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钼磷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催化剂,双烯,活性,氧化钼,甲基叔丁基醚,磷酸铵。
钼磷酸论文文献综述
梁思琦[1](2017)在《基于钒取代的Keggin型钼磷酸的石墨烯杂化材料及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中采用两种方法制备了基于钒取代Keggin型钼磷酸(H_5PV_2Mo_(10)O_(40)简称:POVM)的石墨烯杂化材料,系统研究了该材料在燃料油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主要内容及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乙二胺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胺功能化的石墨烯杂化物,将其浸泡在多酸的水溶液中制备了多酸石墨烯杂化材料(POVM-rGO-1)。在材料的合成过程中,通过调节乙二胺和多酸的用量,可以控制材料表面胺基的数量以及多酸的担载量。经实验发现,将50mgGO分散在10mL水中,加入0.1mL乙二胺还原,而后将rGO浸泡在20mg/mL,10mL的多酸水溶液中可以得到催化效果最好的材料(POVM-rGO-1a)。虽然催化剂可以较好的分散在油相中,但是在加入过氧化氢之后,催化剂出现团聚现象。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催化剂表面的胺基基团和过氧化氢之间形成氢键;另一方面,多酸具有极强的亲水性,而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大量水。这两种原因导致催化剂更容易聚集在过氧化氢相,而过氧化氢相的强极性使其不能在油相中良好的分散,因此也破坏了催化剂在油相中的分散。基于此种情况,在体系中加入了萃取剂乙腈,形成了萃取-催化氧化脱硫体系。乙腈可以从油相中萃取一部分的硫化物,并且过氧化氢和催化剂都更容易分散在极性较强的乙腈相中。当乙腈中的硫化物被氧化为相应的砜时,随着搅拌的过程,会再次萃取一部分硫化物,直至达到完全脱硫。10mL,500ppm的模拟油中加入5m L的乙腈,0.05g催化剂(POVM-rGO-1a),0.5mL 30%过氧化氢,在60℃油浴中搅拌30min转化率达到100%。催化剂可以使用离心方法分离,重复使用5次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2.采用光还原的方法,利用乙二醇还原POVM得到的杂多蓝来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材料(POVM-rGO-2)。以氧气为氧化剂,异丁醛为牺牲试剂,80℃时,5h,0.1g的POVM-rGO-2可以催化10mL的500ppm的模拟油实现完全脱硫。(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2](2016)在《专利名称:一种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CN201310462452.7公开号:CN103506142A申请日:2013.10.08公开日:2014.01.15申请人:江苏大学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特指一种可见光响应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对磷酸银光催化剂进行改性处理,而得到一种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磷酸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其次本发明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合成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强的光吸收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钼业》期刊2016年05期)
[3](2016)在《钯配合物-钼磷酸单组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CN201310437507.9公开号:CN103480415A申请日:2013.09.24公开日:2014.01.01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本发明涉及一种钯配合物-钼磷酸单组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是将钯配合物与多金属氧簇通过静电作用力相结合,一锅法制备钯配合物-钼磷酸二元催化剂。该方法以配位取代及离子交换反应为基础,具有简单易行、操作可控等特(本文来源于《中国钼业》期刊2016年02期)
[4](2016)在《钯配合物-钒取代钼磷酸单组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CN201310437642.3公开号:CN103480417A申请日:2013.09.24公开日:2014.01.01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本发明涉及钯配合物-钒取代钼磷酸单组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是将钯配合物与钒取代钼磷酸通过静电作用力相结合,一锅法制备钯配合物-钒取代钼磷酸二元催化剂。该方法以配位取代及离子交换反应为基础,具有简单易行、操(本文来源于《中国钼业》期刊2016年02期)
张丽[5](2016)在《基于钒取代钼磷酸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金属氧酸盐具有卓越的化学稳定性,可逆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特殊的电催化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和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文选用Dawson型和Keggin型磷钼钒杂多酸,并结合其他电活性材料(如Ru(bpy)_3,Cs-Pd,rGO),采用层接层(LBL)自组装的方法构建{PEI/[P_2Mo_(17)V/Ru(bpy)_3/PSS/Cs-Pd]_6/P_2Mo_(17)V}和{PEI/[PMo_(11)V/PDDA-rGO]_6/PMo_(11)V}复合膜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抗坏血酸和亚硝酸根。采用XPS、UV-vis、TEM、AFM、SEM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同时运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法和安培计时法等手段探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和传感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复合膜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较低的检测限和快速的响应时间。复合膜{PEI/[P_2Mo_(17)V/Ru(bpy)_3/PSS/Cs-Pd]_n/P_2Mo_(17)V}传感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25×10~(-7)~1.18×10~(-4) M,检测限为2.21×10~(-9) M(S/N=3),响应时间<2 s。复合膜{PEI/[PMo_(11)V/PDDA-rGO]_6/PMo_(11)V}传感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1.25×10~(-7)~1.16×10~(-3) M,检测限为2.8×10~(-9) M(S/N=3),响应时间<2 s。此外,在不同的电势下对抗坏血酸和亚硝酸根几种常见的干扰物分别进行了抗干扰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种复合膜对常见的干扰物均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另外,本文还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膜在真实样品中的传感性能,回收率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孙春艳,程建英,张兴儒[6](2014)在《SBA-15负载钼磷酸铵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对Cs+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钼磷酸铵/分子筛复合材料(AMP/SBA-15),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AMP/SBA-15对水溶液中C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eg-gin结构的AMP可较好地负载于SBA-15中,并在吸附实验中保持完整的结构。该材料对Cs+的平衡吸附时间为3d,平衡吸附量为54.3248mg/g;Cs+最大脱附率为72%,脱附后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可基本复原;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4年07期)
