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个性化 IE 农历

创建个性化 IE 农历

一、打造个性化IE农历日历(论文文献综述)

宁菁[1](2021)在《传统节庆活动峰值体验设计研究 ——以佛山叠滘扒龙船为例》文中提出

唐嘉蔚[2](2021)在《日历书的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历书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我国古代,年复一年,日历作为记录时间的工具,在人们生活里贯穿始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子日历占领市场,手机上的日历APP层出不穷,以其便利性和便携性快速取代传统纸质日历的地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慢节奏的纸质历书一步步边缘化。2009年,随着《故宫日历》的回归,日历书作为一种出版物重返大众视野。直至2016年,日历书发展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纳和喜爱纸质的日历书。日历书是一种面向市场、针对特定年份出版、有日历功能,同时兼具知识性、文化性、创意性内容的出版物,具体特征为有书号,有特定主题。其以对传统历书形式的创新与应用,加上融入许多当代生活的元素,让日历书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本研究从功能、审美等角度入手,通过梳理日历书发展进程,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论述日历书的当代价值。根据数据统计分析,选取出《唐诗宋词日历》《陈允斌健康日历》《民俗掌故日历》以及《故宫日历》四个不同主题的日历书作为样本,从视觉符号传播文本和精神意蕴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深入分析了其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情况。日历书作为饱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传统出版融合发展产物,其出版发展的壮大有利于我国优秀出版物“走出去”,起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品味中国文化之美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应用,有助于日历书提升其在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发展,具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呼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发展要求,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次,日历书对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形式的日渐多样化,也可以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受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入侵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让我国青少年能够发现中国文化之美,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的使命。本研究通过分析日历书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能够为日历书开发及其他类型出版物提升内容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作用。日历书以其新颖的形式结合悠远的文化内涵,为出版物注入新的活力,也打造出了能被更广大的年轻群体所喜爱的文化载体,日历书确实起到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钱佳伟[3](2021)在《基于叙事理论的二十四节气IP文创产品设计》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贮藏着许多优秀的内容IP,这些优秀的IP在文化和商业层面都有巨大的价值。在当下,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IP开发遇到了最合适的时机。目前在许多领域开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这股风潮刚刚兴起,但由于缺少同一IP产品间的联系性,个别文创产品的成功难以复制。文化创新市场在文化资源的选择方面局限于少数可见资源,对大量非遗文化很少提及,也没有形成一定体系或强有力的文化向心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观察自然中的四时变化而得出的宝贵知识,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由于二十四节气来源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当代城市生活有所不同,但对于四时的感知,却是现代城市生活最缺乏的。二十四节气具有多重主题,每个节气都可以单独作为设计对象,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为文创产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通过故事的方式展现二十四节气,融入现代生活中,能给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设计提供灵感和新的突破口。叙事设计理论能够加强消费者对产品背后文化意义的认知,促进文化和产品的品牌构建。产品(及体验)是构成人民生活的复杂性系统的综合性实体。在符合现代意识观念基础上,产品的传统内容给消费者带来的意义性有助于消费者接受产品,并进一步认同品牌。因此,本课题试图将叙事理论和深层意义体验与二十四节气文创产品设计结合,研究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对二十四节气历法系统的认知。结合文献分析,提出二十四节气文创叙事方法策略。在准确把握中国人传统时间观念和现代人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与可行性的设计模式,通过节气鸟四时生活文创平台及系列产品的设计实践加以验证。为非遗文创相关产品的开发推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补充了叙事理论在交互体验领域的探索案例。

