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应体现“共同治理”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杨幸胜[1](2014)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创业板公司获取较高经营利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创业板公司在治理机制和规范化运作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如内部人控制、决策监督及激励机制残缺和股权激励缺失等有效治理不足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创业板公司提高利润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绊脚石。为此,有效地解决上述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优化和改善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公司治理理论众多,尤其以委托代理理论最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对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文献综述研究和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基础上,认为股权结构不合理的代理机制缺乏、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功能弱化的内部治理效率偏低、利益相关者治理不足的外部治理缺失等是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的委托代理分析发现公司治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协调两者的利益关系,并使得所有权人和控制权人的利益最大化目标趋于一致。本文构建了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最优策略选择,求出了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本文还对混合纳什均衡进行求解和经济学分析,指出了相关因素变量对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包括四点:一是构建适合我国创业板公司规范化发展的委托代理经济契约关系,进一步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对控制权的有效管控,最小化监管成本,发挥外部市场监管功能;二是扩大代理人的职权范围,使代理人的努力成本最小化;三是强化代理人激励措施的幅度和力度,如提高代理人的基本薪酬和求偿份额,同时给予代理人适当的风险收入等;四是提高委托人对代理人违规(不尽职)的罚款数额,使得代理人的违规概率下降。基于委托代理的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博弈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的内外部治理对策和建议。一是优化股权结构,增强决策科学性;二是增强董事会治理的创造力;三是健全监事会监督职权;四是完善和拓展经理市场;五是提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水平;六是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
杜欣月[2](2013)在《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的过程中,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随之出现,公司化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治理体系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公司治理机制作为公司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动力和保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对公司治理机制问题的研究也不够具体和全面。本文选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入手,借助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首先,本文从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功能定位、相互关系、现实目标四个角度,提出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原则,又结合这四项原则,提出了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目标。其次,在明确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梳理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本文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目标为导向,以存在的问题为现实依据,结合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
王鹏远[3](2011)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制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制的核心。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采用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在部分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只是套上公司制的"外壳",而缺乏公司制的实质内涵。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权能的配置,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
陈贵松[4](2010)在《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森林公园量大而不质优,和谐公园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析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善治理论等理论基础,剖析森林公园特性、森林公园治理的演变和“国有国营”治理模式等现实问题,实证分析对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和诉求的实际情况,梳理森林公园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体系、治理机制以及配套政策与措施的构想。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森林公园需要发挥保护、科学研究、教育以及旅游开发等功能以满足人们需要;森林公园既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观光游憩产品,也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旅游开发配套产品,完全可以吸纳社会力量来提供;森林公园有众多利益相关者,在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阶段,同一利益相关者可能变换扮演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以及潜在利益相关者等角色类型,森林公园经营管理者要准确判断利益相关者的变化及其影响;森林公园传统的“国有国营”治理模式存在缺陷,以组建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公司为切入点,创新森林公园治理结构,有利于吸引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为了保证治理效率,森林公园共同治理主体主要是政府、投资商、游客、员工和社区居民等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诉求,他们之间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合作基础;由内部参与型治理机制、市场交易型治理机制和社会督促型治理机制组成的森林公园共同治理机制有益于实现森林公园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首次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问题,改变过去“就林业谈森林公园”的窄视野,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森林公园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体系。本研究在大量调查基础上,借鉴利益相关者分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和分类方法,提出森林公园治理结构的创新,并构建了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体系和相应的机制。
