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角加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纤陀螺,闭环控制,角加速度响应,动态测试
角加速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昕,张博文,戴之光,朱政[1](2019)在《高精度光纤陀螺响应角加速度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精度光纤陀螺采用过调制技术进行噪声抑制,会对其响应角加速度能力产生影响的问题,首先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动态数学模型基础上,对在大角加速度情况下光纤陀螺发生饱和输出现象进行机理分析。其次,理论推导出光纤陀螺饱和输出对应的角速度临界值。最后,采用光纤陀螺角加速度响应能力动态测试方法,得出实验用光纤陀螺响应角加速度值和输出饱和时角加速度值。验证实验表明,不同光纤陀螺响应角加速度值和输出饱和时角加速度值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9年04期)
庄园,冯国栋,高志强[2](2019)在《大鼠眼睑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的叁维动态定量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面瘫大鼠眼睑运动叁维动态测量,尤其是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为定量评价面瘫大鼠模型的眼睑运动提供方法。方法建立面瘫大鼠模型54只,使用自主设计的叁维动态面肌运动测量系统采集大鼠面部与眼睑运动相关标记点的运动,计算其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统计分析其规律。结果实验纳入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实验组的面瘫侧与健侧,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单侧测量指标中:(1)上睑中点相对下睑中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左侧1949mm/s^2,右侧为1895mm/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8>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99;实验组左侧为1694mm/s^2,右侧为452mm/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25,与对照组比值的分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小于上睑中点相对于内眦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及下睑中点相对于内眦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2)内眦角的角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左侧12416°/s^2,右侧为12813°/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1>0.05),右侧/左侧比值为1.00;实验组左侧为12532°/s^2,右侧为894°mm/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07,与对照组比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2.双侧测量指标中:(1)右侧上睑中点相对于左侧上睑中点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对照组为2472mm/s^2,实验组为2461mm/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3>0.05);(2)以鼻尖为顶点,左侧上睑中点及右侧上睑中点为边的角,其角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5007°/s^2,实验组为3328°/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结论该系统可适用于测量大鼠等小型实验动物的眼睑运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实现小型动物的叁维、定量、动态、连续测量。(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史慧[3](2019)在《动态扭矩校准装置的角加速度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实现对轴转动角加速度的精准测量在机械动力设备的研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转轴的转动过程是一个高速旋转的过程,如何对转轴的角加速度实现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测量,是角加速度测量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动态扭矩校准的要求,本文对频率为10Hz的正弦变化的角加速度进行测量,测量不确定度要求达到0.5rad/s~2。为了实现对转轴角加速度的高精度测量,本文从角加速度的定义出发,提出了轴系双光栅和多路传感器的角度测量和补偿方案,通过测量角位移来求解角加速度,并对测量的角加速度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在测角环节,本文从测角误差产生原理入手,分析了因轴径向晃动和轴倾斜对测角造成误差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双读数头和多路传感器的测量方案。根据提出的测量方案,设计了动态角度测量系统,实现对光栅测得角位移和多路传感器测得的轴偏补偿量的同步采集,基于设计的STM32+FPGA双核处理器板卡和CPLD光栅数据采集卡,实现系统的下位机采集过程。在上位机,使用Visual Studio 2015软件,用C#语言进行控制界面设计。获取实验数据后,对测角数据进行傅立叶频谱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对角位移各个频率分量进行曲线拟合,求取角位移和角加速度表达式,最后对角加速度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指标验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苏晓东,宋蔚阳,吴昭辉,肖凯,牟炳富[4](2019)在《光纤陀螺跟踪角加速度模型建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动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施加线性增长(或减小)的输入角速率激励,对光纤陀螺的角加速度跟踪能力进行了仿真,并且分析了光纤陀螺跨条纹工作的机理和跨条纹工作的条件。