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油网组件、风机及油烟机。一种静电油网组件,包括:驱动轴;电离机构,一侧为油烟入口,一侧为油烟出口,电离机构放电适于将进入其内部的油烟带电;静电吸附机构,内部形成电场,安装在驱动轴上,且位于电离机构的油烟出口侧,驱动轴驱动静电吸附机构旋转,将带电的油烟吸附并离心甩出。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机构被驱动轴驱动旋转,一方面,增大了油烟被吸附的概率,增强收集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其上吸附的油烟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避免了长期使用时静电吸附机构上沉积较多的油烟,且降低了静电油网组件的噪音,减少了静电吸附机构的清洗次数,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6);电离机构,一侧为油烟入口,一侧为油烟出口,所述电离机构放电适于将进入其内部的油烟带电;静电吸附机构(5),内部形成电场,安装在所述驱动轴(6)上,且位于所述电离机构的油烟出口侧,所述驱动轴(6)驱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旋转,将带电的油烟吸附并离心甩出。
设计方案
1.一种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轴(6);
电离机构,一侧为油烟入口,一侧为油烟出口,所述电离机构放电适于将进入其内部的油烟带电;
静电吸附机构(5),内部形成电场,安装在所述驱动轴(6)上,且位于所述电离机构的油烟出口侧,所述驱动轴(6)驱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旋转,将带电的油烟吸附并离心甩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机构包括:固定极(3)和旋转极(4),所述固定极(3)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极(4)设置在所述驱动轴(6)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极(3)与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之间,所述固定极(3)与所述旋转极(4)带有相异的电荷,适于在二者之间激发出电弧,将所述油烟带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极(3)与设置在所述油烟入口侧的导烟板(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极(3)包括:
第一绝缘外圈(31),设置在所述固定极(3)的外周缘;
第一接电环(34),设于所述固定极(3)的中心,与电源电连接;
第一放电结构(3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环(3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圈(31);
多个放电尖端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放电结构(32)上,包括尖头(35),且所述尖头(35)向所述旋转极(4)所在一侧方向突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结构(32)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一接电环(34)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一辐条,所述尖头(35)设置在所述第一辐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头(35)朝向所述旋转极(4)设置,且所述尖头(35)与所述旋转极(4)的距离为2mm-6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极(4)包括:
第二绝缘外圈(41),设置在所述旋转极(4)的外周缘;
第一中心轴孔(44),设置在所述旋转极(4)的中心,适于将所述旋转极(4)套设在所述驱动轴(6)上;
第二接电环(43),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孔(44)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
第二放电结构(4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电环(4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绝缘外圈(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电结构(42)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二接电环(43)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二辐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包括:
第三绝缘外圈(51),设置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的外周缘;
第二中心轴孔(54),设置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的中心,适于将所述静电吸附机构(5)套设在所述驱动轴(6)上;
第三接电环(53),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孔(54)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
多个吸附结构(5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接电环(5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绝缘外圈(51),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结构(52)上所带的电荷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52)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三接电环(53)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三辐条。
11.一种风机,包括风机壳体(9)、设置在所述风机壳体(9)内的风轮轴,以及设置在风轮轴上的风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的,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中所述驱动轴(6)即为所述风轮轴。