邓建勇[5](2007)在《论企业家产权》文中指出产权问题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产权归属与界定的明晰,是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根本前提。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稀缺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企业家产权的最优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并发挥其职能作用,就必须对企业家产权进行明晰和界定。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权主体缺乏监督动力和监督能力,以及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始于1979年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特征在于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逐渐地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如何理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解决长期困绕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国有企业的低效率问题,是我国企业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绕不过产权明晰这道门槛。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异质型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灵魂,它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并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企业家人力资本只能“激励”不能“压榨”。如果企业家产权得不到保护,企业家就会通过“关闭”人力资本来保护其人力资本产权。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一定要承认企业家产权,并努力实现企业家产权。基于此,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企改革实践,对企业家产权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从博弈的角度,对企业家产权的形成作了详细的阐述,接着分析企业家产权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股票期权和管理层收购,最后结合我国国企改革实践,指出我国国企改革要构建以企业家产权为主体的企业共同治理结构。
刘美玉[6](2007)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互制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治理问题是伴随着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但受到关注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谁是企业所有者”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股东主权至上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物质资本被认为是公司得以建立的基础,股东自然而然地垄断了公司治理中的所有权力,拥有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强烈挑战。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日益增强,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力量逐渐加强,他们不甘于继续做外部的旁观者,希望能够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基于此,笔者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旨在突破传统公司治理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局限,立足于科学合理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分类,探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构建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体系,进而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对策建议。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铺垫部分,包括第2章和第3章;第二部分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创新部分,包括第4章和第5章;第三部分为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对策研究,包括第6章和第7章。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研究问题的提出是源自理论的挑战和来自实践的反思,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框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文献回顾与内涵界定。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兴起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出发,深刻剖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现状,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根本分歧点以及两种理论的总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的思路和方法,对如何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究竟包括哪些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界定出来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第3章,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本质和历史演变,通过系统地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论证从“股东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逻辑发展,探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理论基础,并分析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从而抓住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本质。第4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与利益冲突。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诸多的利益要求,而且,其利益要求的实现程度也存在差异,由此会导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要求冲突。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发生冲突是永恒的话题,为此提出企业运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断调整、平衡的过程,并探讨了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和相互制衡。