通过试验验证,提出了提高光纤陀螺在高频冲击下适应性的可行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刘健康,高文志,张攀,宋启新[5](2019)在《基于改进段角加速度和神经网络的柴油机失火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失火故障中存在的高速轻载诊断困难,失火程度无法判别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正常状态与失火情况下瞬时转速的特征,发现缩短段角加速度段长度,能够有效提升特征对失火故障的敏感度,同时,用神经网络方法代替阈值规则,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缸特征值间的联系诊断失火。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段角加速度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失火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全转速范围单缸完全失火的诊断,且利用二级诊断的方式可以对失火程度进行有效判别,在高速轻载工况依旧具有很好的准确率。同时,提出的方法在学习阶段所需数据量小,适用于发动机失火故障的在线诊断。(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杨亮,付根平,陈勇[6](2019)在《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仿人机器人偏摆力矩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仿人机器人步行过程中存在的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约束影响控制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仿人机器人偏摆力矩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双臂在摆动过程中对偏摆力矩的影响,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得到需要抵消的偏摆力矩的大小与方向,将偏摆力矩的控制问题转化为带约束条件的二次规划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在线变步长迭代算法计算得到优化后的双臂摆动轨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抵消机器人步行中产生的偏摆力矩,避免控制过程中的"削峰"现象,有效提高机器人的步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慧明,邹璐,菅傲群,王雷阳,段倩倩[7](2018)在《基于共振光隧穿效应的角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一种基于共振光隧穿效应的角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其传感特性,并以共振光隧穿理论为基础,利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该加速度传感器的品质因数可以达到1.96×108,远高于经典F-P腔的品质因数8.183×104。灵敏度可以达到0.1°/nm,(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强威,李柏辉,张钧杰,刘凯,高宏峰[8](2018)在《基于角加速度的手势识别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与陀螺仪MPU6050,手指弯曲电阻的体感手套;系统由手套主机和接收端组成,两者通过2. 4G无线NRF24L01+通信。手套主机实现了对手指弯曲程度、手掌运动轨迹的检测而向电脑端传输相应指令的功能,配合着专门开发的电脑程序,能够对手套主机传输来的数据解析出指令从而操控着电脑。该系统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快捷。(本文来源于《山西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赵征,李晓龙[9](2018)在《基于预报补偿最速跟踪微分器的视线角加速度滤波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从被噪声污染的信号中合理提取微分信号的问题,首先分析经典微分器的数学含义及其噪声放大的根本原因,在韩京清教授提出的最速跟踪微分器理论基础上,对其相位延迟进行预报补偿,分析其频率特性,然后仿真分析最速跟踪微分器在求解视线角加速度应用中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空天防御》期刊2018年02期)
张弋[10](2018)在《人工半规管角加速度传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进化出了一对复杂、精细、灵敏的平衡感觉器官-半规管,利用壶腹崤胶顶-内淋巴液耦合惯性系统感知角加速度,进行空间定向,保持清晰视觉以及人体身体平衡。由于生理原因,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和测量半规管的力学响应,对其感知机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本课题用人工材料代替半规管内部的惯性组织,用含金属芯压电纤维人工毛发传感器代替感觉纤毛细胞,设计制备和人体半规管具有相似生物力学特性的耦合仿生人工半规管系统。基于此系统,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研究人体半规管的角加速度感知机理,包括:胶顶-内淋巴液系统的功能机制、单根半规管的角加速度感知机理,叁根半规管的角加速度感知机理,建立反映半规管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机制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本课题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半规管的功能原理,推动前庭系统功能检查技术的发展。课题选用合适的人工材料器件,代替生理半规管中相应的人体生物组织,设计制备人工半规管,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模仿人体生理半规管的结构和功能,是一种耦合仿生系统。宏观层面是指,在整体结构和惯性系统工作原理方面,人工半规管和人体生理半规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微观层面是指,人工半规管中的传感元件SMPF,和人体生理半规管中的感觉毛细胞,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壶腹嵴胶顶-内淋巴液系统的功能机制。模仿人体生理半规管中壶腹嵴的结构,将SMPF用作传感元件,设计制备结构的具有传感功能的类圆形膜状人工壶腹嵴。人工壶腹嵴在液体载荷作用下,将产生凹凸变形。设计制备能够直接观察和测量人工壶腹嵴凹凸变形的直线型人工半规管。