孙珂[4](2020)在《基于用户体验的小程序产品微创新设计研究 ——以360小程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线上人口红利消失,轻量化的小程序产品成为了新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小程序产品大规模增长所构建的小程序生态将实现连接“人与服务”,且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小程序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对小程序的用户体验、使用场景的个性化有着更高的需求,而大多数小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流程依旧是照搬移动端APP设计开发的实践方法,如何根据小程序的用户特性进行小程序的创新设计是目前相关研究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本文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程序产品的微创新设计研究为契机,运用桌面调研等方法分析小程序产品的服务类型、平台类别,运用Kano模型及QFD方法研究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素,从场景、交互、价值、情感等多个角度探寻小程序产品设计流程的微创新策略,并展开相应的设计实践,以此来优化小程序产品的用户体验,同时为小程序开发者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单森淼[5](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节日字体设计探索》文中认为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设计者本身的创意表达,字体的构造形态与字体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同样重要。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科技化,全球的文化诱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崇洋”的考验,导致了被简化遗失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而且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节日与字体是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方面。由此,笔者在导师所提出“字+”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节日字体设计研究。从传统文化角度运用字体设计的手段传承传统文化。第一章,通过实践调查法及学理分析法,对课题进行相关领域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适合传统汉字的发展道路。第二章,针对传统汉字及传统节日进行理论分析,分别从文化起源、发展、视觉表达三个角度进行文化分析,并基于汉字字体设计原则对传统节日符号进行文化概念整合。第三章,在“字+”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字+国潮”文化品牌概念。针对年轻群体进行品牌理念设定,帮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推广传承。第四章,根据文化特征对传统“字+国潮”文化品牌进行VI系统设计,通过字绘节日的手法进行品牌产品设计。第五章,对课题研究及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字+国潮”文化品牌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与表达,在生动欢乐的节日符号表达中,传递节日文化精神及汉字感官美。运用符合时代审美的设计手法,传播节日文化的历史意义、人文情怀与精神内涵。通过品牌及系列产品的塑造达到传播与保护传统节日的目的。在“互联网+”的现代社会,运用汉字设计传递传统节日。让更多的人通过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主动了解节日背后的故事及人文精神,在反哺文化创新的同时增添传统文化新风尚。在论文中通过竞品分析与市场定位,确定了文化品牌设计的主要设计思路。让传统节日元素通过视觉符号整理表达,挖掘以文化精神为主的节日文化传承发展前景。

周沛霖[6](2020)在《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塑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又称“紫禁城”。它既有皇权独尊的皇家宫廷文化,又有千年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在现代故宫又是我国最大的博物院,它承载着面向社会和大众的教育引导功能、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故宫的多重身份使其拥有丰富的文化内蕴,是故宫文创研发设计的内涵来源。近年来故宫文创在博物馆文创里一炮而红,不管是在产品的种类还是销量上都遥遥领先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故宫文创也成为了当下炙手可热文创品牌。故宫文创品牌如此成功,离不开其独具匠心的品牌构建策略。从故宫文创的产品创意来看,故宫文创紧紧抓住了传统文化这一根本元素,以“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为主要理论,展开了旧元素在新时期的应用,与新元素进行跨界组合,及对故宫文创产品的创意风格总结。在故宫文创的传播策略来看,以传播理念、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传播理念上转向以“受众”为中心,并注重“工匠精神”的传递。传播渠道上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媒体传播,在社交媒体、视频传播和VR技术上展开传播渠道的创新策略研究。传播方式上注重年轻化的互动形式和传播内容,更强调与受众的双向联系。从粉丝营销的策略来看,建立以粉丝为重的互动体系,打造社群体系,让粉丝融入生产过程,共同塑造品牌价值。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渠道,利用饥饿营销策略和病毒式营销策略实现流量变现。基于上述具体的研究结论,可以明确一些对于其他文博类文创品牌塑造的启示,具体表现为:在产品策略上,坚持文化传承是核心竞争力;潜心产品升级才能保持热度。在传播策略上,形成矩阵扩大品牌影响力;结合新媒介扩大传播场景。在粉丝营销策略上,以粉丝为基础重视社群运营。

肖玲[7](2020)在《中国年的色彩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年作为华夏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文化符号。中国年指我国农历新年,泛指“春节”,是人们阖家团圆、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指的“中国年”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就民俗维度而言,中国年是指我国古代民间为了抵御和消灭凶猛怪兽而进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如放鞭炮、贴对联、贴窗花和贴年画等;就时间维度而言,年是计时单位,是新旧更替,周而复始谓之年;就空间维度而言,中国年指的是空间和地域范围,“过年”的习俗不仅在我国盛行,而且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流行,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品牌,反映出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梳理中国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首先阐述中国年的民俗、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因果关系,探讨中国年的文化生存境域和内涵;同时基于中国传统色彩观,剖析中国年色彩的成因、发展及演变,并结合文献资料、民俗活动和具有代表性的年文化产品,提炼中国年色彩设计的特征。