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牙齿揭示了气候变化的秘密

化石牙齿揭示了气候变化的秘密

一、牙齿化石吐露气候变化的秘密(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姝[1](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吴迪[2](2018)在《霍华德·布伦顿戏剧中文化再写的政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英国战后第二次戏剧浪潮的代表性剧作家,霍华德·布伦顿的戏剧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文化政治意识。他的戏剧聚焦英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学经典,挑战和颠覆这些文化现象中所蕴含的西方文化霸权观念。本文通过考察布伦顿戏剧中的历史神话再写、文学作家神话再写和莎剧经典再写,论证布伦顿如何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再写”来实现其不同戏剧创作阶段中政治意义的书写。第二章阐释布伦顿文化再写的政治及文化语境,诠释“再写”的概念,介绍英国战后再写式戏剧创作以及布伦顿的文化再写创作。从政治上看,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的失败和1980年撒切尔主义在英国的确立为布伦顿等第二次戏剧浪潮的剧作家们的“再写”创作提供了政治背景;从文化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布伦顿文化再写创作的思想源泉。从理论思潮上讲,“再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改写创作。在本论文中,从广义上看,再写是对西方意识形态霸权观念的重新审视;从狭义上看,再写是指莎士比亚文学经典的当代衍生。第三章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论述布伦顿戏剧中对英国历史再写的政治意义。正统历史叙事中潜在着权力话语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政治性规约。在《希特勒舞蹈》、《丘吉尔戏剧》和《罗马人在英国》这三部历史再写剧中,布伦顿以微小叙事取代英雄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历史宏大叙事,批判了传统伦理价值观、阶级偏见和民族身份政治中的压迫性因子。第四章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论述布伦顿戏剧中对文学作家神话再写的颠覆性政治意义。解构主义思潮反对主体的同一性,主张以对立与延宕的思维范式认知世界。在《蓝天的日子》和《血淋淋的诗歌》两部文学作家再写戏剧中,布伦顿通过挖掘革命作家高尔基与浪漫主义作家雪莱身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颠覆了公众对两位作家的既定化印象,解构了由文本、作家和语境三者构成的传统文学观灌注在作家身上的神话式观念,表达了布伦顿对于作家社会政治角色的思考。第五章论述布伦顿莎剧经典再写戏剧对莎剧政治意义的重构。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潮主张在具体的历史和政治语境中考察文化,认为文学是时代政治语境下意识形态交锋的话语场。莎剧经典中蕴含着莎士比亚时代的政治意义。在后现代语境中,布伦顿对莎剧的再写既是对莎剧圣经般文本的戏仿式颠覆,也是对莎剧灵魂内核的再语境化衍生。而无论是颠覆还是衍生,贯穿布伦顿莎剧再写创作的核心意旨无不是其对压迫性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抗和抨击。在《复仇》、《一报还一报》与《第十三夜》这三部莎剧经典再写戏剧中,通过对莎剧风格、语言和结构的戏仿式再写,布伦顿表达了对秩序、权威和暴力等政治观念的思考,实现了莎剧政治意义在当代的延伸和修正。第六章是结论部分。霍华德·布伦顿的文化再写式戏剧创作是英国战后第二次戏剧浪潮语境下的产物。在战后英国戏剧改写创作中,布伦顿的戏剧改写创作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建构。通过对英国历史神话、文学作家神话与莎剧经典的后现代式文化再写,霍华德·布伦顿批判了宏大历史叙事下的正统历史神话、革命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神话以及莎剧经典中的政治神话,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美好政治愿景的追求。布伦顿是政治诗人,也是文化斗士,这让其成为战后第二次戏剧浪潮剧作家中的独特存在。

