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极绕极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极,斜压,高度计,相容性,级数,尺度,海峡。
南极绕极流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华,曲媛媛,尹训强,马建[1](2017)在《南极绕极流的理论模型之一——不计澳洲和非洲的阻挡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绕极流是由南大洋强劲西风带所驱动的地球上唯一一支经向无边界的纬向环流。在不计澳洲(及非洲)阻拦作用的条件下,该文在南美洲将南大洋切开,展开成经纬度坐标下的狭长带状区域,在该海区求解描述海水大尺度运动的地转涡度方程。将流函数在经纬两个方向展为改进Fourier级数。对涡度方程和所有边界条件求Fourier投影,同时引进相应的相容性条件,得到方程的解析解。成功地模拟出沿纬度方向贯穿南大洋的,经向无边界的南极绕极流及强劲的西边界流(南向)巴西暖流和不可忽略的大洋东边界流(北向)——它相当于秘鲁寒流。该东边界流流通量与通过Drake海峡的南极绕极流(ACC——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流量有负反馈关系。(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7年06期)
陈红霞,林丽娜,潘增弟[2](2017)在《南极绕极流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绕极流是自西向东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和地球上所有其他洋流都有关联的洋流。尽管对南极绕极流的观测和研究历史相对较短,但是对其特征、变化和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对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南极绕极流成为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以绕极流锋面分布、流速特征、纬向输运、经向输运及其响应的动力机制为重点,总结了过去数十年里对绕极流观测和理论的研究结果,明确了研究中仍然薄弱的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以促进我国关于南极绕极流及相关海洋和大气过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高立宝,于卫东,王海员[3](2015)在《南极绕极流的表层环流结构和能量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历史的表面漂流浮标资料研究了南极绕极流的平均结构、变化规律和能量特征。强劲的南极绕极流沿着纬向从西向东流动,并伴随着复杂多变的海洋锋面,主导着整个南大洋的海洋环流系统。首先,标准方差椭圆表明,阿加勒斯回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是南极绕极流重要的流量补充。在南半球的冬季,南极绕极流的流速随着西风的增强而增强。在南极绕极流经向摆动的影响下,流核上的经向流速比纬向流速具有更加不稳定的特征。另外,南极绕极流从非洲南部开始自西向东逐渐减弱。其次,从能量的角度讨论了南极绕极流的细节特征。平均动能、扰动动能及其均方根在流核区域都很强,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比值的趋势恰恰相反,强(弱)能量分布区域的涡旋耗散反而比较弱(强)。除了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的比值之外,所有的能量形式都呈现了从西向东减弱的趋势。涡动耗散对南大洋北部的平均动能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彭利峰,姜卫平,金涛勇,赵倩[4](2013)在《利用最新GOCE重力场模型确定南极绕极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最新的纯GOCE重力场模型GO_CONS_GCF_2_TIM_R4及由多源多代卫星测高数据确定的精细平均海平面高模型WHU2009,基于地转平衡方程确定了南极绕极流,其流幅的变化趋势与由海洋实测数据获取的SAF和PF锋面保持一致。将其分别与GRACE、多源数据同化模型CNES-CLS09和NOAA海洋实测数据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确定南极绕极流在u、v方向与海洋实测结果差异分别为10.1cm/s和5.3cm/s;在大尺度上,结果与同化模型和实测数据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明显优于GRACE结果,并且在大陆沿岸附近海域略优于多源数据同化模型CNES-CLS09;此外,利用本结果还可有效探测威德尔旋回和罗斯旋回等中尺度涡。(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张庆华,曲媛媛,尹训强[5](2012)在《南极绕极流的理论模型——改进Fourier方法的一个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绕极流是由南大洋强劲西风带所驱动的地球上唯一一支经向无边界的纬向环流。为探求该环流的生成机制与变化规律,本文在狭长带状区域上求解描述海水大尺度运动的地转涡度方程,我们引进双重改进Fourier级数,并对该方程求Fourier投影。针对南北边界的粘滞性条件(南极大陆)和滑动条件(北部水边界)以及侧边界的粘滞性条件(南美洲与南极半岛)和周期性条件(Drake海峡),再做Fourier投影,并引入相应的相容性条件,从而得到精确满足复杂边条件的解析解。与传统观点不同,计算结果表明大洋东边界存在不可忽略的东边界流,与观测到的秘鲁寒流的存在一致。因此有可能对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埃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给出一种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期刊2012-08-25)
