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史论文_李军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绘画艺术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艺术史,艺术,米尔,克拉克,类乌齐,表现主义,印象派。

绘画艺术史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政[1](2018)在《从透视空间到物性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画笔触及画布,空间的问题便随之而生。本文主要针对绘画中的空间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并认为空间的问题既是主体意识在绘画媒介上的呈现,也关乎观察者技术和视觉机制的形成。在艺术史中围绕空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常常是关于绘画的母题。它不仅涉及造型意识和观察手段,更涉及背后的观念和观看的转变。那么传统绘画中如何处理空间的问题,早期现代主义阶段如何对空间进行解构,以及晚期如何使绘画从以往的空间中走出,以此为线索,本文第一章节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出现,画家如何尝试构建一个具有人文意识的空间着手,在其后的阶段绘画中空间的议题不断地深化并丰富,并建构了一套围绕“再现”而形成的视错觉机制。第二章节主要以现代主义阶段走出再现,走向“自律”的起点切入,在此现代主义绘画的叙事由印象派开始至格林伯格完成,形成了不同于古典时期更为独立的空间意识。其主要画面表现形式则是空间的不断压缩直至回归平面,将绘画的二维平面性作为其区分其他艺术的中心特质。第叁个章节主要以现代主义晚期,绘画中的空间,如何真正从视错觉中走出,走向关乎“物性”和实在的空间,而依此展开的艺术实践,从某个角度讲即瓦解了现代主义绘画,同时更是解放了绘画。其中主要涉及美国极少主义艺术、意大利空间主义绘画、美国新达达以及日本的“物派”。第四个章节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将视角从西方绘画拉回国内当代艺术实践现状,主要以马树青与王光乐为个案分析其绘画的“物性”与“物性”空间。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个人的绘画空间实验进行思考和分析。基于对西方绘画空间方面的了解与研究,画面的空间问题是本人在创作中的主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拓展绘画的空间表现,主体的感知与物性空间的自动性、观念性生成一直是尝试的方向。本文按艺术史中的时间线为轴,起始于绘画艺术强盛发展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落脚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实践,提取这一时间线索中,与绘画空间变化相关的主要节点、人物、流派、理论和艺术实践,并展开研究,并且最终将本人对绘画艺术中的空间发展线索的思考与个人创作相结合,旨在探索超越现代主义绘画的方向,拓展绘画在当代发展的新可能。(本文来源于《四川美术学院》期刊2018-03-02)

韩晓强[2](2017)在《无法模仿的绘画:戈达尔《受难记》中的艺术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让·吕克·戈达尔拍摄于1982年的《受难记》可以视作他职业生涯中对电影艺术的一次反思。本文尝试以该片为案例,在后巴赞时代的理论视野中重新讨论电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依靠对电影极限的探索,戈达尔的电影凸显了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典型的现象:即在相互模仿、彼此化约的同时触及彼此的不可化约性,它们最终指向的是现代美术馆这一集约化的空间。通过对影片《受难记》的分析,本文将从现象和历史的双重维度把握这种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7年06期)

殷圣尧[3](2017)在《艺术史视野下绘画创作中偶然性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读图时代下视觉艺术的一番繁荣景象,离不开绘画艺术自中世纪以来上千年的不断演变和探索,其中包含印象派和达达主义等具有颠覆性的艺术理念,而每一次艺术的革新和新一代潮流的兴起,都存在偶然性于其中。因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甚至推翻的过程,偶然情况下艺术的突破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向。并且在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偶发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过程,需要艺术家具有极强的把控力才能使作品和谐的同时又不失丰富。在中西方绘画形式上,大趋势都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文化变革从相对写实逐渐演变成相对写意。拿西画来说,其经历了中世纪为宗教服务的功能逐渐进化为以艺术家自身的情感出发进行表现,绘画逐渐变得越发纯粹。从演变过程上来讲,人们不难发现,绘画中的偶然性形式和元素逐渐增多,画家对画面的主宰地位逐渐下降,甚至有观念称,艺术已然存在于世,艺术家只是将它创作出来而已。绘画便经历了从可控到可控与不可控相结合、能预见到不能预见的转变。就是因为绘画过程中,画家的从属地位和创作方式的变革,而使得绘画具有了千般变化和万般可能,而在这其中,偶然性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创作中的偶然性的引发往往来源于材料的特性和艺术家潜意识的作用,偶然效果是艺术家潜意识主导下的行为结果,而意识则负责决定偶然效果的去留。这也是跟同样是二维视觉艺术的摄影区别开来的重要因素。其中,潜意识是潜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无法感知的部分,而在潜意识状态下完成的艺术作品将更加贴近艺术和艺术家的本真,因此可以说,对潜意识作用下的偶然因素的探究更是势在必行。对偶然性的研究能够启发艺术家们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去正确的看待和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潜意识和意识、可控性和不可控性,打破固有的程式化观念去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发扬个人独立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以求接近艺术本体的回归,使绘画艺术在当下多元时代的艺术大军中大放异彩。本文开篇以欧洲文艺复兴兴起后在绘画材料和题材上的变革展开,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的创作理念和绘画技法的分析,明确说明偶发因素在绘画作品中逐渐被发现并被重视起来。文章的中间部分主要讲述技法层面上对偶然性效果的运用和偶然性在潜意识作用下的产生,其中着重表明潜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如何导致偶然性的发生,进而论述偶然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质作用。接着,文章以李绍忠先生和作者本人的绘画创作方式作结尾,重点讲述偶然性如何在二人创作过程中得以运用。最后再次强调了偶然性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艺术家如何驾驭偶然性,并提出偶然性具有永久的探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艺术学院》期刊2017-04-01)