第5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现途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其利益要求,势必产生参与公司治理的强烈愿望,因而必须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找到各自最适宜的治理方式,为此提出股东、经营者、员工和债权人采取内部参与型治理方式,供应商、客户、消费者采取交易契约型治理方式,而政府和社区采取公共契约型治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现途径,包括资本参与和管理参与,市场治理、长期契约和一体化,以及法律治理和伦理治理。第6章,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构建。利益相关者采取最适宜的治理方式实现各自的利益要求,把这些治理方式具体化、机构化、制度化便形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在概括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治理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市场治理机制,以及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社会文化的社会环境治理机制。第7章,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路径选择。针对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流弊,在借鉴国内外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对策:优化股权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董事会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实现职责和功能创新;构建和完善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持监督的独立性,形成多元主体的共同监督;培育公司治理文化,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陈丹镝[7](2006)在《基于一个三维视角的医院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医院治理模式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其主要观点基本沿袭了公司治理模式的相关理论,较少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探讨影响医院治理模式的多维度特征。本文认为,要构建高效率的医院治理模式,需要从结构性、关联性和绩效性维度三个方面来分析融资结构、决策层级;环境、医院的目标及宗旨、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技术和医院的文化;目标实现程度、资源获取能力、过程质量的控制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对医院治理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影响,寻求与特定的三维特征相吻合的医院治理模式。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结构性维度、关联性维度和绩效性维度的三维分析框架,来分析和探讨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医院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作为国企改革的延伸,我国医院和医疗机构最近几年来开始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治理结构的优化,其措施几乎都沿袭了国企改革的相关做法。在有关医院治理的相关理论探讨方面,也主要趋向于公司制的模式。但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及其对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单纯依靠非营利性医院向营利性医院的转变及公司化的治理模式来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并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面提高健康保障水平的做法,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产生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并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置疑。本文认为,由于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产品同质性差、供需双方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诱致性需求等特殊性,使得医院治理模式的设计,特别是非营利性医院治理模式的设计应与一般企业有很大区别,公司治理的原则不能不加调整地直接运用于医院。当前医院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医院治理的制度环境不完善,另一方面更在于目前所选择的医院治理模式同医院和医疗服务的特征并不契合,既不能发挥不同治理机制的互补作用,也不能解决医院经营者的选择和监督机制问题,更无法协调医院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根据影响医院组织结构特征的融资结构、决策层级;环境、医院的目标及宗旨、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技术和医院的文化;目标实现程度、资源获取能力、过程质量的控制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因素,并将之归纳为结构性、关联性和绩效性三个维度,对医院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可以理清未来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变迁路径和趋势特征,并为目前因医院治理模式的单一性选择而导致的医院治理的困境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即任何一种医院治理模式都是相对有效的,并不存在一种能够超越其他模式的最优治理模式,任何医院都有自己特定的关联性、绩效性及结构性维度,医院治理模式的建立和作用发挥都与医院特定的关联性变量、绩效性要求和结构性特征协调一致。只有立足于我国医院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及未来发展改善各种治理机制的运行条件和环境,才能以较低的改革成本实现增进我国医院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绩效的终极目标。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其中,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内容结构和主要创新观点;第7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我国医院治理模式选择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并指出了从三维视角研究医院治理模式的局限与不足,以及后续研究方向。其余6章分成三个部分,即一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趋势及对策研究。一般理论分析包括第1、2、3章。第1章治理理论的审视性回顾,在对治理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理论进行全面评述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界定治理的内涵,从公司治理、公共治理和非营利组织治理三个方面对治理理论进行详尽的回顾和简要的评论,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治理理论框架。第2章医院及其治理的性质,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考察和分析医院性质的嬗变与医院治理模式演化的相互作用。在重点归纳医疗市场理论的基础上,对医疗市场的独特性重新解释,对医院的性质和行为模式进行科学描述,对非营利性医院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医院绩效的重新界定和对影响医院绩效的因素的归纳,从而推演出医院的绩效水平并非来自于医院性质的单一影响,而是取决于医院的性质与医院治理模式演化的相互作用。因此,需要对医院治理建立一个视角更宽泛的分析性框架。第3章全面阐述医院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摒弃一般通过融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单一结构性分析的框架,强调构建一个涵盖结构性维度(包括融资结构和决策层级)、关联性纬度(包括环境、医院的目标及宗旨、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技术和医院的文化)和的绩效性纬度(包括目标实现程度、资源获取能力、过程质量控制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三维分析框架,为构建医院治理的创新模式提供依据。