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锐,赵伟[1](2021)在《从群众满意看红十字事业品质奋进》文中研究表明淄博市红十字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六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十字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淄博市红十字会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重要论述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
王萌[2](2020)在《香港青少年义工服务的发展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香港义工人数已达132万人,其中青少年义工占据人数一半以上,成为香港义工的主力军。近年来香港民间和官方已有不少义工团体和个人来到内地,开展志愿服务,但内地目前尚未形成与之合作对接的常态化机制。借鉴香港义工服务的有益经验,与来内地服务的香港青少年义工对接,选派内地青少年志愿者赴港培训并共同参加义工服务,加强内地与香港青少年义工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建立起两地青少年了解与沟通的渠道。同时在公益服务中,也有助于消除少数港人对内地文化的陌生与误解,增进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
万罗慧[3](2020)在《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研究(1950-1957)》文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各族人民,成为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时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在英美的纵容和支持下,多次制造企图分裂西藏的活动。为不失时机地解放西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野心,和平解放西藏,1950年1月毛泽东正式指示中共西南局的二野十八军负责此次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任务,西北局协助完成。在这一背景下,“首批进藏女兵”从1950年始跟随二野十八军及其独立支队进藏,参与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任务。这一群体由包含70余名藏族女兵在内的1162人组成。1957年中央调整西藏政策,大部分进藏女兵转回内地,完成了参加西藏革命工作的历史使命,而转业至西藏地方的女兵,则继续投身于西藏的建设,为新西藏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进行研究。第一章,交代“首批进藏女兵”进藏的时代背景,即旧西藏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对内下层人民遭到农奴主的压榨统治,对外帝国主义对西藏虎视眈眈,妄图分裂西藏。在内外双重压迫下,西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西藏、进军西藏刻不容缓。且新中国建政北京后,完成大陆的统一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央为便于进藏工作的开展,遂有女兵进藏之部署与派遣。第二章,介绍进藏女兵的基本情况,包括女兵进藏前的身份,女兵的籍贯、民族构成以及进藏女兵在十八军中的分布概况。第三章,则根据文献记载、口述史等多种史料,概述“首批进藏女兵”进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女兵在进藏过程中因其身体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将面临的困难。第四章,从“首批进藏女兵”在进藏途中、进藏后两个时间段来分析女兵工作开展情况,归纳进藏女兵从事的岗位,总结她们在岗位上的工作业绩。第五章,阐述“首批进藏女兵”转业和复员情况,并结合个案进行分析,1957年中央实行在藏工作人员“大收紧”,除转业到西藏地方的女兵外,此时大批女兵转回内地。同时,归纳转回内地的“首批进藏女兵”在内地的走向与分布。最后,则归纳首批女兵进藏产生的历史作用与影响。这支进军西藏的女兵队伍,虽然在4万进藏部队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且多数是青年学生,但女兵们在进藏途中的表现并不逊色于男兵。进藏后女兵充分发挥女性优势,联谊西藏地方上层,团结下层群众,解放西藏妇女,在党政机关、卫生、教育、金融等岗位上建设新西藏。女兵群体,为旧西藏的解放与新西藏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西藏精神”。进藏女兵不怕吃苦、团结忍耐、战斗奉献的品质,是“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形成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语圣[4](2019)在《《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1904~2014)》的学术特色》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红十字组织是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大
许楠[5](2018)在《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灾害频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西北边陲,灾情严重,救灾工作十分艰巨,政府救助能力有限,灾害救助工作必须动员社会组织参与,红十字会机构分布广泛,运行机制完善,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组织特色鲜明,联系群众紧密,社会影响力较高,有着丰富灾害救助经验,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的不足,满足救助对象的需求,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存在制约其作用发挥的诸多问题,比如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筹资能力不强,备灾救灾库房建设不达标,仓储体系不健全,救援队伍建设滞后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打破红十字会参与灾害治理面临上述重重阻碍。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以及理论基础,指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新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红十字会灾害救助优势。二是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灾害发生的特点,通过分析红十字会发展现状,以自治区供水及大众卫生救援队演练为例进行探讨,以南疆四地州红十字会工作开展情况及于田地震灾害救助情况为例进行分析,总结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存在具体问题,分析产生问题原因。三是梳理总结国外红十字会在灾害救助方面先进经验,为我国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根据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红十字会救灾工作的对策建议,即积极主动作为争取更多更大支持、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核心业务发展,丰富和发展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理论,为新疆灾害救助提供了有益参考。