毛秋月[4](2016)在《抽象表现主义为何能够代表美国绘画?——兼论《重构抽象表现主义》对艺术史研究范式的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抽象表现主义",亦称"纽约画派"(The New York School)或"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是20世纪中叶的一次美国艺术运动,代表画家有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巴内特·纽曼、阿道夫·戈特列布、马克·罗斯科等人。美国艺术史学者大卫·安法姆(David Anfam)曾写道:"(抽象表现主义是)艺术史特别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①的确,它使得美国艺术第一次赢得国际性的声誉,让纽约从此取代了巴黎,一跃成为"二战"后世界艺术的中心。2016年2月,收藏家肯·格里芬(Ken Griffin)斥资5亿美元购入两幅抽象表现主义油画,打破了全球私洽艺术品交易的价格纪录。它们(本文来源于《艺术当代》期刊2016年06期)

邹慧[5](2015)在《从T·J·克拉克的艺术史观看印象派的生活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指出,T·J·克拉克的社会艺术史为印象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摆脱了以印象派为纯粹美学革新的教条,研究者将印象派放逐于社会学语境,并分析了印象派产生发展的社会之维。(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5年10期)

王海磊[6](2015)在《从西班牙艺术史演变看洛佩兹的绘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拉斯贵兹和苏巴朗处于同一历史时期,艺术观念也大致相同。他们态度严谨,作品深刻,自然,具备透过有形的对象来表现极端神秘的才能,是真正的西班牙风格。与科坦,塞万提斯以及某些伟大诗人一样,委拉斯贵兹也极好的表现出了这种才能。一般来说,艺术家与生活的关联直接滋养了西班牙艺术。它朴实无华,绝不卖弄,内向矜持。这为它提供了某种特殊的民族特色。"洛佩兹在2007年接受采访时这么说。西班牙民族是一个极富艺术气质并且具备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15期)

加永旦增[7](2015)在《简述类乌齐绘画(唐卡)艺术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藏绘画,即唐卡艺术源远流长,从其产生到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藏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创造出的重要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宝库文化中的瑰宝。在类乌齐这一传统的艺术也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和特点,下面就类乌齐的绘画(唐卡)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简要地梳理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5年04期)

鲁明军[8](2015)在《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论霍克尼及其“隐秘的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英国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历时多年完成的着述《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出版,并在艺术界和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围绕霍克尼关于制像术与艺术的实践性研究,通过清理艺术史学、物理学等领域对其实践的各种反应,揭示了视觉技术这一视角给艺术史研究和当代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挑战和启发。(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5年02期)

薛墨[9](2015)在《一段被忽略的艺术史——评《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部颠覆性的奇书。对那些看惯了由学者们撰写的欧洲艺术通史的读者,遇到这样一部出自艺术家之手的史书,或有些许的质疑,但很快就会被其精彩的内容所吸引,甚至对其观点惊愕不已,但慨叹之后,我们又不能不被作者的发现所折服。阅读此书,如同跟随一位充满智慧的神探揭开一桩桩谜案,一步步寻找证据,揭开欧洲绘画史中所隐藏的秘密。作者(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关德富[10](2014)在《中国现代美术革新的先驱——论王绍维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史中的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叶,当梵·高用线条和色彩充分表达了他内心激情的时候,东方艺术的造型手段和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划时代的艺术世界:东方的线条在梵·高的手中产生了神奇的艺术魅力。到了20世纪初叶,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交流也频繁起来,过去封闭的思维模式被打破了,审美意识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几千年一贯制的中国绘画已经不适应(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4年11期)

绘画艺术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让·吕克·戈达尔拍摄于1982年的《受难记》可以视作他职业生涯中对电影艺术的一次反思。本文尝试以该片为案例,在后巴赞时代的理论视野中重新讨论电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依靠对电影极限的探索,戈达尔的电影凸显了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典型的现象:即在相互模仿、彼此化约的同时触及彼此的不可化约性,它们最终指向的是现代美术馆这一集约化的空间。通过对影片《受难记》的分析,本文将从现象和历史的双重维度把握这种内在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绘画艺术史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政.从透视空间到物性空间[D].四川美术学院.2018

[2].韩晓强.无法模仿的绘画:戈达尔《受难记》中的艺术史观[J].电影新作.2017

[3].殷圣尧.艺术史视野下绘画创作中偶然性的探索[D].广西艺术学院.2017

[4].毛秋月.抽象表现主义为何能够代表美国绘画?——兼论《重构抽象表现主义》对艺术史研究范式的突破[J].艺术当代.2016

[5].邹慧.从T·J·克拉克的艺术史观看印象派的生活绘画[J].艺术教育.2015

[6].王海磊.从西班牙艺术史演变看洛佩兹的绘画艺术[J].大众文艺.2015

[7].加永旦增.简述类乌齐绘画(唐卡)艺术史[J].中国民族博览.2015

[8].鲁明军.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论霍克尼及其“隐秘的知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

[9].薛墨.一段被忽略的艺术史——评《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J].美育学刊.2015

[10].关德富.中国现代美术革新的先驱——论王绍维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史中的地位[J].文艺争鸣.2014

论文知识图

纳比派画家莫里斯德尼作品李格尔叁 中国绘画艺术史———秦汉绘画4-14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中...一9:青花牡月一盖罐一对看饰①孔六庆,...附表五 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1992) 主要着...

标签:;  ;  ;  ;  ;  ;  ;  

绘画艺术史论文_李军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