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4、5章。第4章三维视觉下对典型医院治理模式的检讨,在对医院治理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模式的进行介绍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三维分析框架对目前医院治理的主要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指出医院治理模式的选择是权变而有效的。第5章中国医院的治理现状及实证分析,在介绍中国医院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其三维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三维分析框架对选取的实证案例进行描述与解构,以阐明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演进是结构性、关联性、绩效性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我国医院治理的现实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我国医院治理低效的原因是与三维框架不相适应。趋势及对策研究部分为第6章中国医院治理模式的选择。结合前面几章的研究结论,通过从结构性要素的作用力道、关联性变量的引致趋势、绩效性目标的主导作用等三个纬度及未来中国医院治理模式可能的主导性变迁路径,指出未来中国医院治理结构模式可能的创新方向及医院治理模式的多样性选择,并提出了优化中国医院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从医院组织结构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组织结构与医院治理模式的互动关系,具体分析了影响组织结构的三个维度对医院治理模式的作用机理,指出医院治理模式是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集合,由于不同的结构性特征的作用力道、关联性变量的引致趋势、绩效性要求的主导作用,使得医院治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明确提出了结构性维度、关联性维度和绩效性维度的分析思路,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医院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2、通过比较公司治理、公共治理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指出由于医院所承载的特定的社会功能,目前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在医院治理模式的探讨方面存在盲点。基于医疗市场的特点和医院的性质,医院具有不同于公司、政府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导向,因而其治理模式也呈现出独特性。3、借助于三维分析框架,归纳总结和分析了目前西方国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医院治理模式及其特征,特别是重点分析了西方非营利医院的多样化治理模式,即行政型治理、政府主导型共同治理、财团法人主导型共同治理模式,并强调西方现存的这几种医院治理模式都是权变而有效的。4、从医疗市场的特点出发,强调医院的绩效水平并非来自于医院性质的单一影响,影响医院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归根结底是医院的治理模式。强调不同的绩效评估维度的确定对医院治理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将现有的过分重视过程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绩效评价体系扩展到结合适当性、公平性、财务效果等多维度视角,才能进一步分析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缺陷,并为解决我国医院的治理问题提供新的方向。5、运用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医院治理模式演变的特征是以制度环境为主导的关联性变量的引致趋势、以经济性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导向的绩效性目标的主导作用、以决策权利的重新配置为标志的结构性要求的作用力道。6、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基于具体国情条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特点,以政府为主导的医院治理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将占据主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这未来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单一性选择。未来医院所面临的结构性、关联性和绩效性特征的变化,为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多元化选择提供了可能。
刘宏军[8](2005)在《国企改制中的共同治理模式 ——基于HX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理论逐渐从过分强调股东单方面垄断性独享企业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单边治理走向共同治理,共同治理作为一种更有代表意义的治理模式,较好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HX公司作为一个国有建筑企业,在其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成功完成了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并选择了以股东代表制为核心的共同治理模式。本文对HX公司改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其共同治理模式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
王明辉[9](2005)在《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从重新界定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对国有企业的界定的几种观点,而本文主要采用了控股比例分析的方法,不局限于绝对控股,也对相对控股的比例作了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即分析国有企业根据《公司法》改制以来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为了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介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引出对我国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论述。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研究的起点,探讨国有公司的源头。这一部分分别比较了国内外对国有企业的界定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的国有企业界定作了总结。第二部分则是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发展以及现状和不足。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提出了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洪浩,刘巨钦[10](2003)在《论我国企业治理理论的缺陷与改进》文中研究表明忽略理论引进的前提、受模式选择局限而脱离实际和理论框架中存在板块分割的结构性缺陷 ,是我国企业治理理论中的三大缺陷。将产权制度、市场竞争与法人治理结构结合起来 ,构建一个P-M -G思维框架 ,是我国企业治理的现实需要。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应体现“共同治理”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应体现“共同治理”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文章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