其次,根据孟赛尔色彩体系、HSV色彩空间理论等相关理论,从代表性的年俗活动、年文化产品中提取中国年色彩因子,进而对中国年色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色彩搭配原则,试图构建中国年色彩设计体系,为中国节庆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中国年色彩创新设计提供借鉴。最后,基于提炼的中国年色彩表达因子,并结合现当代人们的生活形态与节奏进行创新设计和推广应用。一是将中国年色彩体系应用到现代生活设计中,进行色彩营销和品牌推广,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利益双重价值;二是通过中国年色彩的创新设计和推广应用,丰富中国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国年及其文化,发挥中国年文化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的积极作用。

于博[8](2020)在《日历书出版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纸质出版受到进一步冲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文化融合发展势在必行。近些年,在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出版行业自身的创新发展下,图书出版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兴的日历书就是图书出版和日历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这种创意性十足的日历集实用功能、文化功能、审美功能于一身,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又能为出版机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众多出版机构纷纷开始在日历书市场布局。2012年《故宫日历》的面市,开启了日历书出版的热潮,选题数量和出版机构数量逐年增多,日历书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细分图书市场。由于近年来竞争者的不断加入,日历书市场面临“洗牌”,只有匠心独运的文化精品才能长久地存活下来。因此,本文选择以日历书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日历书出版的典型案例以及市场现状,可以帮助出版机构指明未来日历书出版发展方向。出版活动被部分学者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来探讨出版物和出版工作的性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日历书出版是近些年新兴的一道文化景观,恰好符合出版学中“文化现象说”这一观点。本文正是基于日历书出版这种文化现象,对日历书及其出版工作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以求为出版机构的日历书出版业务提供借鉴。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展开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一些大型文献数据库入手,查阅相关数据及文献资料,梳理出日历书的基本发展概况,对日历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厘清日历书起源与兴起的过程,并且从选题及出版机构数量变化、主题内容分布、产品定价及销售情况三个方面展开对当下日历书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了解了日历书出版发展演变的历程,为后面的问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从日历书产品发展理念构建、内容生产、营销策略三个重要环节切入,对日历书出版的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探索出日历书出版的发展路径,发掘归纳日历书出版的内在规律。第三部分将对市场上日历书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出版机构在出版日历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指出来产品同质化严重、侵权行为频现、产品销售压力大、品牌价值低等日历书出版的主要难题。第四部分依据日历书出版的发展规律及现实问题,并结合获得成功的日历书出版经验,提出了打造独具特色的原创产品、规范市场,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合理定价,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运营能力等相关发展建议,能够对出版机构的日历书业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日历书“出版热”这一文化现象的分析,发现广大读者对图书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出版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出版机构要重视以读者为中心的日历书开发思维,满足更多人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体验,才能在市场上长期保持竞争力。此外,文创日历这种新型的图书形态的出现,也为传统图书出版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杨婧祎[9](2020)在《触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研究》文中提出在欧美国家,自驾车及房车营地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的历史,相较于我国而言,发达国家的营地旅游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旅游形态。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营地发展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借鉴国外营地建设的经验之下,结合国情,引导营地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缺乏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乡村旅游营地作为研究对象,以触媒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探讨通过在乡村营地中引入“触媒因子”营造特色的可行性、策略与方法。首先,总结当前国内外营地建设研究现状,为乡村旅游营地的研究提供经验;同时,对触媒理论进行梳理并通过对现有触媒理论应用方向的总结,提炼触媒理论的应用要点。第二,对乡村旅游营地进行分类,针对国内外的乡村营地典型案例,洞析其中的触媒因子,继而提出优化思考。