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护理干预

PICU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护理干预

杨伶俐邹雪娅袁琴苏明莉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二科563099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护患关系。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10名PICU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调查,对GHQ-12评分总分≥4分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PICU患儿家属中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7.3%。PICU患儿家属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0.05)。30例有心理问题的PICU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焦虑自评(SAS)总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05)。结论PICU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针对有心理问题的PICU患儿家属,应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PICU;家属;心理健康;心理护理

ThementalhealthstatusofparentsofPICUchildrenand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study

YANGLing-li,ZOUXue-ya,YUANQin,SUMing-li

﹡Departmentof?Pediatrics,The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University,ZunyiGuizhou,56309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ntalhealthstatusandcopingstyleofparentswhilePICUchildrenwereinhospital,andimplementthe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soastoimprovethenurse-patientrelationship.Methods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GHQ-12)andSimple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wereexaminedintheparentsof110inpatientchildren,andtheparentswhoseGHQ-12scoreof4ormorepointswouldbeimplemented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ResultsTheincidenceofparentsofPICUchildrenwithpsychologicalproblemswas27.3%.TheparentsofPICUchildrenwere?morelikelyto?adopt?positivemeasures?instead?of?negative?ones(P<0.05).The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scoresin30parentsofPICUchildrenwithpsychologicalproblemsdroppedsignificantlyafterimplementing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TheincidenceoftheparentsofPICUchildrenwithpsychologicalproblemswashigh,WeshouldcarryoutpsychologicalnursingtimelytothoseparentsofPICUchildrenwithpsychologicalproblems.

Keywords:PICU;parents;mentalhealth;psychological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116-02

本研究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旨在为提高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患关系及优质安全护理提供决策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患儿的家属,共110例,每例患儿只调查其家属一人。纳入标准:(1)患儿的直系亲属或与患儿长期共同居住的关系密切的亲属,且家属既往无精神疾病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2)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调查。其中,男性63名(57.3%),女性47名(42.7%),年龄22~62岁,平均(37±11)岁;已婚95名(86.4%),离异或丧偶15名(13.6%);受教育程度(8.5±2.8)年;无稳定收入66名(60%),有稳定收入44名(40%);城市63名(57.3%),农村47名(42.7%)。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采用国际公认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该问卷共12项,积极性项目和消极性项目各6项,评分按照0-0-1-1的方法进行,总分为12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总分≥4分表明受试者存在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检查处理[1-2]。②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该问卷共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每个条目分0~3个等级,评0~3分。积极应对评分越高越趋向积极,消极应对评分越高越趋向消极,统计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方式均分[3]。③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该量表20个项目,每项进行四级评分(1~4分),其中15项为正向评分,5项为反向评分[4]。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50分为焦虑,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调查方法:在患儿入院后24h~72h之内,调查护士在获得患儿家属口头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向其发放GHQ-12及SCSQ问卷,由受试者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对受教育程度低、不能理解量表内容者,由调查者逐一读出,然后让其自己评定。心理护理干预:对GHQ-12评分总分≥4分者均施以心理护理,具体方法:(1)与患儿家属建设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宣传工作,主动向其解释患儿病情、护理相关信息、疾病的注意事项,从语言、行为、精神和态度上去影响他们、接近他们;(2)保持舒适优美的治疗环境,调动亲人的支持、多关怀、安慰,鼓励其诉说心中的苦闷,使患儿家属倍感温暖、关爱和亲情;(3)实施放松训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_s)表示,两样本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ICU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从GHQ-12来看,110名PICU患儿家属中,GHQ-12的总得分≥4分的共30人,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7.3%。从表1可见,女性、无稳定收入、居住地农村的PICU患儿家属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不同人口学特征PICU患儿家属心理问题分布状况n(%)

2.2PICU患儿家属的应对方式比较

从SCSQ来看,PICU患儿家属积极应对方式均分为1.83±0.42,消极应对方式均分为1.00±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面对患儿重大疾病时,患儿家属以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在积极应对方式维度上,女性、≤40岁、已婚、有稳定收入、居住地城市及患儿为男性的PICU患儿家属积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男性、>40岁、离异或丧偶、无稳定收入、居住地农村、患儿为女性的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极应对方式维度上,男性、离异或丧偶、居住地农村的PICU患儿家属消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女性、已婚、居住在农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同特征的PICU患儿家属之间的应对方式比较(±s)

注:﹡p<0.05

2.3有心理问题的PICU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比较

从SAS来看,30例有心理问题的PICU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前焦虑总分为61.03±2.965,提示为中度焦虑,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总分为51.87±3.550,提示为轻度焦虑(t值=18.562,P值=0.000),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后,PICU患儿家属焦虑总分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主要测量抑郁、焦虑和躯体不适症状等,是国际上应用广泛的筛查问卷之一,尤其适合应用于流行病学、社区普通人群或综合医院人群的心理障碍的筛查。本次调查发现,PICU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7.3%,高于中国大陆人群心理问题检出率,女性、无稳定收入、居住地农村的PICU患儿家属是心理问题的高危、易患人群,国内张志华对危重病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发现,在遭遇重大心理应激时,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提示在改善护患沟通关系上,应对上述人群进行有效的重点心理健康筛查、预防与心理护理干预。

有研究显示,个体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与受教育年限、年龄、性别、社会收入等诸多因素有关。本研究发现,女性家属、≤40岁、已婚、有稳定收入、居住在城市、患儿性别为男性的PICU患儿家属趋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中国传统观念重男轻女、对女性的特殊要求有关;≤40岁的年龄组家属在患儿家庭及社会中都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无疑承载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因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已婚、有稳定收入、居住在城市的家属,可能因其家属情感支持的稳定性、良好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医疗的易可获得性,因而更可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保证患儿获得较好的治疗。吴瑛等[12]的研究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家属,越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然而,本研究并未发现这一方面的明显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仇剑崟,王祖乘,谢斌.上海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65-68.

[2]章健民,石其昌,付永利,等.12项一般健康问卷中不同计分法对精神障碍筛选最佳切分值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3):354-35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宏,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2-124.

[4]汪向东,王希林,马宏,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5-237.

作者简介:杨伶俐(1979-),女,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小儿危重症护理

通信作者:杨伶俐,E-mail:yanglingli_22@163.com

标签:;  ;  ;  

PICU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护理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