卞梁[3](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侯冬梅[4](2016)在《大庭美奈子的文学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庭美奈子(1930,11~2007,5)是日本“内向的一代”代表女性作家,她出身于日本的中产阶级家庭,祖辈曾是日本东北地区的拥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小地主。她在读小学期间遭遇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战争;少女时期经历日本战败,十四岁参加广岛原爆受难者救援队,亲眼目睹过广岛原爆的“末世风景”;青春期经历了二战战败后日本社会从军国主义向民主主义的转变;结婚以后,赶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她跟随被公司派往阿拉斯加地区工作的丈夫远赴美国,度过了十一年旅居美国的生活。大庭美奈子每个时期的生活体验都和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局势紧密相关,这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68年,大庭美奈子的处女作《三只蟹》获得第11届《群像》新人奖和第59届芥川奖。1970年,大庭美奈子结束在美国的旅居生活,回归日本,开始了专业作家生活。此后,她作为独立自主的女性,以文立身,直至2007年5月因肾功能衰竭去世。《大庭美奈子全集》1-25卷是大庭美奈子给世人留下的丰富文学遗产。《大庭美奈子全集》1~25卷的内容涉及到战后日本所遭遇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巨变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尤其关注了处于复杂多变关系中人的问题。在表现战后“人”的问题时,大庭美奈子的文学创作和日本文学传统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在二战结束已经七十多年的今天,她对战后日本社会和人的表达又被日本文坛继续深化发展。由于大庭美奈子是战后日本文坛女性作家的代表,研究其文学作品是了解日本战后日本文学和社会以及当今日本文学发展不可忽略的一环。目前为止,中国的大庭美奈子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岁月,产生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然而,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挖掘大庭美奈子作品的文学主题之研究还不能达到把握大庭美奈子文学整体的程度。中国有必要展开大庭美奈子作品的文学主题研究,这对观瞻大庭美奈子文学的全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论文在仔细阅读思考《大庭美奈子全集》的基础上,以“流亡”、“家庭”、“镇魂”、“生态”四个关键词为切入口,力图论述贯穿大庭美奈子文学创作的四个文学主题。第一章:流亡主题。本章第一节从作家的美国体验和战争体验入手,考察大庭美奈子作品中流亡意识的来源,在梳理作家文学中宛如“无根草”一般的主人公——流亡主体的过程中,考察作家对日本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第二节以大庭美奈子女流文学奖获奖作品《破烂博物馆》作为研究个案,考察了三位亚洲女性——战争新娘的各自不同的流亡人生,分析了她们在《破烂博物馆》中面临的民族、家国认同危机问题。第三节以《浦岛草》的日美混血儿战争孤儿夏生为个案,研究作家对日本社会战败的认知,关注并思考隐藏在日本社会内部的“流亡个体”。在日美混血儿夏生的流亡和救赎过程中,表达了作家对“共同体”的新的思考。流亡主题创作同时也反映了作家本人从美国回归日本的真实心路历程。第二章:家庭主题。作家从美国回归到日本以后,其文学主题从流亡开始转向对战后日本社会普通的日常写作,家庭成了作家回归日本以后的主要的文学空间。本章第一节考察日本近代以来文学和家庭的关系,梳理近代家庭小说到大庭美奈子家庭主题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以《铁杉之梦》为个案研究了充斥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核家庭中的欲望、家庭暴力和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考察了核家庭崩溃的经过和结局。第三节以《山姥的微笑》为个案研究了作家对日本女性原型的探索,分析了家庭、婚姻对家庭主妇——“山姥”的驯化机制和束缚,考察了山姥对家庭内部不平等男女关系的反抗以及家庭崩溃结局。第四节以《寂兮寥兮》为个案研究了横亘于男女之间被称为“寂兮寥兮”的混沌关系,“寂兮寥兮”具有让家庭走进葬礼巨大破坏力,在家庭崩溃以后,“寂兮寥兮”又变成了男女主人公的相处方式。在分析老子“寂兮寥兮”哲学在小说中具象化表达的基础上,论述了处于“寂兮寥兮”中的男女主人公对婚姻制度的怀疑和离反。在家庭主题作品中,大庭美奈子始终站在家庭内部表达战后的“家庭崩溃”现实,体现出作家对“家庭”的迷恋以及为实现男女共生的生态“家庭”做出的不懈探索。第三章:镇魂主题。家庭主题创作是大庭美奈子对弥漫于日本社会家庭危机现状的表达和思考,而其作品中的镇魂主题则涉及到战后日本社会的精神领域。第一节在比较文学视域下,考察大庭美奈子和鲁迅的相遇以及《野草》对大庭美奈子“野草”作品镇魂意识的影响。第二节展开对《火草》的个案研究,在考察《火草》是“《野草》题辞”具象化表达基础上分析了小说对女性生命个体的镇魂。第三节以《浦岛草》为个案,研究作家基于广岛原爆体验为广岛之殇创作的镇魂曲系列作品,论文主要考察了两个时空内的“广岛”和原爆镇魂系列作品,论述了《浦岛草》的镇魂特质和贯穿作家一生的镇魂事业。第四节以《球兰草》为个案,研究了作品中对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隐藏于社会内部的多重镇魂以及战后日本面临着的共同体失落等社会现实问题。第四章:生态主题。战后日本社会的生态危机是作家生态主题创作的源动力。第一节以文学和社会的关系为切入口考察作家的社会责任及其生态主题创作的现实意义。第二节以《食船虫》为个案,研究作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考和反核立场。第三节以《图腾的海边》为个案,研究了作家生态印第安的神话叙事伦理以及作家对弱势文明表达的环境正义。第四节以《逝川流水》为个案研究了作家对河流生态的关注以及对河流生态伦理的建构问题。论文在考察了大庭美奈子的四个文学主题以后,发现大庭美奈子的四个文学主题多交叉出现,呈现出极强的复调特征。四个文学主题在章节安排上从社会现象表达到精神领域的抚慰,从精神领域抚慰再到生态和谐的社会美学理想,大庭美奈子的作品对社会的思考和表达呈现出逐步宽广、日益深入的渐进变化。流亡主题中关注流亡主体的诗意栖居;家庭主题中《鸟啼兮》开始已经突破男女二元对立的偏狭观念,提倡男女共生,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镇魂主题则体现着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魂以及时代的需求;生态主题则体现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文明批判和她超前的美学意识。大庭美奈子的文学主题丰富多变,体现着社会时代的变化,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女权主义作家。