第三,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分析我国现有营地活动中的游客需求,从建筑、景观、文化三个方面研究营地中可以引入的触媒因子,并对引入触媒因子后所带来的营地触媒效应进行探讨。最后,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乡村旅游营地项目设计作为实例研究。针对新平哀牢山旅游营地建设的自驾游“大本营”特点,研究营地中的核心触媒策略,并以核心策略作为触媒因子的选择方向,提出其中的实体和虚体触媒因子在空间规划上的具体应用方法;新平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系列营地是典型“微营地”,结合乡村旅游带上三个主要村落的优势资源,分别选择适宜的触媒因子、植入触媒,营造特色。通过研究,认为引入触媒理论对于营造乡村旅游营地的特色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通过触媒因子的运用并激发触媒效应,将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叶思齐[10](2020)在《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出版融合背景下,唱衰纸书的声音频传耳畔,畅销日历书的销量却屡创新高。日历书出版和消费热潮已成为一个独特的出版文化现象,也折射出书籍的属性和功能的延伸。传统的书籍研究将书籍作为承载知识内容的文本介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西方书籍史研究开始转向书籍的媒介观。本文从日历书的形制特点入手,分析其物质形态和符号价值的变化所带来的人们对于书籍观念的变化,进而对日历书的文化意义、日常使用、消费本质展开分析,强调了书籍的媒介性;有助于出版业界和学界重新认知书籍的物质形态、媒介属性和社会功能,更好地发挥书籍的媒介优势和价值取向,在推动知识的普惠的同时,使人类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仪式中更好地编织意义之网。本文从文化消费理论视角切入,结合书籍史研究、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来分析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主要结合《故宫日历》《单向历》《健康日历》等畅销日历书的具体案例,以及日历书使用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日历书的出版逻辑、文化逻辑、消费逻辑,把握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对日历书的意义创制与流动,进而阐释日历书作为物、媒介、仪式的消费本质。研究认为,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在于,日历书的文化意义从传统书籍的文本意义转为以消费者个人及其生活为指向,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看、翻阅、撕页等半程式化的重复性实践来感知时间流逝的仪式感、意义建构的快感,创造了风格化的生活,并不断地进行自我的生产、更新、消费,从中收获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而且,日历书热潮彰显了书籍作为物、媒介、仪式的特性,折射出书籍从文本阅读到社会交流媒介和日常生活的文化仪式的属性及功能变化。

二、打造个性化IE农历日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造个性化IE农历日历(论文提纲范文)

(2)日历书的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现状
        (一)日历书的研究综述
        (二)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个案分析法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日历书概述
    一、日历书的概念界定
    二、日历书的发展历程
    三、日历书的基本类型
        (一)古诗词类
        (二)养生健康类
        (三)科普知识类
        (四)博物馆藏品类
    四、日历书的定位与功能
        (一)纪年记事
        (二)文化传播
        (三)文创礼品
        (四)满足特定群体的诉求
    五、日历书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三)社交价值
第二章 中国文化元素呈现形式的样本分析
    一、古诗词类日历书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分析
        (一)传播文本:山水诗词
        (二)视觉符号:留白与点缀
        (三)精神意蕴:山水文化
    二、养生健康类日历书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分析
        (一)传播文本:顺应节气生活
        (二)视觉符号:中药材插画
        (三)精神意蕴:天人合一
    三、科普知识类日历书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分析
        (一)传播文本:民俗故事
        (二)视觉符号:民俗画与篆刻
        (三)精神意蕴:民俗文化与民俗精神
    四、博物馆藏品类日历书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分析
        (一)传播文本:与生肖相关的藏品
        (二)视觉符号:“故宫红”的运用
        (三)精神意蕴:传统五色与生肖文化
    五、日历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界定
        (一)自然符号
        (二)文化符号
        (三)无形文化符号
第三章 中国文化元素对日历书的发展意义
    一、中国文化元素与日历书的共生关系
    二、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形式对图书发行的作用
        (一)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二)提升出版物的社交价值
        (三)促进出版品质的提高
        (四)为其他类型的出版物树榜样
    三、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的发展思路
        (一)日历书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文化元素在日历书中的应用意义
        (三)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的不足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基于叙事理论的二十四节气IP文创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新文创的兴起与发展
        1.1.2 叙事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
        1.1.3 二十四节气IP的可拓展性