[6](2012)在《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南极绕极流强度年际变异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年的卫星高度计绝对动力地形数据在流函数坐标中研究了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强度的年际变异规律.流函数坐标投影方法能够把ACC从副热带和副极地环流中分离出来,考虑了其纬向不对称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支纬向流.研究表明ACC强度具有很强的年际变化,其在2000和2009年前后增强.这种年际信号主要出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区,而最强信号位于澳大利亚以南.西风在1998和2008年的增强可能通过斜压动力过程导致了ACC在2000和2009年前后的增强.(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2年10期)
巢纪平,李耀锟[7](2011)在《南极绕极流及经圈翻转流的双平衡态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线性惯性理论研究南极绕极流及其经圈环流.模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Ekman层,主要由海表风应力驱动;下层为温跃层,其运动由理想流体的非线性方程控制.通过确定普适函数的形式求得温跃层中惯性模型的解.计算结果表明,在上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跃层存在两个平衡态解.平衡态1的流函数分布较为平滑,经圈环流深度较浅,纬圈流强度较小;平衡态2的流函数会出现不连续的状况,经圈环流可达2000m深,纬圈流的强度要比平衡态1大.两个平衡态中纬圈流在温跃层中均存在一个大值区.理论结果特别是平衡态2的结果与资料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1年11期)
张文霞,孟祥凤[8](2011)在《南极绕极流区中尺度涡动动能年际变化和转换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要采用多种资料研究南大洋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区中尺度涡的年际变化规律及机制。通过分析网格化融合卫星海洋资料AVISO(Archiving,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s Oceanographic DATA-AVISO)卫星高度计资料发现,ACC区涡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EKE)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年际变化非常显着。对纬向风应力与年际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Annular Mode,SAM)异常事件的分析表明,纬向风应力极大/极小值超前EKE极大/极小值3年左右出现,EKE对风应力延时响应的时间及强度依赖于风应力异常的强度。此外,还采用海洋环流与气候评估协会(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ECCO)温盐数据,计算了南极绕极流区斜压能量转化率的分布,并基于此来分析年际尺度上风场、背景海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研究认为:ACC区中尺度涡的年际变化是由于年际南半球环状模相关的风应力变化引起ACC流量变化以及ACC相关洋域的等密面倾斜程度发生改变,导致背景海洋向中尺度涡的斜压能量转换改变,造成中尺度涡的活动产生年际调整。(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张林林[9](2009)在《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南极绕极流的流函数空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绕极流(ACC)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由于观测资料缺乏,目前关于绕极流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和水文数据,采用一种新的流函数空间投影方法研究了澳大利亚以南的强流区域,针对亚南极锋(SAF)的可能分支现象给出确定性的描述,并研究了绕极流平均流结构和强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在Sun & Watts(2001)工作基础上,将地转经验模态方法拓展到以海表高度表征的流函数空间,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南极中层水的中尺度变化,提出锋面波传播影响南极中层水生成演化的新观点。具体成果如下:利用澳大利亚以南绕极流连续两年的实测资料对AVISO提供的卫星高度计绝对动力地形数据ADT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DT能够反映该区域绕极流的中尺度现象。利用ADT数据对流函数空间中绕极流的平均流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速率最大值并不对应于一个固定的海表高度值,其受地形影响很大。