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论文和设计-宋荣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要解决的是现有导光板的收光增亮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产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并且相邻的入光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在出光面设置采用渐变式的出光微结构,改变穿透出本体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使用前景广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微结构还包括圆弧线段(4),圆弧线段(4)的圆弧半径均为1-12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线段(4)的圆弧半径为6-10u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模组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背光源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近年来高亮度超深薄背光源模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高亮度超深薄背光源模组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导光板;发光源(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灯管);反射片;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导光板入光面通常是带有散光作用的微结构,俗称“锯齿”。光线经过网点面的网点微结构,然后利用调整网点位置与疏密排布,使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朝出光面穿透出导光板。常用的几种整面规则的微结构收光增亮效果有限。人们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并且相邻的入光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现有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对称的整面规则性微结构,本产品更改出光微结构的角度,从而改变穿透出本体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和第二出光线段,第一出光线段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第一出光线段与第二出光线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圆弧线段和第二出光线段,第一出光线段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第一出光线段与第二出光线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圆弧线段的圆弧半径均为1-12um。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3-85度,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的角度之差为85-125度,圆弧线段的圆弧半径为6-10um,收光增亮的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在出光面设置采用渐变式的出光微结构,改变穿透出本体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使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的实施例1中出光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的实施例2中出光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本体,2-第一出光线段,3-第二出光线段,4-圆弧线段,5-网点面,6-第一出光角,7-第二出光角,8-散光微结构,9-入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光线从入光面9进入并且经过散光微结构8散光,部分光经过出光微结构直接射出,部分光经过网点面5和反射片的反射再经过出光微结构射出,现有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对称的整面规则性微结构,本产品更改出光微结构的角度,从而改变穿透出本体1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9并且相邻的入光面9之间设置有用于散光的散光微结构8,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点面5,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光面并且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微结构,出光微结构均采用渐变式结构,出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出光线段2、圆弧线段4和第二出光线段3,第一出光线段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光角6,第一出光线段2与第二出光线段3之间设置有第二出光角7,该出光微结构由正中间往两边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左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一出光角6的角度之差为0.5-89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至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渐变,出光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与出光面右侧的第二出光角7的角度之差为80-140度渐变,圆弧线段4的圆弧半径均为1-12um,光线从入光面9进入并且经过散光微结构8散光,部分光经过出光微结构直接射出,部分光经过网点面5和反射片的反射再经过出光微结构射出,现有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对称的整面规则性微结构,本产品更改出光微结构的角度,从而改变穿透出本体1的光线方向,更接近于垂直方向,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增加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成品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508423.9

申请日:2019-09-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746175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G02B6/00

专利分类号:G02B6/00;G02F1/13357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0069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东大道168号

发明人:宋荣华;李林生;邹文保;高远

第一发明人:宋荣华

当前权利人: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具有渐变式出光微结构的导光板论文和设计-宋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