12.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和设置在其上的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油网组件、风机及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由于长时间使用会在风机和管道中积累大量油脂,导致油烟机的使用性能下降,吸烟效果降低,噪音增大,油烟分离方式对油脂分离度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分离方式主要是传统的机械分离方式,如常用的惯性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静电吸附法等。
现在,静电吸附除油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主要是通过尖端放电使油滴带电,带电的油滴再经过由平行极板产生的电场区域,带电油滴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沉积在极板上,从而达到除油的目的,但现有技术中的静电除油装置结构都是静止不动的,油烟碰撞吸附极板的概率有限,从而影响收集效果,而且油烟容易沉积在其上,严重影响静电除油装置的使用效果,长时间使用会使静电吸附极板上积累大量的油脂,使静电吸附极板的通风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油烟机的使用性能和吸烟效果,并增大了油烟机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静电吸附极板静止不动导致油烟沉积影响除油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油烟不易沉积、除油效果较好的静电油网组件、风机及油烟机。
一种静电油网组件,包括:
驱动轴;
电离机构,一侧为油烟入口,一侧为油烟出口,所述电离机构放电适于将进入其内部的油烟带电;
静电吸附机构,内部形成电场,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电离机构的油烟出口侧,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旋转,将带电的油烟吸附并离心甩出。
所述电离机构包括:固定极和旋转极,所述固定极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极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极与所述静电吸附机构之间,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旋转极带有相异的电荷,适于在二者之间激发出电弧,将所述油烟带电。
所述固定极与设置在所述油烟入口侧的导烟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极包括:
第一绝缘外圈,设置在所述固定极的外周缘;
第一接电环,设于所述固定极的中心,与电源电连接;
第一放电结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圈;
多个放电尖端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放电结构上,包括尖头,且所述尖头向所述旋转极所在一侧方向突出设置。
所述第一放电结构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一接电环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一辐条,所述尖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辐条上。
所述尖头朝向所述旋转极设置,且所述尖头与所述旋转极的距离为mm-mm。
所述旋转极包括:
第二绝缘外圈,设置在所述旋转极的外周缘;
第一中心轴孔,设置在所述旋转极的中心,适于将所述旋转极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
第二接电环,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孔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
第二放电结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电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绝缘外圈。
所述第二放电结构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二接电环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二辐条。
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包括:
第三绝缘外圈,设置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的外周缘;
第二中心轴孔,设置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的中心,适于将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
第三接电环,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孔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
多个吸附结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接电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绝缘外圈,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结构上所带的电荷不同。
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三接电环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三辐条。
一种风机,包括风机壳体、设置在所述风机壳体内的风轮轴,以及设置在风轮轴上的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的,如上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中所述驱动轴即为所述风轮轴。