ACC平均流结构在SR3断面上下游不同,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这说明用速度场定义亚南极锋存在空间和时间局限性,而澳大利亚学者提出的亚南极锋的双分支结构并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绕极流特征;在季节变异方面,SR3区域的绕极流平均路径变化较小,而在下游变化较大。SR3区域绕极流的强度具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在3月和8月份较强,但这种半年信号只是局部现象,在SR3上下游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其空间差异反映了地形对绕极流季节变化的显着影响;在年际变化方面,SR3区域绕极流在2000年达到最强,1997年最弱,其信号比季节信号要强。上下游强度的年际变化基本和SR3一致,只是在极值出现的年份上有所差别。本文还探讨了绕极流强度年际变化的动力机制,认为大气西风环流在1998年的增强可能通过斜压调整过程导致了绕极流在2000年前后的增强。在Sun & Watts(2001)提出的地转经验模态的基础上,本论文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和水文数据构建了基于海表高度的地转经验模态场(H-GEM),能够表征绕极流区域超过95%的实际温盐变化。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发现,基于Argo数据的H-GEM场是通过卫星高度计反演绕极流叁维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论文进一步在流函数空间中对SR3断面水文数据进行了EOF分析,结果表明SR3区域南极中层水的变化和亚南极锋的锋面波传播有关。本文定义SR3断面上亚南极锋的方向角为锋面波指数,当锋面波指数为正时,对应着较多的中层水跨越亚南极锋,而锋面波指数为负时,对应着较少的中层水跨越亚南极锋。对锋面波指数的谱分析表明,锋面波有约为130天的周期。利用高度计资料计算的锋面波相速度为4cm/s,波长为450km。(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9-04-24)
杨小怡,黄瑞新,王佳,王东晓[10](2008)在《南极绕极流对风应力强迫的延时斜压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对风应力强迫存在两种响应,即正压过程的即时响应与斜压过程的延时响应.主要关注南极绕极流的斜压不稳定机制,即纬向风应力的增强导致南大洋等密面斜率加大,平均流更趋于斜压不稳定;斜压不稳定产生中尺度涡,使得平均流势能向涡旋能量(势能和动能)转化,造成了ACC体积输运在时间上滞后两年的显着减弱.ACC输运与纬向风应力的这种滞后反相关关系可以很好地解释ACC体积输运在近20a保持基本稳定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南极绕极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极绕极流是自西向东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和地球上所有其他洋流都有关联的洋流。尽管对南极绕极流的观测和研究历史相对较短,但是对其特征、变化和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对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南极绕极流成为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以绕极流锋面分布、流速特征、纬向输运、经向输运及其响应的动力机制为重点,总结了过去数十年里对绕极流观测和理论的研究结果,明确了研究中仍然薄弱的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以促进我国关于南极绕极流及相关海洋和大气过程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极绕极流论文参考文献
[1].张庆华,曲媛媛,尹训强,马建.南极绕极流的理论模型之一——不计澳洲和非洲的阻挡作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7
[2].陈红霞,林丽娜,潘增弟.南极绕极流研究进展综述[J].极地研究.2017
[3].高立宝,于卫东,王海员.南极绕极流的表层环流结构和能量分布特征[J].极地研究.2015
[4].彭利峰,姜卫平,金涛勇,赵倩.利用最新GOCE重力场模型确定南极绕极流[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
[5].张庆华,曲媛媛,尹训强.南极绕极流的理论模型——改进Fourier方法的一个应用[C].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2012
[6]..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南极绕极流强度年际变异规律[J].科学通报.2012
[7].巢纪平,李耀锟.南极绕极流及经圈翻转流的双平衡态理论[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
[8].张文霞,孟祥凤.南极绕极流区中尺度涡动动能年际变化和转换机制[J].极地研究.2011
[9].张林林.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南极绕极流的流函数空间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
[10].杨小怡,黄瑞新,王佳,王东晓.南极绕极流对风应力强迫的延时斜压响应[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