当头部做旋转运动时,内淋巴液和壶腹嵴胶顶受惯性定律制约发生移动反应,胶顶偏移使之与其相连的感觉毛细胞纤毛弯曲,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产生神经信号。在此结构基础上,研究当半规管受到直线激励时,内部液体载荷和胶顶凹凸变形、纤毛弯曲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相应的生物力学模型研究单根人体生理半规管的角加速度感知机理。(2)设计制备仿生一维人工半规管,研究单根人体生理半规管角加速度感知机理。设计制备仿人体生理半规管结构形状的外壳,并将制备好的人工壶腹嵴固定在PLA材料外壳壶腹部分的内壁上,设计制备一维人工半规管。在研究内容(1)的基础上,基于一维人工半规管,研究发生平面旋转运动时,半规管角加速度(角位移)和壶腹嵴胶顶凹凸变形、纤毛弯曲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相应的生物力学模型。(3)模仿人体生理半规管的叁维空间结构,设计制备叁维人工半规管。当人体头部发生旋转运动时,由于叁个半规管内部互相联通,内淋巴液可以流动,因此叁个壶腹嵴所产生的叁组传感信号理论上应互相关联,初步得到空间角加速度(角位移)的具体方向和大小。人工半规管角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制备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共振频率过高,与人体不匹配,精度低,加工复杂以及传统传感器驱动力较大,功率损耗过大的缺点。课题所制备的耦合仿生人工半规管系统,和人体生理半规管具有类似的结构、工作原理。建立人体半规管实体模型以及对其传感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半规管的结构和关系、工作过程、工作机制,验证和发现相关疾病的病理、病因。所建模型可以很方便地经过实验验证、修正,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4-01)
角加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面瘫大鼠眼睑运动叁维动态测量,尤其是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为定量评价面瘫大鼠模型的眼睑运动提供方法。方法建立面瘫大鼠模型54只,使用自主设计的叁维动态面肌运动测量系统采集大鼠面部与眼睑运动相关标记点的运动,计算其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统计分析其规律。结果实验纳入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实验组的面瘫侧与健侧,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单侧测量指标中:(1)上睑中点相对下睑中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左侧1949mm/s^2,右侧为1895mm/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8>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99;实验组左侧为1694mm/s^2,右侧为452mm/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25,与对照组比值的分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小于上睑中点相对于内眦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及下睑中点相对于内眦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2)内眦角的角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左侧12416°/s^2,右侧为12813°/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1>0.05),右侧/左侧比值为1.00;实验组左侧为12532°/s^2,右侧为894°mm/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07,与对照组比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2.双侧测量指标中:(1)右侧上睑中点相对于左侧上睑中点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对照组为2472mm/s^2,实验组为2461mm/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3>0.05);(2)以鼻尖为顶点,左侧上睑中点及右侧上睑中点为边的角,其角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5007°/s^2,实验组为3328°/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结论该系统可适用于测量大鼠等小型实验动物的眼睑运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实现小型动物的叁维、定量、动态、连续测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角加速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昕,张博文,戴之光,朱政.高精度光纤陀螺响应角加速度能力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9
[2].庄园,冯国栋,高志强.大鼠眼睑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的叁维动态定量测量[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3].史慧.动态扭矩校准装置的角加速度测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苏晓东,宋蔚阳,吴昭辉,肖凯,牟炳富.光纤陀螺跟踪角加速度模型建模与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5].刘健康,高文志,张攀,宋启新.基于改进段角加速度和神经网络的柴油机失火诊断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9
[6].杨亮,付根平,陈勇.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仿人机器人偏摆力矩控制方法[J].电子学报.2019
[7].李慧明,邹璐,菅傲群,王雷阳,段倩倩.基于共振光隧穿效应的角加速度传感器设计[J].计量学报.2018
[8].强威,李柏辉,张钧杰,刘凯,高宏峰.基于角加速度的手势识别系统[J].山西电子技术.2018
[9].赵征,李晓龙.基于预报补偿最速跟踪微分器的视线角加速度滤波算法研究[J].空天防御.2018
[10].张弋.人工半规管角加速度传感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