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论文和设计-申九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层、阳极、像素定义层、发光功能层、偏光层和封装层。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和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以及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实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偏光功能内置化、减少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厚度且利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弯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层;阳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层上;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和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阳极;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以及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

设计方案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层;

阳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层上;

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和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阳极;

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以及

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第一偏光层、第二无机层和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对应所述开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无机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偏光层及所述第一无机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层是圆偏光层,以及第二偏光层是线偏光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及阴极,所述阴极覆盖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所述凸块上,所述第一无机层完全包覆所述阴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块上的间隔物,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间隔物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和所述间隔物的厚度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阳极的厚度、所述发光功能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厚度的总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偏光层在所述阳极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偏光层在所述阳极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形状均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者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多边形。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偏光层是第一光配向液晶层,以及所述第二偏光层是包括染料的第二光配向液晶层。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物的底部边缘的内角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底部边缘的内角。

12.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发光器件及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上的盖板,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偏光片、外挂触控模块、盖板、背板、泡棉等功能性膜层。非弯折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范围在1000μm和1500μm之间,整体厚度较大。可弯折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约500μm,整体厚度较大,并不利于弯折。

故,有需要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能实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偏光功能内置化、减少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厚度且利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弯折。

为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层、阳极、像素定义层、发光功能层、偏光层和封装层。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基板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和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第一偏光层、第二无机层和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对应所述开口设置。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无机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偏光层及所述第一无机层上。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是圆偏光层,以及第二偏光层是线偏光层。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及阴极,所述阴极覆盖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的所述凸块上,所述第一无机层完全包覆所述阴极。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块上的间隔物,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间隔物上。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和所述间隔物的厚度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阳极的厚度、所述发光功能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厚度的总和。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在所述阳极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偏光层在所述阳极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形状均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者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多边形。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是第一光配向液晶层,以及所述第二偏光层是包括染料的第二光配向液晶层。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物的底部边缘的内角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底部边缘的内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和及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上的盖板。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实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偏光功能内置化、减少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厚度且利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弯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间隔物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间隔物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间隔物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1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层、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100包括基板层110、阳极120、像素定义层130、发光功能层150、偏光层和封装层190。所述阳极120设置在所述基板层11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30设置在所述阳极12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30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131和开口132,所述开口132暴露出所述阳极120。所述发光功能层150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130上。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150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132内,以及所述封装层190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实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偏光功能内置化、减少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厚度且利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弯折。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170、第一偏光层162、第二无机层180和第二偏光层164,所述第一无机层170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及所述像素定义层130上,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对应所述开口132设置。所述第一偏光层162设置在所述开口132内,所述第二无机层180包覆在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及所述第一无机层170上。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是圆偏光层,以及第二偏光层164是线偏光层。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有机发光层152及阴极154,所述阴极154覆盖于所述有机发光层152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凸块131上,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完全包覆所述阴极154。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块131上的间隔物140,所述第一无机层170设置在所述间隔物140上。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厚度和所述间隔物140的厚度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阳极120的厚度、所述发光功能层150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层162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厚度的总和。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形状均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是第一光配向液晶层,以及所述第二偏光层162是包括染料的第二光配向液晶层。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不同。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80的材料例如包括SiNx、SiOx或者SiONx。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80也可以是其他透明的无机层,材料例如包括氧化铝等。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80的厚度范围在0.1μm和1μm之间。所述封装层190可以是无机层。封装层190可以是三层或多层的结构。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厚度范围在0.3μm和3μm之间。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层152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开口132内。所述有机发光层152例如为作为发光作用的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或蓝色发光层。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厚度范围在4μm 和10μm之间。

参照图1,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例如为顶发光有机发光器件。本实施例通过增厚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厚度至4~10μm,来实现偏光功能内置化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这样将两层偏光层(即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置于像素内部,通过配向之后,实现偏光功能。

参照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100包括基板层110、阳极120、像素定义层130、发光功能层150、偏光层和封装层190。所述阳极120设置在所述基板层11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30设置在所述阳极12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30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131和开口132,所述开口132暴露出所述阳极120。所述发光功能层150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130上。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150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132内,以及所述封装层190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实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偏光功能内置化、减少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厚度且利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弯折。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170、第一偏光层162、第二无机层180和第二偏光层164,所述第一无机层170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及所述像素定义层130上,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对应所述开口132设置。所述第一偏光层162设置在所述开口132内,所述第二无机层180包覆在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及所述第一无机层170上。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是圆偏光层,以及第二偏光层164是线偏光层。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有机发光层152及阴极154,所述阴极154覆盖于所述有机发光层152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凸块131上,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完全包覆所述阴极154。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块131上的间隔物140,所述第一无机层170设置在所述间隔物140上。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厚度和所述间隔物140的厚度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阳极120的厚度、所述发光功能层150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层162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厚度的总和。所述间隔物140的底部边缘的内角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底部边缘的内角。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不同。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面积。