高晓峰[6](2017)在《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文中指出学校体育政策规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任务、管理实施模式和运行机制。而学术上,对于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梳理,呈现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为研究学校体育变迁的规律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管理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历程、内容、特征及动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一、百余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健全、管理逐渐规范。从近代清末的学部开始,发展到现代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国家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相关学校体育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咨询与指导组织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为辅的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出台的坚实基础。二、清末随着各级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迅速建立的同时,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也仿照日本逐渐建立起来,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具雏形并强调建章立制,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但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战争溃败、“西学东渐”、近代国外政策成效的示范效应、陈腐教育等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三、民国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政策颁布机构开始协同工作,政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有关机构、制度、人员和设施、标准等都有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呈现出了体系比较完备、内容层次比较清晰严谨、制定技术相对规范的特征,但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实际可行性存疑。对国民身体教育改革诉求、民主革命以及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积极尝试成为政策变迁重要动因。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学校体育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构建了较完备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但法制化较弱,计划色彩浓厚,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出现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等问题。苏联学校体育政策模式的引进、政策至上理念、对民国学校体育政策改造、计划体制与经验缺乏等成为此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六、“文革”中后期中断五年的学校体育政策开始恢复,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确认,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体育的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专门法中有关学校体育的法律规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有关学校体育具有法规性质的要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有关学校体育的专门法规。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涉及范围广泛拓展,政策质量日益提高,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等鲜明特征。但政策强制性较弱,政策重叠过多,政策内容尚需优化。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思想解放、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七、借用多源流理论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发现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各个时期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互动明显,政治流占主导地位;问题源流受客观因素影响显着;精英化决策模式主导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表现在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国家意志的执政理念,使政治源流贯穿于三条源流的始终,并影响着问题源流和政策源流的走向,体现了政治流为主导的,三源流高互动性。八、针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和动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尹路[7](2015)在《西藏自治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全区各族青少年在学习生活总体条件大幅度改善的同时,伴随着的也有区内区外及国际纷繁复杂的形势,这对区内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思想品德、学习就业、社会交往、婚恋交友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与问题。特别强调的是西藏是祖国边陲,是国家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受少数境外势力和区内客观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又是分裂势力抢夺的重要资源,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面临严峻考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工服务,帮助全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其努力成才,造福社会、报效祖国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意义尤为重大。西藏占全国八分之一的领土,拥有三百万人口。