赵天一[5](2012)在《中国古典意象史论》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当下艺术批评中被广泛应用的术语之一,但学界对中国古典意象缺少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论证,用而不论其根源的现象普遍存在,或以为是西方舶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中国古典意象予以系统的梳理和必要的说明。第一章主要说明了“意象”诞生之前的“意”与“象”的情况。“象”是一个哲学范畴,学界对于“象”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指称动物的词语演变为一个哲学命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章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出土文物,论证了“象”广泛存在于古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先民与“象”在祭祀、艺术、田猎、休闲、战争、农业、占卜等生活及文化层面的具体关系。“象”在《尚书》中语义的扩大,为其转变为哲学命题奠定了语义基础。《老子》、《庄子》对“象”的哲学强化使得“象”最终在《系辞》中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命题,并辐射到音乐、医学等多个领域。在先秦奠定“贵意”传统是“尚象”传统的根源和补充,主要包括“言意之辨”、墨子的“天意论”、孟子的“以意逆志”论和管子的“专意”说。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意象”的诞生和发展,即汉唐意象论。“意象”不诞生于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而是早在东汉,但究竟诞生于王充的《论衡·乱龙》,还是班固的《汉书·李广传》,难以定论。在此基础上辨析了“意象”与“形象”的关系,并第一次提出“体象”概念,分析了“意象”与“体象”的主要差异。刘勰对“意象”的使用并未上升到自觉的程度,笔者据刘勰之后至晚清的文献对刘勰“意象”的征引情况,说明了刘勰“意象”论影响不大的历史事实,并提出不应该将刘勰《文心雕龙》的历史影响等同于其“意象”论的历史影响的观点。“意象”在唐代主要在诗学和书论中使用,以书论为重点,尤其是张怀瓘的书法意象论在古典意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章还讨论了唐代与“意象”密切相关的“气象”和“兴象”。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意象”自觉期,即宋元时期的意象论。宋代“意象”论的核心在于“贵意”,同时也是“贵意”论和“尚象”论大冲突和大调和的时代,因而在中国古典意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意象”在宋代也发生了很多新变,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象”使用频率的大幅提高,其中包括史传、书、启、序、跋、记、赞、墓志铭、神道碑、官制、行状中的人物品评、风景描摹等。第二,“意象”使用领域的扩大,即从此前的诗学、书论扩大至绘画批评。宋代诗学和书论是“贵意”论的领地,宋代诗学的“贵意”论主要体现为“贵意”、“尚理”和“崇法”。南宋晚期,以严羽为代表的理论家对宋诗“贵意”论进行反思,并复倡“象”的作用。宋代书论在“贵意”的基础上标举“韵”。绘画批评则是“贵意”和“尚象”的对峙和互渗,主要表现为士人画与宫廷画理论的冲突和融合。本章对元代的意象论也予以了基本的说明。第四章主要讨论了“意象”成熟期,即明清时期的“意象”论。该阶段,“意象”论因其内容的丰富和理论建树,而成为中国古典意象史上的成熟期,主要有三大总体特征和四大成熟表现。三大总体特征:第一,“意象”在明清两代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第二,“意象”研究的重点转入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领域:诗学。第三,“意象”在明清之时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其他重要范畴,如“兴象”、“气象”、“意境”、“境界”、“声韵”等,一起被研究者关注,改变了此前单一的运用情况。四大成熟表现:第一,对“意象”在审美鉴赏中继续推进。第二,对“意象”与审美创造的深入研究。第三,对“意”、“象”关系的深刻论述。第四,对“意象俱泯”的理论表达。本章对李东阳、王廷相、何景明、王世贞、何良俊、胡应麟、陆时雍、康熙、乾隆、王夫之、叶燮、沈德潜、纪昀、方东树、潘德舆、杨际昌、费瀛、汤临初、刘熙载、曾国藩、李日华等人的“意象”论予以重点说明和深入论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深入研究了“象”的哲学化问题。“意象”是从“象”的系统中衍生出来的新范畴,学界一般溯源至《周易》和《老子》。但对“象”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指称动物的词语演变为一个哲学命题没有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出土文物,论证了先民与“象”在生活及文化层面的具体关系,而最终成为了重要的哲学命题。第二、对“意象”出处及刘勰“意象”论历史影响的相关说明。学界一般认为“意象”出自《文心雕龙》,或上溯至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但东汉班固在《汉书·李广传》中同样使用了“意象”一词,而二书的成书年代孰先孰后无法确定,所以关于“意象”出处问题,暂无定论。本文持《文心雕龙》和刘勰“意象”论的历史影响不能等同的观点。在考察了自刘勰《文心雕龙》之后至晚清的“意象”语用材料,发现无一人对刘勰的“意象”论进行征引和讨论,得出刘勰“意象”论的历史影响并不大的结论。第三、重点论述了宋明清三代的意象论。本文通过对宋代“意象”语用材料的分析,得出了宋代意象论的重点不在艺术批评中的结论。宋代对“意象”运用的最多的是人物品评、景物描摹,在艺术批评中,绘画批评使用“意象”最多,其次是书法批评,诗学中的“意象”不多。本文总结了明清意象论的三大特征和四大成熟表现,并对明清的李东阳、王廷相等人的意象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文献的基础上,否定了王夫之的“意象”论。第四、本文系统地辑录了大量的“意象”语用文献,许多文献首次纳入中国古典意象的研究,这为中国古典意象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弥补了以往“意象”文献不足的缺憾。