2.2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2.3 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国际比较 |
第三章 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及分析 |
3.1 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 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的委托代理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创业板公司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4.1 我国创业板公司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建立 |
4.2 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的博弈分析 |
4.3 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的博弈结果评价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的对策 |
5.1 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
5.2 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外部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外延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一、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公司治理概念的争论 |
二、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 |
三、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外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三、 关于基础理论的应用性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 |
第一节 确立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原则 |
一、 分权制衡的原则 |
二、 协调发展的原则 |
三、 效率优先的原则 |
四、 内外互动的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 |
一、 构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整体目标 |
二、 构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现状 |
一、 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情况 |
二、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 |
二、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不规范 |
三、 资本市场不健全 |
四、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制度基础 |
一、 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
二、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第二节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
一、 决策运行机制的规范建设 |
二、 监督制衡机制的改革创新 |
三、 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发展 |
四、 绩效评价机制的改革路径 |
第三节 完善国有企业外部约束机制 |
一、 加强控制权市场约束机制建设 |
二、 构建经理人市场约束机制 |
三、 完善制度环境保障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公司治理结构权能的配置 |
(二) 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 |
(三) 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和实施 |
(4)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理论研究的局限 |
1.1.3 实践运作的反思 |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1.3.1 国内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
1.3.2 国外国家公园治理实践 |
1.3.3 国内森林公园治理相关研究 |
1.3.4 研究与实践小结与启示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假设 |
1.4.4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沿革 |
2.1.2 公共产品的判定与特征 |
2.1.3 公共产品的提供 |
2.1.4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特性与供给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 |
2.2.2 委托代理关系 |
2.2.3 代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
2.2.4 森林公园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突破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旅游业的研究与发展 |
2.4 善治理论 |
2.4.1 善治的理解 |
2.4.2 善治理论的缘起 |
2.4.3 构成善治的要素 |
2.4.4 善治理论与景区治理 |
3 森林公园治理及其缺陷 |
3.1 森林公园特性分析 |
3.1.1 森林公园多重角色 |
3.1.2 森林公园多功能 |
3.1.3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系统 |
3.2 森林公园治理的历史演变 |
3.2.1 公益性管理阶段 |
3.2.2 企业化管理阶段 |
3.2.3 市场化突破阶段 |
3.3 森林公园传统治理模式的缺陷 |
3.3.1 森林公园传统治理模式简述 |
3.3.2 森林公园传统治理模式的问题 |
3.3.3 森林公园传统治理模式的负面效应 |
3.4 森林公园治理模式改进思路 |
3.4.1 森林公园委托代理制度的重塑与规范 |
3.4.2 森林公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3.4.3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参与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分类 |
4.1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界定 |
4.1.1 利益相关者界定的不同视野 |
4.1.2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4.2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4.2.1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初步罗列 |
4.2.2 专家对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筛选 |
4.2.3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图谱 |
4.3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分类 |
4.3.1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分类标准的选择 |
4.3.2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4.4本章小结 |
5 森林公园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关系分析 |
5.1 森林公园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 |
5.1.1 调研思路与方案 |
5.1.2 政府利益诉求 |
5.1.3 游客利益诉求 |
5.1.4 投资商利益诉求 |
5.1.5 经营管理者利益诉求 |
5.1.6 一般员工利益诉求 |
5.1.7 社区居民利益诉求 |