全区青少年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学习意识薄弱,全区青少年社会服务开展较差,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属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不少社会问题。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内化自身价值,为全面完善全区的的青少年社会服务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使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探索法、访谈法四种研究方法从经济发展欠发达、无专业社工机构、社工服务基础差、社工岗位设置不明确、社会客观环境五方面分析西藏青少年社工队伍在西藏发展的起来的制约因素。最终提出建设西藏青少年社工队伍长效机制需从七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宣传力度;设置社工岗位,加强岗位培训;创建人才体系,打牢社工基础;发展民间机构,学习先进做法;建立保障制度,稳薪酬留人才;创新工作模式,打造自身特色;吸收区外人才,定期开展服务。经调查研究发现,西藏青少年社工人才队伍主要需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习就业教育、特殊群体教育四方面开展社工服务。
路琮玮[8](2014)在《上海市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改革方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我国的红十字会由于受到“郭美美炫富事件”的冲击,社会捐赠额大幅度减少,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各项人道救助工作阻力重重。社会及公众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红十字会的行政化身份以及捐赠资金的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因此,对这一实际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改革意见,对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的红十字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本应由会员代表(利益相关者代表)选举产生的理事会的权力已经弱化、部分功能已经缺失,而执委会(工作机构)成为真正的权力机构,这是由于我国的红十字会的行政化所造成的。行政化还造成了我国的红十字会官本位思想严重、工作执行流程复杂、脱离社会大众尤其是脱离会员(利益相关者)等弊端。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红十字会及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文献,运用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理论和法人治理结构相关理论,以上海市红十字会为个案,讨论该会的兴起、组织结构、与政府的关系、法人治理现状及产生的问题和弊端,就行政化和社会化、监事会缺失以及监事会监督效果等问题比较了国外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及运作方式,得出了行政化是直接导致红十字会发生公信力下降,不能取信于民等问题的最大弊端的结论,并就此对我国的红十字会的改革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上的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国的红十字会要真正的扭转公信力下降、社会公众不信任这一局面,去行政化势在必行,使红十字会回归社会组织本身特性,通过会员(利益相关者)的自治选举,产生值得信任的真正握有权力的理事会。同时,去行政化后的理事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它是利益相关者的互相牵制的监督体系。不断加强宣传,特别是在公开透明方面的宣传,将资金的使用等完全公开,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完全去行政化对红十字会在资金方面的影响较大,不利于红十字会的自身发展和人道工作的持续开展。因此,逐步去行政化并在合适的时间完全去行政化,将权力回归于理事会是现今比较稳妥的改革方向。
宗丽娜[9](2013)在《中国红十字会筹资机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时期。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公民慈善观念较为落后,慈善筹资水平较低,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健全和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等。而慈善筹资则是决定慈善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求用动态的、具有预测性的科学筹资管理体系来代替传统的管理方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筹资问题进行研究。该论文针对法律缺陷、体制未理顺、管理落后、公信力不够强、专业人才缺乏的筹资困境,探究其筹资困境症结,指出困境的根源问题即是筹资机制问题,进而提出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筹资机制进行创新研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结合三个代表性筹资项目个案进行实证分析,既是对筹资困境的具体呼应和创新尝试,又是筹资机制创新的实践来源。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筹资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转变筹资理念,丰富筹资方式;理顺组织机制,争取政府支持;完善管理机制,引入监督机制;强化信息机制,树立社会公信;建设人才机制,团队分工协作;打造项目机制,加强对外合作。中国红十字会是全球最大的NGO组织,具体研究其筹资机制创新,提炼有效的筹资体系,不仅合理规避了政府失灵和契约失灵导致的局限,更为各类慈善组织的筹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立体的思考,进而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永续动力,必将加速慈善事业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认真研究慈善筹资理论,结合中国红十字会筹资实践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中国红十字会筹资发展的创新机制,是一项既具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工作。本课题从筹资实践研究着手,通过对代表性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建立指导实践的科学机制,从而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孙语圣[10](2013)在《论中国红十字会灾害信息的传递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红十字会的首要职责是救灾,而灾害信息畅通与否、灾害信息传递机制健全与否,这些都事关红十字会的救灾结果和成效。在灾害发生后,红十字会主要通过自身的信息输送系统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和媒体收集相关灾害信息,并以此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在日常生活中,红十字会主要通过面向社会公众的防灾知识教育、灾情考察等进行灾害信息的传递和获取。红十字会的灾害传递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尤其要与水利、气象、海洋、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渠道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发展和优化自己的信息管道。
