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利张喜川史永生李刚(辽宁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凌源12250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3-0063-02
【摘要】目的比较小儿上肢手术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咽痛发生率,观察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是否比其他方式更好。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气管插管全麻组(A组)和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B组)。术中监测麻醉后、手术开始时、手术5、10min及手术结束时患儿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记录患儿在麻醉苏醒室期间疼痛评分及首次应用镇痛药物的时间。结果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咽痛发生率各结果B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全身麻醉喉罩全麻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小儿手术上肢手术
本研究通过比较小儿上肢手术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咽痛发生率,观察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是否比其他方式更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名年龄2~12岁患儿。手术种类:择期行上肢手术(多指切除术、并指分离术、软骨瘤切除术),闭合性前臂骨折内固定术,ASA分级为Ⅰ或Ⅱ级,术前均无心肺疾患。术前禁食水6h。
1.2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气管插管全麻组(A组)和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B组)。对恐惧、不合作的婴幼儿入手术室时先用氯胺酮(5~8mg/kg肌注)或咪达唑仑(0.2~0.3mg/kg肌注)等麻醉药物作基础麻醉。待患儿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连续无创监测HR、BP、ECG和SPO2,A组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维持,B组常规诱导喉罩置入全麻后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药物为0.25%罗哌卡因1ml/kg。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mg/kg·h维持镇静。术中监测麻醉后、手术开始时、手术5、10min及手术结束时患儿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记录患儿在麻醉苏醒室期间疼痛评分及首次应用镇痛药物的时间。
2结果
手术开始时A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74±16mmHg、115±22次/min,与B组患儿(63±15mmHg、108±17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5min后A组患儿血压、心率分别为83±19mmHg、135±22次/min,与B组患儿(69±19mmHg、114±18次/min)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h患儿疼痛评分A组患儿为4±1.6、4.3±1.1;B组患儿为3±0.2、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首次应用镇痛药物的时间剂量A组患儿为18±8min、38±15mg;B组患儿为218±40min、22±10m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咽痛A组6例,B组无一例出现咽痛。
3讨论
喉罩是新型的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控制呼吸的一种麻醉用具。它是盲置入咽部在喉入口周围形成一压圈且允许轻度正压通气的装置,应用于吸入麻醉且对吸道刺激很小。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装置,使用方法简单、无创伤,对患者躯体和自主神经反应影响很小,对大多数成人和小儿都适用,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喉罩在一定范围内可替代面罩和气管插管[1]。罗哌卡因具有毒性小,麻醉效果确切,安全范围大,维持时间长等特点[2],适合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手术局麻下难以完成。非插管静脉麻醉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一旦呼吸抑制,处理被动。本研究表明在小儿行上肢手术时,采用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不仅可以使手术中患儿血液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而且还可以在术后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患儿术后的剧烈疼痛。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咽痛发生率各结果B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复合麻醉突出了喉罩的优点—麻醉诱导深度较浅和心血管反应轻,在维持良好通气的同时耐受良好,术后咽痛发生率低[3]。
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彭龄,严晓娣,刘虎,等.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临床军医杂志,2008,8(36)4:526-527.
[2]郑孝振,洪道先,等.罗哌卡因臂丛颈、腋路联合阻滞麻醉临床观察.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4:320.
[3]尤荣开主编.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1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