,但他发出的呐喊却是最响亮、最清醒、最激越的。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当鲁迅以中国新文化(本文来源于《上海鲁迅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林幸谦[6](2019)在《张爱玲和五四女性文学的逆向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及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在现实世界和个人经历中饱受压迫和摧残,五四女性文学的女性形象往往受到父系意识形态并通过模仿男性叙事而建构自身的声音,这是新旧交替之际女性突破"他者"属性所面临的被殖民、被同化的叙事危机,女性难以在错综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找到解构和颠覆的话语武器。张爱玲的逆向写作中的女性人物却被视为真实的女性实体,其丑怪疏离、压抑疯狂并未被刻意回避而是被勇敢地重现。张爱玲在重写女性自我的基础上,已经克服了宗法父权意图将女性作家阉割的内化心理,克服了性别错位和角色反串的制约。张爱玲对于女性主体身份的定义与对男权法则的解码、解构的努力拓展了女性观看和书写的能力与抵抗的空间。(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友鹏,邹凌雁[7](2019)在《五四文学的符号化建构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五四文学研究的日益边缘化,其触角却不断延伸,内涵不断拓展,在时间维度上上溯至晚清,空间维度上纳入港台及东南亚等地的华文文学,这背后折射的是五四文学的无穷魅力与五四概念的日渐模糊。在文学与政治和社会的张力中,五四文学日渐成为一个符号,而非简单的时间空间向度内的作家及其作品,探讨这种符号化的建构历程及其背后的理论架构,对于更好地了解、厘清和借镜五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20期)
杨森[8](2019)在《沈从文对“五四”启蒙与左翼文学的承继与发展——以沈从文小说《萧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沈从文的《萧萧》等作品,一反"五四"文学启蒙者视角以及左翼文学解放者视角,采取当事人视角来描写童养媳等主人公生活,这种描写的独异之处在于:避免简单的善恶判断和逻辑推理,展示当事人身处其间却并无反抗甚至乐于接受命运安排的复杂情境。这种随顺自然的故事,其深层蕴含的悲剧内核,其实更加触目惊心。这充分说明:沈从文虽然在形式上开拓出新文学"第叁种形式"新面貌,但在社会批判方面却对"五四"新文学社会批判传统一以贯之。(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光芒[9](2019)在《“人性”话语的动态逻辑与知识考古——评邓瑗着《晚清至“五四”文学批评的人性话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文化运动至今历经百年有余,今朝回溯之际,我们发现常常会陷入一种极其尴尬的两难悖谬之中:一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之初所倡导的文化理想的概念载体,如科学、民主、自由、启蒙、人性等等,突然失去了内涵与外延的相对稳定状态,甚至完全退化为一种所指游移的能指符号;而另一方面,我们尚未找到更有效的理论概念来阐释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史的相关话题,而只能仍然艰难地使用着它们。在此前提下,回到概念的生产过程,找到其发生学意义上的源头,即回到话语(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周建华[10](2019)在《再出发:五四新文学的跨世纪思考——评陈国恩《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治中国现代文学,五四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如何认识五四新文学,既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需要学者们本着历史的眼光和秉持科学的方法。陈国恩教授的专着《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就是这么一部既照顾到历史的现场、站在历史的原点,又结合历史发展中五四新文学的种种衍生现象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历史的、理性思考的专着。《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运用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透视,引出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评价(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五四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童庆生教授所着《汉语的意义: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以下简称《汉语的意义》)最近由北京叁联书店出版。此书视阈广阔、议题驳杂,涉及当代学界热议的"世界文学"、十九世纪蔚为大观的比较语文学、"五四"前后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以及西方汉语观等多个领域。面对庞杂的中西语文献和理论资源,童教授以西方汉语观为"出发点"和"抓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叙述主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四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姜丽清.五四启蒙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张燕萍.“五四”语言文字改革与世界文学[J].读书.2019
[3].张志平.明白与晦涩之间——论“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演进的两个趋向[J].社会科学.2019
[4].贺麦晓,李浴洋.巨大的不实之名:“五四文学”[J].当代文坛.2019
[5].贾川琳.“五四”时期鲁迅文学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合[J].上海鲁迅研究.2019
[6].林幸谦.张爱玲和五四女性文学的逆向写作[J].职大学报.2019
[7].杨友鹏,邹凌雁.五四文学的符号化建构历程[J].汉字文化.2019
[8].杨森.沈从文对“五四”启蒙与左翼文学的承继与发展——以沈从文小说《萧萧》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9
[9].张光芒.“人性”话语的动态逻辑与知识考古——评邓瑗着《晚清至“五四”文学批评的人性话语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周建华.再出发:五四新文学的跨世纪思考——评陈国恩《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J].德州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