5.2 森林公园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
5.2.1 政府与投资商的关系分析 |
5.2.2 游客与投资商的关系分析 |
5.2.3 投资商与员工的关系分析 |
5.2.4 投资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分析 |
5.3 森林公园与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
5.3.1 政府与森林公园的关系分析 |
5.3.2 游客与森林公园的关系 |
5.3.3 投资商与森林公园的关系 |
5.3.4 员工与森林公园的关系分析 |
5.3.5 社区居民与森林公园的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创新与机制设计 |
6.1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要性 |
6.1.1 从事旅游开发活动的本质要求 |
6.1.2 降低代理和交易成本的内在需求 |
6.1.3 创造良好环境和发展空间的需要 |
6.1.4 贯彻落实民主制度的有效手段 |
6.1.5 路径依赖的现实选择 |
6.2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原则 |
6.2.1 主体突出原则 |
6.2.2 内外治理原则 |
6.2.3 收益均衡原则 |
6.2.4 利益兼顾原则 |
6.2.5 路径依赖原则 |
6.2.6 动态调整原则 |
6.3 森林公园治理结构创新 |
6.3.1 森林公园治理结构创新背景 |
6.3.2 森林公园治理结构的创新 |
6.4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体系 |
6.4.1 内部参与型治理 |
6.4.2 市场交易型治理 |
6.4.3 社会督促型治理 |
6.5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构建 |
6.5.1 内部参与型治理机制的构建 |
6.5.2 市场交易型治理机制的构建 |
6.5.3 社会督促型治理机制的构建 |
6.6 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实现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
6.6.1 政府转换职能 |
6.6.2 构建规范与有序市场体系 |
6.6.3 森林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建设 |
6.6.4 森林公园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
6.6.5 旅游开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
6.6.6 和谐社区的构建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论企业家产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企业家产权的博弈分析 |
2.1 企业家产权的界定 |
2.1.1 企业家产权权利 |
2.1.2 企业家产权权能 |
2.1.3 企业家产权权益 |
2.1.4 企业家产权权责 |
2.2 企业家产权博弈模型及相关分析 |
2.2.1 参数假定 |
2.2.2 模型构建 |
2.2.3 模型计算 |
2.2.4 相关分析 |
第三章 企业家产权的表现形式 |
3.1 股票期权 |
3.1.1 实施股票期权的作用 |
3.1.2 股票期权是企业家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 |
3.2 管理层收购 |
第四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与国有企业改革 |
4.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回顾 |
4.2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1 “见物不见人”的所有者缺位 |
4.2.2 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 |
4.2.3 伴随国企改革的腐败问题 |
4.3 构建以企业家产权为主体的国企治理结构 |
4.3.1 企业治理结构概述 |
4.3.2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 |
4.3.3 构建以企业家产权为主体的国企共同治理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互制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源自理论的挑战 |
1.1.2 来自实践的反思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内涵界定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企业生存”阶段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施战略管理”阶段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参与所有权分配”阶段 |
2.1.4 国内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比较 |
2.2.1 主流企业理论的缺陷 |
2.2.2 主流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歧 |
2.3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
2.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2.3.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第3章 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
3.1 公司治理 |
3.1.1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
3.1.2 公司治理释义 |
3.2 从“股东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3.2.1 “股东至上”观点形成的原因 |
3.2.2 从“股东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3.2.3 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动因分析 |
3.3 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
3.3.1 契约理论 |
3.3.2 产权理论 |
3.3.3 人力资本理论 |
3.3.4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3.3.5 资源依赖理论 |
第4章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与利益冲突 |
4.1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
4.1.1 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根源 |
4.1.2 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内容 |
4.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
4.2.1 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
4.2.2 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
4.3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
4.3.1 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和相互制衡 |
4.3.2 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平衡和相互制衡 |
4.3.3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平衡和相互制衡 |
4.3.4 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平衡和相互制衡 |
4.3.5 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利益平衡和相互制衡 |
4.3.6 企业与政府和社区的利益平衡和相互制衡 |
第5章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现途径 |
5.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
5.1.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要性 |