一种油烟机,包括主体和设置在其上的如上述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油网组件,通过设置电离机构,使得油烟在经过电离机构时被电弧击穿电离,使油烟颗粒带上不同的电荷;通过设置内部形成电场的静电吸附机构,使得带电的油烟颗粒经过静电吸附机构时,被静电吸附机构的电场产生的电场力吸附,且由于静电吸附机构能够被驱动轴驱动旋转,一方面,增大了油烟被吸附的概率,增强收集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其上吸附的油烟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避免了长期使用时静电吸附机构上沉积较多的油烟,增大了静电吸附机构的通风面积,且降低了静电油网组件的噪音,减少了静电吸附机构的清洗次数,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油网组件,所述电离机构包括:固定极和旋转极,所述固定极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极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极与所述静电吸附机构之间,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旋转极带有相异的电荷,适于在二者之间激发出电弧,将油烟带电。通过将电离机构设置为包括固定极和旋转极,由于旋转极被驱动轴带动旋转,会引发更强的放电,激发更多的电弧,增大放电的覆盖范围,提高电离效果,使得更多的油烟能够带电,增加了油烟的带电量,更易于被静电吸附机构吸附,提高去油烟效率,且通过将旋转极和静电吸附机构均设置在驱动轴上,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油网组件,所述尖头朝向旋转极设置,且所述尖头与所述旋转极的距离为2mm-6mm。通过将尖头朝向旋转极设置,使得旋转极旋转时增强了尖头放电的覆盖范围,通过将尖头与旋转极的距离设置为 2mm-6mm,保证尖头与旋转极的放电距离,确保尖头的放电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油网组件,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包括:第三绝缘外圈,设置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的外周缘;第二中心轴孔,设置在所述静电吸附机构的中心,适于将所述静电吸附机构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第三接电环,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孔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多个吸附结构,一端连接于第三接电环,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绝缘外圈,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结构上所带的电荷不同。通过将静电吸附机构设置为包括多个吸附结构,且相邻两个吸附结构上所带的电荷不同,使得相邻的两个吸附结构之间即形成电场,增强了对带电的油烟颗粒的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烟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油网组件的固定极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油网组件的固定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油网组件的旋转极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油网组件的静电吸附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油网组件的安装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烟板;2-螺母;3-固定极;4-旋转极;5-静电吸附机构;6-驱动轴; 7-风轮;8-电机;9-风机壳体;10-主体;31-第一绝缘外圈;32-第一放电结构; 33-螺钉孔;34-第一接电环;35-尖头;41-第二绝缘外圈;42-第二放电结构;43-第二接电环;44-第一中心轴孔;51-第三绝缘外圈;52-吸附结构;53-第三接电环;54-第二中心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静电油网组件,包括:驱动轴6、电离机构和静电吸附机构5。
电离机构,一侧为油烟入口,一侧为油烟出口,电离机构放电适于将进入其内部的油烟带电;静电吸附机构5,内部形成电场,安装在驱动轴6上,且位于电离机构的油烟出口侧,驱动轴6驱动静电吸附机构5旋转,将带电的油烟吸附并离心甩出。
通过设置电离机构,使得油烟在经过电离机构时被电弧击穿电离,使油烟颗粒带上不同的电荷;通过设置内部形成电场的静电吸附机构5,使得带电的油烟颗粒经过静电吸附机构5时,被静电吸附机构5的电场产生的电场力吸附,且由于静电吸附机构5能够被驱动轴6驱动旋转,一方面,增大了油烟被吸附的概率,增强收集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其上吸附的油烟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避免了长期使用时静电吸附机构5上沉积较多的油烟,增大了静电吸附机构5的通风面积,且降低了静电油网组件的噪音,减少了静电吸附机构 5的清洗次数,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的电离机构包括:固定极3和旋转极4,固定极3固定设置,旋转极4设置在驱动轴6上,且位于固定极3与静电吸附机构5之间,固定极 3与旋转极4带有相异的电荷,适于在二者之间激发出电弧,将油烟带电。通过将电离机构设置为包括固定极3和旋转极4,由于旋转极4被驱动轴6带动旋转,会引发更强的放电,激发更多的电弧,增大放电的覆盖范围,提高电离效果,使得更多的油烟能够带电,增加了油烟的带电量,更易于被静电吸附机构5吸附,提高去油烟效率,且通过将旋转极4和静电吸附机构5均设置在驱动轴6上,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电离机构的两放电极均为固定设置或者两放电极均为旋转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极3与设置在油烟入口侧的导烟板1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极3上设置有螺钉孔33,固定极3通过螺钉与导烟板1固定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固定极3通过其他固定方式与导烟板1固定连接。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极3包括:第一绝缘外圈31,设置在固定极3的外周缘;第一接电环34,设于固定极3的中心,与电源电连接;第一放电结构32,一端连接于第一接电环34,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绝缘外圈31;多个放电尖端结构,分布在第一放电结构32上,包括尖头35,且尖头35向旋转极4所在一侧方向突出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放电结构32包括多个围绕第一接电环34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一辐条,尖头35设置在第一辐条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一放电结构32不是以第一辐条的形式呈现,而是丝网或孔板或其他的形式呈现。