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偏光层164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偏光层162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多边形。具体地,所述多边形的侧部由多个不同方向的线段构成。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62是第一光配向液晶层,以及所述第二偏光层162是包括染料的第二光配向液晶层。具体地,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80的材料例如包括SiNx、SiOx或者SiONx。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80也可以是其他透明的无机层,材料例如包括氧化铝等。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80的厚度范围在0.1μm和1μm之间。所述封装层190可以是无机层。封装层190可以是三层或多层的结构。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厚度范围在0.3μm和3μm之间。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层152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开口132内。所述有机发光层152例如为作为发光作用的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或蓝色发光层。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厚度范围在4μm 和10μm之间,以及\/或每个所述间隔物的厚度范围在1.5μm 和10μm之间。

参照图2,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例如为顶发光有机发光器件。本实施例通过改变所述间隔物140的形状及厚度,来实现偏光功能内置化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这样将两层偏光层(即所述第一偏光层162和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置于像素内部,通过配向之后,实现偏光功能。

参照图3至图5,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物140的形状与位置有多种设计方案。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剖面的形状为梯形,所述间隔物140围绕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开口132。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剖面的形状为火山口状(未图示)。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底部边缘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顶部边缘相接(图5)或不相接(图3)。参照图5,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所述底部边缘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顶部边缘相接时,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所述底部边缘的内角∠A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底部边缘的内角∠B,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所述底部边缘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底部边缘设置于同一侧,使得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具有良好的出光效率。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形状类似于火山口状(未图示),围绕在像素134四周,每个所述间隔物140恰好围住一个像素134或略大于一个像素134。每个所述间隔物的厚度范围可增厚在1.5μm 和10μm之间。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不局限于图4的像素134的排布状态。参照图3和图5,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间隔物140的形状类似于一个梯形柱的形状,每个所述间隔物140恰好围住一个像素134。

参照图6,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一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100及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100上的盖板12。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100。所述盖板12例如是硬涂层(hard coating layer)。所述硬涂层设置在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上。

参照图7,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依次设置的泡棉层13、第一光学胶层(first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layer, first OCA layer)14 、背板15、第二光学胶层16、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第三光学胶层17、盖板18、基材(base film)19和所述硬涂层12。本实施例的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例如是通过direct on TFE (DOT)技术或内嵌式触控面板 (incell touch panel,ITP)技术而实现。DOT 技术为on-cell工艺,是在封装层(TFE)上直接透过低温工艺流程来完成触控传感器,不再需要多一层外贴膜层,直接减少了层数且厚度相应减少。本实施例的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相较于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减少两层光学胶层,整体的表面硬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参照图8,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包括依次设置的泡棉层13、第一光学胶层14 、背板15、第二光学胶层16、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和所述硬涂层12。本实施例的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将所述硬涂层12直接涂覆于具有偏光功能及触控功能内置化的所述内置式触控显示面板11上,即TFE或DOT的触控层上,所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0的整体表面的硬度可进一步提升。

参照图9至图1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参照图9,步骤S1、提供基板层110。

步骤S2、在所述基板层110上形成阳极120。

步骤S3、在所述阳极120上形成像素定义层130。所述像素定义层130包括间隔设置的凸块131和开口132,所述开口132暴露出所述阳极120。

步骤S4、在所述像素定义层130上形成发光功能层150。

步骤S5、在所述发光功能层150上形成偏光层,且至少部分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132内。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150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120上的有机发光层152及阴极154,所述阴极154覆盖于所述有机发光层152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30的所述凸块131上,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完全包覆所述阴极154。所述有机发光层152例如为作为发光作用的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或蓝色发光层。

参照图10,步骤S6、提供第一无机层170。

具体地,所述第一无机层170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150上,

参照图11,步骤S7、提供偏光层的第一偏光层162。

具体地,所述第一偏光层162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层170上。所述第一偏光层162为第一光配向液晶层。所述第一偏光层162的厚度范围在0.3μm和3μm之间。所述第一偏光层162设置在所述开口132内。

具体地,定点注入第一液晶层到像素内部,第一液晶层的厚度范围在0.3μm和3μm之间。随后第一液晶层经过光配向形成所述第一偏光层162。

参照图12,步骤S8、提供第二无机层180。

具体地,所述第二无机层180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层170和所述第一偏光层162上。

参照图13,步骤S9、提供偏光层的第二偏光层164。

具体地,所述第二偏光层164设置在所述第二无机层180上。所述第二偏光层164为包括染料的第二光配向液晶层。所述第二偏光层164的厚度范围在0.3μm和3μm之间。

具体地,定点注入包括染料的第二液晶层到像素内部,第二液晶层的厚度范围在0.3μm和3μm之间。随后第二液晶层经过光配向形成所述第二偏光层164。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光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光配向方向不同,需要使所述第二液晶层具有线偏层的功能。

参照图14,步骤S10、提供封装层190。

具体地,在所述偏光层上形成封装层190。所述封装层190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150。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上,用于封装所述偏光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实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偏光功能内置化、减少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厚度且利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弯折。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发明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说明书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10675996.9

申请日:2019-07-25

公开号:CN110197847A

公开日:2019-09-03

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110197847B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H01L 27/32

专利分类号:H01L27/32

范畴分类:38F;

申请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666号光谷生物创新园C5栋305室

发明人:申九林;严国春

第一发明人:申九林

当前权利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威

代理机构:44300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有机发光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论文和设计-申九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