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膀胱炎论文-曹红,谢铭

出血性膀胱炎论文-曹红,谢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出血性膀胱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并发症,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出血性膀胱炎症状

出血性膀胱炎论文文献综述

曹红,谢铭[1](201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致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主要探讨与观察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发出血性膀胱炎症状的患者与护理对策。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人员均为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抽取时间为2018年1月-11月期间,人数为86例,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与此同时对移植后引发出血性膀胱炎症状的患者予以对症性、规范性的护理。结果 86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患仅有22例引发出血性膀胱炎症状,经过对症性医治与护理后均全愈出院。结论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引发出血性膀胱炎症状的概率高,在予以对症性的医治与规范化的护理后病人均全愈出院。(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朱搏宇,张晓辉,张志芳,徐伟静,黄玉婷[2](201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其中I-Ⅱ级2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是做好水化及碱化尿液、利尿、膀胱冲洗及加强药物使用的护理等;Ⅲ-Ⅳ级24例患者护理措施以持续膀胱冲洗、膀胱灌注及高压氧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护理为主。结果50例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缓解率为96.00%(48/50)。在实施治疗中患者均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不良反应。结论分级护理可使护理措施与患者病情相符,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还能体现护理专业的特性和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临床护理》期刊2019年07期)

张兵,扈臣媛,于迪,张焕新,闫冬梅[3](2019)在《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恢复的多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及其影响HC恢复的因素,为HC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2016年连续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3例患者发生HC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全部病例分为HC和非HC(对照)2组,以预处理实施之日为随访起点,移植后180 d作为随访终点。选择10个临床参数作为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25岁和≥25岁)、原发疾病、预处理方案中是否含有抗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移植供受体性别差异、HLA嵌合、巨细胞病毒(CMV)血症、EB病毒血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原发病复发,所有单因素分析P<0.01的危险因素进入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例移植患者中位年龄为28岁,共有31例(27.4%)发生HC;其中Ⅰ度5例(4.4%),Ⅱ度19例(16.8%),Ⅲ度5例(4.4%),Ⅳ度2例(1.8%),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术后37(26-70)d,中位持续时间为14(5-55)d。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处理方案中含ATG(RR=6.170,95%CI:1.875-20.306,P<0.01)、CMV血症(RR=7.633,95%CI:2.318-25.133,P<0.01)、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RR=0.307,95%CI:0.137-0.686,P<0.01)、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RR=1.891,95%CI:0.918-3.898,P>0.05)为影响HC恢复的高危因素。对上述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发现,CMV血症(RR=4.770,95%CI:1.394-16.326,P<0.01)为影响HC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监测CMV血症、积极抗病毒治疗是预防HC发生,促进HC好转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朱伟伟[4](201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成熟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伴随着移植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移植相关并发症,出血性膀胱炎作为移植后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住院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引起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偶可危及生命。因此本研究一方面从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入手,早期作出诊断并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另一方面,探讨目前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进展,以指导开展临床工作。方法:对2011年7月-2018年2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选择8个临床参数: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分层、移植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处理方案、CMV感染、BK病毒尿行单因素危险分析。从单因素分析中选择有意义的因素应用Logistic行多因素分析。2.对发生HC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给予水化、碱化、利尿、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膀胱冲洗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46例患者(19.09%)发生HC,其中Ⅰ度20例(43.48%),Ⅱ度17例(36.96%)Ⅲ度7例(15.22%),Ⅳ度2例(4.34%),发病时间 +9-+85d(中位时间+25d),持续时间4-61d(中位持续时间9.6d),单因素显示预处理含CTX、aGVHD、CMV、BK病毒尿与HC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仅发现BK病毒尿与HC有统计学关系。2.46例HC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着有效3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1.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BK病毒感染是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2.膀胱局部治疗、·抗病毒、免疫抑制剂、间充质干细胞和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出血性膀胱炎的常用方法,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具体治疗。(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7)