        1.1.4 传统文化IP的叙事潜力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创新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叙事设计与二十四节气的文献综述
    2.1 叙事及设计应用
        2.1.1 叙事学及叙事方法
        2.1.2 叙事设计
        2.1.3 叙事和设计的共同特征
    2.2 二十四节气历法相关研究现状
        2.2.1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2.2.2 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及含义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日历文创
        2.3.1 当代日历功能研究
        2.3.2 市场日历特点研究
        2.3.3 日历的叙事功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品与体验设计中的叙事因素分析
    3.1 叙事的情感作用
        3.1.1 产品与体验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3.2 产品与体验设计中的剧作法和故事架构
        3.2.1 定义产品的生命周期
        3.2.2 剧作法在产品与体验设计中的应用
        3.2.3 三段式行动结构的变体
        3.2.4 文创产品与体验设计的叙事可视化
        3.2.5 故事形态
    3.3 叙事方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3.1 叙事的主题设置与文创产品
        3.3.2 叙事的情节发展与文创产品
        3.3.3 叙事的修辞隐喻与文创产品
    3.4 叙事设计对文创产品设计的价值
        3.4.1 有利于文创产品品牌的构建
        3.4.2 增强文创产品的意义体验
        3.4.3 增强文创产品的情感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文化认同的叙事体验设计策略
    4.1 消费者文化认同与文化叙事创新
        4.1.1 消费者文化认同
        4.1.2 文化叙事创新
    4.2 消费者文化认同的建构及其作用
        4.2.1 文化叙事对身份认同的意义
        4.2.2 产品体验对身份认同的意义
    4.3 文化认同三要素及分析方法
        4.3.1 观念探析
        4.3.2 文化解码
        4.3.3 语言表述
    4.4 文创产品叙事模式
        4.4.1 单线叙事——工具体验
        4.4.2 交互叙事——使用体验
        4.4.3 跨媒介叙事——意义体验
    4.5 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4.5.1 结合时代语境挖掘新的功能需求
        4.5.2 Ip化内容创造引发消费者文化认同
        4.5.3 跨媒介叙事丰富文创载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品叙事设计实践
    5.1 设计构思
        5.1.1 “节气鸟”IP文创设计内容及目标
        5.1.2 产品叙事建立
    5.2 品牌形象设计
    5.3“四时印历”产品设计
        5.3.1 概念方案探索
    5.4 移动端交互界面设计
        5.4.1 日历App叙事体验与交互设计策略的关系
    5.5 四时印历平面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总结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研问卷
    问卷目的
    问卷内容
附录 C:图片与表格来源
附录 D:作者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实践项目
    论文发表
    实践项目

(4)基于用户体验的小程序产品微创新设计研究 ——以360小程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理论意义
        1.2.4 实际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小程序产品研究现状
        1.3.2 微创新及用户体验理论的应用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1.6 本章小节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微创新概述
        2.1.1 微创新的定义
        2.1.2 微创新的特质
        2.1.3 微创新的应用
    2.2 用户体验概述
        2.2.1 用户体验的定义及发展
        2.2.2 用户体验的要素模型
    2.3 用户体验与微创新
        2.3.1 用户体验是产品微创新的理论基础
        2.3.2 微创新是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2.3.3 用户体验是检验产品微创新的标准
        2.3.4 微创新与用户体验在互联网产品的应用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UCD设计理论
        2.4.2 双重态度模型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小程序产品的设计发展及案例研究
    3.1 小程序产品发展概述
        3.1.1 小程序产品的定义及发展
        3.1.2 小程序产品的分类
    3.2 小程序产品的特点
    3.3 小程序产品用户概述
    3.4 小程序产品案例研究
        3.4.1 微信小程序“小年糕”
        3.4.2 360小程序“吃鸡神枪”
        3.4.3 支付宝小程序“哈喽出行”
    3.5 小程序产品设计局限性
    3.6 小程序产品微创新设计原则
    3.7 本章小节
第4章 用户体验视角下360小程序产品的微创新设计研究
    4.1 360小程序产品用户研究
        4.1.1 用户定位及调研
        4.1.2 用户行为特征
        4.1.3 用户模型搭建
    4.2 360小程序产品用户体验流程分析
        4.2.1 用户使用流程分析
        4.2.2 用户体验旅程图
    4.3 360小程序用户需求归纳
    4.4 基于KANO模型的360小程序用户需求分析
        4.4.1 KANO模型问卷设计与收集
        4.4.2 KANO模型问卷数据分析
    4.5 基于QFD模型的360小程序设计要素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用户体验视角下360小程序产品微创新设计策略
    5.1 用户体验视角下360小程序微创新设计路径
    5.2 用户体验视角下360小程序微创新设计策略
        5.2.1 丰富用户使用场景进行需求微创新
        5.2.2 增加商业触点进行价值微创新
        5.2.3 完善用户互动体系进行互动设计微创新
        5.2.4 增加产品趣味性进行情感设计微创新
        5.2.5 搭建多样化营销渠道进行运营微创新
    5.3 本章小节