5.1.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现实意义 |
5.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现方式 |
5.2.1 内部参与型治理:股东、经营者、员工和债权人 |
5.2.2 交易契约型治理:供应商和消费者 |
5.2.3 公共契约型治理:政府和社区 |
5.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现途径 |
5.3.1 内部参与型治理的实现途径 |
5.3.2 交易契约型治理的实现途径 |
5.3.3 公共契约型治理的实现途径 |
第6章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
6.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构建原则 |
6.1.1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散对称分布的原则 |
6.1.2 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有机结合的原则 |
6.1.3 公平与效率协调平衡的原则 |
6.1.4 公司治理安排动态调整的原则 |
6.1.5 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的原则 |
6.2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 |
6.2.1 内部治理的决策机制 |
6.2.2 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
6.2.3 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 |
6.3 市场治理机制的构建 |
6.3.1 资本市场的治理机制 |
6.3.2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治理机制 |
6.3.3 产品市场的治理机制 |
6.3.4 经理市场的治理机制 |
6.4 社会环境治理机制 |
6.4.1 法律法规治理机制 |
6.4.2 伦理道德和文化治理机制 |
第7章 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
7.1 我国公司治理之流弊 |
7.1.1 侧重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忽视治理机制的设计 |
7.1.2 过分强调股东本位,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 |
7.1.3 公司内部治理弱化,难以形成有效制衡 |
7.1.4 银行的参与机制严重空缺 |
7.1.5 完善的市场体系还未形成 |
7.1.6 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健全 |
7.2 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对策 |
7.2.1 优化股权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 |
7.2.2 董事会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实现职责和功能创新 |
7.2.3 构建和完善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7.2.4 保持监督的独立性,形成多元主体的共同监督 |
7.2.5 培育公司治理文化,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一个三维视角的医院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问题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
0.3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 |
0.4 主要创新观点 |
1 治理理论的审视性回顾 |
1.1 治理理论述评 |
1.1.1 思想渊源 |
1.1.2 研究主线 |
1.2 治理模式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治理的界定 |
1.2.2 医院治理的定义 |
1.2.3 治理模式 |
1.3 治理模式的研究进展与争论 |
1.3.1 公司治理及其模式 |
1.3.2 公共治理及其模式 |
1.3.3 非营利组织治理及其模式 |
1.4 小结:权力界定及其基于组织目标导向的约束与激励 |
2 医院及其治理的性质 |
2.1 医疗市场的性质与特点 |
2.1.1 医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
2.1.2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 |
2.1.3 医疗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和代理问题 |
2.2 不同性质的医院及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
2.2.1 非营利医院 |
2.2.2 营利性医院 |
2.2.3 非营利性医院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
2.3 医院的绩效 |
2.3.1 医院绩效的界定维度 |
2.3.2 医院绩效维度的内容及其测量 |
2.3.3 医院绩效的决定因素 |
2.4 医院性质的嬗变 |
2.4.1 医院性质的嬗变 |
2.4.2 医院性质嬗变对医院治理模式的影响 |
2.5 小结:需要对医院治理建立一个视觉更宽泛的分析性框架 |
3 医院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 |
3.1 引入组织结构理论的医院治理模式 |
3.1.1 组织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3.1.2 组织结构与医院治理的互动 |
3.1.3 三维分析框架的设计与构建 |
3.2 结构性维度:反映医院内部结构的作用力道 |
3.2.1 结构性维度内容的确定 |
3.2.2 融资结构 |
3.2.3 决策层级 |
3.3 关联性维度:反映医院组织及其关联性背景的引致趋势 |
3.3.1 关联性维度内容的确定 |
3.3.2 环境 |
3.3.3 医院的目标及宗旨 |
3.3.4 医院的规模 |
3.3.5 医院的技术 |
3.3.6 医院文化 |
3.4 绩效性维度:反映医院有效性的主导方向 |
3.4.1 绩效性维度内容的确定 |
3.4.2 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 |
3.4.3 资源的获取能力 |
3.4.4 过程控制质量 |
3.4.5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 |
3.5 小结:医院治理模式:三维框架共同作用的集合 |
4 三维视角下对西方典型医院治理模式的检讨 |
4.1 非营利性医院治理模式 |
4.1.1 行政型治理模式——作为政府机构的非营利性医院的治理 |
4.1.2 政府主导型共同治理模式——公立非营利性医院的治理 |
4.1.3、(公益)财团法人主导型共同治理模式——私立非营利性医院的治理 |
4.2.营利性医院治理模式 |
4.2.1 市场主导型股权治理模式——以美国营利性医院为例 |
4.2.2 医生主导型股权治理模式——小规模营利性医院治理 |
4.3 小结:权变而有效 |
5 我国医院治理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医院的治理模式演变 |
5.1.1 我国医院的发展 |
5.1.2 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演变 |
5.1.3 我国医院治理模式演变的三维特征 |
5.2 一个实证案例——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
5.2.1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基本情况 |
5.2.2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治理模式——公益法人主导型共同治理模式 |
5.2.3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治理模式的评价——基于三维视角的审判 |
5.3 我国医院治理的现实特征 |
5.3.1 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现实特征 |
5.3.2 我国医院治理低效原因探悉:与三维框架不相适应 |
5.4 小结 |
6 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选择 |
6.1 未来我国医院治理模式选择的三维条件 |
6.1.1 关联性变量的引致趋势 |
6.1.2 绩效性要求的主导作用 |
6.1.3 结构性特征的作用力道 |
6.2 未来我国医院治理的发展趋向 |
6.2.1 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 |
6.2.2 未来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特征 |
