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油茶论文-周忠诚,李飚,龙进涛,李涛,王红英

红果油茶论文-周忠诚,李飚,龙进涛,李涛,王红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果油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茶,良种,优树,无性系

红果油茶论文文献综述

周忠诚,李飚,龙进涛,李涛,王红英[1](2018)在《油茶良种“谷城大红果8号”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自然林分中单株间分化较大,在林分中进行系统选优,是最容易达到提高遗传增益目的的育种方法。经过多年的实生林分选优,"谷城大红果8号"于2013年通过了湖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号为(鄂S-SC-CO-005-2013)。(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李涛[2](2011)在《谷城“大红果”油茶选育成果获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湖北省襄阳市发布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公告,谷城县"大红果"油茶选育项目获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油茶是谷城县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湖北省和襄阳市的重点油茶产区,栽培面积历史最高达(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期刊2011年03期)

段琳[3](2003)在《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病理试验、生理测定和抗病性分析,对红果油茶抗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自然状态下各果色类型油茶对炭疽病抗性差异极显着。攸县油茶林间未发现感病单株,为高抗品种。红果油茶普遍表现抗病,发病率平均在1%以下,青果油茶个别单株发病率高达100%,平均发病率也在25%以上,为感病类型。杂色果油茶发病率介于红果油茶和青果油茶之间,为中等抗病类型。 潜伏侵染在油茶生长的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油茶生长的初期(5月)和成熟前期(9月),果实中潜伏的病菌较少,潜伏侵染概率在10%左右,且各果色类型间差异不大。8月炭疽病高发期,果实潜伏侵染概率较5月果实生长初期有显着增加,其中青果油茶的增加值在6倍以上,极显着高于红果和杂色果油茶类型。 油茶红果、杂色果、青果类型果皮滤液的pH值及缓冲容量在5~9月间变动幅度较小,与各类型抗病性的相关不显着。抗感病类型pH值变动范围在2.74~3.65之间,差异不大。 炭疽菌分生孢子在油茶果皮滤液中的萌发率与各品种抗病性呈显着正相关。5月油茶果实生长初期,炭疽菌分生孢子在油茶各果色类型果皮滤液中的萌发率均较小,孢子芽管长度在1~3μm之间,各抗感病类型间差异显着。8月中下旬果实进入重量生长及油脂转化期,分生孢子在不同类型油茶果皮滤液中的萌发率及芽管长度均有大幅度增加,其中感病的青果油茶果皮滤液中的孢子萌发率高达96.3~100%,是红果类型的2倍,攸县油茶果皮滤液中只观察到有1.8%的孢子萌发。9月底油茶果实成熟前期,分生孢子在各类型油茶果皮滤液的萌发率除攸县油茶为11.5%外,其余6个品种都高达50%以上,红果、青果、杂色果类型间孢子萌发率差异不显着,青果油茶果皮滤液中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稍高于红果和杂色果油茶。 随着油茶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皮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花青素含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果皮中还原糖含量与各类型油茶病情指数呈弱负相关。攸县油茶果皮中的还原糖含量高达5.67%,与其它六个类型相差近5倍,其余红果、杂色果、青果间差异不显着。油茶果皮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各类型抗病性呈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93。攸县油茶的总糖含量比其它六个品种平均高18.30%,抗病的红果油茶果皮中的总糖含量平均比感病的青果油茶高22石8%。以岩寺红果为试材进行果皮色素理化性质测定,筛选出酸化甲醇为最适提取剂,提取出的花色素理化性质与花青素相似,因此初步认为使油茶果皮呈现红色的主要成份是花青素,并对不同果色类型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其林间抗病性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各果色类型的林间抗病性呈显着正相关。在果实生长初期,红果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即比感病的青果油茶高近1倍,比杂色果类型高70.7%。8月中下旬为炭疽病高峰期,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抗病性的正相关性表现更为显着。 以浓度为 IXIO’个加l的分生抱子悬浮液针刺接种于各果色类型油茶果实,置 25 C保湿培养,研究各果色类型接种前及接种后生理活性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如下: 未接种的油茶健康果皮PAL活性与各类型林间的感病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红果、杂色果油茶果皮PAL活性分别比青果类型平均高45.3%和24.l%。接种炭疽菌后各类型PAL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不同果色类型的酶活性增加值差异极显着。抗感病类型的PAL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具两个酶峰的曲线,但抗病红果油茶在接种后的PAL活性增加值显着高于感病青果类型,酶峰1的出现也较早。 总体来看,油茶健康果皮PPO活性与各类型的抗病性呈弱的正相关,但同一采集地的各类型油茶果皮PPO活性与抗病性的相关性显着,采自岩寺的各果色类型的 PPO活性平均比舒城各类型高 61.40%。接种后,抗、感病油茶果皮 PPO活性明显增高,随即达到一酶活性峰值(峰1),4~7d左右达到或趋于另一酶活性峰值(峰*)。油茶抗病红果类型峰 1出现早于感病青果类型,峰值的高低与各油茶类型在林间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油茶健康果皮POD活性与各果色类型油茶的林间抗病性未达到显着相关。接种后红果、杂色果油茶的POD活性变化呈一迅速上升的单峰曲线,青果类型的反应较迟钝。 果皮中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抗病的红果油茶健康果皮中的木质素含量略高于杂色果和青果油茶。接种4d后,红果油茶的木质素含量有显着增加,青 2果油茶在接种后变化不明显。 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未感病状态下,48h内,除舒城青果的外渗电导率比其它类型平均高刀刀二%外,其余 6个品种间差异不显着。接种后,青果油茶的电导率值增加值显着高于红果和杂色果油茶,各果色类型的电导率增加值与其抗病性呈显着的负相关。 钙盐(浓度为 1200 n g/ml的 CaCI*对不同类型油茶果汁培养基上的炭疽菌菌丝生长和抱子芽管伸长表现出直接的抑制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涂春城[4](1980)在《我省普通油茶的一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的选择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1979年,我们在黄冈地区林科所、麻城、罗田、浠水、圻春等县林科所,和五脑山林场、观音山油茶场、华桂山油茶场、凤簸山大队、孙山大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普通油茶林中选出了具有产量高,鲜出籽率高,种子含油率高的普通油茶霜降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一、鄂东大红果选择的方法鄂东大红果的选出是在普通油茶品种、(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1980年03期)

红果油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发布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公告,谷城县"大红果"油茶选育项目获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油茶是谷城县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湖北省和襄阳市的重点油茶产区,栽培面积历史最高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果油茶论文参考文献

[1].周忠诚,李飚,龙进涛,李涛,王红英.油茶良种“谷城大红果8号”的选育[J].湖北林业科技.2018

[2].李涛.谷城“大红果”油茶选育成果获奖[J].中国林业.2011

[3].段琳.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

[4].涂春城.我省普通油茶的一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的选择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1980

标签:;  ;  ;  ;  

红果油茶论文-周忠诚,李飚,龙进涛,李涛,王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