第6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360小程序产品微创新设计实践
    6.1 360小程序工具类产品设计项目简介
        6.1.1 设计任务分析
        6.1.2 产品设计目标
        6.1.3 产品信息架构
    6.2 360小程序工具类产品微创新设计实现
        6.2.1 产品需求迭代
        6.2.2 产品互动性设计
        6.2.3 产品情感化设计
        6.2.4 产品运营推广
    6.3 基于用户体验的360小程序工具类产品微创新设计评估
        6.3.1 大数据分析
        6.3.2 设计实践总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5)基于中国传统节日字体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方法
2 汉字字体设计与中国传统节日符号研究
    2.1 汉字起源与汉字设计表达
        2.1.1 汉字起源
        2.1.2 汉字表现性研究
        2.1.3 汉字字体设计的意象表达
    2.2 中国传统节日调研
        2.2.1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与发展
        2.2.2 中国传统节日内在价值与意义
        2.2.3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的意义
        2.2.4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发展现状
    2.3 基于汉字字体设计原则对传统节日符号的概念整合
        2.3.1 传统节日与汉字的概念整合
        2.3.2 设计与文化结合的意义
3 “字+国潮”概念的提出及品牌策划
    3.1 基于“字+国潮”相关调研分析
        3.1.1 国潮文化调研分析
        3.1.2 国潮文化品牌调研分析
    3.2 “字+国潮”品牌策划
        3.2.1 “字+国潮”品牌概念的提出
        3.2.2 “字+国潮”品牌定位
    3.3 “字+国潮”文化品牌视觉形象内容及形式
        3.3.1 内容信息架构
        3.3.2 “字+国潮”品牌视觉形象形式特点诠释
4 “字+国潮”文化品牌对中国传统节日字体设计实践
    4.1 “字+国潮”文化品牌设计实践论述
        4.1.1 “字+国潮”文化品牌设计——品牌标志
        4.1.2 “字+国潮”文化品牌设计——品牌标准色及辅助色
        4.1.3 “字+国潮”文化品牌设计——品牌辅助图形
        4.1.4 “字+国潮”文化品牌吉祥物设计
    4.2 “字+国潮”品牌产品形象设计——传统节日字体设计
        4.2.1 中国传统节日概念符号提取
        4.2.2 中国传统节日字体设计实践
    4.3 “字+国潮”品牌产品形象设计——产品设计
        4.3.1 “字+国潮”品牌应用设计
        4.3.2 “字+国潮”品牌文创产品设计
        4.3.3 “字+国潮”品牌发展前景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塑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课题研究的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0.2.2 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0.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点
        0.3.4 论文结构
    0.4 相关概念界定
        0.4.1 故宫文创
        0.4.2 超级IP
第1章 塑造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的背景
    1.1 故宫历史文化背景
        1.1.1 皇家宫廷文化
        1.1.2 故宫博物馆文化
        1.1.3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2 现实社会背景
        1.2.1 国家政策的扶持
        1.2.2 “新文创”概念的提出
        1.2.3 故宫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2章 塑造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的产品创意策略
    2.1 结合:旧元素与新时代的碰撞
        2.1.1 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与外延
        2.1.2 节日文化元素的新应用
        2.1.3 祈福文化元素的新表现
    2.2 新生:旧元素的跨界融合
        2.2.1 “故宫+生活”打造生活新方式
        2.2.2 “故宫+衣食”引发国潮新动向
        2.2.3 “故宫+平台”助力传统新活力
    2.3 演变:故宫文创的创意风格趋向
        2.3.1 “皇帝+卖萌”打破故宫旧偏见
        2.3.2 “宫廷+高冷”塑造故宫新形象
        2.3.3 从模仿到原创的高端化路线
第3章 塑造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的传播策略
    3.1 传播理念:让故宫文创中的文化元素更亲民
        3.1.1 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
        3.1.2 坚持“匠人”精神的引导
    3.2 传播渠道:让故宫文创中的文化元素更接近
        3.2.1 社交媒体传播重新认识故宫
        3.2.2 视频传播深度挖掘故宫
        3.2.3 VR技术全方位感受故宫
    3.3 传播方式:让故宫文创中的文化元素更鲜活
        3.3.1 贴近社交方式的形式互动
        3.3.2 符合年轻形态的内容互动
第4章 塑造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的粉丝营销策略
    4.1 媒介形态变革促动粉丝经济的形成
        4.1.1 媒介是推动粉丝经济形成的工具
        4.1.2 粉丝通过媒介实现自我赋权
    4.2 以粉丝为中心建立商业互动体系
        4.2.1 关联:以粉丝为核心打造社群体系
        4.2.2 关系:与粉丝共同塑造品牌价值
        4.2.3 融合:粉丝主动参与产品生产过程
    4.3 立足于粉丝形成多维销售方式
        4.3.1 打通线上电商渠道一体化
        4.3.2 展开限量版的饥饿营销
        4.3.3 通过社交媒体的病毒式营销
第5章 塑造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的启示
    5.1 .坚持文化传承是核心竞争力
    5.2 潜心产品升级才能保持热度
    5.3 形成矩阵扩大品牌影响力
    5.4 结合新媒介扩大传播场景
    5.5 以粉丝为基础重视社群运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故宫文创跨界基本信息情况表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课题

