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论文_堵湘君,曹东,李春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适应,永磁,参数,控制器,步法,模型,算法。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堵湘君,曹东,李春涛[1](2018)在《四旋翼飞行器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稳定控制,针对该系统的非线性、易受外界干扰和参数摄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其次在线性化飞行器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最优二次型鲁棒伺服控制方法的姿态控制器;然后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了自适应补偿器消除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对加入了鲁棒自适应控制的飞行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稳定精确的指令跟踪性能和强鲁棒性,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良好的姿态控制。(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8年08期)

巩磊[2](2018)在《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自适应一体化滑模控制器伺服系统鲁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永磁稀土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工业伺服场合已经变得举足轻重。由于其日益广泛应用以及实际工况的复杂性,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已经是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滑模控制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抗扰性的控制方法,为了增加伺服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及鲁棒性,本文研究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DE)的一体化滑模控制(ISMC)方法,即保证伺服系统运行在位置给定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速度可控,而且减少了控制器个数,提高了系统响应,大大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本文首先介绍了 PMSM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建模,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矢量控制做了原理性介绍,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叁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和各个环路控制器的作用和影响。其次,为提高系统鲁棒性,转速环常被滑模控制器替换。当伺服系统给定为位置信号时,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的转速不可控问题,研究了基于一体化滑模控制器的伺服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由于一体化滑模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较多不易调节,而且易受不同工况的影响,故通过DE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经过对差分进化算法具体步骤的分析,将其应用于一体化滑模控制器中。为了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合了伺服系统实际运行工况中可能出现的内外部扰动,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函数,使得系统静动态性能能够在有限的优化代数内达到设定指标。最后搭建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一体化滑模控制伺服系统实验平台及完成了对DE-ISMC正确性和有效性的验证,从电机高低速正反转、全速段运行、转速可控叁个方面对DE-ISMC算法进行了正确性验证。从定子电阻Rs失配、定子电感Ld失配、低速爬行和负载扰动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E-ISMC在能实现位置模式转速可控的前提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ISMC参数,使系统静动态性能在收敛代数之后能够达到设定指标。同时,DE-ISMC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谭雪琴,苏晓杰[3](2018)在《基于鲁棒自适应策略的燃气轮机系统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具有间歇性发电的特性.因此,具有快速响应、发电效率高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能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出现时充当替代系统,不仅稳固电网的负荷能力,还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由于燃气轮机是一个模型包含未知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目前针对转速环节主要采取传统PID控制技术.然而,实际运行中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控制器参数不能随着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控制效果欠佳,执行器故障的出现也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而,本文针对单轴燃气轮机的孤岛发电模式,结合燃气轮机系统特性,基于反步法的设计思路,引入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并加入容错控制和Nussbaum函数构造转速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融合动态面方法,解决高阶系统中反步法引起的计算爆炸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陈登义,孔繁镍,王希平[4](2018)在《发电机的浸入与不变自适应反步鲁棒励磁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有不确定参数的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反步鲁棒励磁控制器。在设计过程中,基于反步法逐步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并引入非线性阻尼算法来减小反步法的"计算膨胀"问题,有效地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接着介绍了应用浸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设计阻尼系数的自适应估计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8年03期)

李嘉,李华聪,韩小宝,王淑红[5](2018)在《基于射影算子的变循环发动机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循环航空发动机大范围工作包线下的复杂外部扰动现象引起的多变量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问题,给出基于射影算子的自适应律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至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中。通过理论分析与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某一状态点的仿真分析,阐明系统存在外部干扰时传统自适应律的设计方法对于指令跟踪不足等问题,进而在射影算子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设计自适应律,将存在干扰时的状态误差动态方程的解限制在设定的凸集范围内,从而实现系统状态误差动态方程不大于零的稳定性要求,最终在LQR基准控制器框架上,实现基于射影算子的多变量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以改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基于该方法对变循环航空发动机进行控制器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射影算子的自适应律设计方法改善了传统自适应律设计方法的鲁棒性问题,实现了控制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有效抑制,当系统各控制回路加入不同外部随机噪声信号时,均达到了期望的控制效果;变循环航空发动机各个状态点均能够跟踪期望的闭环参考指令,各状态点稳态控制误差均小于0.5%,系统超调量小于1%,调节时间小于1.2s,动态跟踪误差不大于0.5%,符合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黄帅,王昕,王振雷[6](2017)在《含未建模动态的多模型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未建模动态和参数跳变的离散时间系统,传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算法不能保证良好的暂态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多模型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算法修正的鲁棒化再设计,采用正则化与参数投影相结合,处理未建模动态,可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针对参数发生跳变的情况,该方法在系统低阶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个模型子集覆盖参数的变化范围,通过多模型集的建立减少参数变化的不确定性,不但可以减少参数跳变系统的暂态时间,而且能够改善暂态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消除稳态误差。(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17)暨纪念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摘要集》期刊2017-07-30)