二、青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从群众满意看红十字事业品质奋进(论文提纲范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
为红十字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
依法强会建设实现突破 |
各级红十字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 |
应急救援工作更加有力 |
成为政府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救护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
成为健康淄博建设的重要力量 |
人道救助范围不断扩大 |
成为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得力助手 |
“三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
为众多面临困境的大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
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完善 |
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稳步推进 |
青少年学生成为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
(2)香港青少年义工服务的发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香港青少年义工与义工组织现状 |
二、香港青少年义工的管理 |
三、香港青少年义工服务内地情况 |
四、启示与建议 |
(一)与到内地服务的香港青少年义工对接,合作开展志愿服务 |
(二)与香港青少年义工培训组织对接,加深志愿者培训交流 |
(三)选派优秀青年志愿者,赴港参与义工服务 |
(3)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研究(1950-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成果综述 |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目标及内容 |
四、选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 首批进藏女兵进藏的历史背景 |
1.1 女兵进藏前西藏面临的内外形势 |
1.1.1 旧西藏亟待改变的落后状况 |
1.1.2 帝国主义的觊觎 |
1.2 中央政府对西藏工作的政策 |
1.2.1 解放西藏的政治部署 |
1.2.2 建设西藏的政治部署 |
1.3 女兵的独特优势及主观意愿 |
1.3.1 女兵的独特优势 |
1.3.2 女兵的主观意愿 |
2 首批进藏女兵的基本情况 |
2.1 女兵进藏前的身份 |
2.2 女兵的籍贯与民族构成 |
2.2.1 进藏女兵的籍贯 |
2.2.3 进藏女兵的民族构成 |
2.3 进藏女兵在十八军中的分布概况 |
3 首批进藏女兵进藏前的准备及进藏面临的特殊困难 |
3.1 女兵进藏前的准备 |
3.1.1 思想心理上的准备 |
3.1.2 身体上的准备 |
3.1.3 文化习俗上的准备 |
3.1.4 物资装备上的准备 |
3.1.5 其他准备 |
3.2 女兵进藏面临的特殊困难 |
4 首批进藏女兵建设新西藏 |
4.1 首批进藏女兵工作岗位 |
4.1.1 从事文艺工作的进藏女兵 |
4.1.2 从事医务工作的进藏女兵 |
4.1.3 从事新闻工作的进藏女兵 |
4.1.4 从事工兵的进藏女兵 |
4.1.5 从事后勤保障的进藏女兵—康藏女子工作队 |
4.1.6 其他 |
4.2 初进西藏面临的社会问题 |
4.3 进藏后女兵工作的开展 |
4.3.1 妇幼保健 |
4.3.2 宣传统战 |
4.3.3 教育工作 |
4.3.4 开荒生产 |
4.3.5 金融贸易 |
5 首批进藏女兵的归宿 |
5.1 进藏女兵的个人生活 |
5.2 进藏女兵的复员转业 |
5.3 女兵对其进藏经历的认知 |
6 首批进藏女兵的历史作用及意义 |
6.1 进藏女兵的历史作用 |
6.1.1 推动西藏女性的觉醒和妇女运动的发展 |
6.1.2 推动西藏基础建设 |
6.1.3 推动妇女运动发展和西藏党组织的建设 |
6.2 进藏女兵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
6.2.1 共同推动了“老西藏精神”的形成 |
6.2.2 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1904~2014)》的学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 篇幅宏大巨制,论述全面 |
二 增加专题研究,锦上添花 |
三 论证精辟深刻,超越既有 |
四 资料翔实可靠,叙论精当 |
(5)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本章注释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非政府组织 |
2.1.2 灾害救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民社会理论 |
2.2.2 政府、市场、志愿失灵及相互依存理论 |
2.2.3 治理与善治理论 |
本章注释 |
3 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 |
3.1 红十字会简介 |
3.1.1 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功能定位 |
3.1.2 红十字会灾害救助优势 |
3.2 新疆红十字会发展现状 |
3.2.1 新疆红十字会基本情况 |
3.2.2 新疆红十字会取得成效 |
3.3 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实例分析 |
3.3.1 以供水及大众卫生救援队演练为例 |
3.3.2 以南疆四地州红十字会工作情况为例 |
3.3.3 以于田地震灾害救助情况为例 |
3.4 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存在主要问题 |
3.4.2 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本章注释 |
4 国外红十字会灾害救助经验借鉴 |
4.1 国外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基本情况 |
4.1.1 美国红十字会灾害救助情况 |
4.1.2 德国红十字会灾害救助情况 |
4.1.3 加拿大红十字会灾害救助情况 |
4.1.4 其它国家红十字会灾害救助情况 |
4.2 国外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启示 |
4.2.1 积极推广志愿服务精神,优化发展环境,争取各方支持 |
4.2.2 建立专业志愿者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 |
4.2.3 探索推进机制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激发创造力及活力 |
本章注释 |
5 完善红十字会灾害救助对策措施 |
5.1 加强体制建设,完善制度机制 |
5.1.1 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提升社会公信力 |
5.1.2 深化内外交流合作,促进新疆人道事业发展 |