(7)中国年的色彩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年色彩溯源与成因
    2.1 中国年的溯源与发展
        2.1.1 民间习俗中的年
        2.1.2 历史推进中的年
        2.1.3 交流融合中的年
    2.2 中国年色彩的形成与演变
        2.2.1 中国年色彩的溯源
        2.2.2 中国年色彩的成因
        2.2.3 中国年色彩的演变
第三章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特征及表现
    3.1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特征
        3.1.1 视觉传达
        3.1.2 表情达意
        3.1.3 审美需求
    3.2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表现
        3.2.1 服饰之色
        3.2.2 食物之色
        3.2.3 环境之色
        3.2.4 礼品之色
第四章 中国年色彩体系构建
    4.1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定性分析
        4.1.1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常用色
        4.1.2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忌讳色
    4.2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定量分析
        4.2.1 中国年色彩库的构建
        4.2.2 中国年色彩定量分析
    4.3 中国年色彩设计原则
        4.3.1 中国年色彩设计搭配原则
        4.3.2 中国年色彩设计配色方案
第五章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再应用
    5.1 中国年色彩设计应用的价值表达
        5.1.1 提升中国年的文化价值
        5.1.2 提升商品的商业价值
        5.1.3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2 中国年色彩的推广设计
        5.2.1 基于中国年色彩的产品推广设计
        5.2.2 基于中国年色彩的海报推广设计
        5.2.3 基于中国年色彩的包装推广设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8)日历书出版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日历书的发展概况
    (一)日历书的概念
    (二)日历书的起源与兴起
    (三)日历书出版发展现状
二、日历书出版发展路径分析
    (一)构建多元发展理念
        1.满足消费者情感体验
        2.突显文化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二)保障高品质内容生产制作
        1.选题内容紧追社会热点
        2.细分受众,差异化定制
        3.专业团队编撰设计
    (三)制定高效营销方案
        1.注重网络精准营销
        2.采用多样化营销手段
三、日历书出版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日历书选题内容装帧的同质化
    (二)投机取巧的仿冒抄袭等侵权行为
    (三)产品销售的短平快压力
    (四)日历书品牌价值有限
四、日历书出版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开发独具特色的原创产品
        1.老题新作,充分挖掘优质选题
        2.融入科技元素,增强交互体验
    (二)规范日历书市场秩序
        1.健全图书版权保护机制
        2.提升版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技术
    (三)供给与销售两端发力
        1.缩减出版成本,回归平价读物
        2.拓宽推广渠道,创新营销模式
    (四)提升日历书品牌运营能力
        1.以专业思维塑造品牌价值
        2.借助网络社群,扩大品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触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驾游热潮持续
        1.1.2 国家层面大力支持
        1.1.3 乡村旅游及营地发展面临转型与创新需求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案例对比法
        1.4.4 访谈调查法
        1.4.5 归纳与演绎法
        1.4.6 网络文本挖掘法
    1.5 国内外营地及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1.5.1 国外营地建设研究现状
        1.5.2 国内营地建设研究现状
        1.5.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5.4 总结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自驾游与房车旅游
        2.1.2 乡村旅游
        2.1.3 营地
    2.2 触媒理论研究
        2.2.1 城市触媒理论的提出及其特点
        2.2.2 触媒理论的广泛应用
        2.2.3 乡村旅游中的触媒理论应用案例
    2.3 国内营地相关标准解读
        2.3.1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2.3.2 云南省露营地与自驾游专项规划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体验经济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
        2.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旅游营地典型案例研究
    3.1 乡村旅游营地的一般类型
        3.1.1 按营地所处的乡村环境分类
        3.1.2 其他分类
    3.2 滨水型乡村营地——英国Penmarlam汽车营地
        3.2.1 营地基本概况
        3.2.2 平面布局
        3.2.3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3.2.4 营地周边旅游资源
        3.2.5 案例总结与启示
    3.3 滨水型乡村营地——美国Davidson’s露营地
        3.3.1 营地基本概况
        3.3.2 平面布局
        3.3.3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3.3.4 案例总结与启示
    3.4 村落型乡村营地——四川成都天际线房车露营地