曹忠,侯晓荣,赵文静[7](2017)在《一组耗散Hamilton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参数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多个既有外部干扰又有内部参数摄动的耗散Hamilton系统的鲁棒自适应同时镇定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簇含调节参数的H?自适应同时镇定控制器,并且利用符号计算的方法给出满足含参数多项式半正定的调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算法。这种控制器参数化的方法利用耗散Hamilton系统的结构特点避开Hamilton-Jacob-Issacc(HJI)不等式的求解,因此得到的含调节参数的控制器形式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参数化的控制器对多个耗散Hamilton系统的H?自适应同时镇定非常有效,且在参数调节范围内,控制器具有进一步优化鲁棒性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7年07期)

黄攀峰,胡永新,王东科,孟中杰,刘正雄[8](2017)在《空间绳系机器人目标抓捕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Tethered space robot,TSR)目标抓捕过程中的稳定控制问题,建立空间绳系机器人系统模型,根据阻抗控制原理,设计基于位置的阻抗控制方法;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补偿,设计鲁棒项对空间系绳干扰和神经网络估计误差的影响进行抑制,在此基础上设计空间绳系机器人目标抓捕鲁棒自适应稳定控制器,并进行稳定性证明.最后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作为对比,对无鲁棒项自适应的稳定控制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阻抗控制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可以实现对空间绳系机器人目标抓捕过程中的稳定控制,与无鲁棒项自适应的稳定控制器仿真结果相比,本文采用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不确定性进行补偿,控制过程中超调量更小,收敛时间更短,并且控制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陶瑞超,马杰,赵辉[9](2017)在《基于间接自适应鲁棒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电流环非理想反电势的抑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最小二乘(RRLS)自适应律的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IARC)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ARC)理论,根据电机状态方程构造最小二乘型自适应律,加入修正因子增强自适应律对系统中扰动的鲁棒性.本文理论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含有非理想反电势的电机模型,设计IARC电流控制器,并分析说明IARC具有比直接ARC更好的输出跟踪性能和扰动抑制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7年03期)

邵辉,胡伟石,洪雪梅,罗继亮[10](2017)在《变参数FOPDT型系统的强鲁棒自适应PI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非线性模型控制器设计困难的问题,将非线性系统用变参数形式的一阶惯性加延迟(FOPDT)模型描述,并进行控制器设计,从而简化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提高控制性能.采用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比例积分(PI)控制器结构,通过增益参数切换和积分复位实现高精度的设定点跟踪和扰动抑制性能.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使系统控制精度提高10倍,达到0.01°;超调量有所减少;模型变化时,阶跃响应和干扰抑制效果仍佳;与传统的PI方法比较,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永磁稀土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工业伺服场合已经变得举足轻重。由于其日益广泛应用以及实际工况的复杂性,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已经是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滑模控制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抗扰性的控制方法,为了增加伺服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及鲁棒性,本文研究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DE)的一体化滑模控制(ISMC)方法,即保证伺服系统运行在位置给定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速度可控,而且减少了控制器个数,提高了系统响应,大大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本文首先介绍了 PMSM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建模,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矢量控制做了原理性介绍,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叁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和各个环路控制器的作用和影响。其次,为提高系统鲁棒性,转速环常被滑模控制器替换。当伺服系统给定为位置信号时,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的转速不可控问题,研究了基于一体化滑模控制器的伺服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由于一体化滑模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较多不易调节,而且易受不同工况的影响,故通过DE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经过对差分进化算法具体步骤的分析,将其应用于一体化滑模控制器中。为了验证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合了伺服系统实际运行工况中可能出现的内外部扰动,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函数,使得系统静动态性能能够在有限的优化代数内达到设定指标。最后搭建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一体化滑模控制伺服系统实验平台及完成了对DE-ISMC正确性和有效性的验证,从电机高低速正反转、全速段运行、转速可控叁个方面对DE-ISMC算法进行了正确性验证。从定子电阻Rs失配、定子电感Ld失配、低速爬行和负载扰动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E-ISMC在能实现位置模式转速可控的前提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ISMC参数,使系统静动态性能在收敛代数之后能够达到设定指标。同时,DE-ISMC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堵湘君,曹东,李春涛.四旋翼飞行器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器设计[J].兵工自动化.2018

[2].巩磊.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自适应一体化滑模控制器伺服系统鲁棒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谭雪琴,苏晓杰.基于鲁棒自适应策略的燃气轮机系统控制器设计[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陈登义,孔繁镍,王希平.发电机的浸入与不变自适应反步鲁棒励磁控制器[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

[5].李嘉,李华聪,韩小宝,王淑红.基于射影算子的变循环发动机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J].推进技术.2018

[6].黄帅,王昕,王振雷.含未建模动态的多模型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C].第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7)暨纪念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摘要集.2017

[7].曹忠,侯晓荣,赵文静.一组耗散Hamilton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参数化[J].控制工程.2017

[8].黄攀峰,胡永新,王东科,孟中杰,刘正雄.空间绳系机器人目标抓捕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学报.2017

[9].陶瑞超,马杰,赵辉.基于间接自适应鲁棒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器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7

[10].邵辉,胡伟石,洪雪梅,罗继亮.变参数FOPDT型系统的强鲁棒自适应PI控制器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论文知识图

随机扰动作用下温控系统响应曲线基于死区模糊补偿的鲁棒自适应轨迹跟...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结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跟踪误差为使用鲁棒自适应控制器时,控制...使用PD控制器和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标签:;  ;  ;  ;  ;  ;  ;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论文_堵湘君,曹东,李春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