5.2 创新救灾模式,推进核心业务发展 |
5.2.1 加强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科学制定救灾策略 |
5.2.2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扩大救援队伍规模 |
5.2.3 提升应急救护培训质量,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
5.2.4 提高监督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
5.2.5 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备灾救灾能力 |
5.2.6 结合实际,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救灾体系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史学缺失 |
1.1.2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教育政策研究 |
1.4.2 相关体育政策研究 |
1.4.3 国外对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 |
1.4.4 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研究 |
1.4.5 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1.4.6 有关教育政策分类研究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分类的借鉴 |
1.4.7 小结及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论域及时空跨度 |
1.5.2 概念界定和术语选择 |
1.5.3 方法及思路 |
1.5.4 关于本研究的历史分期 |
1.5.5 本研究所依据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
2 末世初兴: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初露头角(1904-1911) |
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
2.1.1 政策环境概述 |
2.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2.2 政策文件 |
2.3 政策内容:新式教育中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提及 |
2.3.1 《钦定学堂章程》的出台与旋即废止 |
2.3.2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
2.4 主要特征及问题 |
2.4.1 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 |
2.4.2 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 |
2.4.3 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 |
2.4.4 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 |
2.4.5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变化无序 |
2.4.6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并未有效实施 |
3 共和风云: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对进展(1912-1949) |
3.1 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
3.1.1 政策环境概述 |
3.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3.2 政策文件 |
3.3 政策内容 |
3.3.1 民国前期: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阶段(1912-1927) |
3.3.2 民国后期:南京国民政府阶段(1928-1949) |
3.4 主要特征及问题 |
3.4.1 立法视角下政策制定初现民主化倾向 |
3.4.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的初现 |
3.4.3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技术较为规范 |
3.4.4 民国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步完备 |
3.4.5 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层次较为清晰 |
3.4.6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 |
3.4.7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实际可行性存疑 |
4 计划深痕: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进退反复(1949-1978) |
4.1 政策基础:建国前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政策 |
4.1.1 政策环境概述 |
4.1.2 政策内容及特点 |
4.2 建国初期政策环境 |
4.2.1 政策环境概述 |
4.2.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4.3 政策文件 |
4.4 政策内容 |
4.4.1 建国初期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构建和探索(1949-1965) |
4.4.2 “文革”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中断与复苏(1966-1978) |
4.5 主要特征及问题 |
4.5.1 形成了苏联模式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
4.5.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 |
4.5.3 法制化较弱,仅部分政策具备法规属性 |
4.5.4 计划色彩浓厚 |
4.5.5 问题一: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 |
4.5.6 问题二:“大跃进”的政策使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 |
5 法治宏篇: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逐步振兴到历史辉煌(1979-2014) |
5.1 政策环境 |
5.1.1 政策环境概述 |
5.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
5.2 政策文件 |
5.3 政策内容 |
5.3.1 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期政策的恢复与转变(1979-1992) |
5.3.2 市场经济确立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辉煌(1993-2014) |
5.4 主要特征及问题 |
5.4.1 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法制化程度大幅提升 |
5.4.2 学校体育政策涉及范围广泛拓展 |
5.4.3 政策质量日益提高 |
5.4.4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 |