        3.4.1 营地基本概况
        3.4.2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3.4.3 营地现状问题
        3.4.4 营地总结与启示
    3.5 田野型乡村营地——杭州查口村(国际)青少年洞桥营地
        3.5.1 营地基本概况
        3.5.2 “发现”营地触媒因子
        3.5.3 营地总结与与启示
    3.6 田野型乡村营地——昆明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
        3.6.1 营地基本概况
        3.6.2 营地现有的特色活动
        3.6.3 营地现状问题
        3.6.4 营地总结与启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旅游营地的特色触媒
    4.1 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的必要性
        4.1.1 国内乡村旅游亟待转型创新
        4.1.2 国内营地开发特色不足
        4.1.3 当前国内露营体验的需求
    4.2 植入“触媒因子”,营造营地特色
        4.2.1 “触媒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触媒因子”的植入方式
    4.3 运用多元化“触媒因子”,激发触媒效应
        4.3.1 建筑“触媒因子”
        4.3.2 景观“触媒因子”
        4.3.3 文化“触媒因子”
    4.4 乡村旅游营地的特色触媒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触媒策略的云南新平乡村旅游营地规划设计实例研究
    5.1 乡村旅游营地规划的触媒策略
        5.1.1 触媒策划
        5.1.2 寻找合适的植入点
        5.1.3 设计触媒反应
        5.1.4 后续对触媒的优化
    5.2 实例一:新平县哀牢山乡村旅游“大本营”
        5.2.1 新平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5.2.2 哀牢山基础概况
        5.2.3 哀牢山乡村旅游营地设计
    5.3 实例二: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微营地”
        5.3.1 漠沙镇及乡村旅游带基础概况
        5.3.2 乡村旅游带旅游资源分类
        5.3.3 滨江乡村旅游带“微营地”触媒应用
        5.3.4 传统手工艺触媒——南碱村微营地设计
        5.3.5 传统农业触媒——丙南村微营地设计
        5.3.6 傣泰原生文化触媒——大沐浴村微营地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附录 B:调查问卷
附录 C:图片索引

(10)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日历书的研究
        (二)关于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的研究
        (三)关于书籍的媒介观念和文化转向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日历书的兴起与发展
    一、日历书的定义
        (一)时代变迁中的日历
        (二)作为文化创意出版物的日历书
    二、日历书的发展现状
        (一)日历书的兴起过程
        (二)日历书的出版规模与结构
第三章 日历书的出版逻辑:融合性文创型书籍的意义创制
    一、形式产生意义:日历书的形制特点分析
        (一)媒材:日历、书籍、日记的融合
        (二)文本:碎片化内容的新脉络
        (三)装帧:分众化的精巧摆件
        (四)定位:自用送礼两相宜
    二、渠道传播意义:作为产消中介的营销系统
        (一)广告文案:视觉陈列和品牌话语的凸显
        (二)社群推介:人媒和信任代理的意义加成
    三、创意延伸意义:周期边界和内容边界的突破
        (一)日历书的生命周期:从短期效益到长期经营
        (二)日历书的意义转化:文本意义和主体意义的变迁
第四章 日历书的文化逻辑:为生活语境赋予更多文化意义
    一、日历书的媒介特征与文化价值
        (一)日历书的传播偏向:在时空平衡中倚重视觉和个人
        (二)日历书的文化价值:以审美、科普和收藏价值为核心
    二、日历书的暗示意义链:广告符码的话语秩序
        (一)畅销日历书广告文案的关键概念
        (二)被建构的美学图景和使用场景
        (三)在日常中超越日常的文化仪式
第五章 日历书的消费逻辑:自我建构、意义交流的媒介与仪式
    一、使用者的意义产消:自我的投射、生产与消费
        (一)“为我所用”的日历书:个人叙事和自我导向
        (二)作为“生活风格”的日历书:风格化的日常生活与自我
    二、无处不在的仪式感:作为物、媒介、仪式的日常实践
        (一)日历书作为日常的物品:有“形”和有“用”
        (二)日历书作为接触的媒介:有机互联的媒介多元体
        (三)日历书作为生活的仪式:固定意义的形式化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5 年版至2020 年版日历书出版情况汇总表
附录二 日历书使用者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打造个性化IE农历日历(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节庆活动峰值体验设计研究 ——以佛山叠滘扒龙船为例[D]. 宁菁. 广州美术学院, 2021
  • [2]日历书的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研究[D]. 唐嘉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叙事理论的二十四节气IP文创产品设计[D]. 钱佳伟.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用户体验的小程序产品微创新设计研究 ——以360小程序为例[D]. 孙珂.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5]基于中国传统节日字体设计探索[D]. 单森淼.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6]故宫文创品牌“超级IP”塑造策略研究[D]. 周沛霖. 湘潭大学, 2020(02)
  • [7]中国年的色彩设计研究[D]. 肖玲.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日历书出版发展路径研究[D]. 于博. 河南大学, 2020(02)
  • [9]触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营地特色营造研究[D]. 杨婧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研究[D]. 叶思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创建个性化 IE 农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