徐刚[6](2006)在《大山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忆仁[7](2005)在《龙蛇在野·下》文中提出

乌兰[8](2005)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和国内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教学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为适应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应该加强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教学理论研究。 汉语形容词研究从《马氏文通》问世已历百年。语法界对汉语形容词的特征、功能、分类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如果将区别词另立词类,那么,把现代汉语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就成为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据统计,能够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性质形容词占形容词总数的98%,状态形容词数量很少。显然,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不能全面认识形容词的类别。已经出版的形容词工具书的分类方法也不够完善。分类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汉语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形容词的分类理论,以帮助学习者整理已经接触到的形容词,快速掌握更多的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是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双音节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状语、补语时,它所陈述或所修饰、或所补充的词语就是这个形容词的描述对象,许多描述对象的总和称为描述范围。常规组合形式,指没有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格的组合形式;指已经出版的工具书中所阐明的组合形式;指规范的现代汉语言语作品中所运用的组合形式;指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人凭借语感可以确认的组合形式;指与人们的生活常识相符合的组合形式。组合形式是短语。在双音节形容

张永红[9](2000)在《牙齿化石吐露气候变化的秘密》文中认为

杨志军[10](1987)在《环湖崩溃》文中认为您想看到气势恢弘、目光深远、富有优美瑰奇的蛮荒色彩的作品吗?您想探寻环(青海)湖考察队的生活,了解主人公的奇遇,并和他一起思考人和人、人和大自然、汉民族和藏民族、现实和历史以至未来的诸种关系吗?那么,就请你细细地去品味青海青年作者杨志军的中篇力作《环湖崩溃》吧!