为了提高放电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尖头35朝向旋转极4设置,且尖头35 与旋转极4的距离为2mm-6mm。通过将尖头35朝向旋转极4设置,使得旋转极4旋转时增强了尖头35放电的覆盖范围,通过将尖头35与旋转极4的距离设置为2mm-6mm,保证尖头35与旋转极4的放电距离,确保尖头35的放电效率。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极4包括:第二绝缘外圈41,设置在旋转极4的外周缘;第一中心轴孔44,设置在旋转极4的中心,适于将旋转极4套设在驱动轴6上;第二接电环43,设于第一中心轴孔44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第二放电结构42,一端连接于第二接电环43,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绝缘外圈41,多个第二放电结构42呈辐射状分布。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放电结构42包括多个围绕第二接电环43呈辐射状分布的第二辐条。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二放电结构42 不是以第二辐条的形式呈现,而是丝网或孔板或其他的形式呈现。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静电吸附机构5包括:第三绝缘外圈51,设置在静电吸附机构5的外周缘;第二中心轴孔54,设置在静电吸附机构5的中心,适于将静电吸附机构5套设在驱动轴6上;第三接电环53,设于第二中心轴孔 54的外周缘,与电源电连接;多个吸附结构52,一端连接于第三接电环53,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绝缘外圈51,多个吸附结构52围绕第三接电环53呈辐射状分布,且相邻两个吸附结构52上所带的电荷不同。通过将静电吸附机构5设置为包括多个吸附结构52,且相邻两个吸附结构52上所带的电荷不同,使得相邻的两个吸附结构52之间即形成电场,增强了对带电的油烟颗粒的吸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吸附结构52为第三辐条。具体地,第三辐条为弧形辐条。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吸附结构52不是以第三辐条的形式呈现,而是丝网或孔板或其他的形式呈现。
本实施例中的静电油网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适于将驱动装置、电离机构和静电吸附机构5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包括螺钉和螺母2,螺钉将驱动轴6安装于风机叶轮的中心端面处,电机8的输出轴穿设于风机叶轮的中心通孔处,螺母2与螺钉配合将旋转极4和静电吸附机构5压紧在驱动轴6上。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风机壳体9、设置在风机壳体9内的风轮轴,以及设置在风轮轴上的风轮7,还包括设置在风机的进风口处的,如上述的静电油网组件,其中驱动轴6即为风轮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风机还包括电机8,风轮轴套设在电机8的电机轴上。通过将风轮7以及电离机构的旋转极4和静电吸附机构5均设置在电机轴上,使得风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轴6为圆形轴。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驱动轴6为为阶梯轴、D形轴或者花轴等。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风轮轴不套设在电机8的电机轴上,而是设置在与电机8的电机轴连接的其他驱动轴上或者由其他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油烟机,包括主体10和设置在其上的如上述的风机。本实施例中的静电油网组件安装于油烟机的风机的进风口处。通过在油烟机的进风口处上设置静电油网组件,使得油烟机进风口处的油烟先经过静电油网组件去除油烟后再进入风机,由于油烟的去除效率较好,进而减少了油烟机的清洗次数,延长了油烟机的使用时间。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静电油网组件安装于油烟风机的出风口处或者有油烟经过的任何位置,既可以对油烟机的油烟进行过滤,也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
油烟机使用时,静电吸附机构5的相邻的弧形辐条上分别通有极性不同的电荷,相邻辐条间产生电场;电离机构的固定极3和旋转极4之间有较高的电压差,在旋转极4高速旋转时,固定极3上的尖头35会和旋转极4之间激发电弧;当油烟经过电离机构的固定极3和旋转极4时,会被旋转极4与固定极3 之间产生的电弧击穿,使油烟颗粒带上不同的电荷,油烟颗粒经过静电吸附机构5时,被静电吸附机构5上的相邻弧形辐条之间电场产生的电场力吸附,油烟颗粒吸附在弧形辐条上,由于静电吸附机构5在旋转,吸附的油烟沿着第三绝缘外圈51甩出,进入环形油杯,防止油滴聚集在静电吸附机构5上,影响净化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381.5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35808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03C3/34
专利分类号:B03C3/34;B03C3/45;B03C3/41;F24C15/2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发明人:张豆豆;胡小帝;许宁;邓海;汪春节;丁泺火
第一发明人:张豆豆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旦华
代理机构:112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