季晓晖[7](2013)在《以钼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薯蓣皂素为原料,30%H2O2为氧化剂,硅胶固载的钼磷酸为催化剂,对合成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熔点测定法、红外光谱高和效液相色谱对双烯产品进行定性鉴定。结果表明: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总收率为38%。(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3年17期)
张帆,齐丽君,由万胜,孙显凤,黄翠英[8](2011)在《Keggin型钼磷酸和Au在改善Pt/C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中的协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炭黑XC-72负载的系列AuPt/C催化剂和Pt/C催化剂,利用XRD和TEM技术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CO溶出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在含有Keggin型H3PMo12O40支持电解质中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结果发现,AuPt/C催化剂为非合金双金属体系,粒径范围4~10 nm;AuPt/C催化剂在含有Keggin型H3PMo12O40的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抗中毒能力,这被认为是Au和H3PMo12O40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张帆[9](2011)在《Keggin-钼磷酸及其盐在甲醇电催化氧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以其能量密度高,操作温度低,安全可靠,无污染及其结构简单等优点可能成为可携式电子产品应用的主流。然而,由于Pt基催化剂易被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CO等毒化,且Pt的价格昂贵,资源匮乏,限制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因此,提高Pt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其抗CO中毒能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大的应用背景。论文采用“种子法”制备了系列炭黑XC-72R负载的Au@Pt/C催化剂,利用XRD、UV-vis和TEM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Au@ Pt/C催化剂呈现核壳结构,粒径随着Au与Pt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采用电化学法对上述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催化进行了评价,发现Au与Pt最佳比例为1:1;与Pt/C相比,Au@Pt(1:1)/C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较好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效果,电流密度提高43%。Au@Pt(1:1)/C催化剂在0.5 mol/L H_2SO_4 + 1 mol/L CH_3OH + xμmol/L PMo_(12)O_(40)~(3-)(x = 0、10、40、100、200)支持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和CO溶出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了PMo_(12)O_(40)~(3-),尽管If值有所降低,但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抗CO中毒性能,且随着PMo_(12)O_(40)~(3-)含量的增加,其抗中毒能力越明显。论文以水热法合成了以Keggin-钼磷酸阴离子为模板的钼氧基无机-有机异质化合物[{Mn(bpy)(H_2O)_3}{Mo_(12)O_(34)(bpy)_(12)}][PMo_(12)O_(40)]_2·2H_2O(简写为Mn-Mo-PMo ),利用X-单晶衍射、IR、TG技术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由{MoO_4N_2}和{Mn(bpy)(H_2O)3}单元构成2D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具有孔道结构的3D超分子,Keggin阴离子作为模板镶嵌在孔道之中。采用多元醇还原法制备了Pt/C催化剂,利用XRD、T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粒子高度分散负载于炭黑XC-72,粒径2.8 nm左右。将Mn-Mo-PMo与Pt/C进行简单的物理混合形成含有不同质量分数Mn-Mo-PMo的催化剂,利用循环伏安法及CO溶出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了甲醇电催化氧化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新的Mn-Mo-PMo可以作为辅助催化剂,能够提高Pt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效率的同时提高Pt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且存在5-9%最佳质量分数范围;甲醇氧化的最佳电流密度为335 mA·mg-1Pt,与Pt/C催化剂相比,提高了12%。(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王亚兰,王继业,韩占刚[10](2011)在《12-钼磷酸的制备及催化合成MTBE》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酸化-醚化法制备了12-钼磷酸,并以此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产物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钼磷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专利申请号:CN201310462452.7公开号:CN103506142A申请日:2013.10.08公开日:2014.01.15申请人:江苏大学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特指一种可见光响应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对磷酸银光催化剂进行改性处理,而得到一种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磷酸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其次本发明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合成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强的光吸收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钼磷酸论文参考文献
[1].梁思琦.基于钒取代的Keggin型钼磷酸的石墨烯杂化材料及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专利名称:一种二硫化钼/磷酸银复合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中国钼业.2016
[3]..钯配合物-钼磷酸单组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中国钼业.2016
[4]..钯配合物-钒取代钼磷酸单组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中国钼业.2016
[5].张丽.基于钒取代钼磷酸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6].孙春艳,程建英,张兴儒.SBA-15负载钼磷酸铵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对Cs+的吸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4
[7].季晓晖.以钼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研究[J].广东化工.2013
[8].张帆,齐丽君,由万胜,孙显凤,黄翠英.Keggin型钼磷酸和Au在改善Pt/C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中的协同作用[J].分子科学学报.2011
[9].张帆.Keggin-钼磷酸及其盐在甲醇电催化氧化中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0].王亚兰,王继业,韩占刚.12-钼磷酸的制备及催化合成MTBE[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