二、牙齿化石吐露气候变化的秘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齿化石吐露气候变化的秘密(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一、国内研究简介
        二、国外研究简介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一、口述史的方法
        二、历史文献方法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第五节 逻辑框架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缘起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一、他的童年
        二、他的家庭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一、严厉的母亲
        二、友好的父亲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二、向西部拓殖
        三、富饶与浪费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三、士气大增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一、穿越大平原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第二节 幸运之神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结语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二、把根扎进土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霍华德·布伦顿戏剧中文化再写的政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布伦顿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选题与架构
第二章 布伦顿戏剧创作的政治文化语境与“再写”理论
    第一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布伦顿:语境与作家
    第二节 “再写”理论
第三章 历史神话再写:对正统历史的再书写
    第一节 《希特勒舞蹈》:对二战历史神话的反思
    第二节 《丘吉尔戏剧》:对丘吉尔伟人神话的颠覆
    第三节 《罗马人在英国》:对文明进步神话的再审视
第四章 文学作家神话再写:对作家主体的政治性再书写
    第一节 作家神话
    第二节 《蓝天的日子》:高尔基革命作家神话再写
    第三节 《血淋淋的诗歌》:对雪莱浪漫主义作家神话的颠覆
第五章 莎剧文化再写:对莎剧经典中政治神话的再书写
    第一节 《复仇》:《李尔王》经典的再写
    第二节 论莎剧改写本《一报还一报》中的“真实政治”
    第三节 《第十三夜》:对现代麦克白式暴力政治的反思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大庭美奈子的文学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大庭美奈子与其文学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流亡主题
    第一节 大庭文学中的“流亡”
        一、流亡意识和大庭文学的发端
        二、大庭文学的“无根草”
    第二节 流亡与认同困境——《破烂博物馆》中的战争新娘
        一、战争和女性
        二、战争新娘的多重认同困境
        三、多元文化共生理想
    第三节 流亡与救赎——《浦岛草》中的战争孤儿
        一、日美混血的战争孤儿
        二、不伦的身世与人生的困境
        三、救赎的愿望和认同的渴求
        四、共同体意识
    小结
第二章 家庭主题
    第一节 近代小说与家庭
        一、“家”制度
        二、家庭小说
        三、战后体制下的家庭变迁
        四、《三只蟹》:核家庭的女性书写
    第二节 《铁杉之梦》的家庭
        一、家庭幻想和现实
        二、家庭暴力的构造
        三、疯狂主妇
        四、家庭崩溃
    第三节 《山姥的微笑》的家庭
        一、美国化和大庭的日常写作
        二、山姥:女性形象的传统回归
        三、家庭:驯化山姥的日常空间
        四、山姥自杀与家庭崩溃
    第四节 《寂兮寥兮》的家庭
        一、“寂兮寥兮”:《老子》的文学越境
        二、欲望之“寂兮寥兮,,
        三、性之“寂兮寥兮”
        四、生活之“寂兮寥兮”
        五、大庭的“寂兮寥兮”美学
    小结
第三章 镇魂主题
    第一节 大庭美奈子的“镇魂草”
        一、“野草”的梦
        二、镇魂与“野草”作品
    第二节 《火草》:女性生命之镇魂
        一、火草的葬礼
        二、火草之生:生命礼赞
        三、火草之死:阴谋毒杀
        四、女性镇魂曲
    第三节 《浦岛草》:广岛原爆之镇魂
        一、原爆体验书写
        二、“浦岛草”之文化寓意阐释
        三、两个时空下的广岛
        四、广岛镇魂曲
    第四节 《球兰草》:“失落的时代”之镇魂
        一、《球兰草》:蔓延的镇魂草
        二、镇魂对象
        三、失落的时代与镇魂传统的回归
    小结
第四章 生态主题
    第一节 文学与生态
        一、“不内向”的“内向的一代”作家
        二、生态救赎
    第二节 《食船虫》的生态受难
        一、伦理崩溃的战后
        二、女性身体受难
        三、《优生保护法》之反思
        四、海洋生态受难
        五、虚幻的诺亚方舟
    第三节 《图腾的海边》的环境正义
        一、印第安文明的困境
        二、印第安神话叙事伦理
        三、作家的环境正义
    第四节 《逝川流水》的河流伦理
        一、日本文学的河流书写传统
        二、河流问题
        三、河流伦理混沌
        四、河流伦理建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古典意象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对中国古典意象史研究的一些说明
第一章 “意象”前的“意”与“象”
    本章提要
    第一节 “象”的自然根性
        一、甲骨卜辞中的“象”
        二、殷商“田猎区”的问题
        三、象的来源分析
    第二节 自然之“象”的哲学化历程
        一、象与先民关系之梳理
        二、“象”在《尚书》中语义的衍化与扩大
        三、作为哲学的“象”
    第三节 哲学之象的辐射力
        一、“取象”说
        二、“成象”说
        三、“藏象”说
        四、“意想”说
    第四节 先秦之“意”
        一、“意”是什么?
        二、“言意之辨”与“贵意”的传统
        三、先秦“意”论的主要论点
第二章 “意象”的诞生和发展:汉唐意象论
    本章提要
    第一节 “意象”的诞生
        一、《淮南子》的“形”“神”“意”“象”论
        二、“意象”的诞生
    第二节 “意象”的异母同父的兄弟:形象与体象
        一、形象
        二、体象
    第三节 刘勰的“意象”论
        一、刘勰的“意象”论
        二、刘勰“意象”论的历史评价
    第四节 唐代“意象”论
        一、唐代“意象”的一般情况
        二、张怀瓘:论书法意象第一人
        三、唐代“意”与“象”所衍生的范畴
第三章 “意象”自觉期:宋元意象论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宋代“意象”论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宋代诗论的“贵意”“尚理”与“崇法”
        一、百啭千声随意移:宋诗“贵意”论
        二、心真理亦邃:宋诗“尚理”论
        三、宋诗“崇法”论
        四、亲证工夫:“体”与“象”
    第三节 “书者意也”:宋代书法“尚意”论
        一、宋代书法的“意”
        二、宋代书法的“韵”
    第四节 “意象”与宋代绘画艺术
        一、宋代绘画中“象”的传统
        二、宋代绘画中“意”的昂扬
        三、宋代绘画批评中的以“意象”论画
    第五节 元代意象论
        一、人物品评中的“意象”
        二、山川水色中的“意象”
        三、诗文书法中的“意象”
第四章 “意象”成熟期:明清“意象”论
    本章提要
    第一节 明清“意象”论的总体特征
        一、明清意象的三大特征
        二、明清意象成熟的四大表现
    第二节 明代诗歌“意象”论
        一、明代诗学中的“意”
        二、明代诗学中的“象”
        三、明代诗学中的“意象”
        (一) 李东阳的“意象”论
        (二) 王廷相的“意象”论
        (三) 何景明的“意象”论
        (四) 王世贞的“意象”论
        (五) 何良俊的“意象”论
        (六) 胡应麟的“意象”论
        (七) 陆时雍的“意象”论
        第三节 清代诗歌“意象”论
        一、康熙、乾隆的“意象”论
        二、对王夫之“意象”论的一些说明
        三、叶燮的“意象”论(附:沈德潜)
        四、纪昀的“意象”论
        五、方东树、潘德舆等人的意象论
        第四节 明清书画“意象”论
        一、明清书法“意象”论
        (一) 费瀛的“意象”论
        (二) 汤临初的“意象”论
        (三) 刘熙载的“意象”论
        (四) 曾国藩的“意象”论
        二、明清绘画“意象”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意象”语用文献辑录
附文
    中国古典体象论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