5.4.5 问题一:政策强制性较弱,部分政策尚需完善 |
5.4.6 问题二:部分政策重叠与过多,执行出现偏差 |
6 动因演变:基于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 |
6.1 多源流理论对政策变迁的解释逻辑 |
6.2 各阶段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演变 |
6.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02-1911) |
6.2.2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12-1949) |
6.2.3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49-1978) |
6.2.4 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79-2014) |
6.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认识 |
6.3.1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客观因素影响显着 |
6.3.2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精英化决策模式占主导地位 |
6.3.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 |
6.3.4 三条源流的关系:互动明显,政治流主导 |
7 余论:历史变迁对当今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
7.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 |
7.2 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 |
7.3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 |
8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8.1 结论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民国期间全国性教育、体育会议决议案(1912-1949) |
附录 B: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文件(1949-2014)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西藏自治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其他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西藏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内涵及指导思想 |
2.1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的内涵 |
2.1.1 人才 |
2.1.2 社会工作 |
2.1.3 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 |
2.1.4 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包括哪些范围 |
2.2 西藏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 |
2.2.1 指导思想 |
2.2.2 目标 |
2.3 西藏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建设的需求 |
2.3.1 需要了解区情、民族风俗的社工人才,最短周期内使社工人才“走出来”、“引进去” |
2.3.2 需要可以提高全区社会认可度的人才 |
2.3.3 需要效率高、责任强、效果好的社工人员 |
2.3.4 需要建立复合型、多样性社工人才队伍体系 |
2.3.5 需要民政部门、社区进行大力配合,营造优良服务环境 |
2.3.6 需要先行解决集中问题 |
2.3.7 需要把在校学生社会工作和非学校内其他青年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人才 |
第三章 西藏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发展现状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调查的对象 |
3.1.3 调查表统计 |
3.2 西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 |
3.2.1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制约 |
3.2.2 无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
3.2.3 兼职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
3.2.4 岗位设置不明确 |
3.2.5 客观环境影响 |
第四章 西藏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
4.1 西藏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 |
4.1.1 先进理论经验与本土化相结合,以本土化为基础 |
4.1.2 城市化与农牧区相结合,农牧区为重点 |
4.1.3 区域化与整体化相结合,以区域化为特色 |
4.2 建立西藏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方式、方法 |
4.2.1 制定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
4.2.2 设置社工岗位、加强岗位培训 |
4.2.3 创建人才体系、打牢社工基础 |
4.2.4 发展民间机构、学习先进做法 |
4.2.5 建立保障制度、稳薪酬留人才 |
4.2.6 创新工作模式、打造自身特色 |
4.2.7 吸收区外人才、定期开展服务 |
第五章 西藏青少年社会工作开展重要内容 |
5.1 思想政治教育 |
5.2 道德品质教育 |
5.3 学习就业教育 |
5.4 特殊群体教育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上海市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改革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
二、 第三部门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
三、 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理论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上海市红十字会组织发展及性质 |
第一节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发展背景 |
一、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兴起与发展 |
二、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机构设置 |
三、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法律地位 |
第二节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组织性质及与政府的关系 |
一、 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组织性质 |
二、 上海市红十字会与政府的关系 |
三、 上海市红十字会执委会(工作机构)的人员构成 |