李前进,马惠斌,郑双峰,王文光,马涛[5](2019)在《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甲醛溶液灌注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2.5%甲醛溶液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2.5%甲醛溶液膀胱灌注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尿分级水平,随访2年内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5.10±15.43)g/L、(93.24±12.01)g/L、(106.62±11.6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尿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2年中均未见膀胱挛缩情况,无再出血患者。21例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频、尿急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2.5%甲醛溶液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尿情况。(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石瑞娇[6](2019)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ate Onset Hemorrhagic Cystitis,LOHC)的发生与早期免疫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至2018-10-31于我院血液内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且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均含有ATG/ATG-f的患者110例,发生LOHC 27例纳入LOHC组,未发生LOHC的83例中,以年龄、性别、疾病缓解状态配对选择对照组病例54例。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30d、+60d、+90d外周血CD3+、CD4+、初始CD4+、记忆CD4+、CD8+、初始CD8+、记忆CD8+、Treg、CD19+B细胞、未成熟B细胞、初始B、记忆B等12个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定义I-II度LOHC为轻度,III-IV度LOHC为重度。结果:1 LOHC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5.5d(+14d-+54d)。2 LOHC组与对照组免疫重建2.1 T细胞亚群的重建移植后+30d、+60d LOHC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90d初始CD4+、初始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0.55±0.47/ul vs 64.29±283.20/ul,P=0.040;156.09±142.51/ul vs370.33±300.23/ul,P=0.016),CD8+、记忆CD8+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1228.18±1612.52/ul vs 880.48±337.25/ul,P=0.047;701.67±1096.51/ul vs460.00±263.36/ul,P=0.052)。2.2 CD19+B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移植后+30d,LOHC组的CD19+B细胞、初始B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60.10±114.48/ul vs 31.09±54.69/ul,P=0.048;63.34±136.80/ul vs26.56±51.07/ul,P=0.030),但在+90d LOHC缓解后其水平又低于对照组(43.96±52.91/ul vs 65.95±62.08/ul,P=0.004;41.11±54.49/ul vs59.82±57.55/ul,P=0.003),此时的记忆B和未成熟B细胞水平也低于对照组(4.35±5.63/ul vs 38.34±151.72/ul,P=0.022;0.54±0.72/ul vs66.51±282.72/ul,p=0.003),其中未成熟B细胞水平在+60d就已经低于对照组(0.96±1.28/ul vs 8.20±16.00/ul,P=0.017)。3轻、重度LOHC的免疫重建3.1 T细胞亚群的重建移植后+90天内轻度LOHC组的CD3+、CD4+、记忆CD4+、CD8+、记忆CD8+T细胞整体水平高于重度LOHC组和对照组(P<0.05),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LOHC组初始CD8+T细胞的水平低于轻度HC组和对照组(P<0.05),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后+60d重度LOHC组的Treg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33.26±82.87/ul vs 12.03±33.94/ul,P=0.049)。+90d重度LOHC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均低于轻度LOHC组和对照组(P<0.05),而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2 CD19+B细胞亚群的重建移植后+30d轻度LOHC组CD19+B细胞、初始B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123.34±184.82/ul vs 37.18±71.78/ul,P=0.021;132.80±202.20/ul vs32.71±68.39/ul,P=0.019),未成熟B细胞水平高于重度LOHC组(1.88±2.91/ul vs 0.19±0.16/ul,P=0.016),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d时,重度LOHC组记忆B细胞水平低于轻度LOHC组(3.44±2.67/ul vs 5.72±8.88/ul,P=0.044),CD19+B、未成熟B、初始B细胞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LOHC的发生可能与CD19+B细胞、初始B细胞高水平有关;LOHC可能促进了CD8+、记忆CD8+T淋巴细胞的早期重建,但延迟了初始CD4+、初始CD8+细胞及CD19+B细胞亚群的重建,以初始CD4+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各亚群为着。2.LOHC程度的轻重影响早期免疫细胞的重建。Treg细胞参与了重度LOHC的免疫调节,可能下调T细胞亚群的免疫水平;高强度的免疫抑制治疗也会延迟免疫细胞的恢复。(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杨文丽[7](2019)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H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149例患者,对其中可供分析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预处理之日为起点,随访至移植后100天。分析可能影响移植后HC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参数,包括年龄,性别,移植前诊断,移植前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是否含有白消安、环磷酰胺、TBI、ATG/ATG-F,移植方式,供受者性别是否相同,HLA配型相合程度,是否发生aGVHD,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有无血、尿CMV、BKV、JCV感染,发生HC前是否应用激素,HC发生时间,HC持续时间,HC发生时血小板计数、凝血情况等。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25%,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T<5或样本量<40,采用卡方检验的校正公式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参数带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4例allo-HSCT患者,发生HC患者36例,发生率26.9%(36/134);轻度HC患者16例,发生率11.9%(16/134),重度HC患者20例,发生率14.9%(20/134)。HC发病的中位时间为29天(-3-61天)。35例为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97.2%),1例为早发型出血型膀胱炎(2.8%)。HC病程持续中位时间为21天(7-84天)。2.对36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HLA配型、移植后存在aGVHD、血CMV-DNA阳性、尿CMV、BKV、JCV DNA检测阳性为发生HC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后存在aGVHD、血CMVDNA阳性、尿BKV-DNA阳性为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HC的严重程度,单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后存在aGVHD、BKV-DNA阳性为HC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生aGVHD为影响HC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移植后存在aGVHD、血CMV-DNA阳性、尿BKV-DNA阳性是H 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移植后存在aGVHD是严重H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宋红娟,宋海娟[8](2019)在《细节护理在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经本院治疗的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予以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性膀胱炎恢复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性膀胱炎治愈率(90.32%)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58.06%),观察组患者病程(15.4±4.1) d显着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0.3±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显着改善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杨楠,高春记[9](201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多由BK病毒再激活引起,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迁延不愈,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然而,目前临床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缺乏足够的重视,在BK病毒监测以及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上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DNA监测在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中表现出重要作用。在治疗上以西多福韦为代表的治疗方法也日益受到肯定,同时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治疗等新方法也不断涌现。本文主要就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在致病机制、治疗手段、病毒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潘小容,莫霖,黄先巧,张世群,郭小利[10](201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归纳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共计3 89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并发出血性膀胱炎609例;男性、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全相合、移植时高危状态、白消安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异基因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Ⅱ度、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与上述9项危险因素有关,应对具有该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针对性预防护理,以降低和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9期)

出血性膀胱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其中I-Ⅱ级2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是做好水化及碱化尿液、利尿、膀胱冲洗及加强药物使用的护理等;Ⅲ-Ⅳ级24例患者护理措施以持续膀胱冲洗、膀胱灌注及高压氧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护理为主。结果50例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缓解率为96.00%(48/50)。在实施治疗中患者均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不良反应。结论分级护理可使护理措施与患者病情相符,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还能体现护理专业的特性和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血性膀胱炎论文参考文献

[1].曹红,谢铭.造血干细胞移植致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2].朱搏宇,张晓辉,张志芳,徐伟静,黄玉婷.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9

[3].张兵,扈臣媛,于迪,张焕新,闫冬梅.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恢复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4].朱伟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D].山东大学.2019

[5].李前进,马惠斌,郑双峰,王文光,马涛.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甲醛溶液灌注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9

[6].石瑞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9

[7].杨文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9

[8].宋红娟,宋海娟.细节护理在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9].杨楠,高春记.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

[10].潘小容,莫霖,黄先巧,张世群,郭小利.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

标签:;  ;  ;  

出血性膀胱炎论文-曹红,谢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