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调用模型论文-周晓强

异步调用模型论文-周晓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步调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Web服务,调用模型,异步消息,消息中间件

异步调用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强[1](2009)在《Web服务异步调用模型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Web服务作为新一代基础平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它一改传统的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和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逐渐成为网络分布计算、互操作和协作领域新的里程碑。但由于Web服务出现的时间较短,所以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就目前而言,它仅仅局限于基于同步信息获取的简单应用,而对于以异步方式为特征的复杂应用的支持尚不足。国内外的一些厂商与研究机构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完善和实现Web服务的异步调用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介绍了Web服务的研究现状以及Web服务异步调用的现实需求:研究了消息中间件的通信模式,并着重研究了微软的消息中间件MSMQ;分析了同步调用模型和异步调用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总结归纳了现阶段实现Web服务异步调用模型的几种设计思想和解决方案;讨论了Web服务和消息中间件MSMQ结合的优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Web服务调用模型,使得基于SOAP的消息可以在消息队列MSMQ中传输,从而实现了网络层级的Web服务异步调用。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Web服务调用中遇到的问题,为调用双方提供了一种松散耦合的异步交互环境。论文还结合实际的项目需求实现了一个基于该模型的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具备了较好的实用性和抗压性。本文对Web服务的异步调用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提高Web服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扩展Web服务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4-01)

周晓强,刘洪星,吴志雄[2](2008)在《图像比对系统中的Web服务异步调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Web服务调用模型,使得基于SOAP的消息可以在消息队列MSMQ中传输,从而实现了网络层级异步可靠的Web服务调用。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传统Web服务调用中遇到的问题,为调用双方提供了一种松散耦合的异步交互环境。(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08年11期)

陈廷彬[3](2006)在《Web Services异步调用模型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ntranet/Internet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商务等方面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动态电子商务DEB和企业应用系统集成EAI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兴起。Web Services作为SOA、DEB和EAI的新一代基础平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并已在实际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但由于Web Services本身作为一个分布式计算平台,在其现有所实现的服务调用模型上还并不完善,所以始终未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虽然Web Services底层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但由于HTTP的广泛性和具有穿越防火墙等优点,使得基于HTTP底层通信协议的Web Services成为实际使用中最普遍的Web Services实施方案。而该方式下的服务调用模型仅实现了单向和同步请求/应答模型,对于异步调用模型AIM和消息/事件服务MES都仍未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就如何完善Web Services/HTTP的AIM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和实现了其中的回调、带ACK的回调、轮询以及带ACK的轮询模型。参考现有Web Services的AIM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了基于客户端多线程同步调用MTSI模式(包括:网络连接每请求和网络连接池方式)的AIM;由于该实现模式存在客户端操作系统的线程负载大、系统延迟时间长、占用网络连接资源多以及资源利率低等缺点,本文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基于Asyn SOAP模式(包括:服务线程每请求和服务线程池方式)的AIM,克服MTSI模式的不足。同时,使用形式化工具Petri网对基于MTSI和Asyn SOAP两种不同模式的系统进行描述,进而利用Petri网已有的成熟理论来分析、验证系统设计的相关性质(主要包括:系统是否存在死锁、活锁;系统能否达到最终期望的结果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有不希望的状态)。通过分析和验证,该两种不同模式的系统均能够正确地实现AIM中的四个异步服务调用子模型。然后,参考CORBA中异步方法调用AMI的用户接口描述,定义了Web Services/HTTP的AIM用户使用界面。并在现有WSDL到Java语言的Web Services客户端Stub源码自动生成工具基础上,实现了对AIM客户端Java语言的Stub源码的自动生成功能。最后,分别在CERNET校园网和Internet电信网环境下,对两种不同模式的AIM原型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包括:平均系统延迟时间、系统吞吐率和服务器可接受的平均并发客户数)测试,并对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两个不同的模式均能正确地实现AIM的四个异步服务调用子模型;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基于Asyn SOAP模式的系统延迟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相对于MTSI模式的较大优势。(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06-02-01)

费勤福,郭金庚[4](2001)在《实现异步调用的扩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计算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分布对象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分布异构环境下建立应用系统集成框架和标准构件的核心技术。OMG组织制定的CORBA标准与Microsoft的COM/DCOM标准以及Sum公司的JavaRMI标准一起形成了分布对象技术领域的主流。本文针对现有的CORBA 2 .0规范在静态调用时不支持异步操作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静态调用扩展模型 ,使得在静态调用时能支持异步操作。文中详细描述了扩展模型的实现(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异步调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Web服务调用模型,使得基于SOAP的消息可以在消息队列MSMQ中传输,从而实现了网络层级异步可靠的Web服务调用。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传统Web服务调用中遇到的问题,为调用双方提供了一种松散耦合的异步交互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步调用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晓强.Web服务异步调用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

[2].周晓强,刘洪星,吴志雄.图像比对系统中的Web服务异步调用模型[J].福建电脑.2008

[3].陈廷彬.WebServices异步调用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

[4].费勤福,郭金庚.实现异步调用的扩展模型[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1

标签:;  ;  ;  ;  

异步调用模型论文-周晓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