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瘤论文_陶婷婷,袁蕙芸,叶佳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胰腺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胰腺,肿瘤,营养,空肠,门静脉,互联网,静脉曲张。

胰腺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陶婷婷,袁蕙芸,叶佳琪[1](2019)在《“胰腺肿瘤互联网+会诊平台”上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九届胰腺癌上海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胰腺肿瘤大会(CPOC)、《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巡讲会同时在上海召开,开幕式上正式启动中国首个“胰腺肿瘤互联网+会诊平台”及中国晚期胰腺肿瘤登记平台。据CSCO胰腺癌专(本文来源于《上海科技报》期刊2019-10-25)

刘辰,金凯舟,程合,罗国培,虞先浚[2](2019)在《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因涉及器官较多、消化道重建难度大、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被认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随着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及腹腔镜器械的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已得到显着提高。对于顶尖的高容量胰腺外科中心,如通过学习曲线,LPD如今不仅是技术上可行,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杨采薇,蒋涵羽,刘曦娇,宋彬[3](2019)在《影像组学在胰腺肿瘤病变影像学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影像学诊断手段的不断丰富,胰腺肿瘤的检出率也随之提高。人工智能在近年来不断应用于医学影像中,为肿瘤影像的发展开启了新时代。腹部肿瘤影像在不断地发掘影像中隐藏的信息,影像组学在胰腺肿瘤病变中的研究聚焦于胰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的评价、预后评估以及放化疗的疗效评估等方面,以期提高对肿瘤病变的诊断效能,更精准地监测肿瘤的进展、预测肿瘤的预后,为个体化及精准化治疗做出贡献。本文旨在综述影像组学在胰腺肿瘤病变影像学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初步展望。(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林莹[4](2019)在《短肽类肠内营养对胰腺肿瘤术后的营养治疗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短肽类肠内营养对胰腺肿瘤术后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患儿女,年龄11岁,主诉:"右上腹肿物",既往史:1月前主因"腹痛伴呕吐10小时余"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胰头区实性肿物,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本次入院为求手术治疗。住院第3日全麻下行腹腔探查术,切除胰头、十二指肠(保留幽门),术中见患儿胆囊及囊肿炎症明显、水肿增厚,切除胆囊及囊肿,放置腹腔引流管两根、空肠造瘘置管。术后诊断为: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予肠外营养5日后启动空肠置管的肠内营养(EN)。EN第一天予添加了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的米汁以启动胃肠道,EN第二天在第一天的基础上添加了低浓度的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根据胃肠耐受程度逐步增加肠内匀浆的浓度和入量,至EN第20天,EN入量1200毫升,能量1360千卡。EN第21天,患儿开始经口进食流质,并逐步过渡至少渣低脂小儿饭。结果术后第16天,查血电解质、血清蛋白、血常规示大致正常。住院31天,患儿伤口愈合良好、大小便正常、进食正常,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短肽类肠内营养对胰腺肿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杨文利,闫洁,王焕民,秦红,韩炜[5](2019)在《儿童胰腺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儿童胰腺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为尽早实现儿童肿瘤外科加速康复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胰腺肿瘤患儿15例(排除二次手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为早期肠内营养(EN)组,术后根据胃肠道恢复情况,24~48h后开始经空肠留置管肠内营养支持,胃肠不耐受及严重并发症患者辅助部分肠外营养支持。配对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胰腺肿瘤手术病人15例为早期肠外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肠外营养治疗,术后5d~10d开始肠内营养。监测两组患者胃肠道耐受情况、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体质量变化、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等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年龄范围、术前体质量、术前营养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EN组术后第7d淋巴细胞计数、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均及第14d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均较术前下降;早期PN组术后第7d及14d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5.63,P<0.05)。早期EN组术后第14d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第7d血肌酐水平均高于早期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3.41,P<0.05)。早期EN组术后胃肠不耐受共15例(部分重迭发生,后同),术后并发症共11例;早期PN组术后胃肠不耐受共9例,术后并发症共21例;两组间各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指标、减少体重丢失、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费用,并且未增加胰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沈璟,高绥之,王欢,时霄寒,李勃[6](2019)在《人源性胰腺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建立与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影响建立胰腺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的临床病理因素,并初步进行药敏实验。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就诊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将手术获取的肿瘤组织移植至NSG小鼠(NOD-SCID)侧腹部皮下,建立PDX模型。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寻找可影响PDX成瘤的临床和病理因素。评估移植肿瘤生长速度与原发肿瘤的相关性,并进行组织学比较。药敏实验方案包括吉西他滨、替吉奥、丝裂霉素、GS方案、FOLFIRINOX方案和GP方案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1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PDX模型建立成功74例,成功率73.3%(74/101);74例PDX模型平均成瘤时间(100.5±44.8) d。在多变量分析中,T分期是唯一可影响PDX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0)。PDX生长与原发肿瘤大小存在相关性,并能较好的保持原发肿瘤的病理形态特征。36例PDX模型的药敏结果为:吉西他滨10例,替吉奥11例,丝裂霉素3例,GS方案14例,FOLFIRINOX方案14例和GP方案16例。结论胰腺癌PDX模型成瘤率高,并较好保持了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特征,可作为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模型。(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传杰,王艳巧,游旭东[7](2019)在《以胃底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的胰腺肿瘤20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底静脉曲张与胰腺肿瘤的关系及诊治对策。方法探讨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15例因上消化道出血、2例因脾功能亢进、3例因胰腺占位就诊。胃镜检查均有胃底静脉曲张。切除6例,其中脾切除加断流术8例,脾切除加胰体尾切除1例。余者行脾动脉栓塞2例,单纯内镜血管结扎2例。结论对于胃底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的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及早明确诊断,查找病因,并治疗原发病,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来源于《西南军医》期刊2019年05期)