第三章 上海市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一、 代表大会 |
二、 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 |
三、 执委会及工作机构 |
四、 监事会 |
第二节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一、 行政化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流程复杂、效率低下 |
二、 监事会的缺失导致事前和事中监督的缺失 |
第四章 国外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分析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 |
一、 韩国釜山市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 |
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 |
第二节 上海市红十字会与国外红十字会的比较 |
一、 行政化与社会化的比较 |
二、 监事会的缺失 |
第五章 改革建议及展望 |
第一节 “去行政化”是红十字会的必经之路 |
一、 “去行政化”的改革路径 |
二、 完全“去行政化”后可能产生的问题 |
三、 “半行政化与社会化共融”的优势 |
第二节 成立监事会加强监督 |
一、 现行体制下的监督体制的弊端 |
二、 成立监事会的优势 |
三、 去行政化后的监事会才能发挥真正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一节 结论 |
一、 削弱行政化加强社会化,促使理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二、 成立监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三、 推进改革,提升公众信任度 |
第二节 继续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红十字会筹资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2章 慈善筹资的综合分析 |
2.1 慈善筹资的内涵 |
2.1.1 慈善 |
2.1.2 慈善组织 |
2.1.3 慈善筹资 |
2.1.4 筹资战略 |
2.2 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 |
2.3 慈善组织的筹资方式 |
2.3.1 政府资助 |
2.3.2 社会捐赠 |
2.3.3 会费收入 |
2.3.4 服务收入 |
2.3.5 国际援助 |
2.3.6 彩票发行 |
2.4 慈善筹资的影响因素 |
2.4.1 政府职能 |
2.4.2 政策法规 |
2.4.3 筹资领域 |
2.4.4 公民慈善意识 |
2.4.5 自身造血功能 |
2.4.6 公信度 |
2.4.7 规范管理 |
2.4.8 专业人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红十字会筹资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3.1 中国红十字会概况 |
3.1.1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 |
3.1.2 中国红十字会的特性 |
3.1.3 有效筹资对发展中国红十字事业的意义 |
3.2 中国红十字会的筹资实践现状 |
3.2.1 筹资现状 |
3.2.2 筹资经验 |
3.2.3 有效筹资对重构中国红十字会社会信誉的重要性 |
3.3 中国红十字会筹资实践与国外慈善组织的差异 |
3.4 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筹资困境 |
3.4.1 政策缺陷 |
3.4.2 体制未理顺 |
3.4.3 管理落后 |
3.4.4 公信力不够强 |
3.4.5 专业人才缺乏 |
3.4.6 筹资困境症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红十字会筹资案例分析 |
4.1 筹资案例分析的必要性 |
4.2 基金会筹资项目:根生博爱之家 |
4.2.1 项目背景 |
4.2.2 项目实施 |
4.2.3 项目评价 |
4.3 媒体筹资项目:赛宝·博爱·中国年 |
4.3.1 项目背景 |
4.3.2 项目实施 |
4.3.3 项目评价 |
4.4 跨国企业筹资项目:百事明天计划 |
4.4.1 项目背景 |
4.4.2 项目实施 |
4.4.3 项目评价 |
4.5 经验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红十字会筹资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
5.1 转变筹资理念,丰富筹资方式 |
5.1.1 勇于打破陈规,用先进的筹资理念武装头脑 |
5.1.2 积极变换筹资策略,顺势变通筹资方式 |
5.1.3 及时建立筹资模型,分类建设筹资案例库 |
5.2 理顺组织机制,争取政府支持 |
5.2.1 明确与政府的关系定位 |
5.2.2 建立与政府的合作机制 |
5.3 完善管理机制,引入监督机制 |
5.3.1 强化筹资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
5.3.2 完善内外监督机制 |
5.4 强化信息机制,树立社会公信 |
5.4.1 完善内设信息系统,提升透明度 |
5.4.2 建立信息交换平台,汲取社会有效资源 |
5.4.3 强化外联交流,建立信任机制 |
5.5 建设人才机制,团队分工协作 |
5.5.1 人才培养和引进并举,加强筹资能力建设 |
5.5.2 工作分工与合作并存,明确责任与义务 |
5.6 打造项目机制,加强对外合作 |
5.6.1 塑造精品项目 |
5.6.2 推行可持续发展项目 |
5.6.3 发展固定捐款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论中国红十字会灾害信息的传递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十字会灾害信息获取与应急预案启动 |
(一)灾害信息获取渠道 |
(二)考察调查灾情 |
(三)启动救灾应急响应 |
二、日常灾害应对信息传递 |
(一)防灾知识教育 |
(二)“防灾减灾日”的教育活动 |
四、青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群众满意看红十字事业品质奋进[N]. 张锐,赵伟. 淄博日报, 2021
- [2]香港青少年义工服务的发展与启示[J]. 王萌. 青年探索, 2020(04)
- [3]新中国初期首批进藏女兵研究(1950-1957)[D]. 万罗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1904~2014)》的学术特色[J]. 孙语圣. 民国研究, 2019(02)
- [5]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问题与对策研究[D]. 许楠.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6]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D]. 高晓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7]西藏自治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尹路.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3)
- [8]上海市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改革方向研究[D]. 路琮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9]中国红十字会筹资机制创新研究[D]. 宗丽娜. 燕山大学, 2013(08)
- [10]论中国红十字会灾害信息的传递机制[J]. 孙语圣.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