6.3 优化我国医院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
6.3.1 医院治理结构的创新与调整 |
6.3.2 医院治理目标的矫正 |
6.3.3 医院治理主体和客体的重塑 |
6.3.4 医院治理机制的完善 |
6.3.5 医院治理核心的强化 |
6.4 结论:多样化治理模式的选择 |
7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国企改制中的共同治理模式 ——基于HX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公司共同治理模式及形成基础 |
1.1 从单边治理到共同治理 |
1.2 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1.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2.2 人力资本理论 |
1.3 各国共同治理实践的基础 |
1.3.1 德国和日本的共同治理实践 |
1.3.2 美国的共同治理实践 |
1.4 国企改制中共同治理的形成 |
第二部分 HX公司改制和共同治理模式的基础 |
2.1 HX公司基本情况 |
2.2 HX公司改制 |
2.2.1 改制的必然性 |
2.2.2 改制历程 |
2.2.3 改制的指导思想、原则 |
2.2.4 资产状况 |
2.2.5 土地资产状况 |
2.2.6 资产处置 |
2.2.7 职工安置 |
2.3 HX公司共同治理模式 |
2.3.1 HX公司治理的权益主体 |
2.3.2 HX公司治理客体与说明责任 |
2.3.3 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与公司治理边界的确定 |
2.3.4 HX公司共同治理模式 |
2.4 HX公司共同治理模式的基础 |
2.4.1 发起人的确定 |
2.4.2 体制背景 |
2.4.3 行业特点 |
2.4.4 人员文化素质 |
2.4.5 公司业务特征 |
2.4.6 决策方式 |
2.4.7 企业改制 |
第三部分 HX公司共同治理模式的初步运行和分析 |
3.1 HX公司共同治理模式的初步运行 |
3.1.1 股权的作用及股东会治理 |
3.1.2 董事的构成及董事会治理 |
3.1.3 监事的构成及监事会治理 |
3.2 HX共同治理模式分析 |
3.2.1 HX公司治理思路 |
3.2.2 股权结构与共同治理 |
3.2.3 HX共同治理模式运行分析 |
3.2.4 HX共同治理模式的几个问题 |
第四部分 HX公司共同治理绩效及走向 |
4.1 HX公司治理绩效 |
4.2 HX公司治理走向 |
4.2.1 股权多元化 |
4.2.2 引进年金制 |
4.2.3 完善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4.2.4 完善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4.2.5 业绩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论文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9)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国有公司界定 |
1.1 国外国有企业界定 |
1.1.1 各国有关规定 |
1.1.2 各国规定共性 |
1.2 我国国有企业界定 |
1.2.1 国有企业界定问题的相关规定 |
1.2.2 理论界关于国有企业的界定及其评述 |
1.3 国有公司及其特征 |
1.3.1 国有公司分类 |
1.3.2 国有公司的特征 |
第2章 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
2.1 公司治理结构概念及研究意义 |
2.1.1 公司治理结构概念 |
2.1.2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 |
2.2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
2.2.1 国家性 |
2.2.2 复杂性 |
2.2.3 独立性 |
第3章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概况 |
3.1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及改革 |
3.1.1 传统国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 |
3.1.2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历程 |
3.1.3 我国现行《公司法》关于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定 |
3.2 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股东大会存在的问题 |
3.2.2 董事会存在的问题 |
3.2.3 监事会中存在的问题 |
3.2.4 内部人控制问题 |
3.2.5 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 |
3.2.6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问题 |
3.3 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1 董事会有关问题 |
3.3.2 监事会有关问题 |
第4章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4.1 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念及设置原则 |
4.1.1 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念 |
4.1.2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原则 |
4.2 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4.2.1 股东大会制度的完善 |
4.2.2 董事会制度的完善 |
4.2.3 监事会制度的完善 |
4.2.4 控制内部人控制 |
4.2.5 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完善 |
4.2.6 正确处理“新三会”同“老三会”的关系 |
4.3 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4.3.1 董事会的完善 |
4.3.2 监事会的完善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10)论我国企业治理理论的缺陷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企业治理理论的缺陷 |
(一) 忽略了引进的西方企业治理理论的前提 |
(二) 受模式选择观念局限, 脱离了我国实际 |
(三) 现有企业治理理论存在板块分割的结构性缺陷 |
二、P-M-G框架对现有企业治理理论的改进 |
(一) P-M-G框架的理论逻辑 |
(二) P-M-G框架的理论优势 |
1. 真正遵循了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治理框架所应该具有的原则。 |
2. 真正体现了“共同治理原则”。 |
3. 从理论上解决了我国国企改革中的职业企业家的形成和选择问题。 |
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应体现“共同治理”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研究[D]. 杨幸胜. 广西科技大学, 2014(09)
- [2]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 杜欣月.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1)
- [3]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制度设计[J]. 王鹏远. 企业研究, 2011(02)
- [4]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D]. 陈贵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论企业家产权[D]. 邓建勇. 湘潭大学, 2007(05)
- [6]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互制衡研究[D]. 刘美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5)
- [7]基于一个三维视角的医院治理模式研究[D]. 陈丹镝. 四川大学, 2006(06)
- [8]国企改制中的共同治理模式 ——基于HX公司的案例分析[D]. 刘宏军. 四川大学, 2005(06)
- [9]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 王明辉. 黑龙江大学, 2005(07)
- [10]论我国企业治理理论的缺陷与改进[J]. 洪浩,刘巨钦.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