白锦峰,陈章彬,郭志唐,王斌,李潇[8](2019)在《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误诊为胰腺肿瘤的胰腺结核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因反复上腹胀痛10余天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腹部增强CT及MRI提示胰头延展至肝门区实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散在粟粒样多发小结节,胰头至肝门触及质硬肿块,手术切除肿物解除压迫,术后病理结果示肉芽肿性炎,考虑结核。遂行抗结核治疗半年后痊愈。结论:胰腺结核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极易与胰腺良恶性肿瘤相混淆,常常造成误诊。详细的病史采集及肺外结核表现应引起重视,加强对胰腺结核的认识,才能提高诊断率。积极规范抗结核治疗,可有效治愈,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英[9](2019)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胰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胰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胰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术前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36±1.81)d、(220.09±400.33)ml、(3.66±1.89)d、(4.41±2.01)d、(21.08±9.88)d,均优于对照组的(7.73±3.08)d、(322.10±615.98)ml、(6.14±2.18)d、(6.53±2.46)d、(25.75±7.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掌握评分为(91.14±4.28)分,高于对照组的(83.01±6.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任珊珊[10](2019)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诊断胰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胰腺肿瘤患者,都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即常规CT扫描和双源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胰腺周围蔓延、胰腺周围血管侵犯、侵袭腹膜、并发胰腺炎方面,双源CT检出率比常规CT更高(P<0.05);双源CT扫描有效剂量及总剂量都低于常规CT(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胰腺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因涉及器官较多、消化道重建难度大、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被认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随着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及腹腔镜器械的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已得到显着提高。对于顶尖的高容量胰腺外科中心,如通过学习曲线,LPD如今不仅是技术上可行,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胰腺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陶婷婷,袁蕙芸,叶佳琪.“胰腺肿瘤互联网+会诊平台”上线[N].上海科技报.2019

[2].刘辰,金凯舟,程合,罗国培,虞先浚.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

[3].杨采薇,蒋涵羽,刘曦娇,宋彬.影像组学在胰腺肿瘤病变影像学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9

[4].林莹.短肽类肠内营养对胰腺肿瘤术后的营养治疗一例[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杨文利,闫洁,王焕民,秦红,韩炜.儿童胰腺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沈璟,高绥之,王欢,时霄寒,李勃.人源性胰腺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建立与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9

[7].陈传杰,王艳巧,游旭东.以胃底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的胰腺肿瘤20例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9

[8].白锦峰,陈章彬,郭志唐,王斌,李潇.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9].陈英.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胰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10].任珊珊.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CEACAM6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吉西他滨的抗癌机理[29]例胰腺癌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年全球胰腺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美国近30年胰腺癌五年生存率统计激活的PSC中α-SMA、Galectin-1和CD...

标签:;  ;  ;  ;  ;  ;  ;  

胰腺肿瘤论文_陶婷婷,袁蕙芸,叶佳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