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包括旋柄、滑轮以及推杆,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两个,其设置于所述旋柄上,所述推杆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推杆的上端部为一空心的圆型凸台结构,其前后两侧面的中点上各设置有弧形凹槽,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面为弧形,其中点上还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滑轮与所述推杆的上端部相接触,还包括滑轮轴,所述滑轮轴设置于所述旋柄上且安装于所述两滑轮之间。本实用新型连轴式传动旋钮采用连轴滑轮与斜面的配合的方式,连轴滑轮在推杆的斜面上滚动,更容易活动、更顺畅,同时更好的解决推杆磨损、使用失效的问题,使得传动旋钮的机械寿命达到了100万次以上,同时解决滑轮式传动旋钮转动存在误差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包括旋柄(1)、滑轮(4)以及推杆(6),所述滑轮(4)的数量为两个,其设置于所述旋柄(1)上,所述推杆(6)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推杆(6)的上端部为一空心的圆型凸台结构,其前后两侧面的中点上各设置有弧形凹槽,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面为弧形,其中点上还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滑轮(4)与所述推杆(6)的上端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轴(5),所述滑轮轴设置于所述旋柄上且安装于两滑轮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包括旋柄(1)、滑轮(4)以及推杆(6),所述滑轮(4)的数量为两个,其设置于所述旋柄(1)上,所述推杆(6)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推杆(6)的上端部为一空心的圆型凸台结构,其前后两侧面的中点上各设置有弧形凹槽,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面为弧形,其中点上还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滑轮(4)与所述推杆(6)的上端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轴(5),所述滑轮轴设置于所述旋柄上且安装于两滑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下端部包括两个内置有内置弹簧(7)的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中座(2)以及旋柄外壳罩(3),所述推杆(6)安装于所述安装中座(2)上,所述旋柄外壳罩(3)套设于所述旋柄(1)外,并与所述安装中座(2)相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1)包括处于上端的用于控制旋柄旋转的旋柄部以及处于下端的带动推杆转动的尖端部,所述旋柄部包括一圆台以及处于圆台上端的梯形体,所述尖端部包括两个分别处于圆台两侧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旋柄旋转活动范围的活动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与金属滑轮轴连接固定的倒扣槽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4)及所述滑轮轴(5)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中座(2)上设置有用于与旋柄外壳罩(3)相互连接固定的扣位,所述旋柄外壳罩上设置有与所述扣位匹配的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任一所述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外壳罩(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安装中座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相同的螺纹盲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现有的旋钮中基本采用旋柄顺时针旋转时带动旋转芯轴的方式,通过旋转芯轴的斜面与推杆的斜面配合,将推杆向下压;当逆时针旋转时,安装座的内置弹簧将推杆弹起,实现推杆往复运动。
由于推杆尖端面积小,因此受力弱,耐磨性差,容易磨损,并且尖端部份因磨损而变形,同时在磨损过程中会产生粉沫,对零件造成极大污染;并且传统旋钮由于其结构原因,一般使用寿命不会超过10万次,10万次后因磨损严重而导致整个机构失效。我司的一种滑轮式传动旋钮,其通过滑轮与斜面的配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推杆磨损、使用失效的问题,但该种旋钮在转动定位存在一定误差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其重点在于,采用连轴滑轮与斜面的配合的方式,连轴滑轮在推杆的斜面上滚动,更容易活动并且更顺畅,同时更好的解决了因直接接触导致推杆磨损、使用失效的问题,使得传动旋钮的机械寿命能够达到了100万次以上,同时该种旋钮解决了滑轮式传动旋钮转动时存在误差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包括旋柄、滑轮以及推杆,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两个,其设置于所述旋柄上,所述推杆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推杆的上端部为一空心的圆型凸台结构,其前后两侧面的中点上各设置有弧形凹槽,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面为弧形,其中点上还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滑轮与所述推杆的上端部相接触,还包括滑轮轴,所述滑轮轴设置于所述旋柄上且安装于所述两滑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下端部包括两个内置有内置弹簧的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中座以及旋柄外壳罩,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安装中座上,所述旋柄外壳罩套设于所述旋柄外,并与所述安装中座相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柄包括处于上端的用于控制旋柄旋转的旋柄部以及处于下端的带动推杆转动的尖端部,所述旋柄部包括一圆台以及处于圆台上端的梯形体,所述尖端部包括两个分别处于圆台两侧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旋柄旋转活动范围的活动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与金属滑轮轴连接固定的倒扣槽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轮及所述滑轮轴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中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旋柄外壳罩相互连接固定的扣位,所述旋柄外壳罩上设置有与所述扣位匹配的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柄外壳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安装中座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相同的螺纹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连轴式传动旋钮,其重点在于,采用连轴滑轮与斜面的配合的方式,连轴滑轮在推杆的斜面上滚动,更容易活动并且更顺畅,同时更好的解决了因直接接触导致推杆磨损、使用失效的问题,使得传动旋钮的机械寿命能够达到了100万次以上,同时该种旋钮解决了滑轮式传动旋钮转动时存在误差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轴式传动旋钮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轴式传动旋钮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轴式传动旋钮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轴式传动旋钮的立体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轴式传动旋钮除去旋柄外壳罩时的立体图;
附图中:1、旋柄;2、安装中座;3、旋柄外壳罩;4、滑轮;5、滑轮轴;6、推杆;7、内置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轴式传动旋钮,包括旋柄1、滑轮4以及推杆6,所述滑轮4的数量为两个,其设置于所述旋柄1上,所述推杆6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推杆6的上端部为一空心的圆型凸台结构,其前后两侧面的中点上各设置有弧形凹槽,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面为弧形,其中点上还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滑轮4与所述推杆6的上端部相接触,还包括滑轮轴5,所述滑轮轴设置于所述旋柄上且安装于所述两滑轮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推杆6下端部包括两个内置有内置弹簧7的圆柱体。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还包括安装中座2以及旋柄外壳罩3,所述推杆6安装于所述安装中座2上,所述旋柄外壳罩3套设于所述旋柄1外,并与所述安装中座2相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旋柄1包括处于上端的用于控制旋柄旋转的旋柄部以及处于下端的带动推杆转动的尖端部,所述旋柄部包括一圆台以及处于圆台上端的梯形体,所述尖端部包括两个分别处于圆台两侧的凸起。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圆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旋柄旋转活动范围的活动轨道。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凸起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与金属滑轮轴连接固定的倒扣槽位。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滑轮4及所述滑轮轴5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安装中座2上设置有用于与旋柄外壳罩3相互连接固定的扣位,所述旋柄外壳罩上设置有与所述扣位匹配的卡扣。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所述旋柄外壳罩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安装中座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相同的螺纹盲孔。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的设计重点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连轴式传动旋钮,其重点在于,采用连轴滑轮与斜面的配合的方式,连轴滑轮在推杆的斜面上滚动,更容易活动并且更顺畅,同时更好的解决了因直接接触导致推杆磨损、使用失效的问题,使得传动旋钮的机械寿命能够达到了100万次以上,同时该种旋钮解决了滑轮式传动旋钮转动时存在误差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070.1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265316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G05G 1/10
专利分类号:G05G1/10
范畴分类:40E;
申请人:广州本立工业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本立工业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9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神岗镇环亚工业园5号楼
发明人:罗宝金;甘骐源;张烩华;魏章敏;邹翠华;蔡克宏
第一发明人:罗宝金
当前权利人:广州本立工业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明科
代理机构:4437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滑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