(8)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对双音节形容词进行三分法分类的设想
    (一) 对双音节形容词进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 对目前形容词分类方法的评析
    (三) 对双音节形容词的描述对象相对有限性的直觉感知
    (四) 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的初步设想
二、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标准与范围的确定
    (一) 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标准的确定
    (二) 双音节形容词分类范围的确定
三、现代汉语常用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表
四、现代汉语常用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表所提供的教学理论
    (一) 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结果是可靠的
    (二) 帮助学生掌握双音节形容词的常规组合规律
    (三) 引导学生认识双音节形容词的内容特征
    (四) 锻炼学生对双音节形容词描述对象的联想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 谢

四、牙齿化石吐露气候变化的秘密(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2]霍华德·布伦顿戏剧中文化再写的政治性研究[D]. 吴迪.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3]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大庭美奈子的文学主题研究[D]. 侯冬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中国古典意象史论[D]. 赵天一. 西南大学, 2012(12)
  • [6]大山水[J]. 徐刚. 中国作家, 2006(10)
  • [7]龙蛇在野·下[J]. 李忆仁. 飞.奇幻世界, 2005(07)
  • [8]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D]. 乌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02)
  • [9]牙齿化石吐露气候变化的秘密[J]. 张永红. 化石, 2000(01)
  • [10]环湖崩溃[J]. 杨志军. 当代, 1987(01)

标签:;  ;  ;  ;  ;  

化石牙齿揭示了气候变化的秘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